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 1
1.1 文件依据 1
1.2 行业标准、规程、规范 1
1.3 其他编制依据 1
第2章 工程概况 2
2.1 建筑概况 2
2.2 钢结构概况 2
2.2.1 钢结构施工平面概述 3
2.2.2 构件截面统计 6
2.2.3 主要节点通用信息表 8
第3章 施工部署 10
3.1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情况 10
3.2 工期管理 13
3.2.1 A座钢结构施工安装进度计划安排 13
3.2.2 工期节点 17
3.2.3 工期管理保证措施 17
3.3 A楼施工安装设备投入情况 17
3.3.1 主要吊装设备投入情况 17
3.3.2 塔吊布置平面图 17
3.3.3 塔吊性能参数 18
第4章 工况分析及钢柱分节 19
4.1 A楼地上钢结构工况分析 19
4.2 钢柱分节 21
4.2.1 钢柱分节概述 21
4.2.2 构件分节情况表 22
4.3 钢结构施工安装顺序 25
4.3.1 钢结构平面施工顺序 25
4.3.2 钢结构立面施工顺序 26
第5章 主要构件安装方法 27
5.1 钢柱吊装 27
5.1.1 钢柱吊装注意事项 27
5.1.2 钢柱吊点布置 28
5.1.3 钢柱安装校正 29
5.1.4 安全防护措施 30
5.2 钢梁吊装 30
5.2.1 钢梁吊装注意事项 30
5.2.2 钢梁吊点布置 30
5.2.3 钢梁就位与临时连接 31
5.2.4 与核心筒连接位置钢梁安装 31
5.2.5 悬挑梁吊装 32
5.2.6 安全防护措施 33
5.3 斜撑吊装 34
5.3.1 斜撑安装方法 34
5.3.2 斜撑安装流程 34
5.4 埋件安装 39
第6章 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 40
6.1 构件验收控制目标 40
6.1.1 钢柱外形尺寸偏差 40
6.1.2 钢梁外形尺寸偏差 40
6.2 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41
6.2.1 主控尺寸 41
6.3 分项控制尺寸 41
6.4 钢结构现场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2
第7章 钢结构安装安全技术管理 44
7.1 项目安全教育及宣传 44
7.1.1 安全教育培训 44
7.1.2 安全技术交底 44
7.2 构件起吊与落位安全注意事项 44
7.3 构件卸车及堆放安全注意事项 45
7.3.1 卸车阶段安全管理 45
7.3.2 构件堆放安全管理 47
7.4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 48
7.4.1 夜间施工措施 48
7.4.2 施工保证措施 48
7.5 钢结构吊装措施使用及选择 49
7.5.1 钢柱及斜撑构件工地拼接节点 49
7.5.2 钢梁及斜撑吊装节点设置 50
7.5.3 吊装用钢丝绳选用 50
7.5.4 卸扣使用及选用 53
7.5.5 焊接操作平台选择与计算 54
7.5.6 钢柱构件吊耳验算 57
第1章 编制依据
1.1 文件依据
序号
名称
1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项目施工图纸
2
国家现行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
3
建筑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4
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管理文件
5
企业职业健康与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管理文件
1.2 行业标准、规程、规范
序号
规范名称
规范编号
1
《结构设计制图深度和表示方法》
03G102
2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
03SG519-1
3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01SG519
4
《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
06SG524
5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
04SG523
6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CECS24:90
7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2002
8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JG/T203-2007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1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1-91
15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YB 9254—95
16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3-88
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1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19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0755-2012
2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1
《一般用途钢丝绳》
GB\T 20118-2006
22
《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
JB8122-1999
1.3 其他编制依据
项目施工现场布置及周围环境;
建筑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本企业项目管理手册;
本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管理文件;
本企业职业健康与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管理文件;
本企业其它规章制度及标准。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建筑概况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37#地块工程位于厦门市海沧新区,西邻东屿南路,东临海沧大道,包括A座联检商务中心和B座联检政务中心,建筑总面积27.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
A座地上3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153.55米,整体造型呈不规则扇型,B座位于A座西侧,建筑高度87.95米,沿海沧内湖轮廓线而建,整体呈月牙形。A、B座之间5-9层连通,最小净高9.0米。
A 座
B 座
A、B塔楼效果图
2.2 钢结构概况
A楼为核心筒-外钢框架结构,主体地上35层,地下室2层。主体屋面层结构高度+153.830m,地下室底板标高-12.200m。钢结构最大施工面积约5400㎡,平面内钢管柱数量50件,核心筒内型钢柱20件。钢结构主要构件形式为矩形钢管柱、圆管斜柱、十字型钢柱、工型钢柱、H型钢钢梁及斜撑,矩形型钢钢柱最大截面口1800×1200×30mm,圆管柱最大截面○1000×34mm,最大板厚34mm,钢结构主要材质为Q345B。
A楼钢结构效果图
2.2.1 钢结构施工平面概述
A楼地下二层,地上35层,楼层最大面积5300㎡,单层构件数量达737根,单层最大重量960吨。
A楼单层构件统计数量
A楼单层施工面积统计
A楼钢结构典型平面分布情况如下:
A楼地下室顶板钢结构分布:钢管柱50件,型钢柱20件,钢梁约83件。
A楼地上5层钢结构分布:钢管柱49件,型钢柱8件,钢梁及斜撑约532件。
A楼地上13层钢结构分布:钢管柱28件,型钢柱6件,钢梁及斜撑约370件。
A楼地上22层钢结构分布:钢管柱18件,型钢柱4件,钢梁及斜撑约330件。
2.2.2 构件截面统计
带肋箱形柱1□H×B×H1×B1×t1×t2
带肋箱形斜柱□H×B×H1×B1×t1×t2
截面尺寸:□1200×1200×300×300×30×30
□1000×1000×250×250×25×2
□900×900×200×200×20×20
截面尺寸:□1800×1200×300×300×30×30
□1500×1200×300×300×30×30
使用部位:A楼直柱负2层至7层/ A楼直柱8层至20层/A楼外挑斜柱6层至24层
使用部位:A楼外挑斜柱1层至5层/ A楼外挑斜柱6层至7层
箱形柱□H×B×t1×t2
箱形斜撑□H×B×t1×t2
截面尺寸:□800×800×20×20
截面尺寸:□500×300×20×20
使用部位:A楼21层至35层
使用部位:A楼地上1层~地上20层外挑斜支撑
圆管柱D×t1
圆管柱:1200×30/900×20
使用部位:A楼直钢柱1-4层/ A楼斜钢柱1-8层
主梁H×B×t1×t2
次梁H×B×t1×t2
截面尺寸:
H700×300×16×28、H800×450×24×30、HW800×450×24×30、HM600×300×12×20、H700×300×14×24、H800×300×16×28、H900×300×18×30、H800×400×20×30、H900×400×18×30、H900×500×18×30、H1000×300×20×30、H1000×500×24×34、H1200×500×24×34、H1000×400×20×30
截面尺寸:
H800×300×20×30、H700×300×14×24、HN600×200×11×17、HN500×200×10×16、HN400×200×8×13、HN 200×100×5.5×8
使用部位:A塔楼上部结构
使用部位:A塔楼上部结构
核心筒钢骨柱H×B×H1×B1×t1×t2
钢骨梁H×B×t1×t2
截面尺寸:400×400×300×300×20×20
截面尺寸: H300×150×6.5×9
使用部位:B楼B-26轴~B-26轴,地上首层至屋顶层
使用部位:A楼地下室负2层到顶板层
斜撑H×B×t1×t2
钢框架KFJ-×
截面尺寸:H400×300×12×18/ HW400×400×24×30
截面尺寸:详见图纸
使用部位:A楼a-11轴地上1-15层、地上32-35层/B楼钢框架
使用部位: B楼架空钢框架
2.2.3 主要节点通用信息表
箱型柱柱梁节点
圆管柱柱梁节点
直柱与斜柱连接节点
斜柱与直柱连接节点
斜撑角部连接节点
斜撑交叉连接节点
钢筋钢柱连接节点1
钢筋钢柱连接节点2
主次梁刚接节点
主次梁铰接节点(双夹板)
钢梁与混凝土铰接节点
钢梁下翼缘隅撑连接节点
第3章 施工部署
3.1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情况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交叉施工作业,随着结构升高,塔吊每次吊装时间长,所以吊装设备的选择与布置,需综合考虑结构自身特点、构件分段情况、工期进度及安全等多种因素,尽可能不出现施工盲区,以达到塔机的最优选择和最优布置。
本项目塔楼最大结构高度为153.7m,每栋楼随着楼层高度的上升,楼层面积均不断缩小。根据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结构特点,本工程塔吊选用外附着式(局部独立式),其选择与布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塔吊吊装范围能覆盖现场堆场;
(2)塔吊起重性能满足所有构件吊装分段重量要求;
(3)塔吊起重性能满足构件卸车点及吊装点的要求;
(4)塔吊布置数量满足吊装工期要求;
(5)塔吊外附与外框钢柱,布置位置能够满足塔吊附着的基本要求。
3.2 工期管理
3.2.1 A座钢结构施工安装进度计划安排
3.2.2 工期节点
根据总包2014年A楼施工计划,现制定工期节点如下:
A座塔楼地下室封顶:2014年7月6日;
A座23层核心筒施工完成:2014年12月31日;
A座外框20层钢结构施工完成:2014年12月31日。
3.2.3 工期管理保证措施
名称
管理保证措施
目标管理
根据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编制阶段、细部计划,将季、月、周、日计划落实到工段、班组实施。
统一进度
计划编制
统一使用同种计划编制、管理软件,使各家编制的进度计划的内容、格式、更新时间一致,有利于计划管理的沟通协调。
进度审核
审查确定月、季、年施工计划,根据关键路线施工项目,确定相应的资源配置。
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工程例会,检查工程实际进度,并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找出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确定解决措施。
现场协调
每周一施工现场召开协调会,由业主、监理、设计参与,现场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之间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
3.3 A楼施工安装设备投入情况
3.3.1 主要吊装设备投入情况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塔吊
1#MC480-50m
台
1
A楼施工
2
塔吊
2#MC480-50m
台
1
A楼施工
3
塔吊
3#T8030-50m
台
1
A楼核心筒完成至24层拆除
4
汽车吊
25t
台
1
构件卸车及拼装
5
卷扬机
1t
台
2
钢结构安装
6
导链
HS1.0/HS3.0
台
12/4
钢结构安装
7
平板车
20t
台
1
构件转运
3.3.2 塔吊布置平面图
A座施工采用3台塔吊,分别布置在A楼的东侧、南侧和北侧,包括2台MC480型塔吊和1台T8030型塔吊,其中1#塔吊、2#塔吊为MC480型,3#塔吊为T8030型。
A楼施工平面布置图
3.3.3 塔吊性能参数
型号
MC480
起重性能
附着性能
型 号
T8030
附着性能
起重性能
第4章 工况分析及钢柱分节
4.1 A楼地上钢结构工况分析
跟据现场施工平面工况分析:1)A楼地上结构施工,侧墙回填土完成。钢构件由1#、3#塔吊在地面完成卸车。2)2#塔吊吊装构件主要通过1#塔吊卸车转运至钢构中转区域堆场位置,最大吊装重量10.0吨(其中2-3层为12.5吨)。3)局部塔吊未覆盖钢梁由B楼7#8039塔吊负责安装。4)具体塔吊覆盖范围吊装重量见下图:
A楼地上钢结构吊装工况(2-3层)
A楼地上钢结构吊装工况(4-21层)
当结构施工至21层时,拆除3#塔吊,由1#、2#塔吊完成钢结构吊装。件据现场施工平面工况分析:1)钢构件由1#塔吊在地面完成卸车。2)2#塔吊吊装构件主要通过1#塔吊卸车转运至钢构中转区域堆场位置,最大吊装重量10.0吨。4)臂长位置为各塔吊最小起重重量 ,具体见下图:
A楼地下室主要钢结构吊装工况(22层至顶层)
4.2 钢柱分节
4.2.1 钢柱分节概述
根据现场塔吊吊装性能及构件起吊安装位置情况,对钢柱进行分节安装。具体钢柱分节思路为:
1)地上上2-7层钢管柱主要一层1节为安装单元,局部半层一节;地上8-顶层钢管柱均为2层一节为安装单元,局部一层一节;斜管柱均为1层一节,分段位置均在楼层标高以上1.2米位置。
2)核心筒钢骨柱分段均为2层一节,分段位置均在楼层标高以上1.5米位置。
3)柱梁节点斜撑分段:考虑构件安装焊接空间,斜撑分段位置距离钢梁上翼缘净高应不小于500mm。梁下斜撑牛腿距离钢梁下翼缘净高应不小于200mm。
具体主要钢柱构件分节情况
外框7-20层钢管直柱分段节情况(虚线框中钢柱按2层一节,控制重量为15.0吨,其它一层一节)
外框21-顶层层钢管直柱分节情况(虚线框中钢柱按2层一节,控制重量为15.0吨,其它一层一节局部半层一节)
4.2.2 构件分节情况表
根据分段原则,及吊装工况,选择5.2.1中云线位置钢柱为最不利吊装工况代表构件,具体构件情况如下表:
A×GZ2(A×GZ3、A×GZ1)
分段示意图
钢柱编号
钢柱截面
(mm)
楼层
底标高(m)
分段
长度(mm)
分段
重量(t)
A×GZ1
口900×900×30
14
59.0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13
54.8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12
50.6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11
46.4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10
41.630
4970
6.073
A×GZ1
口900×900×30
9
37.4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8
33.230
4390
5.591
A×GZ1
口900×900×30
7
29.030
4390
5.591
A×GZ3
口1500×1200×30
6
24.830
4390
5.591
A×GZ3
口1500×1200×30
5
20.000
5110
9.496
A×GZ2
口1800×1200×34
4
18.000
2670
5.584
A×GZ2
口1800×1200×34
4
15.200
2670
5.422
A×GZ2
口1800×1200×34
3
12.800
2670
5.904
A×GZ2
口1800×1200×34
3
10.400
2670
5.904
A×GZ2
口1800×1200×34
2
8.000
2670
5.421
A×GZ2
口1800×1200×34
2
5.600
2670
5.400
A×GZ2
口1800×1200×34
1
2.800
3115
6.024
A×GZ2
口1800×1200×34
1
- 0.100
3230
7.010
AKGZ4(AKGZ5)
分段示意图
钢柱编号
钢柱截面
(mm)
楼层
底标高(m)
分段
长度(mm)
分段重量(t)
AKGZ4
〇1200×30
9
37.430
4200
4.47
AKGZ4
〇1200×30
8
33.230
4200
4.47
AKGZ4
〇1200×30
7
29.030
4200
5.51
AKGZ4
〇1200×30
6
24.830
4200
5.51
AKGZ4
〇1200×30
5
20.000
4830
6.06
AKGZ4
〇1200×30
4
15.200
4800
6.03
AKGZ4
〇1200×30
3
10.400
4800
6.03
AKGZ4
〇1200×30
2
5.600
4800
6.03
AKGZ5
〇1200×34
1
- 0.100
5700
7.85
AKGZ1(AKGZ2、AKGZ3)
分段示意图
钢柱编号
钢柱截面
(mm)
楼层
底标高(m)
分段
长度
分段重量(t)
AKGZ3
口800×800×30
34~35
143.830
9270
12.21
AKGZ3
口800×800×30
32~33
135.830
8000
12.03
AKGZ3
口800×800×30
30~31
126.830
9000
12.99
AKGZ3
口800×800×30
28~29
118.430
8400
12.41
AKGZ3
口800×800×30
26~27
110.030
8400
12.41
AKGZ3
口800×800×30
24~25
101.630
8400
12.41
AKGZ3
口800×800×30
22~23
93.230
8400
12.41
AKGZ3
口800×800×30
20~21
84.230
9000
14.30
AKGZ2
口1000×1000×30
18~19
75.830
8400
14.81
AKGZ2
口1000×1000×30
16~17
67.430
8400
14.81
AKGZ2
口1000×1000×30
14~15
59.030
8400
14.81
AKGZ2
口1000×1000×30
12~13
50.630
8400
14.81
AKGZ2
口1000×1000×30
10~11
41.630
9000
15.50
AKGZ2
口1000×1000×30
8~9
33.230
8400
14.81
AKGZ1
口1200×1200×30
7
29.030
4200
8.89
AKGZ1
口1200×1200×30
6
24.830
4200
8.89
AKGZ1
口1200×1200×30
5
20.000
4830
9.77
AKGZ1
口1200×1200×30
4
15.200
4800
9.73
AKGZ1
口1200×1200×30
3
10.400
4800
9.73
AKGZ1
口1200×1200×30
2
5.600
4800
9.73
AKGZ1
口1200×1200×30
1
- 0.100
5700
10.98
4.3 钢结构施工安装顺序
4.3.1 钢结构平面施工顺序
4.3.1.1 钢结构施工分区
A楼施工面积较大,现场上部钢结构构分布平面划分为A1区、A2区、A3区独立组织施工,A2区、A3区钢结构通过斜柱由外向内面积逐渐减小。为保障整体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 在保障钢柱-钢梁为完成整体稳定结构体系,各区独立组织施工。
A楼上部钢结构施工分区
4.3.1.2 钢结构平面安装顺序
在确定钢结构施工分区后,A楼上部钢结构随核心筒混凝土核心筒施工。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保障A1区滞后核心筒2-3层同步施工,A1区安装优先于A3区、A2区钢结构安装。安装过程中,斜柱、斜撑及悬挑结构原则上在相应楼层钢柱钢梁安装基本完毕形成稳定体系后再行安装。
A楼上部钢结构施工分区
A楼典型平面钢结构施工流程
流程一:安装外框钢柱及连系梁,形成稳定结构体系
流程二:安装结构次梁,安装区域二次校正
流程三:平面对称反向依次进行安装
流程四:依次安装下一段钢结构柱梁框架
流程五:内框钢结构安装完成,钢结构焊接
流程六:悬挑钢梁安装,进入下节钢结构安装
4.3.2 钢结构立面施工顺序
钢结构安装与混凝土的配合主要表现在两者间施工高差,核心筒施工领先外框筒钢柱安装,外框钢柱的安装一直领先于楼面钢梁、混凝土结构施工,核心筒内劲性钢柱领先核心筒混凝土施工1~3层。
A楼钢结构地上施工阶段采用核心筒与外框钢结构结构协调同步 “不等高同步攀升”组织流水施工。核心筒墙体采用液压爬模结构先行施工,核心筒外钢结构施工落后核心筒竖向结构2~3层,组合楼板落后于核心筒竖向结构4~6层。钢结构安装按2个结构层作为一个施工单元,组织现场安装及测量控制。
A座立面关系示意图
第5章 主要构件安装方法
5.1 钢柱吊装
5.1.1 钢柱吊装注意事项
序号
安装要点
1
上部钢柱吊装前,下节钢柱顶面和本节钢柱底面的渣土和浮锈要清除干净,保证上下节钢柱对接面接触顶紧。
起吊时,根部不得着地拖拉。移位时,应缓慢平稳过度。吊装应垂直,吊点宜设于钢板墙顶重心位置处。吊装时严禁碰撞已安装好的构件及核心筒顶模平台。就位时必须待临时固定可靠后方可脱钩。
2
钢柱吊装到位后,钢柱的中心线应与下节钢柱的中心线吻合,并四面兼顾,活动双夹板平稳插入下节钢柱对应的安装耳板上,穿好连接螺栓,连接好临时连接夹板,利用千斤顶进行校正。
3
校正时应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焊缝间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兼顾,每个分项的偏差值都要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4
利用钢柱的临时连接耳板作为吊点,吊点必须对称,确保钢柱吊装时为垂直状。
5
上部钢柱之间连接的连接板待校正完毕,并全部焊接完毕后,将连接板割掉,打磨光滑,并涂上防锈漆。割除时不要伤害母材。
6
起吊前,钢构件应横放在垫木上,起吊时,不得使构件在地面上有拖拉现象,回转时,需要一定的高度。起钩、旋转、移动三个动作交替缓慢进行,就位时缓慢下落,防止檫坏螺栓丝口。
7
每节钢柱的地位轴线应从底面控制直线直接从基准线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结构的楼层标高可按相对标高进行,安装第一节柱时从基准点引出控制标高在混凝土基础或钢柱上,以后每次使用此标高,确保结构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1.2 钢柱吊点布置
本工程钢直柱均采用四点起吊法进行吊装安装,钢柱吊装采用四点绑扎法,使钢丝绳受力均衡,起吊过程平稳。吊装采用四点绑扎法,使钢丝绳受力均衡。钢丝绳用卡扣与吊耳相扣,钢管柱钢丝绳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0度,型钢柱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度。每条钢丝绳两头分别吊挂钢柱相邻两个吊耳,使钢柱起吊时能自行调整钢柱垂直度。构件吊装应配置导向溜绳辅助构件就位。
H型劲性柱吊点设置
十字劲性柱吊点设置
箱型柱吊点设置
圆管柱吊点设置
5.1.3 钢柱安装校正
1)钢柱安装就位固定
钢柱吊装就位后,采用拼接双夹板进行钢柱临时连接,实现构件无缆风绳布置情况下精确对接就位固定。通过在钢柱下端耳板位置安装对接连接夹板,钢柱吊装后采用双夹板配合M24高强螺栓进行临时固定,螺栓安装应满足每块双夹板位置不少于4颗,上下不少于2颗螺栓,螺栓拧紧后,塔吊方可松钩。
钢柱就位临时固定后,应及时安装钢柱联系钢梁形成稳定结构体系。在深化设计阶段依据吊装的要求设置双夹板和固定耳板。
矩形管柱双夹板临时固定
圆管柱双夹板临时固定
2)钢柱精度校正
钢柱对接固定并连接钢梁形成稳定体系后,对钢柱坐标、对接精度、垂直度、进行复核。钢柱对接有细微错位时,采用钢柱错位调节措施进行位置校正,主要包括调节固定托架和千斤顶,完成钢柱水平及竖向校正。
5.1.4 安全防护措施
防坠器及钢筋爬梯设置。钢柱起吊前,须提前设置好钢爬梯及防坠器。在钢柱一侧设置钢爬梯,作为施工人员到达柱顶操作平台的垂直通道。设置防坠器,作为施工人员攀爬至柱顶解索、松钩的一道安全保障。
方管柱钢爬梯布置示意图
圆管柱钢爬梯布置示意图
5.2 钢梁吊装
5.2.1 钢梁吊装注意事项
序号
安装要点
1
对于大跨钢梁吊装可采用焊接吊耳的方法进行吊装,对于轻型钢梁则采用预留吊装孔进行“串吊”。钢梁在工厂加工时应预留吊装孔或设置吊耳作为吊点。
吊装前应按规定装好扶手杆和扶手安全绳。吊装时采用2点起吊。
2
每个区域外框架钢柱安装后,及时安装柱顶楼层的主梁和环梁,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其余钢梁在前一区域钢柱和钢梁校正焊接后进行安装。
3
校正时应对轴线、水平度、标高、连接板间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面兼顾,每个分项的偏差值都要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4
钢梁按施工图进行吊装就位时要注意钢梁的靠向,钢梁就位时,先用冲钉将梁两端孔对位,然后用安装螺栓拧紧。
5
楼层钢梁的安装顺序遵循先主梁后次梁的原则,每一个区域校正焊接完成后,方进入下一个区域安装。
5.2.2 钢梁吊点布置
梁重量
上翼缘厚
梁重量≤5t
梁重量>5t
上翼缘板厚30mm
开吊装孔
设吊耳
上翼缘板厚>30mm
设吊耳
设吊耳
钢梁吊点设置于构件L/3位置
单件钢梁吊装示意
多件钢梁吊装示意
5.2.3 钢梁就位与临时连接
钢梁就位时,及时夹好连接板,对孔洞有少许偏差的接头应用冲钉配合调整跨间距,然后用安装螺栓拧紧。安装螺栓数量按规范要求不得少于该节点螺栓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两个。
楼层钢梁安装就位示意图
5.2.4 与核心筒连接位置钢梁安装
对于钢结构钢梁与混凝土连接钢梁安装采用措施支托板定位。具体施工方法为,埋件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后,测量放线钢梁连接板定位中心线及标高,并在钢梁上翼缘底面下方布置临时支托作为钢梁安装定位及临时搭接支托,具体施工节点如下:
焊接钢梁连接板及定位板
钢梁吊装就位
5.2.5 悬挑梁吊装
核心筒墙体悬挑钢梁
1.安装核心筒钢梁连接抗剪板,并与上一结构层焊接导链悬挂耳板
2. 钢梁吊装就位后,及时用螺栓将钢梁与核心筒栓接起来,并通过核心筒上一结构层的导链挂设耳板用导链将钢梁悬挑段进行临时固定。
外圈外挑钢梁
外挑钢梁单元体地面拼装
外挑钢梁单元体地面拼装
梁下有斜撑外挑梁
1.吊装准备
2.斜撑杆件吊装
3.斜撑杆件拉设临时拉杆
4.外挑梁安装
5.2.6 安全防护措施
吊装前应按规定装好扶手杆和扶手安全绳,用于吊装就位,工人上钢梁脱钩安全防护。
钢梁吊装安全防护措施示意图
5.3 斜撑吊装
5.3.1 斜撑安装方法
斜撑安装必须在楼层框架梁安装完成后施工,吊装时使用钢丝绳四点绑扎。在斜撑与框架梁、外框柱间设置导链调整就位,使用高强螺栓临时固定后方可松开吊钩。具体斜撑安装流程如下:
斜撑四点绑扎吊装
斜撑上端通过导链调整就位角度
采用导链将水平移动斜撑就位
斜撑临时固定、松开吊钩
5.3.2 斜撑安装流程
(1)层间斜撑安装顺序
1、安装竖向钢柱。
2、安装下弦钢梁。
3、安装上弦钢梁。
4、安装人字撑1斜杆。
5、安装人字撑1另一斜杆,校正、焊接、安装完毕。
(2)跨层斜撑安装顺序
1、安装两侧竖向钢柱。
2、安装人字撑所在楼层下弦钢梁。
3、安装人字撑上弦钢梁。
4、安装人字撑斜撑杆件1。
5、安装人字撑斜撑杆件2。
6、安装人字撑中弦钢梁,校正焊接,安装完毕。
(3)十字撑安装流程示意
1、第一节钢柱与分段7钢梁地面拼接,然后整体吊装。
2、安装下弦楼层钢梁。
3、安装第1分段斜撑杆件,及时使用安装螺栓在腹杆及钢柱位置处进行临时固定。
4、采用临时高强螺栓、双夹板措施,安装第2分段段斜撑杆件。
5、嵌补安装分段3钢梁。
6、安装上层第2节钢柱。
7、安装上层分段斜撑45,使用安装螺栓临时固定。
8、安装分段斜撑5,使用安装螺栓临时固定。
9、安装上层钢梁。
10、结构校正焊接,整体安装完毕。
5.4 埋件安装
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首先进行埋件定位放线,然后根据设计标高并排焊接两根φ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对预埋件进行精确校正,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如下图所示:
钢梁预埋件定位安装
埋件上定位放线
埋件安装完毕后,在隐蔽前应根据下一层控制线做最终复测,检查标高及定位轴线是否复核图纸设计要求。
第6章 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
6.1 构件验收控制目标
6.1.1 钢柱外形尺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单节柱长度的制造偏差
±3.0
柱身弯曲矢高
L/1500 且不大于5.0
每节柱子柱身扭曲
h/250≤5.0
楼层间距离偏差
±3.0
牛腿端孔到柱轴线距离
±3.0
牛腿翘曲或扭曲
2.0
柱截面尺寸偏差
±3.0
柱脚底板平面度
5.0
翼缘板对腹板的垂直度
连接处1.5
柱脚螺栓孔对柱轴线距离
3.0
箱型截面连接处对角线差
3.0
箱型柱身板垂直度
H/150,不大于5.0
6.1.2 钢梁外形尺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梁长度
L/1000 且不大于5.0
端部高度
±2.0
拱度
±L/5000
梁的弯曲矢高
H/1000 且不大于10.0
翼缘板倾斜度
3.0
腹板中心线偏移
接合部位1.5
其它3.0
两端外侧孔间距离偏差
±3.0
梁的扭曲
H/250,≤10
梁翼缘板弯曲偏差
2.0
腹板局部不平直度
腹板厚度<14,3.0
腹板厚度≥14,2.0
6.2 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6.2.1 主控尺寸
项 目
规范允许偏差(mm)
项目内控目标(mm)
本建筑总体垂直度偏差
e≤H/2500+10
e≤50
e≤40
建筑总高度偏差
-H/1000≤e≤H/1000
-30≤e≤30
-30≤e≤30
本建筑平面弯曲偏差
e≤L/1500 e≤25
e≤25
本建筑定位偏差
e≤L/20000 ±3
≤±3
6.3 分项控制尺寸
项 目
工程允许偏差(mm)
项目内控目标(mm)
地脚螺栓位移
e≤2
e≤2
螺栓露出长度
0 ≤e≤30
0 ≤e≤30
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
e≤1
e≤1
柱子的底座位移
e≤3
e≤3
柱底标高
-2 ≤e ≤2
-2 ≤e ≤2
上柱和下柱的扭转
e≤3
e≤3
同一层柱的柱顶高差
e≤5
e≤5
单节柱的垂直度
e≤L/1000
e≤10
e≤L/1000
e≤10
同一根梁两端水平度
e≤L/1000
e≤10
e≤L/1000
e≤10
主次梁表面高差
-2≤e≤+2
-2≤e≤+2
桁架、梁跨中垂直度
H/250
e≤15
H/250
e≤15
桁架、梁侧向弯曲
H/1000
e≤10
H/1000
e≤10
现场焊缝组对间隙
-2≤e≤+3
-2≤e≤+3
6.4 钢结构现场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1
基础及支承面轴线与标高等尺寸偏差,未达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地脚螺栓(锚栓)安装尺寸位移
不用受损的计量仪器,基准点定期复核;预埋件固定必须牢固,可使用锚杆定位架,来保证整体性,对于偏移尺寸超过允许值时,征得设计同意后做相应的处理
2
地脚螺栓(锚栓)安装尺寸超差,露出长度不足,螺纹未作保护
定期复测原始控制定位点;底脚螺栓固定措施必须牢靠,确保浇捣混凝土时不移动,对螺栓的螺纹进行保护和使用前的清理和试拧工作;长度过短,会同设计补救接长等措施
3
柱脚钢垫板不正确,大小不一,垫板间接触不紧贴,垫板未焊接固定
垫板的组合和设置应根据规范和设计执行,垫板的板与板、与底板等板间在二次浇灌混凝土前焊接固定
4
钢结构安装时,基础混凝土质量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二次浇灌处的基础表面未做处理
钢结构安装底柱时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进行,进行二次灌浆时,基础表面应凿毛,并保持表面干净。
5
构件验收不严格,
待安装几何尺寸超差
配备专门的验收班对进场构件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特别是影响钢结构安装的构件外形尺寸偏差以及连接方式等进行检查,对于超过设计及有关规范的构件必须处理后再予以安装,保证顺利安装,并保证安装质量。
6
构件基准标记不全,钢柱等主要侧面无中心线标记,无标高基准线标记
构件加工出厂前,应正确标志标高基准线和中心线,并检查合格,进厂及时抽查复测中心线和标高的基准点标志的正确性,确保顺利安装
7
构件表面损伤与污染,有机械损伤或者涂层划痕,有泥沙、油污等污垢
运输过程采取相应的防机械和涂层的损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修补,堆放场地保持整洁,安装前清除泥沙、油污等赃物。
8
钢构件对接不准确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使安装质量的提高建立在科学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