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 )
A.梅奥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4.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 )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C.准实验 D.心理测验
5.测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
A.效度 B.信度 C.恩格尔系数 D.区分度
6.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
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7.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方差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
A.价值观及其体系 B.人生观 C.世界观 D.态度
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0.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 )
A.能力类型 B.个性类型 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
11.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 )
A.绩效 B.合作关系 C.规范 D.绩效规范
12.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 )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
13.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 )
A.信息 B.资源 C.财富 D.规范
14.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 )
A.群体促进效应 B.协同效应 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
15.群体互动表现为建设性的时候,群体之间的状况是( )
A.冲突 B.迁就 C.合作 D.依从
16.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是( )
A.凝聚力强弱 B.出勤率高低 C.工作绩效水平高低 D.员工满意度高低
17.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 )
A.积极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18.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弗鲁姆 D.奥德弗
19.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 )
A.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B.组织监控的有效性 C.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D.组织沟通的灵敏性
20.以下组织变革内容中,属于技术方面变革的是( )
A.管理跨度改革 B.工作进度改革 C.绩效评价系统改革 D.信息系统更新
21.下面哪一项不是领导资源控制权?( )
A.决策权 B.财务审批权 C.专长权 D.物资分配权
22.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理论依据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
23.全方位激励的理论基础是(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C.公平型激励理论 D.内容型激励理论
24.由领导做出变革的决策,自上而下发布命令,说明所要进行变革的内容和下级在贯彻这些变革中的职责。这种组织变革策略是( )
A.命令式策略 B.改良式策略 C.参与式策略 D.分权式策略
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B.组织目标与宗旨 C.组织的规章制度 D.组织共同的价值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人的行为特点具有( )
A.适应性 B.系统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可控性
27.依据归因论,人们一般可作出的归因内容包括( )
A.努力程度 B.能力大小 C.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D.任务难度 E.运气与机会
28.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最常见的原因有( )
A.地位需要 B.自尊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29.人际反应特质包括( )
A.包容的需求 B.控制的需要 C.感情的需求 D.态度的需要 E.气质的需要
30.按照心理学分析,动机所具有的机能体现在( )
A.始发机能 B.强化机能 C.反馈机能 D.沟通机能 E.选择和导向机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问卷调查法
32.性格
33.创造性行为
34.激励
35.组织结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具体涵义。
37.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8.事业生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9.简述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
40.简述行为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
42.联系实际谈谈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A 3、D 4、C 5、B 6、B 7、B 8、A 9、A 10、B
11、D 12、C 13、B 14、C 15、C 16、C 17、C 18、B 19、A 20、D
21、C 22、C 23、D 24、A 2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ACDE 27、ABDE 28、ABCDE 29、ABC 30、AB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问卷调查法是运用经严格设计的问题和对问题回答的没程度的量表,让被调查者进行纸笔书面回答的调查研究方法。
32、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3、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34、激励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没有发生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35、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1分)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1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疍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2分)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1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1分)
37、社会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他人的知觉;(2分)②对人际关系的知觉;(2分)
③对角色的知觉;(1分)④对因果关系的知觉(1分)
38、①应遵循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2分)
②组织对职工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事业阶梯,制定培养计划,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效益;(2分)
③职工对个人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要求组织对本人事业的成功发展作出有效的安排,满足各种需要。(2分)
39、①传统因素。这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由有中国历史沿袭而来的传统观念。(2分)
②职位因素。职位因素对权力的形成作用,是以法宝为基础的,它是社会赋予领导者的一种力量。(2分)
③资历因素。资历主是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人们会对一位资历较深的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1分)
④上述三种因素都不是领导者实际行为造成的,而是外界赋予的。(1分)
40、①组织是一种平衡的系统;(2分)
②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的系统;(1分)
③组织是有影响力的系统;(1分)
④组织是人与物协调的系统;(1分)
⑤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①知人善用。(2分)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领导者重视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1分)从而根据不同的修改安排相适应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1分)
②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2分)通过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各级体育场班子的配备合理,除了要考虑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外,还要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1分)
③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2分)研究个性差异,可以使管理者考虑不同职业人员的个性特点,从而采用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1分)
(注;未能联系实际,实例作答,可酌情扣分)
42、①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1分)
②成就需要是该理论的核心,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1分)
③成就需要理论揭示了成就需要强烈的人的行为特征表现,如喜欢能发挥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他们 既敢于冒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冒险,对他们而言,冒险程度中等,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各半的任务最能满足其成就需要,他们强烈要求对其工作有明显和不断的反馈。(2分)
④成就需要较强烈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内在工作激励,外在激励对其作用相对较小。(1分)
⑤成就需要理论的启示:要做好现代管理工作,必须注意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培养人们的成就需要;(2分)同时,也要考试职工合群需要并以此作为安排工作的基础;(1分)对于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除了培养、满足其合群需要与成就需要外,还应注意培养与满足其权力需要,这是管理者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