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探讨_胡乃鉴.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729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探讨_胡乃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探讨_胡乃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探讨_胡乃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海军医学杂志 2022 年 12 月第 43 卷第 12 期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Vol.43,No.12,Dec.2022场心理素质,提升实战环境下的救治能力。3.3卫勤指挥要提升指挥效能借鉴美军卫勤指挥模式,改进我军卫勤指挥模式,一要优化指挥结构,将卫勤指挥官作为作战指挥官的决策助手,真正将卫勤指挥纳入作战指挥链条,置于作战指挥的核心地位,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作战指挥的附加因素。二要转变指挥方式,加快推进卫勤指挥员适应指挥角色,参照损管指挥方式,积极主动参与作战指挥决策,真正发挥救护所战场感知能力、作战辅助决策能力、应急救治能力和协同保障能力。3.4卫勤人才建设要

2、拓宽培养模式要着眼于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保障部门与政治部门要结合岗位实际,建立包含卫生人员培养、分配、晋升、合理流动、业务进修等内容的完善的卫勤人才建设模式,打通人才培养路径。打破“一岗定终生”的固有模式,探索卫勤人员在医院与基层、机关与基层进行岗位轮转的机制,提升卫勤人员综合能力,解决“不想干”“不会干”的矛盾问题,做好卫勤人才保留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卫勤人员在组训任教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参考文献1 黎檀实战术战伤救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1):1-42 温光春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卫生勤务卷)

3、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219,2203 熊武一,周家法.军事大辞海(上)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1634 付波,刁天喜美军战时卫勤保障转型发展趋势 J 实用医药杂志,2017,34(8):673-6755 赵晓宇美军平时医疗保障及其改革研究 D 北京: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6 赵达明,车媛.美军士兵战伤自救互救核心技术 J 临床医学杂志,2014,42(8):840-844,8737 郭栋,黎檀实,何伟华,等美军普通官兵战术战伤救治培训课程介绍及思考 J 人民军医,2021,64(2):118-1218 吴健浅谈舰艇军医在新形势下应具备的能力及对策 J 海军医学杂志,

4、2012,33(2):109-110(收稿日期:2021-12-31)(本文编辑:莫琳芳)短篇论著 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探讨胡乃鉴,田建全,孙昊,汪涛摘要 随着我国海防任务使命的不断演变,水面舰艇遂行长航任务逐渐增多,亚丁湾护航任务更是常态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护航任务全航程不靠泊,官兵易产生心理问题。笔者分析了护航任务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常见的心理问题,着重根据护航不同任务阶段的心理特点,提出心理干预的模式和方法,为后续护航等长远航任务官兵心理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 长远航;舰艇官兵;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833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3969/j.iss

5、n.1009-0754.2022.12.008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和多样化军事行动遂行保障任务的增加,海军长远航任务逐步增多,亚丁湾护航任务更是进入了有序接替、常态化运行的阶段,长远航期间的卫勤保障能力亟待提高1-2。在心理健康维护层面,护航舰艇官兵特殊的军事使命、严格的海上训练、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枯燥隔离的生活环境容易使护航官兵产生心理压力与各种情绪困扰3-4。尤其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 34 至 42 批护航编队任务期间均不靠泊,官兵易产生心理问题。笔者随海军第 39 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任务期间负责编队官兵心理健康维护,对于任务期间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主

6、要因素、常见心理问题、长航期间的心理干预模式提出了以下思考。1护航任务期间影响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1海上和舰船环境因素海上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受风、浪、涌、雾影响,舰船经常出现摇摆、颠簸,长远航期间还存在高温、高湿、高盐、高噪声、高磁场、高浓度有害气体等“六高”因素,舰员护航期间执行任务时间长,容易出现晕船、呕吐、疲劳、耳鸣等生理反应。空气流通不畅、新鲜蔬果缺失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易引发 海上卫勤保障 基金项目 军队装备课题(HJ20191A020135)作者单位 266022 山东 青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胡乃鉴、孙昊、汪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田建全)通信作者 田建全,电

7、子信箱:1314海军医学杂志 2022 年 12 月第 43 卷第 12 期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Vol.43,No.12,Dec.2022皮肤病、胃病及口腔系统疾病5。随着任务时间延长,生理反应及环境因素易引发心理上的压力与负担,部分官兵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及记忆力、注意力下降、反应迟缓等认知功能改变。1.2工作压力因素海军舰艇部队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长期的舰艇远航生活要求舰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同时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6。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长航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军事应激源,外国军舰军机较多,侦察警戒任务重,平时军事训练任务饱满,演习和机动任务要

8、求高,舰员身心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易造成躯体与心理疲劳7。长期高负荷和疲劳状态会导致舰员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引发情绪变化。长远航任务期间值班频繁,值更制度易导致官兵生物节律紊乱,任务中经常跨越时区,存在时差变化。以上因素易使官兵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扰8-9。1.3交往受限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状态有直接影响。护航任务期间,舰员分布在不同战位和不同舱室,值更时间不一致,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10。而海上环境和工作应激所致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继而加重人际关系负担。因卫星电话受限和与国内有时差因素,舰员与亲友不能及时倾诉沟通,缺乏社会

9、支持,易引发心理问题。1.4自我调节因素大部分基层部队没有专职的心理卫生人员,部分基层单位兼职心理骨干有认证资质,但实际工作经验不够,对于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疾病防护所做的还不够,以致部分基层官兵心理健康的基础理论匮乏,自我调节能力与方法欠缺,尤其是不同人格特质、不同应对方式的官兵,在面对相同应激源时,会产生不同反应11。部分官兵在发生心理问题隐患时,要么态度偏倚,刻意回避;要么茫然无措,无法调整,缺乏自我应对和自我调节能力。1.5身体不适与疾病困扰长远航任务中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作业环境会对官兵的生理健康造成威胁,诱发胃肠道炎症、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牙周炎症等。训练伤也是舰艇上的常见病、多发

10、病,多见腰部及关节扭伤、肌肉损伤和体表擦碰伤。疾病状态、躯体疼痛可能影响官兵心理健康,易出现睡眠障碍、躯体化、强迫、焦虑等症状。2护航任务期间官兵常见心理问题2.1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动力和斗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无原由的担心、焦虑,进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状态时,就需要进行自我调节或心理疏导。以往多项调查研究发现,频繁的值更、工作压力、生活单调乏味、信息闭塞等原因使官兵较为频繁地发生焦虑情绪,尤其是在护航的中后期12-13。王旭磬等14根据 焦虑自评量表 对护航任务官兵进行焦虑情绪评估,结果显示,在护航初期、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检出率分别为 36.6%、19.5%、31.9%和 10.4

11、%。2.2抑郁情绪以往文献显示,官兵的抑郁情绪在护航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护航中期明显高于常模标准。护航任务进入中期后,从最初的兴奋、激动、紧张,慢慢转化为习以为常,加之值更与训练压力,导致官兵的热情慢慢降低。社会支持的匮乏、与亲人朋友的交流受限,易导致官兵情绪低落。抑郁情绪在官兵中并不罕见,但如果抑郁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自伤、自杀等安全隐患。有研究调查表明,中国军人抑郁发生率为 18.1%,低于中国普通人群,但重度抑郁发生率为 5.1%,仍处于较高的水平15。徐津等16采用 抑郁自评量表 调查研究,发现 43%的舰艇官兵存在抑郁倾向。2.3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因

12、素对护航官兵情绪影响比较明显。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官兵身心舒畅且积极乐观,不良或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对官兵情绪产生负作用。舰艇远洋航行环境特殊,人际冲突的情况无法回避,部门之间也常存在误解。官兵认识自我的标准主要是来自舰艇内部人员的评价和对其的态度,战友或领导间一些平时看来并无影响的言语、行为甚至眼神都会对官兵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出现官兵之间的争执或打架斗殴现象。临时上舰的加强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在一起工作生活需要磨合,也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17。除工作原因外,长时间远离家乡,较难与亲友交流沟通,有时甚至无法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会使官兵因社会支持受限而出现各种消极情绪18。2.4睡眠障碍

13、睡眠问题会导致个体日间功能、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受到影响,造成官兵应对能力的不足。长期的海上生活会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加之值更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会影响官兵的睡眠质量,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失眠等,而睡眠问题的持续存在又会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导致烦躁、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伴随注意力、记忆力、警觉性、战斗力的降低,从而造成恶性循环19。虞立霞等20对 77 名长航返航的官兵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后发现,62.8%的舰艇长航官兵睡眠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 4 个方面。3关于护航官兵心理干预模式的几点思考大部分文献显示护航期间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焦虑、

14、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睡眠障碍等发生比例和程度高于平时,但客观性、系统性的心理干预模式未见报道21-24。笔者根据护航任务前期、护航任务中、护航任务结束后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提出任务全程系统性干预模式。3.1护航任务前期3.1.1心理健康评估与选拔心理健康评估与选拔主要分为个人自评和领导战友他评 2 个部分。个人自评采用心理1315海军医学杂志 2022 年 12 月第 43 卷第 12 期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Vol.43,No.12,Dec.2022卫生评定量表进行初筛,对于分值高于常模的官兵逐一进行结构式访谈,给出综合评定意见。倾向于选取心理健康

15、状况好、应对方式积极、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良好的官兵参与任务,对不适于参与行动的官兵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本次护航任务前选取了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CMI)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4 个量表进行综合评定。他评部分主要结合平时性格特点和日常表现,由领导、战友给出评估意见。结合2 个部分评估结果对任务官兵进行评估与选拔。3.1.2心理健康宣教在远航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前使官兵了解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相应对策,培养正确积极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生活事件与情绪困扰,提高任务官兵心理学理论知识及生活中自我调适的能力,

16、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3.2护航任务中3.2.1阶段性心理评估王旭磬等14研究发现,护航官兵的情绪表现及心境状态在护航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表现。随着任务时间的变化,官兵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大部分的心理测评结果也存在时效性,因此在护航任务中,不能依靠护航任务前心理选拔评定时的结果一概而论,应开展阶段性心理评估,尤其是针对症状表现和情绪状态。3.2.2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阶段性心理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长远航任务与疫情期间不能靠泊的特点,内容可选择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压力自我调适、情绪管控、人际沟通等方面,也可以根据官兵实际需求开展婚恋家庭、睡眠调节方面的教育。3.2.3

17、心理咨询与疏导在任务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评定与访谈,发现思想压力较大、情绪波动较明显,或者有心理需求和求助意愿的官兵,可以利用沙盘游戏、绘画治疗、认知干预等手段,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引导其释放心理压力,合理宣泄情绪,避免出现严重心理问题。3.2.4开展放松训练护航任务中的大多数官兵都会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放松训练可以使官兵有意识地放松身心,缓解各类不良反应,以减轻官兵在生理和认知方面的过度警觉25。可以向全体舰员讲解放松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如介绍腹式呼吸训练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带领官兵进行冥想和正念练习,并指导其应用于平时生活和工作中26。3.2.5组织团体心理训练团体心

18、理训练能够促使官兵在共同完成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领悟,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战友和集体的关系27。在护航任务期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下的环境适应、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训练,以缓解任务官兵心理压力,促进其自我成长,提升学科健康水平,并能增强集体凝聚力。3.2.6睡眠调节干预睡眠问题与疲劳状况、身心健康等密切相关,睡眠质量不佳易引起烦躁、焦虑、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影响官兵任务完成质量。针对睡眠问题,可开展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对于官兵睡眠状况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在护航任务中,可携带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仪(安思定),通过增强 波活动,增加 5羟色胺和褪黑素

19、的释放,改善情绪,进而促进睡眠。还可进行生物节律调节训练、心理减压训练、正念训练,同时,教授官兵乐眠操、快速睡眠法等实用技巧。3.3护航任务结束后3.3.1及时安排疗养及探亲休假根据任务安排及各单位实际情况,及时合理安排任务官兵疗养及探亲休假。军队疗养机构具备相当于二级医疗机构人员、设备和专业配备设置,对于官兵身心放松、压力缓解与针对性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家人的团聚和陪伴也能使官兵从社会支持中获得积极力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官兵精神饱满地重新投入到工作和训练中。3.3.2开展任务后心理健康评估在护航任务结束后,应尽快安排健康体检,其中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综合评定。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官兵,

20、应及时就诊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4讨论与展望我国海军已逐步实现由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转变,如何在护航任务中进行官兵心理干预,保证官兵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卫勤保障机构、心理学专家以及舰艇部队官兵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的护航任务中一直有心理医生遂行保障,但心理卫生工作仍不够系统和完善。4.1心理服务保障模式还不够系统规范现阶段护航任务中的心理卫生工作大多根据心理医生个人的实践经验和护航官兵的实际需求开展,不同护航批次的心理卫生工作内容不尽相同,未形成系统性。下一步工作中应根据护航任务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完善心理干预方案,统一评估和配置训练器材设备,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训练的组织程序,建立科学完善

21、、客观系统的心理服务保障模式。4.2官兵对心理工作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仍有部分官兵认为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就是有心理问题,心理负担较重。怕被当作重点人员,或者担心遭到战友歧视,所以有心理压力或者需要心理援助时不敢求助。也有部分官兵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在遇到情绪困扰、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问题等常见情况时,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心理援助,想改善困境又不知道如何改善。4.3心理服务人才队伍还不够成熟大部分基层单位都培训过心理骨干队伍,但绝大多数基层心理骨干只是参加过一些短期培训,缺乏系统的临床心理学知识,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条件下心理防护和心理干预知识了解不够,很难对官兵的一些心理疑虑实施正确有效的疏导。目前护航

22、编队心理卫生工作一般由临时加强的心理医生承担,熟悉人员与开展工作需要一段磨合期,仅一名心理医生也难以兼顾编队所有舰船官兵。建议加强基层心理卫生人才队伍,结合心理医生、心理卫生骨干,共同做好心理卫生工作。4.4特殊岗位人员的心理干预还不够充分护航任务中,部分岗位值更频繁、生物节律紊乱、任务压力大,如特战、航海、观通部门等,这些官兵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机电部门值班期间,噪声较大,加上高热温度,也易产生情绪变化。近年来,女舰员参加护航任务的人数逐步增加,除承担同样的工作压力,还易受到家庭、情感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需格外关注。下一步工作中,应针对这些特殊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提高他们

23、的心理健康水平。除护航任务外,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逐步深入,舰艇部队长远航是海军官兵的经常性任务,心理卫生工作者应进一步研究探索长远航心理干预模式,强化舰员心理素质,维护官兵心理健康,为海军官兵走向“深蓝”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解汝庆,李红梅,王晓拓,等舰艇长远航心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1):1-32 周锡芳,武贵永,薛蓓蕾,等护航舰艇官兵护航期间多元化需求调查与分析 J 人民军医,2017,60(12):1175-1177,11833 薛蓓蕾,庄玉梅,马修堂,等远航前舰艇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194-119

24、5,11964 薛蓓蕾,周锡芳,李文护航舰队官兵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5):35-37,545 刘夏阳,陈国良,刘军,等亚丁湾护航官兵疾病调查与对比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2):230-2336 胡爱霞,吴宣树,李彩霞长航舰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2013,34(2):86-887 余鸿璋,于海波,王云霞长航舰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4):506-5108 董毅,刘立志,阎同军,等远航舰艇官兵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 J 实用医药杂志,2018,35(7):579-5819 胡

25、东洋,彭丽君,毛琳玲,等潜艇艇员长航任务中心理与睡眠状况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2019,40(3):213-217,24010董焱,沈兴华,蒋春雷舰艇长、远航心理防护措施探索与实践 J 海军医学杂志,2012,33(4):230-23311王惠贤,施一敏军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维护研究进展 J 人民军医,2015,58(7):734-735,74012刘玲,王丽华,唐海红舰员长航期间心率变异性研究 J 临床军医杂志,2017,45(6):636-63813吴杲,程祺,许恒,等某批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1):7-914王旭磬,周永垒,韩宜

26、,等对执行护航任务舰艇官兵的情绪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2):6336-6339,634415王慧中,王佳,许珂,等陆军军人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自信的关系 J 军事医学,2020,44(1):12-1516徐津,彭丽,沈兴华海军某舰艇部队军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职业与健康,2017,33(1):23-2617盛睿方,刘学武出访南美三国远航舰艇官兵心理问题初探 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4):26118王旭磬,韩宜,周永垒,等关于执行护航任务舰艇官兵情绪的影响因素探讨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6737-674119江倩,张

27、珵,张懿,等亚丁湾护航官兵的失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40(4):440-443.20虞立霞,洪燕,彭晖,等海军某部舰艇官兵的心理及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J 军事医学,2019,43(8):578-581.21曹云飞,房巍,杨昌燕水面舰艇官兵超长期护航的异常心理状况研究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1):26-28,3522江楠楠,沈先荣,朱长勇,等心理干预对潜艇艇员长航期间工作应激的影响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8):1224-122823余浩,徐灵活,胡培坤,等长航对舰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7):7

28、45-74824吕庆瑛,张海涛长航舰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J 人民军医,2016,59(5):437-43825刘键,宋丽萍,马静,等长航后海军官兵睡眠障碍状况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J 人民军医,2020,63(6):532-53626崔英丹,郭德纲,王昭,等放松训练对舰艇军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74-7627杨柳,金峰,彭文华,等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74-578(收稿日期:2022-01-19)(本文编辑:莫琳芳)1316海军医学杂志 2022 年 12 月第

29、43 卷第 12 期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Vol.43,No.12,Dec.2022理医生也难以兼顾编队所有舰船官兵。建议加强基层心理卫生人才队伍,结合心理医生、心理卫生骨干,共同做好心理卫生工作。4.4特殊岗位人员的心理干预还不够充分护航任务中,部分岗位值更频繁、生物节律紊乱、任务压力大,如特战、航海、观通部门等,这些官兵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机电部门值班期间,噪声较大,加上高热温度,也易产生情绪变化。近年来,女舰员参加护航任务的人数逐步增加,除承担同样的工作压力,还易受到家庭、情感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需格外关注。下一步工作中,应针对这些特殊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心

30、理疏导与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除护航任务外,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逐步深入,舰艇部队长远航是海军官兵的经常性任务,心理卫生工作者应进一步研究探索长远航心理干预模式,强化舰员心理素质,维护官兵心理健康,为海军官兵走向“深蓝”保驾护航。参考文献1 解汝庆,李红梅,王晓拓,等舰艇长远航心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1):1-32 周锡芳,武贵永,薛蓓蕾,等护航舰艇官兵护航期间多元化需求调查与分析 J 人民军医,2017,60(12):1175-1177,11833 薛蓓蕾,庄玉梅,马修堂,等远航前舰艇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

31、2(8):1194-1195,11964 薛蓓蕾,周锡芳,李文护航舰队官兵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5):35-37,545 刘夏阳,陈国良,刘军,等亚丁湾护航官兵疾病调查与对比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2):230-2336 胡爱霞,吴宣树,李彩霞长航舰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2013,34(2):86-887 余鸿璋,于海波,王云霞长航舰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4):506-5108 董毅,刘立志,阎同军,等远航舰艇官兵睡眠状况的调查分析 J 实用医药杂志,2018,35(

32、7):579-5819 胡东洋,彭丽君,毛琳玲,等潜艇艇员长航任务中心理与睡眠状况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2019,40(3):213-217,24010董焱,沈兴华,蒋春雷舰艇长、远航心理防护措施探索与实践 J 海军医学杂志,2012,33(4):230-23311王惠贤,施一敏军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维护研究进展 J 人民军医,2015,58(7):734-735,74012刘玲,王丽华,唐海红舰员长航期间心率变异性研究 J 临床军医杂志,2017,45(6):636-63813吴杲,程祺,许恒,等某批亚丁湾护航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J 海军医学杂志,2015,36(1):7-

33、914王旭磬,周永垒,韩宜,等对执行护航任务舰艇官兵的情绪研究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2):6336-6339,634415王慧中,王佳,许珂,等陆军军人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自信的关系 J 军事医学,2020,44(1):12-1516徐津,彭丽,沈兴华海军某舰艇部队军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职业与健康,2017,33(1):23-2617盛睿方,刘学武出访南美三国远航舰艇官兵心理问题初探 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4):26118王旭磬,韩宜,周永垒,等关于执行护航任务舰艇官兵情绪的影响因素探讨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67

34、37-674119江倩,张珵,张懿,等亚丁湾护航官兵的失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40(4):440-443.20虞立霞,洪燕,彭晖,等海军某部舰艇官兵的心理及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J 军事医学,2019,43(8):578-581.21曹云飞,房巍,杨昌燕水面舰艇官兵超长期护航的异常心理状况研究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31(1):26-28,3522江楠楠,沈先荣,朱长勇,等心理干预对潜艇艇员长航期间工作应激的影响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8):1224-122823余浩,徐灵活,胡培坤,等长航对舰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7):745-74824吕庆瑛,张海涛长航舰艇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分析 J 人民军医,2016,59(5):437-43825刘键,宋丽萍,马静,等长航后海军官兵睡眠障碍状况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J 人民军医,2020,63(6):532-53626崔英丹,郭德纲,王昭,等放松训练对舰艇军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74-7627杨柳,金峰,彭文华,等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574-578(收稿日期:2022-01-19)(本文编辑:莫琳芳)1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