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兰海花园五期9栋、 10栋护壁及降水施工方案二、 工程概况本工程中的9栋、 10栋0.00为绝对标高7.80米。基础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坑开挖必须作好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的控制是基坑支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土的含水层被切断, 水会不断的涌入基坑, 造成流砂现象、 边坡失稳。该段地下水相当丰富, 砂层比较厚, 如不作好水的治理基坑是无法开挖到设计标高, 同时电梯井基础也是无法施工。二、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情况( 一) 、 场地工程地质1、 第一层 素土层分布全场地, 灰黄色, 填料主为粘土、 砂, 局部含少量建筑垃圾、 碎石
2、块等, 欠压实。平均层厚0.6m。2、 第二层 细砂分布于全场地, 浅黄色, 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 石英质, 顶板标高5.90m7.51m, 平均厚度3.85m。3、 第三层 中粗砂浅黄、 浅灰白色, 饱和。稍密中密。分布于全场地, 9栋、 10栋北侧含较多贝壳碎钙质胶结块, 顶板标高1.60m4.15m, 顶板埋深3.10m5.60m, 平均厚度3.65m。( 二) 、 场地水文地质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含水层为赋存于第3层中中粗砂层的孔隙潜水, 为强透水层。主要受降水和侧向补给影响, 在勘察期间史实测稳定水位埋深-4.75-5.25m, 场地范围内地下水水位随
3、季节变化变副约为1.00m。三、 水的治理办法本基坑开挖深度比较浅, 基坑水的治理、 边坡去、 支护比较简单。本场地地下水比较丰富, 如何控制好地下水, 减小其对基坑开挖和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份。降水本工程拟采用的降水方法为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是应用最广泛的降水方法, 是高地下水位基坑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井点降水主要在基坑四周布置竖向井点, 利用潜水泵在不扰动土的结构的情况下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降低至坑低以下, 保证基坑开挖能在较干燥的施工环境中进行。井点降水的作用是: ( 1) 、 经过降低地下水位消除基坑坡面及坑底的渗水, 改进施工作业条件; ( 2) 、
4、 增加边坡稳定性, 防止坡面和基底的土粒流失, 以避免流砂现象; ( 3) 、 降低承压水位, 防止坑底隆起与破坏; ( 4) 、 改进基坑的砂土特性, 加速土的固结。地下水控制的设计是基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设计应满足支护结构的设计要求, 控制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场地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后确定。四、 设计构思及方案选择本工程基坑排水量较大, 基坑周围比较空旷, 基坑采取竖向井点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经过重复比较研究, 认为采用竖向井点降水办法控制地下水的问题比较经济合理。五、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数据, 第三层土的渗透系数为K=
5、7.20m/d。轻型井点降水降水井设计参数如下: (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规定按岸边降水计算基坑涌水量) ( 一) 、 基坑降水井点计算1、 基坑涌水量的计算LG( 1+RVO) ( 2H-S) S Q坑=1.366KQ坑 基坑涌水量( m3/d) K 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V0 基坑等效半径( 5m) 将数值代入式中计算得: Q井=1354.32m3/d2、 基坑单井涌水量的计算降水井深L=12.5m, 钻孔直径d1=400mm, 滤管直径d2=250mm。( 2H-S) S LgR-Lgr
6、Q井=1.366KQ井 单井涌水量( m3/d) K 渗透系数(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m) S 基坑水位降深( m) R 降水影响半径( m) r 井点的半径( m) 将数值代入式中计算得: Q井=252.5m3/d3、 需要降水井数量: N= Q坑Q井1.1N=1354.32m3/d252.5m3/d1.1=5.90口, 降水井共取6口。( 二) 降水井参数说明降水井钻孔直径d1=400mm, PVC管直径d2=250mm, PVC管滤网先采用双层塑料滤网, 再用一层1010铁丝网。人工滤料采用大于15mm的石子。( 三) 、 地面排水系统地面排水管道: 采用DN160PVC管架
7、设, 排水管道每隔3.0m设置一个排水管支撑墩, 支撑墩砌筑前应调查好水的最终排放点, 测量好支撑墩标高, 控制排水管的坡度。排水管坡度宜按0.5%控制。三、 施工方法浅基础部分施工作业层位于相对标高的-2.8米至3.0米处, 此处施工现场比较开阔, 没有地下水影响, 基坑边坡能够采用放坡开挖, 砂袋护坡。深基础部分施工作业层在相对标高的-5.45米至5.75米。在地下水位以下的0.15米处, 能够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降水。将抽出的地下水集中PVC排水管道集中排出; 此处基坑与浅基础部分高低差为2.7米, 护壁可采用堆砂袋的方法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电梯井位于D轴3轴、 D轴11轴处。电梯井承台底标高为-7.4米。位于第3层的中粗层中, 在地下水位以下2.15米处。于浅基础相差4.6米, 与深基础部分相差1.75米。此处需要在电梯吉边坡处加深500MM, 宽度为1.5米, 此局部加深的地方用碎石回填以便将地下水从此处导出, 保证边坡稳定。边坡砂袋堆积宽度为1.2米, 堆积高度至相邻基础高度处。护坡下面600MM高范围内采用20MM40MM碎石装堆积。参见图1。 电梯井处的降水采用降水井降水, 在每个电梯井旁边打3个降水井。平面布置见图2, 每个降水井中使用1台水泵, 将抽出的地下水集中在PVC排水管道中集中排出。待电梯井施工至-4.25米时, 能够考虑停止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