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在结构游戏中培养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但另一方面又更加注重个体间的通力合作,要想在竞争剧烈的社会中立足并且得以发挥并发展自己,就应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战胜困难。而今我们面对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 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合作能力缺失”是他们的通病。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积极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保证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互相配合中实现了目的。纲要指出,“同伴及
2、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测、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一、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楷模的树立合作是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要真正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幼儿的共同游戏中,教师应平等地与幼儿交流。教师在与幼儿的合作中,更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当合作者的角色。如:在建构“鸿运新城的房子
3、”时,有的幼儿搭建的屋顶不牢固,很容易就塌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用分别围合,搭高的方法搭建屋顶,尝试失败后;又将中空的房屋填实,但效果仍然不佳。当他们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收集了一些纸皮、木板、草席和铁丝,然后鼓励幼儿:“试一试,用铁丝将草席和房屋的身体连接起来,会如何?”幼儿再次尝试用草席和纸皮,结果做出的屋顶非常牢固。教师灵活地把握教育角度,随时转换角色,由本来老师的“教”变为幼儿的“积极学”,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伙伴”,自觉充当平等对话人,把握好“更有利的合作伙伴”的分寸,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出好奇和关心,并以合作群体之一的身份,积极参与、提出建议和分担责任,
4、或切磋学习的感受。在与幼儿平等对话的同时,教师与幼儿发挥了良好的楷模作用。合作机会的发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一方面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发明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自我位中心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认为幼儿发明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发明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达成合作的目的。1、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合作需要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避免过多的干涉,减少限制性的规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只要没有危险性,就大胆
5、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矛盾与冲突,由于适当的争吵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并最终达成协调的目的在幼儿游戏玩耍时,成人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不要由于怕幼儿与同伴玩耍时起冲突,怕幼儿受伤而干预幼儿的自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派角色,并达成和谐的合作。2、充足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激发合作行为的产生自主准备、选择、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建构方案。目前,教师们目前已尽力让幼儿自主准备、选择游戏材料,但指导的过程仍有包办代替的现象,忽略了游戏材料的准备带来的教育价值。假如材料都由教师包办,那么幼儿只能做简朴的接受,游戏中幼儿的交往必然受到了无形的阻碍。因此,
6、我们提倡和孩子一同讨论、收集游戏需要的材料,并通过选举制定搭建方案。如搭建绿化带时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进行商议、尝试。如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搭建喷水池、雕塑?”“酸奶瓶、筷子、拉罐瓶、纸盘、竹节、纸板、彩石等这些材料可以如何进行组合修建栅栏、搭建亭子、小路、甚至更多的东西?”通过不断的商讨、尝试、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再通过投票选举拟定搭建方案。这样并不把建构游戏局限于建构自身,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充足挖掘了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和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3、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活动,营造适合各种能力的合作氛围一方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搭积木完毕一个造型,为幼儿
7、的合作发明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毕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 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提供的活动应是幼儿感爱好的,合作者是幼儿自愿组合的。另一方面,在观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机会。提供的内容是幼儿感爱好的,当然,活动的任务也不能太容易,要带有一定的难度。如让幼儿制作道具,假如教师提供了相应的制作图纸、材料、工具,教给了制作方法,幼儿完毕起来很轻松,活动就没有了难度,也不存在解决困难、共同合作。假如教师只将任务下达,并没有提供材料,幼儿碰到了困难,就能协商解决,体
8、验分工合作带来的快乐。此外,对于幼儿来说,人数越多、合作的难度也越大;不同能力、个性幼儿的组合也有其自身的利弊:“强强”组合易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端,互不相让而导致合作的失败。针对这样的组合,先让幼儿体验合作失败带来的不快与失落感,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协商、学会理解和接纳别人的观点和建议,在必要时作出让步,真正做到强强联合;“强弱”组合的幼儿虽不会发生以上的情况,但往往是强者担当指挥者的角色,弱者只是随从者,长此以往,强的更强,弱者则进步不大。此时的分工显得尤为重要,让能力弱的人多思考,能力强的多帮助,做到强弱互补,共同提高;“弱弱”组合相应的比较缺少自信心,很少体验到合作成功
9、的快乐,教师就应及时介入,给予鼓励与帮助,逐步树立自信心。4、打破班级界线,发明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通过这样与人商议、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碰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二、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会使用交流的语言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规定、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与别人更好的交流合作,同时也能丰富、发展幼儿的词汇。因此,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并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更
10、好的交流。如邀请语:“你乐意和我一起玩吗?”“请你参与我们的游戏,好吗?”“谁乐意和我合作?” 商议语:“可以吗?”“还需要什么?”“能借我一下吗?”“换一种方法,好吗?” 尚有如何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如何统一当前的意见等等。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和同伴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话题多了、想法多了、交流多了,互不搭理的少了、争执的少了、协商讨论的多了,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学到了同伴好的合作经验,从而提高了合作技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学会解决合作中碰到冲突合作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
11、干完毕。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由于双方的爱好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合作技能又比较缺少,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学习合作技巧、提高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1、观测等待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观测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孩子需要什么、他们的游戏水平如何,假如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孩子的交往与合作就会得到限制,在搭建 “鸿运新城”的停车场时,孩子们为停车场设计了停车位、地下通道,刚开始,他们为要不要搭建地下停车场各执己见、游戏迟迟不能开展,对此,老师没有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因素:有些想法是不能实现的,
12、须尝试后才知道。从而悟出如何的合作方式是恰当的,逐步学会与别人的合作。合作行为逐渐由被动型转为积极型。2、点拨磨合促进孩子交往与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师以如何的身份支持、引导他们的活动。当幼儿与同伴间为了一种材料而产生争执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应当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支持他们用分享、协商、互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教师可采用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如:“你要跟他商议着玩呢。”“你们都想搭房子,没人搭停车场,怎么办?”“一个游泳池,假如是三个人一起搭,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采用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或用文
13、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提醒幼儿该如何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忍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忍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使幼儿获得了与人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因材施教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活动中易争强好胜,往往觉得自己什么能行,拒绝与同伴合作。对于这一部分幼儿,正面教育很难有效,而自我教育及体验失败的方法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让这类幼儿在无数次体验失败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切实可行的。那些一味听从别人的幼儿,从表面上看是最会合作的,其实他们没
14、有主张,活动中总是处在被动地位,这样不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于这一部分幼儿,教师要尽也许地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着表达自己的主张,次数多了,他们逐渐感到”我能行”、”我可以”,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合作的积极性逐渐由主次型向双主型,最后达成和谐型。尚有些孩子胆小,不敢与同伴交往,此时,教师的身份就是孩子的合作者,带着他们一起游戏。班上有位孩子,由于没有进入自己想去的游戏区而闷闷不乐,我试着让他到别的区玩,他很倔强的站在那儿不动。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自己到了餐厅里,向服务员要了一些吃的,做得很投入的样子。这时,奇迹发生了,那个孩子看见我去玩游戏了,他也到餐厅里要了很多吃的,并且还积极和我说话,比如,你在哪里上班、你要了些什么吃的之类的话。看着他积极地与同伴交往,我不久乐。三、幼儿合作情感的体验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