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海德堡PCM流程方案
46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海德堡色彩管理
客户前期准备、 执行及保持维护
色彩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所有的技术人员更深入的了解印刷, 了解影响色彩还原的因素和解决方法。做到有能力提前预知, 有能力提前预防。
为什么要做色彩管理
1: 在屏幕上看来漂亮的色彩, 在印刷后却晦暗浑浊, 黯然失色, 与屏幕所见到的却是两回事。
2: 一幅图用彩色打印机打印时颜色令人满意, 而印刷时则颜色灰暗。
3: 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上得不到同样的颜色。
4: 不能确定客户的文件印刷出来是什么样子(不可预见)。
5: 需要多次打样调色, 才能追到客户的标准色样, 浪费了成本, 延误了交样时间, 影响了客户的信任度。
色彩管理系统的目的, 就是经过对所有设备的管理、 补偿和控制这些设备间的差别, 以得到精确的可预测的色彩。
一个色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
1. 一个色彩匹配处理程序。即色彩管理模块。
2. 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一般叫做参考色彩空间或特性文件连接空间, 在转换过程中起着连接的作用。
3. 设备特性文件。设备特性化是用以界定输入设备可辨识的色域范围与输出设备可复制的色域范围的工作, 并将不同设备之间RGB或CMYK的色彩与CIE所制定的设备色彩建立设备色彩与设备独立色彩间的色彩转换对应文件, 该文件被称为设备特性文件。
满足三大特性:
高度可预见性
高度可还原性
高度一致性
核心工作:
a. 实现屏幕打样的印刷色彩模拟
b. 实现数码打样的高度色彩还原
c. 实现印刷机的可重复操作性 。
稳定压倒一切!!!
项目开始前明确目的:
1.参照国标, 确立公司的印刷标准;
2.找准CTP制版的线性, 确立出版的要求;
3.确立印刷机的各类参数, 以书面形式做记录;
4.得到公司自己的标样, 围绕此标样进行数码打样的线性校正与参数设置, 并得到印刷机的ICC;
5.正确设置工作流中的色彩参数匹配, 尽可能实现”所见即所得”;
6.CIP3数据的建立生成与正确的调用;
7.发掘可能存在的问题, 找出解决方案。
什么是印刷色彩管理?
• 它一种方法校准整个从印前到印刷流程
• 目标是使流程标准化, 允许以最小的损耗达到希望的印刷结果
• 包括培训操作人员
色彩管理的核心在于色彩校正技术
维持色彩稳定的核心在于标准化作业的执行
材料标准化
· 纸张
· 油墨
· 润版液
· 印版的再现性
· 印刷套准
· 印刷重影、 拖花
· 色彩饱和度
· 叠印率
· 墨膜厚度
· 网点再现性
· 灰平衡
· 印刷环境
印刷机状态标准化
环境标准化
只有将材 料、 印 刷 机、 及 环 境 都做到标准化了, 才可能谈得上印刷品质的稳定控制, 因为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一、 实施PCM(印刷机颜色管理)必须有的仪器的准备,如果没有以下设备很难维持长期色彩稳定及判断色彩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1.分光光度仪( 用于数码样的调试) ; Eye One no UV cut
屏幕校正; 数码软打样校正, 调试, 监控用;
2.分光密度计(用于印刷品质量监控用); 功能: 密度\网点扩大率\颜色匹配\网点叠印\印刷反差\色调误差\灰度\纸张指数\校正配置等功能。
• 产品: 爱色丽、 格灵达
• 功能: 按压方式、 伸缩头方式偏振光滤镜
• X-rite 518/528/530
• X-rite DensiEye 100(机长)/DensiEye700( 车间) /SpectroEye ( 质检, 调墨)
3.CTP版网点测量仪(如果有FM加网( 调频网) 应该要有测量FM网点的功能); 产品: 爱色丽IC Plate II
4.能稳定控制住制版和印刷车间温度的空调。能稳定控制住制版和印刷车间湿度的加湿器。产品: 温、 湿度计。
5.导电率仪或者PH值测试仪等能测量冲机药水及润版液导电率及温度的仪器 , 产品: 哈纳( hanna) PH值及电导率仪, 。
6.橡皮滚筒量规
邵氏硬度仪
橡皮布扭力扳手17#(20-100N/m)
测量厚度的仪器如纸张测厚仪或千分尺等
比重计,温度计, 量杯, 量筒等若干
海德堡标准墨痕卡 零件編號: G2.024.001
潘通色标
7.艺卓显示器, 遮光罩(软打样用)
8. 标准光源:标准看样灯箱和标准光源修版台
1.1 色温:
D50光源(5000K色温)是一种发光体的颜色略为偏暖色调的光源。根据ISO3664: ,D50 光源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察颜色的标准色温。
D65光源(6500K色温)是一种发光体的颜色略为偏冷色调的光源。按照ISO3663: 国际标准, 在欧美一些国家中D65光源逐步被D50光源取而代之, 但在中国, D65当前依然是大量使用的标准色温之一。
1.2 照度: 照射在某一单位面积表面上的入射光的总量, 可用照度来反映; 若从某一单位面积表面上反射到人眼中的反射光总量, 可用亮度来反映。
1.3 显色指数: 物体在某一光源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与这一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的百分比数值, 称为某一光源的显色指数, 用Ra来表示。标准自然光的Ra为100%。人造光源的Ra越接近100%, 表示在某一光源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越接近这一物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所显现的颜色。光源的显色指数Ra>90
1.4 UV含量
1.5标准光源照明观测环境: 在一个含有5000K(或6500K)色温, 误差正负200K, 且显色指数Ra>90%的光源照射下, 被照区域内的光照度能达到 LUX正负500lux以上, 照度均匀度不低于75%, 照明表面任何一点与中间照度的误差不能大于25%, 且没有其它颜色干扰的环境称为标准光源照明环境。
( 1) 观察光源周围的其它照明光源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被观察物体的表面或不能影响到标准光源。
( 2) 观察光源周围的墙板, 顶部和底部( 包括观察者本人的衣服) 不能使用其它色彩, 只能使用反射率<60%的中性灰色。
( 3) 当观察彩色透射照片时, 照片四周必须留有50mm以上寛度的边框, 且边框的颜色必须是黑度>90的黑色。
( 4) 光源的柔和性要求
标准的观察光源必须要有科学设计的围光系统, 以确保将荧光灯管发出的光的能量尽可能多地尽可能均匀地照射在被照物体表面上, 且没有光的闪耀或光的阴影( 不能有过度的眩光或反光) 。
( 5) 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墙壁、 桌面、 衣服
( 6) 电脑屏幕的亮度120cd/平方米。
( 7) 采用Ugra标准光源测试卡
二、 环境标准化
印刷品质对印刷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 诸如温度、 湿度、 粉尘等等
特别是温度和湿度, 一般要求温度 24± 1℃ 、 湿度 50 ±5%
数值管理要素:
· 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数值
· 机器周围的温度和湿度的数值
· 油墨、 润版液的冷却值的设定和实际检测值
针对印刷环境温度条件的实际检测管理如下: 如: 机器停止和运转时各部分的温度变化( 机器滚筒左右各一个点)
1) 各冷却部分的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测定
2) 水斗盘内润版液温度与水箱内润版液温度的测定
3) 窜墨辊、 匀墨辊、 墨斗辊等墨辊的温度
4) 橡皮布滚筒的滚枕、 压印滚筒表面的温度
5) 建立印刷车间温湿度管理记录表
三、 印刷耗材准备
1、 油墨, 批次色彩稳定( ΔE<1)
从油墨角度来看, 印刷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 粘度
· 干燥性
油墨的粘度——阻止流体流动的一种性质。是流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 即流体流动阻力, 也称内摩擦力
· 粘度测量仪——粘度杯
· 油墨粘度仪器检测一般由供应商完成
油墨的干燥——油墨从流体状态转化为固体墨层的过程
油墨干燥的两个阶段
固着初干性——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伴随着粘接料的渗透度使其形成
半固态、 凝胶状态
特点: 墨膜失去流动性, 在印刷过程中可经受堆积和流动
固 化 ——完全干燥, 彻干性
特点: 半固态的墨膜中的连接料发生物理化学的反应, 完全干燥成墨
油墨完全干燥的方式
1、 物理渗透方式( 条件: 连结料中具备低粘度非成膜物质, 同时承印物具有多孔性)
挥发方式条件: 油墨溶剂中溶剂具有挥发性
2、 化学氧化聚合型( 条件: 干性植物油, 同时在催干剂的作用下)
光化学反应( 固化速度特别快, 不含溶剂、 不污染空气)
• 我们需要转移能力高, 黏附性能好, 干燥快速及干燥后不易刮花的墨。
• 品质好的油墨需具有一定的黏度。
• 必须具有高着色能力及高浓度。
• 能够形成平整均一的墨层。
• 在墨辊, 印版及胶皮上不易干燥。
• 油墨惰性低, 在墨斗上不易断墨。
• 品质稳定, 网增幅平均。
• 具有与其它油墨粘附的能力。
• 合适的黏度, 不易损坏承印物或使其严重变形。
• 需能在承印物上形成平滑的实地及清晰的网点。
• 不导致堆墨辊及堆胶皮现象
• 油墨的乳化: 油墨乳化程度稳定, 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 润版液以微小液滴形式均匀分布, 稳定乳剂中水分的比例最多为20%。
• 油墨的干燥问题——油墨在干燥后密度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其核心的问题是油墨的色度变化
由于不同品牌的油墨所表现的色相、 流动性、 叠印率、 乳程度等等相差可能会比较大,因此在实施色彩管理前客户要选定及自己测试好适合贵厂的油墨以后尽量不要换。(公司一般情况只为客户测试最多不超过2种油墨。)
2、 润版液: 润版液对印刷的影响最明显,也是最好控制的,建议最先控制好
包含基本成分及作用
1. 减低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酒精或代酒精药物
2. 防止脏版 - 酸类及防腐蚀剂
3. 保护版材 - 保护胶及防腐蚀剂
4. 印刷机保护 - 防腐蚀剂
5. 稳定酸碱度 – 缓冲剂
6. 防止堆墨 - 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
7. 防止霉菌生长- 杀菌剂
8. 防止产生泡沫 – 减泡剂
9. 水
润版液的选择原则: ( 理想润版液条件)
酸碱值由润版液中的缓冲剂所稳定, 具有很强的缓冲作用
润版溶液有效减低水的表面张力( 酒精进一步加强效果, 酒精用量少)
在印刷中断时, 润版液保护非印纹部分免其氧化, 润版效果显著
润版液有防霉防藻的作用, 不起泡、 不堆墨
润版液能确保印机免避清水直接锈蚀, 不腐蚀金属
迅速达到水墨平衡
色彩易于控制
水斗液的通用配置标准
1、 温度设定: 夏天10-12℃, 冬天12-14℃
2、 酒精比例: 10-12%。异丙醇10%
3、 水斗液用量: 2-3%
4、 冷却后导电度: 500-1000uS/cm
5、 pH 值: 4.8-5.5
6、 水的硬度标准: 8-10°dH
7、 原水导电度宜在: 250-350uS/cm
8、 水斗液表面张力: 35-45dyne/cm
9、 导电度如超过 uS/cm, 应即更换全部水斗液
规范化要求:
水斗液温度应保持在室温10-15度以下
原则上水墨平衡用水斗液用量不超过55
每天清洗每单元的水斗辊, 使用酒精或专用水斗辊清洗液
根据生产量定期( 大约2 周左右) 清洗酒精箱
定期使用润版系统循环清洗液清洗润版系统
部分印刷问题能够经过以下三方面预防:
1. 对用以稀释水斗液的原水要有要求, 总硬度钙硬度
2. 选择适当水斗液和稀释浓度
3. 每班检测水斗液状況, 酸碱度、 导电值和酒精( 异丙醇) 含量
异丙醇品质: 纯度95%以上
观察贵厂平时印刷生厂时印刷机所用的水量, 如果水量一般都在50%以上建议检查润版液的配比甚至更换好点的异丙醇( 酒精) , 正常的水量应该在20%~40%之间。一般印刷机水量升高是因为异丙醇( 酒精) 纯度不够或不是真正的异丙醇,而是普通的工业酒精。
配润版液用水的质量要求
总硬度8-12dH
钙硬度6-8dH
PH值7-8
导电值 300-330uS
油墨与润版液的匹配性
水墨平衡离不开印刷润版液的正确掌握和使用。快速的水墨平衡需要润版液在印版上具有较快的铺展速度,而润版液的铺展速度又取决于油墨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在临界胶束浓度以内,活性剂的含量越高,其表面张力就越低,在印版上的铺展就越快,但过低的表面张力会导致印版上图文部分的部分油墨过度乳化,造成脏版,冲淡墨色,影响印迹干燥,产生浮脏,油墨发”懈”,墨辊脱墨,印迹变色失去光泽,纸张变黄或变蓝,影响印刷品质量等不良后果。一般油墨的表面张力在30~36mN/m,水的表面张力在72mN/m左右,因此润版液中活性剂的浓度应该使其表面张力维持在36~50mN/m较为合适。从理论上讲,只有当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与油墨的表面张力相等时,接触界面上的扩散压为零,润版液与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此时的印刷效果才较为理想。在实际印刷时,润版液的表面张力要适当大于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此时油墨会适度乳化,有利于印刷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得网点光洁、 整齐,图像清晰、 层次丰富,色彩鲜艳、 饱和的印刷效果。究竟油墨乳化率为多少合适,不但取决于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与所用油墨的种类密切相关。
保证水墨平衡的措施:
①印刷过程中, 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 保持亲油和亲水的稳定。
②酒精润版液的表面张力较低, 润湿性能好, 能够用更少的润版液便能达到水墨平衡;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也低, 润版液的供给量也应比普通润版液少些。
③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则, 以版面空白部分不沾脏为前提, 尽量施加最小的水量来实现油墨的良好转移。水大造成油墨过度乳化, 墨层不可能厚实。从胶印水墨传递过程来看, 在一次供水供墨中, 共发生三次水墨的混合和乳化, 要保持水和油之间严格的分界线是不可能的。因此, 胶印中的水墨平衡只能是一个相正确概念, 而完全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就能印出理想的印刷品。
④对于光滑的纸张供水量可稍小些, 粗糙的纸张可稍大些; 当机器运转速度快时, 水量可稍小些, 低速运转时水量可大些。
⑤环境温湿度也不能忽视。印刷过程中版面水分是以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散发的, 版面水分在满足印刷时水墨平衡需要的同时, 大部分向空间散发, 环境温度越高散发得也就越快。
⑥控制润版液的pH值在4.8~5.5左右。另外, 由于胶印用纸表面的pH值对润版液pH值有较大影响, 因此最好对纸张的pH进行测定。
当纸张的pH过低时, 应稍微提高润版液的PH值; 反之, 若纸张的PH值过高时, 则应适当降低润版液的PH值。根据有关资料所述及实践证明, 当纸张PH值为9时, 润版液PH值以4为好; 当纸张PH为8时, 润版液PH值以5为好。
⑦掌握好水、 墨胶辊的压力, 压力过小会造成供水、 供墨不畅, 压力过大易造成印版损坏。
3.橡皮布
1、 基本要求:
各色座用同一品牌
肖( 邵) 氏硬度80-85度
封闭气囊回力层
抗溶剂、 不易压坏、 高回弹力、 不易粘纸
油墨转移性能强
抗拉性能好、 不易变形
表面平整
硬度适中
使用寿命长
2.橡皮布与衬垫正确安装
橡皮布
衬垫纸
堤肩
衬垫纸两端不得超出堤肩
橡皮布两边必须靠紧枕环, 防止水分进入
任何情形下溶剂与水无法渗入衬纸与橡皮内
好的橡皮布边缘都有红色密封胶
衬垫纸长度与宽度必须依标准
需认真测量包衬的高低
用包衬测量规测量包衬高低
在测量规下放一张薄纸以防损坏橡皮, 印版。
CD-102 正确橡皮布尺寸: 1052 x 840mm (铝夹边)
衬垫纸长度与宽度必须依标准尺寸 CD-102 : 1030 x 735mm
3.橡皮布在印刷机上的拉力:
当拉紧橡皮布时其拉力大概等于橡皮印迹长度减5N/m
例如:
SM/CD 102: 印迹长度: 70CM 拉力65N/m
SM/CD 74: 印迹长度: 50CM 拉力45N/m
SM/CD 52: 印迹长度: 35CM 拉力30N/m
要使用扭力扳手重复两三次进行拉紧
在重复过程中印刷机需合压一段时间
拉力过大, 纤维织物过分拉紧导致损坏。
拉力太小, 网点变形及重影。
4.PCM过程中橡皮布的调整和维护
在实施PCM( 印刷机颜色管理) 时, 每一色座的橡皮布要用同一个品牌而且只用过1周左右的新橡皮布。(测试前一周, 印刷部门用新的橡皮布开始正常印刷,一周后取出橡皮布保留起来给我们过去实施PCM。( 在测试开始前 2-3 周更换所有橡皮布, 印 20 万印次)
由于不同品牌的橡皮布所能还原的网点及网点扩大率等等可能相差比较大,因此选定橡皮布以后尽可能不要再更换!
每周使用起积膏清洁保养橡皮布, 以维护橡皮布的弹性, 保证橡皮布的硬度.
每次更换橡皮皮时, 检测橡皮布及衬垫纸的厚度( 1.95+0.35-0.4 毫米) , 尽可能使用标准衬垫纸
四、 纸张的要求:
· 白度
· 平滑性
· 油墨吸收性
· 光泽度
· 纸张的白度——白色或接近白色纸的表面对蓝光的反射率, 以相对于蓝光照射
· MgO标准板反面的反射百分率( %) 表示
· 白度测量仪——X-Rite528 , ZBD型光电白度仪
纸张使用者关心的是白度的稳定性
但为什么有时两张纸白度可能相同, 但其白色程度和可见效率差别很大?
原因:
纸张的色调: 有的纸张偏蓝, 有的纸张偏红, 还有的纸张偏绿
观察者的感觉差异: 由于观察者的感觉差异, 因此仪器测定的白度与人目测的结果不一致, 如:
经测定, A——白光反射率为82%, 白度为74.3% B——白光反射率为79.3%, 白度为77.4%
由于B号纸是蓝白色, A号纸是红白色, 因此白光反射率A > B;
由于白度测量仪器采用的是457nm的蓝光测定的, 因此白度A < B
( 同时由于一般人喜欢蓝白色, 因此认为B号纸比较白)
纸张的平滑度——纸张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不平的程度, 也是纸张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
印刷中, 获得忠实原稿印刷品的首要条件就是纸张的平滑度。
纸张具有一定的平滑度( 表面粗糙度) 和可压缩性( 柔软性与塑性) , 因此, 在印刷中表现出印刷平滑性;
一般以一定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 经过在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光滑玻璃面之间的空隙所需要的来表示, 单位为S。
测量方法: 光学方法、 空气泄漏法、 针触法、 印刷试验法
测量仪器( 空气泄漏法) : 纸张平滑度测量仪
纸张的吸墨性——纸张表面对油墨的吸着及纸张对油墨中连结料吸收的综合功
能( 包括了油墨向纸张的转移和渗透)
纸张吸墨性区别与纸张吸收性
纸张吸收性: 纸张对水或其它液体的吸收能力
( 印刷品质量上考虑) 吸墨性好 ≠ 吸墨性强( 从油墨大小考虑)
( 印刷品质量上考虑) 吸墨性差 ≠ 吸墨性弱( 从油墨大小考虑)
吸墨性与印刷品质量关系—吸墨性过强
吸墨性过强, 使油墨中的连接料过量渗透到纸张内部, 会产生:
· 印品干燥后, 印迹无光泽
· 墨层结膜不牢固 , 印迹粉化、 脱落
· 颜色密度下降
· 印迹产生透印
· 网点容易扩大
吸墨性与印刷品质量关系—吸墨性过弱
吸墨性过弱, 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色彩鲜艳、 光泽度高的印制品, 但也会导致:
· 降低印品的干燥速度
· 印品产生脏污和粘连现象
· 在多色套印中, 产生”晶化”现象
纸张的光泽度——纸张反射入射光的能力
· 纸张表面越是粗糙, 其光泽度就越低; 反之, 纸张表面凹凸现象越细微, 光泽度越高
· 纸张光泽度由低到高: 书写纸、 哑粉纸、 铜版纸、 玻璃卡
· 一般来讲, 白纸面光泽度高的纸, 只要印刷工艺得当, 是能够得到较高的印刷光泽度
· 光泽度高的纸张不一定得到高的印刷光泽度( 印刷光泽度是墨层在纸面的结膜, 是否能形成光滑、 连续的表面为其关键, 这就与油墨的组成和性质有关)
纸张酸碱性对润版液的影响
纸张的PH值以中性为好, 但实际上由于造纸工艺不同, 各种纸张的酸碱性也不同。一般来讲, 胶版纸等非涂料纸的PH值在4.5~7.0, 呈弱酸性; 铜版纸的PH值在7.0~9.0, 呈弱碱性, 印刷时可根据实际用纸的性质对润版液进行相应调整。纸张呈酸性时, 润版液PH值能够大一些( 在印刷胶版纸时, 可根据情况将PH值控制在5.5~6.5之间) , 纸张呈碱性时, 润版液PH值能够小一些( 一般印刷铜版纸的时候能够将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4.8~5.0, 还能够根据情况适当的减小) 。
我们需要的是:
批次稳定
无纸张变形
走纸顺畅
实施色彩管理时印刷测试需要准备贵厂最常见那种纸张大约5,000张(纸张大小为印刷机最大的走纸尺寸),如果有调频网或其它线数加网要测试,纸张数量还有所增加( 一般为客户测试200线) 。其它2种常见纸张约为2500张(公司一般情况为客户测试最多不超过3种纸张)。
五.印前工序
1.印前与印刷必须在观念与作法上密切配合。
2.建立制版质量标准。
3.建立数码打样色彩校正。
4.必要时建立标准屏幕色彩校正。
1.CTP的要求:
每天要以测量CTP版的网点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版要求( 至少2%的网点要出全, 98%通透) 。每次换了冲机的药水及更换了CTP版材一定要重新做CTP版的线性化。定期更换冲机药水及滤芯监控药水的导电率。
CTP 保养:
1.每半年检查内置打孔单元, 清除碎片废屑。
2. 每半年检查滚筒上停止销。
3. 每半年清洁机器各个单元的空气滤网。
4. 每半年检查温度控制单元。
5. 每半年检查滚筒马达单元。
6. 每半年检查进、 退版台面空气传输单元。
7. 每半年清洁激光曝光单元。
8. 每半年检查机器安全回路单元。
9. 每半年清洁检查冲版机工作状态。
10. 每年更换主板上电池。
11. 每年更换温控单元的进水滤芯水。
12. 每两年更换冷却液。
另外每工作 10 万张板材, 检查版尾夹单元。
CTP 耗材的保养
每天要以测量 CTP 版的网点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版要求( 至少2%的网点要出全, 99%通透) 。每次换了冲机的药水及更换CTP 版材一定要重新做 CTP 版的线性化。定期更换冲机药水及滤芯监控药水的导电率。
2.印版的再现性主要体现在网点的还原程度
· 网点的转移过程
· 网点的增大
· 印刷特性曲线
· 数值管理
网点增大:
在网点转移的过程中网点会因为光学和机械的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光学网点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折射光使网点的表面积增大。机械网点增大受很多因素影响, 例如油墨、 润版液、 橡皮布、 纸张表面等。
· 由于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的不可避免性, 在印刷出版时, 人们会有意识的将网点做小, 从而将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的情况降为最低。因此需要测定印刷特性曲线
印刷特性曲线
· 为了求得印刷特性, 必须至少印出三种不同密度网屏图象, 最好是五种或更多种网屏密度再加一个实地。然后用密度计测量实地和几种不同密度网屏图象上的墨层密度并由此计算出印张的各网目值。根据这些数值和相应的胶片网目值组成一条特性线, 这就是转印特性, 对标准化的印版制作来说这就是印刷特性。
· 印版的再现性—印刷特性曲线
印版的再现性—印刷特性曲线
印版特性曲线
印版的再现性—数值管理
为保证品质的稳定, 必须对印版进行数值管理, 包括:
· 出版机参数设置
· 出版机参数设置
· 网点数值检测管理
经过引进数值管理, 对标准化的制度进行量化管理。列出检查项目后, 能够很直观的知道材料及其配套设备的状态, 便于操作者发现那些不利于印刷品质稳定控制的因素, 及时的加以调整改进。
冲版机的保养
冲版机日保养:
清洗机器应分为每日清洗、 每周清洗和每月清洗。
对于每日清洗的部位, 应当包括: (详细情况可请参照冲版机的保养手册)
1.用湿布擦拭进版台和退版台。注意不要使用有腐蚀和强烈摩擦的材质。
2.擦拭进版口第一对胶辊, 显影槽最后一对胶辊。
3.检查显影补充液容器和上胶容器, 如有必要, 请加满它。
4.清空废液。
5.每日工作结束后运行”GUM-RINSE”程序, 清洗上胶辊。
冲版机周保养:
对于每周清洗的部位, 应当为: (详细情况可请参照冲版机的保养手册)
1.取出所有的辊( 除浸没在显影液内的) , 用温水清洗。
2.更换新胶水。
冲版机月保养
对于每月清洗的部位, 因为我们建议每月更换药水, 因此以下为药水更换程序: (详细情况可请参照冲版机的保养手册)
1.关闭冲版机电源, 放空显影液;
2.拆下所有胶辊, 传送支架, 彻底清洗;
3.彻底清洗显影槽;
4.将冲版机加入清水, 开启冲版机, 让清水清洗循环管道, 然后将水放掉, 再重复此步骤一次;
5.如有必要, 使用专用冲版机清洗剂;
6.更换安装新的过滤器滤芯;
7.安装上胶辊, 毛刷辊, 并仔细检查它们的压力是否准确, 如有偏差, 将其调节至合适大小;
8.在确认显影槽以及滤芯槽内清水已完全排空后, 换上新显影液;
9.将冲版机擦拭干净。
4.数码打样设备要保持稳定:
1.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打印机喷头日否有堵塞现象; 每个月打印ECI 或IT8标版文件以检查色彩是否已经发生偏差, 如果发现偏差则重做打印机的基本线性甚至纸张ICC曲线; 每三个月要重做打印机的基本线性。
2.如果更换了打样纸一定要重新做其本线性及纸张的ICC曲线。
3.为了确保数码打样颜色的更准确性及更高精度的输出, 在调试数码打样时都是用”单向”的打印模式。打印机要做到”专机专用”, 不能用于非数码打样的用途, 如打蓝纸等。
4.如果在生产时发现, 打印出来的样张有横杠现象, 则先检查喷头, 如果多次清洗喷头没效果现象依然存在, 则把这文件经过photoshop 使用打印机厂家的打印机驱动用相同分辨率720X720DPI 来打印一张出来观察。如果情况依然存在, 则及时报修。
5.数码打样调试完成以后。要把一些重要的样稿及信息保留下来, 以便日后用于检查。如: 单黑、 三色灰、 四色黑、 C、 M、 Y、 K实地、 渐变等。把对应色块的LAB值做记录, 最终数码打样和印刷品的平均色差, 最大色差, 纸白等都要进行记录。
6.注意检查输入参数, 选择正确的模拟印刷纸张的ICC曲线等。
7.数码打样印前材料的选择
• 打样的纸张: 厚度, 光洁度均匀。
• 墨水:不易堵塞墨头, 在纸张上分布均匀, 干燥迅速。
六.印刷工序
1.建立印刷机设定与印刷标准。
2.找出印刷机的网点扩大率。
3.找出油墨叠印能力标准。
4.温度20-25℃, 根据当地气候情况, 选定一个度数进行稳定。只要温湿度温定, 就有可能生产出一致的产品。不同的温度, 会对色域、 色相有影响, 可经过印前进行调整。
5.印刷机的状态
欲使印刷机状态标准化, 设备管理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Ø 定期进行标准调试
Ø 确保保养时间及效果
Ø 日常维护检查
标准调试, 即按照出厂标准进行标准调试。分为以下几方面:
· 印刷套准
· 印刷重影、 拖花
· 色彩饱和度
· 叠印率
· 墨膜厚度
· 网点再现性
· 灰平衡
越来越多的印刷商认识到对印刷机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价值, 因为这是印刷生产中最贵重的一项设备和最高的成本中心。
印刷机测试带来的真正好处是, 它是一个全面、 系统的工作, 而且需要将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估
· 经过分析印刷机测试资料发现的异常能够指示出存在的机械故障, 甚至是将要发生的印刷机故障。
· 印刷机测试还能够用作一种校准和程序控制工具来判断当前的印刷性能以及收集色彩管理特征档资料。
· 诊断核查能够确定印刷机的性能是否符合工厂标称的规格和行业所接受的品质公差。印刷机测试是优化和延长重大投资设备生命周期的第一步。
6.印刷设备基本要求
1.三滚筒之间压力符合标准且均匀一致
2.水墨传递均匀, 充分
3.套准, 重影, 散尾, 条痕
4.印刷机前后密度差别不能大于0.08。及前深后淡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0.08)
5.衬垫(尽量采用标准衬垫), 枕环( 保持清洁)
6.墨槽( 墨键无磨损, 墨斗辊转幅一致, 左右墨斗要平, 范围不能大于0.05。若墨斗不平, 请调平墨斗使之达到标准范围内)
7.润版液循环装置功能( 温度, 导电度, 补充功能)
8.乳化程度
9.堆墨程度
10.洗墨刀条( 均匀无磨损)
11.胶辊的状态: 水、 墨辊(表面状况, 直径, 形状, 压力, 发亮, 偏心, 硬度)
需更换有下列情况的胶辊:
由于老化和化学洗剂导致的龟裂
臭氧导致的裂纹
墨辊直径不能比正常的小于1毫米。
左右直径不一致, 相差较多。
经过深度清洁后, 胶辊硬度不能恢复。
当墨辊的硬度比正常的超出10 Shore A *
当水辊的硬度比正常的超出5 Shore A *
墨辊的调整和维护:
每周使用1-2 次起积水清洗墨辊
每月使用1 次起积膏清洗墨辊
根据所使用耗材以及水的状况, 定期使用除钙液清洗墨辊, 保证墨辊保持适合的硬度。
12.窜水辊要保持清洁
1、 水、 墨路的调整标准
1. 靠版墨辊 55mm (红色);
2. 靠版墨辊 60mm (蓝色);
3. 耐纶辊 46mm;
4. 输墨辊 64mm (黄色) ;
5. 耐纶辊 55mm;
6. 输墨辊 64mm (黄色) ;
7. 耐纶辊 46mm;
8. 输墨辊 54mm (红色) ;
9. 输墨辊 54mm (红色) ;
10. 耐纶辊 46mm;
11. 输墨辊 64mm (黄色) ;
12. 耐纶辊 46mm;
13. 靠版墨辊 65mm (黄色);
14. 靠版墨辊 70mm (白色);
15. 传墨辊;
16. ALCOLOR 湿润系统靠版水辊A;
17. ALCOLOR 湿润系统水墨中介辊D;
18. ALCOLOR 湿润系统水斗辊T;
19. ALCOLOR 湿润系统计量辊R;
墨路调整标准:
注意:
第1至第19根辊(是可拆卸辊) , A至 E 辊 (不可拆卸辊)。标号1至15表示的是我们建议用户安装匀墨机构中墨辊的顺序! 。
Y = Yellow (黄色) B = Blue (蓝色) W = White (白色) R = Red (红色)
A, B, C, D ---(串动匀墨辊)
1, 2, 3, ----- Roller installation sequence (墨辊安装顺序)
Ink Capacity 墨辊墨容量比: 1: 6.5
靠版墨辊供墨比: 44%, 44%, 9%, 3%
水路调整标准:
使用两片 3 公分宽, 25 公分长, 厚度 0.1mm 纸片, 分别插入待测辊两端, 调整到左右两纸片刚好能以相同力道轻轻抽出时:
1. A R :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1½圈 (墨痕: 6 mm)
2. A 版: 须以墨痕检查: 5 mm
3. Z A :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½圈 (墨痕: 4 mm)
4. Z F :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½圈 (墨痕: 4 mm)
5. D T :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½圈
6. D A : 左右调整螺丝分别再增加 1½圈 (墨痕: 7 mm)
墨斗片的维护: 每 40 小时更换墨斗片
使用海德堡原装墨斗片, 一般能够使用 40 小时, 特殊油墨( 专色, 白色, 紫外油墨, 应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安装墨斗片及墨斗保护膜请参照海德堡操作手册)
7.如何稳定印刷机的状态
印刷机日常保养项目:
1.全机油咀分为黄\兰\绿三种颜色,黄色油咀每周打黄油润滑, 兰色油咀每月打黄油润滑, 绿色油咀每三月打黄油滑。
2.每周清洁飞达分\送纸吸嘴及旋转分气阀。
3.每周彻底清洁输纸控制电眼及递纸摆。
4.至少每月彻底清洁所有滚筒咬牙垫。
5.每天检查水辊靠版压力,每周检查水辊对串水辊压力以及计量辊对靠版水辊之间压力。
6.每周检查靠版墨辊对版面及对串墨辊之压力。
7.至少每月全部拆出全部水\墨辊保养,清除辊子两端积附之干墨,并对两端轴承加黄油润滑,正确调校辊子压力。
8.每天将墨斗片基向后1mm,每周更换一次墨槽片基,每月检查墨键保护胶片及海棉有否损坏,要求严格的两天更换一次。
9.随时观察中央润滑油是否足够。
10.每周清洁所有气泵过滤网。
11.至少每两周彻底清洁水箱并更换润版液,同时校正导电度检测头,并疏通进水管及回水管,并按标准配润版液。
12.每天记录润版液状态,发生变化及时找出原因。
13.每周彻底清洁收纸链条及牙排并加油润滑。
14.每月彻底疏通喷粉管。
15. 墨斗中的墨渣, 墨皮降低调色的速度和精度。应及时清理。 每次洗车完毕,需及时洗净洗墨刮刀口上之污垢。
16.一定要保证每天洗车一次。
17.每天清洁印版和橡皮布滚筒的滚枕
18.每周对印版单元周向调整机构一个油眼加油
19. 每个班次清洁压印滚筒
20.印刷机的走纸以及风量的调节与设定: 按要求根据不同厚度的纸张来设定调节飞达和机器内部的风量, 保证走纸的顺畅。
印刷色彩管理的执行步骤
印刷色彩管理过程中, 我们执行以下步骤, 来确保印刷机被校准, 印前和印刷处于标准作业状态, 以及生成的IC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