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年) 序 言办好特殊教育,是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滚动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加速进入快车道。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特教学校,肩负引领全市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全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的有力支点和重要标志,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基础分析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65年,是晋中市唯一的一所集盲聋教育于一体,涵盖幼儿康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综
2、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03人,在校学生264人,教学班26个。50多年来,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经过几代特教人的创业拼搏,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特殊教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山西省残疾人之家、首批山西省特殊教育示范校、山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山西省特殊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一、学校发展的优势条件1、有力的政策保障 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持续滚动实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发展空前重视,财政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大幅增长,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全覆盖,教师特教津贴提高至基础
3、工资的50%等系列优惠政策,“特事特办”的坚定导向,是学校加速发展的政策基石和强劲动力。晋中市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学校自主办学和内涵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引领。国家盲(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实施和配套统编教材的逐步出版发行,也将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有方向性和科学性。2、完善的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核心建筑包括教学楼和综合楼各一栋。教学楼突出教学和康复功能,高标准的中心机房、云计算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多感官训练室、语言康复个训室、助听器验配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综合楼集餐饮、住宿、洗浴、综
4、合实践和职业教育、演艺集会等功能于一体,服务功能趋于完善。全覆盖的无线网和安全监控网、班班通多媒体、电子书包等,数字校园架构初现。优良的办学条件,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3、厚重的历史传承5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单一聋校到盲聋兼有,从单一小学到学前至高中贯通,从单一文化课教学到文化课、康复训练、职业教育融合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普特融同,医教结合,体艺特色,职教起步的发展态势。历代特教人践行以爱育爱的职业情怀,每一位老师都坚守“学生第二任父母”的承诺,“爱”已经成为每一位晋中特教人的心灵底色,内化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动自觉。4、鲜明的课程特色学校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开设了针对性的
5、体育、美术、律动、音乐等比较完善的体艺特色课程。柔力球、啦啦操已成为全员熟能的团体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多次代表晋中、山西参加全省和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披金夺银,屡获佳绩,创全省特教学校之最。律动是我校最具魅力的课程,创编的聋人舞蹈节目,精品不断,屡获国、省大奖。盲生的民族器乐演奏、独唱和朗读在各类比赛中感动观众,频频获奖。葫芦雕刻、编织等综合实践课程和按摩、美容美发等职业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5、进取的教师队伍经过历次教师招聘和长期的培养培训,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熟练,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80%为中青年教师,80%为任教五年以上的成熟教师,正处于职业发展黄金年龄。有
6、1/4是上世纪90年代的特师毕业生,个人素质和专业背景较好。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历练,在创新中成长。目前,学校拥有中小学高级教师15人,中小学一级教师46人。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名师培养对象、最美教师、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是教师的中坚力量,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底气和动力。二、 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发展空间制约明显 学校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四邻紧密围绕学校,校园主体建筑和功能布局基本固定,在发展职业教育、康复训练等方面,受到场地和空间局限,调整空间不大。2、办学思想相对滞后多年来,学校始终实行封闭式管理和独立、隔离的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交流少,办学理念、管理思维、
7、管理方式都相对封闭和僵化,怕乱求稳、瞻前顾后的心理较重,与现时推行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要求相悖,亟需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3、办学方向面临转型 目前,学生以盲聋教育为主,随着优生优育水平的提升,盲聋人群比例越来越小,同时,人工耳蜗等康复补偿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更多听障儿童随班就读。盲聋生源的逐步减少,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规模,学校面临转型。4、课程建设比较滞后从2004年起学校开始改用普校教材,虽然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探索,包括整合校本级的课程内容,但由于能力有限,包括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在教学内容取舍、深度广度把握上,都始终存在困惑。虽然从2017年起教育部已经组织专门力量陆续出版发行了统编教材,但
8、2017年前入学的学生仍然处于过渡期。另外现行课程仍然以文化课为主,受师资、场地、设施等多重因素制约,医疗康复类课程、职业类课程开发不足,水平较低,吸引力不够,学生成长通道狭窄,个别化教育落实不够。5、评价体系导向不力相对于普校而言,整个特殊教育领域学校少、办学规模比较小,学生的差异性大,校际间横向比较性差,而校内由于办学轨制少,校内横向比较性差,教师教学实绩、学生发展水平没有形成规范性评价标准,并且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弊端还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从教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开发。6、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受办学思想与理念的制约,处
9、于传统经验式管理,教学、后勤、生活等常规管理制度不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起步较晚,无法满足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需求,需要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领下,向现代科学管理体系转变,并不断健全完善。7、师资水平亟待提升由于特教学校教师职业环境相对封闭,加上教育对象特殊,家庭教育不力,社会缺乏理解,导致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成就感低,职业倦怠心理重,专业化意识不强,对特教事业研究动力不足,对自身专业成长缺乏自信,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水平徘徊,制约学校的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8、文化建设缺乏内涵学校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和系统设计不够,文化内涵不足,缺乏统摄整个学校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楼层、墙体、宿舍、餐厅、功能室等
10、场所环境文化缺乏整体规划,主题不突出,处于零散无序状态。精神文化层面,未形成引领师生行为的理念文化,“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流于形式,师生读书学习、探索研究的氛围不浓,尚未形成主导师生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精神文化。9、两头发展短板明显目前,学校学前语言康复训练与高中阶段教育是学校发展的两大短板,学前语言康复训练没有形成有效的康复训练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无法达到预设效果。聋部高中阶段存在就业或升学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课程单一,无法满足聋生未来就业需求。盲部高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10、区域指导职能不足晋中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晋中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
11、17-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我校建成为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提高全市特殊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由于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职能没有细化明确,没有建立指导工作团队,学校在市特殊教育中心职能发挥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目标与理念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校,推进融合教育和医教结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坚持开放办学,创新发展,为全市特殊教育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和指导职能。二、
12、核心理念“积极开放,办真教育”“积极、开放”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具体内涵就是“积极进取、开放包容、发展超越”,着力打造“发现、展示、成功、自信”的育人模式。“办真教育”就是要在“积极、开放”核心理念的统领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做文明人、当好教师、办真教育”的教育导向,本着“教育即改变,成长即成功”的教育观,探索适合特殊学生个性发展的“晋中方案”,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把每一个特殊孩子都培养成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劳动者。三、总体目标在“积极开放、办真教育”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的统领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突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两大主题,突出“依法
13、治校、改革兴校、质量强校”三个目标,加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四个重点,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成全市的特教指导中心、资源中心、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办“学生喜欢、教师发展、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全国一流的特教强校。四、近期目标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学校核心理念与办学目标的统领下,坚持发展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构建高效、民主的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努力构建积极开放的课堂教学和育人模式,建成课程体系完备、课堂教学高效、后勤保障有力、生活管理有序的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特教名校。第三部分 分解目标与工作措施一、建构现代学校制度(一)发展目标建立
14、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服务至上、效率优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优化组织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有威信的领导团队。做到管理机制健全、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环节畅通、过程精细,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成”的管理效果。(二)主要措施1、优化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学校章程、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自主办学、开放融合的现代学校制度。优化学校组织机构,完善六大中心为标志的纵向管理,五大学部为板块的横向管理,形成学校纵横联动的管理体制,探索十五年一贯制的办学管理模式。要加强“三基”建设,明确部门职能,细化岗位职责,配套制定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行政、
15、后勤、生活、安全等各项工作在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行。2、加强队伍建设通过适应性匹配、发展性预设和岗位竞聘等机制,按照“思想上有鲜活力,工作上有创新力,管理上有执行力,人际上有凝聚力”的标准,选拔优秀教师组建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通过自主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团队;通过每学年岗位述职、工作考核、民主测评等形式,造就教职工信赖和支持的干部群体。3、完善考评机制科学制定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方案与制度,完善自评、他评、综合评定等多项考评标准,注重过程性资料积累,实现“兼顾所有、倾斜重点、突出绩效、重在激励”的校内绩效分配制度。按照一年初步建成、二年调整完善、三
16、年基本定型的时间节点,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的考核评价和职责制度体系,成为学校完成目标任务的护航利器。4、强化民主管理建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于教师专业提高,服务于学校和谐发展。要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保障教师参与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要发挥好党团工群等组织机构或团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用集体的智慧共谋学校发展大计。真正落实学校管理“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考核评价为杠杆”的运行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营造全校一盘棋运行、一股劲创业的发展氛围。5、引导自主
17、管理以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强班级考核与考评工作,促进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建构。以“爱心超市”为主阵地,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的体系与途径,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成长,追求学生成长的个性化。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发展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按照做“四有”好教师的目标要求,引导教师做有书香气的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爱岗位的教师,成就一批名师、骨干教师,让教师爱上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成就事业中获得职业幸福感,培育和壮大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实力。(二)主要措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健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机
18、制,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问题。坚持正向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利用周一例会教工分享环节,制度化开展讲好师德故事活动,发掘身边师德典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2、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让学习和阅读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动自觉,引导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及发展观
19、,提高特教理论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师。坚持每学期全校教工共读一本书活动,搭建教师分享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作为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的主线内容,利用五年的时间,使教师系统掌握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特殊教育专业技能。 3、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构建多元高效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组织和督促教师完成好继续教育等教育部门要求的必修学习课程。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及其他学习活动,争取每年组织教职工走出校门,赴办学先进的特教名校和高校学习培训。聘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传递教改信息,让教工了解特教新理念,掌握特教新方法。畅通学校层面与周边的优质中小学校结对共建、校内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校外名
20、师帮扶等途径,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位指导名师,通过观摩学习,课堂指导等形式,提高专业能力。4、优化教师学科结构针对目前理科、语言康复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教师短缺的现状,要通过内部挖潜、合理调配、转岗培训等途径,把相近学科的教师安排到人员紧缺的教学岗位。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中向薄弱学科倾斜。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的教师学科结构。5、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在评模评优、考核表彰中,坚持德才兼备、注重激励的导向,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利用国家对特殊教育政策上的支持,积极争取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支持,畅通教师职
21、业发展通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利用五年时间,成就一批国家、省、市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优秀教师团队,引导教师成名成家,激发教师的职业自信。 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一)发展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育人原则,以学生适应未来生活需求为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和学科内容。全面落实国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实施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个
22、性特长的充分发展。(二)主要措施1、国家课程校本化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要求,规范课程设置,合理配置文化课程课时。校本化实施教育部盲(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针对我校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与相应的应对措施。经过多年的自主探索与实践已经成熟的部分文化学科课程,需要进一步凝练提升,着力点在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上;聋部一、二年级等已有国家统编教材的科目,采用国家统编教材课程体系;对于聋部其他年级部分学科,没有聋校教材,但已经采用普校教材课程体系的,着力点在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上;对于教育部门已经确定要求开设但没有教材的课程,学校组织代课教师及专门力量,采取边开发
23、边实施的方式完成教学,逐步完成课程的开发、教学模式的构建。2、校本课程多样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对学校现有的活动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不断开发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动态调整活动课程种类,保障每个孩子都有1-2门喜欢的活动课程选择。要组织力量开发节庆课程、生活适应课程、预备课程和毕业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在高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要开发建设1-3个职业类课程供学生选择。拓展综合实践课程,通过与晋中市示范性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合作,完善研学活动课程;通过和社区、企业合作,开发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体验课程。为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就业奠定基础。继续推进体育艺术特色校建设,推进好“轮滑”
24、项目,实现为2022北京冬残奥运会输送演艺人才的预设目标。3、教学模式科学化探索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注重潜能开发;坚持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注重个别化教学;坚持知识技能与社会适应相结合,注重社会适应;坚持学生发展现状与面向学生未来需求相结合,注重面向未来生活。要打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用一年的时间探索建立分学科、分学段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框架结构,再经过两年时间的实践优化,形成学校各学科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聋生和培智生复式班的教学模式,为培智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4、学业评价多元化进一步改进学
25、生学业水平评价办法,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树立学习目标,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提升学业水平,适应学生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需求。教学过程要落实“一生一案”个别化教育方案,开展个别化评价,从认知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诊断,从起点看变化。5、 打造名师工作室 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建成一批不同学科、学段校级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引领、团队合作,为学校完善课程体系提供人才保障。四、做实教育科学研究 (一)发展目标以特殊教育发展前沿理念为指导,以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主要途径,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
26、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二)主要措施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完善学部和学科组教研组织机构,形成学部以学生研究为主,学科组以学科研究为主各有侧重的教研网络。学校以学期开展基本功展示、评教评学等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备课、观课、磨课、评课、说课的基本能力,通过撰写案例、反思、论文促进教师自我成长,通过分享交流,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引领教师做研究型教师。2、大力推进课题研究以国家级课题积极心理学在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为主要抓手,做好现在承担的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采用自主研究与团体合作研究的不同形式,推进小课题研究。要积极承担国家、省、市教育研究部门下发的指令性
27、课题,每年至少要争取一个省级研究课题,五年内争取再申报2个国家级研究课题。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强化教师专业自信。3、积极拓宽科研渠道积极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结友联盟,开展校际研讨交流,促进教研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好学校在晋中市特殊教育领域的中心校地位,利用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做好区域内特殊教育学校指导、培训、示范引领作用,给教师专业成长搭好台。4、切实加大保障力度支持广大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协调解决教科研过程中的困难,加大课题研究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激发教师教科研的主动性。学校每年安排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和课题研究,为教育科研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 五、构建德育工作体系
28、 (一)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构建“幼儿、小学以体验和养成教育为主,初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高中以四观一规划为主”的德育序列化体系。把学生培养成“悦纳自己、积极自信、诚实守纪、文雅乐学”的自立于社会的现代文明人。(二)主要措施1、更新育人观念树立“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学生观,“残疾是人类正常差异”的残疾人观和“成长即成功”的成功观,构建“发现、展示、成功、自信”的育人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的心态,积极学习,积极生活,让阳光永驻心底;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自信,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每一个孩子都用自己的行动构建学校的精彩,成为不断进取的平凡而不同的人。
29、2、实施序列化德育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持之以恒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健体习惯、卫生习惯、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等八大习惯。以初中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为重点,通过心理健康课、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塑造健康心理,完善健全人格。高中阶段以生涯规划为抓手,开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教育,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基。3、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进一步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建立学生人人有自己的成长导师的工作机制,寻找挖掘发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业、道德、心
30、理、行为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拓展德育途径和载体把思想品德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强化育人效果。把课堂教学、生活指导、晨会点评、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等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班牌班标、电子屏、广播、橱窗、板报等的作用,丰富德育教育的载体。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好“三支队伍”,即“班主任队伍、生活教师队伍、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31、和展示交流的提升机制,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规范德育过程管理;完善学生德育考核指标,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强德育的实效性。6、强化家校共育机制继续完善家校合作体系,健全家委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开放日、座谈会等形式,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学生信息,不断调整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分享会等形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发展目标依托国家、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特殊教育的政策保障,努力争取各级部门财政支持,推进学校信息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及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工作,积极争
32、取社会支持,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达到各项标准。(二)主要措施1、加快信息化建设确立智慧校园发展方向,尽快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共享的中心和对外宣传的窗口,优化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完善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引进特教成熟资源、优化普校资源、鼓励教师开发资源等途经,充实学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努力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加快学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录播教室。2、加快标准化建设
33、整体规划功能教室布局,本着靠近学生、靠近课堂、方便使用的原则,对现有功能室进行重新整合,充分发挥现有功能室和设施设备的效能。对照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实际需要,查漏补缺,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完善特殊教育各类功能室建设,力争三年时间,完成全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目标。3、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两年内完成职业高中部的审核备案,合理设置专业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加快硬件建设;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引进专业人员与技术支持。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拓展学生就业渠道。4、完善心理教育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心理教育基础设施,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
34、导纲要,力争两年内建成山西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单位(团体)的支持,成立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关爱联盟,建立社会资助平台,促进爱心超市的良好运行,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挖掘社会资源,弥补学校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七、构建积极开放的校园文化(一)发展目标以创建省、市级文明校园为抓手,实施师生素质工程、学校形象工程,突出文明师生、文明校园两个重点,抓好学校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两项建设,构建积极开放、做真教育的精神内核。(二)主要措施1、全力培育核心理念学校把“积极开放,做真教育”作为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通过电子屏、广播、橱窗、板
35、报等媒介,积极推广推介。通过学习、会议、集会活动等不同场合大力宣传,要在校训、校风、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不同领域进行渗透融合,让核心理念与价值追求深入人心,并在不同的活动中身体力行,内化于心,真正让理念支持行动,让行动践行理念。2、积极创建文明单位要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要在一到两年内通过市级文明单位验收,开启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带动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优化教室、功能室、宿舍、食堂、楼厅、墙体文化环境布置,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创建教职工文化活动场所,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绿化、净化、美化、优化校园,逐步建设起有利于教职工工作、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
36、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3、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厚植学校的人文氛围、学习氛围,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以德治校,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强化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教师言行自律。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把握自己、感恩他人。深入开展全校教师共读一本书,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让校园充满书香气息。4、全员培养文明学生实施“正行”培育工程,即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发展需求的人,只要通过积极、正确的引领,就一定会转化为积极、正确的行为;“正行”也即落实在正在进行的每一个行动规范中,实施“知行合一
37、”的行动引导,引导学生“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突出抓好“快、净、静、雅、齐”五字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快”即要求学生起床、打扫、做操、上课准备等动作要快;“静”即要求学生轻声说话、东西轻拿轻放、上下楼梯不拥挤、楼道内不追逐打闹;“净”即要求学生管住手不乱扔、管住脚不乱踢、管住口不随地吐痰;“雅”即见老师主动问好、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齐”即队形整齐、书籍物品摆放整齐、床铺收拾整齐。要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大力宣传学生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在学生中开展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让学生学有榜样。5、用心塑造文明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38、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大力开展讲师德好故事活动,制度化开展“美丽特教人”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和校领导的引领作用。引导全校教师养成“不利于团队的事不做,安排的工作不推,承担的任务不拖,遇到困难不等,愿望不能满足不怨,工作做不好不弃”的工作态度,追求“协作、担当、力行、主动、乐观、坚持”的文化。引导广大教师形成“树正气、养雅气、展大气、显和气、有底气”五气文化,做真实善良、富有教养、积极平和、善于协作、博学艺高的文明人。6、积极走向社会大众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给银行、车站、学校等社会机构单位提供手语培训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同度,让特殊教育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加强与普通
39、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团队交流互动,促进特校师生与社会的平等交流和全面融合。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志愿者、爱心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赢得社会的了解、认同和支持。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一、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加强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和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
40、,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为学校全面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攻坚克难的坚强后盾。二、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成立发展规划实施管理小组与评价小组,做到每一个规划项目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此外还要通过评价小组分阶段对每一个具体规划项目实行综合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确保规划实施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要进一步创新目标管理、民主管理、激励管理、测评管理和制度管理等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确保发展规划的顺利实
41、施。三、主动接受专业指导和群众监督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督导和社会、家长力量的监督,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抓住教育部门专项督导和年度考核的契机,对照工作标准,比对规划目标,对标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调整策略,完善措施,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性和规划目标的达成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等力量的桥梁纽带作用。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力量就像联系在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一段“保险丝”: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学校、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又是学校与教师非常难得的强力支持,以此来维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四、加大综合保障力度做好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是让一线教师安心教书育人,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静心学习,办好学校的一个重要保证,充分发挥行政后勤等管理人员的服务保障作用,合理使用经费,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大力度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创建安全的师生学习工作环境,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新时代,新蓝图。通过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学校将创新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特色,夯实发展基础,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机制。我们相信;沿着规划指引的航向,沐浴着规划的雨露阳光,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定能完成规划预定目标,新时代的晋中特校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协力,书写新篇章,开创新辉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