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轻钢组合房施工方案
1、 施工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组合式轻钢组合房, 组合房为标准高档房, 屋面形式为双坡型
2、 材料
内外墙板采用50mm双面( 岩棉) 彩钢夹心板, 屋面板为50mm双面( 岩棉) 彩钢瓦楞夹芯板。门采用C型钢门框, 彩钢夹心门板或专用防盗门, 窗采用塑钢推拉窗。骨架材料由8#C型钢、 40角钢用螺栓连接而成。
3、 安装前准备共组
3.1机具和材料准备
3.1.1主要机具: 手电钻、 冲击钻、 电锤、 拉铆抢、 电刨子、 电焊机、 火焊工具、 钻头、 锤头。
3.1.2放样工具: 线坠、 墨斗、 水平尺、 水平管、 钢卷尺、 钢板尺、 线绳。
3.1.3安装工具: 螺丝刀、 橡皮锤、 铁锤、 壁纸刀、 大力钳、 活扳手、 钳子。
3.1.4安装小料: 自攻钉、 膨胀螺栓、 水泥钉、 镀锌螺栓、 拉铆钉、 电焊条、 螺丝。
3.1.5辅助材料: 密封胶、 胶枪。
3.1.6配合工具: 人字梯、 马凳、 插架、 单滑车、 麻绳、 绳扣。
3.2暂设
3.2.1设置是公用棚一顶, 长*宽*高=5m*3m*1.5m
3.2.2规划处材料堆放场地一块.
3.2.3临时用水、 用电, 甲方指定用水、 用电。
3.2.4设置临时配电盘一块, 夜间施工临时照明灯两盏。
3.3材料运输
3.3.1勘察道路情况, 选择最佳运输路线
3.3.2材料运输按安装顺序成套进行, 先安先运, 后安后运。
3.3.3不同构件采用不同运输方法。窗、 门、 人字架采用立放, 相互之间用非金属材料隔开, 五金间相互错开。
3.3.4构件要轻拿轻放, 不得撬、 抛、 甩。一次提取码放整齐。
3.3.5装车仔细, 绑扎合理牢靠, 保持清洁, 防止车辆颠、 振以振坏构件。
3.3.6构件在运输、 保管和施工中, 应采取防止损坏, 变形, 丢失的措施。
3.4看护、 清点、 修理
3.4.1材料进场后应设专人看护, 严防丢失。
3.4.2安装前, 应按照板房构件明细对构件仔细清点, 对缺少的构件及时上报名称、 规格、 数量: 对变形、 掉漆的构件及时修理: 对构件表面的油污、 泥沙、 灰尘等杂物及时清理。
3.5基础验收
根据提供的板房基础条件, 对板房基础进行验收。主要内容: 混凝土强度、 基础标高、 表面平整度、 基础宽度、 几何尺寸。
4安装顺序
4.1放线
按照图纸尺寸, 利用墨斗在板房基础上弹出板房安装定位线, 用勾股弦法规方。用水平管在基础四周给出相对标高点, 标点数量每根地梁上不少于2个点。
4.2安装地梁
将地梁抬到板房基础上, 根据板房安装位置线找正地梁, 地梁与轴线最大偏差3毫米。
根据基础四周给定的相对标高找正地梁标高。
调整地梁标高时, 应以最高点基础为基础, 利用水平尺、 变尺进行。
地梁允许标高偏差为:
同一根地梁两端: ±5mm
地梁接头: ±5mm
跨间: ±10mm
地梁找正后, 利用电锤打孔, 安装膨胀螺栓, 膨胀螺栓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栓孔长度应与螺栓长度相符, 螺栓安装后, 应与基础保持垂直。
4.3立杆安装
安装顺序; 柱-圈梁-调节拉杆
将立柱抬至安装位置竖起, 使立柱下卡码卡与地梁上, 角立柱用3个M12X30螺栓与梁相连。中间立柱、 山墙立柱用两个M12X30螺栓连接到地梁上。
走道托架可随柱一起安装, 即在地面将走道托架与柱连接, 使之为一体, 立柱安装完应立即安装圈梁和调节拉杆。柱与拉杆应交替安装。
安装圈梁和调节拉杆的同时, 校正立杆垂直度。柱垂直度用磁力线坠测量, 柱允许偏差为L/100, ≤10mm。
4.4楼面一字梁系统安装
安装顺序: 一字梁—水平支撑—楼面弹跳
借助柱上二层调节拉杆基座设置单滑轮, 将一字梁吊起至安装位置。一字梁每端用4个M12X30镀锌螺栓与柱连接。
将水平支撑在地面组装, 呈剪刀状。安装水平支撑。在水平安装支撑时, 校正立杆垂直度, 柱垂直度校准完毕后, 将一字梁、 水平支撑、 调节拉杆上的安装螺栓全部紧固。
安装楼面檀条均采用M12X30镀锌螺栓分别与立柱、 檀档连接。
4.5走到系统安装
安装顺序: 走道托架—转角平台托架—梯—栏—走道板。
转角平台托架与其下立柱用8个M12X30螺栓连接好。
用单滑车将转角平台托架吊起至安装位置。
走道托架上端用2个M12X30螺栓与柱上角钢托架连接, 下端用2个M5X30自攻钉连接于柱上。转角平台托架的长边与山墙柱和角立柱用3个M12Z30螺栓连接好。
用水平尺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找正转角平台托架, 紧固螺栓。将楼梯与踏步组长成梯, 踏步与梯梁采用4个M12X30螺栓连接。
安装钢梯, 钢梯采用M12X30螺栓两个与转角平台托架连接。利用水平尺相互处理的两个方向上, 观测梯踏步是否水平。
安装钢梯护栏、 走道护栏时, 走道护栏每端经过3个螺栓与走道托架连接, 安装走道护栏时, 在走台两端拉线, 控制护栏的直线性, 直线型允许偏差10mm, 相邻栏杆接头处错处允许偏差3mm。
安装走道板, 走道板用4个M5X30自攻钉, 固定在走道托板上, 走道板和走道板之间距离为10mm,安装时应保证走道板间隙均匀, 当用户有要求时, 应用玻璃胶填缝。
4.6外墙板安装
按照配板图安装外墙板, 安装前, 用抹布将外墙板擦干净。
外墙板应该与铝合金门框配合安装。装配时, 应该两人在上往下送, 一人在下面接。
外墙板接缝应顺水流拼接。
地梁与墙板间应加装防水槽, 而且防水槽两端用密封胶堵死, 以防漏水。
4.7窗户安装
安装顺序: 窗台上下收口—窗框安装—窗扇安装—窗锁钩—打胶
在门洞口上画上垂直中心线和水平中心线, 安装门框时保证窗框中心线与窗洞上画的中心线重合。
将窗框放于立柱侧槽内, 用钢卷尺测量窗框内角对角线长度, 使两对角线长度相等。
调整窗框使之横平竖直, 高低一致, 平面一直, 安装牢固, 开关灵活。
4.8门安装
安装顺序: 门边框、 门把手—门头板—门扇—窗具插锁—打胶。
门边框用6个自攻钉固定在立柱上, 门把头用两个自攻钉经过角钢固定在立柱上。
门头板嵌在门边框与门把头之间, 四周用玻璃胶封死。
根据门扇上合页位置安装框上合页。要求: 确保框、 扇合页位置一致, 上下合页在同一位置上, 框扇合页不得用反。
根据门扇上门锁位置安装锁扣板, 要求: 门窗上的锁主体舌头与门框上的锁扣板位置吻合, 锁舌自由进出。
注: 门扇安装前, 检查门扇有无破损, 翘曲变形, 扇框搭接间隙是否合适。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和更换。
4.9雨棚系统安装
4.9.1施工顺序: 雨棚板、 架组装—雨棚安装—雨篷支撑—雨棚立柱—打胶。
4.9.2施工方法
4.9.2.1在地面将雨棚板铺到雨棚架上, 保证板边与架边对齐, 雨棚板与雨棚架采用拉铆钉连接规格:M5X20。
4.9.2.2雨棚板由1860X1000和1860X200两块彩钢板拼接而成, 拼接时应注意顺水流方向搭接。
4.9.2.3雨棚板组件利用两个M10X30螺栓吊挂于柱上, 而且用30方通水平支撑和40X20扁通垂直雨棚立柱支撑。
4.9.2.4水平雨棚支撑用两个M12X30螺栓固定, 其一端支撑雨棚, 另一端支于立柱上。
4.9.2.5垂直雨棚立柱用一个M12X30螺栓支撑雨棚, 下端用两个M5X30自攻钉固定在走道板支架上。
4.9.2.6雨棚全部安装完毕后, 相邻雨棚接缝处用玻璃胶封堵。
4.9.2.7安装要求: 雨棚檐口直线目测应上线。
4.10屋面系统安装
4.10.1安装顺序: 尺子架—水平支撑—檀条安装—屋面板—屋脊瓦—山墙手边—打胶。
4.10.2安装方法:
4.10.2.1借助柱头设置单滑车, 将人字架吊至安装位置, 再将屋架旋转180°。使人字架两端底角螺栓与立柱支托架螺栓孔对正, 落实人字架, 拧紧螺栓。
4.10.2.2在人字架跨中, 用线坠测量人字架垂直度, 允许偏差h/250,≤15mm。
4.10.2.3将屋面水平支撑组对成剪刀状, 安装人字架水平支撑。
4.10.2.4将檀条安装在檀档上穿好螺栓, 戴好螺帽。
4.10.2.5在屋脊上方沿板房长度方向通长拉线, 校正屋面直线度, 直线度允许偏差15mm, 屋面直线度校准完毕, 将水平支撑, 檀条安装螺栓全部紧固。
4.10.2.6利用屋脊处所设拉线, 安装屋面瓦, 确保纵横向搭接接缝均匀, 呈直线, 确保檐口目测成直线。
4.10.2.7屋面瓦与檀条用自攻螺栓螺栓连接。
4.10.2.8屋面瓦与屋脊瓦之间采用拉铆钉连接A4X20。屋脊瓦与屋面瓦楞相交处, 应制作样板, 划线后用铁剪子裁口。裁剪尺寸应与屋面瓦楞大小相匹配, 避免过大, 注意保证屋脊瓦中心与屋面纵向中心重合。
4.10.2.9山墙手边与屋面瓦和山墙板间采用拉铆钉连接, 铆钉间距400mm, 山墙手边间搭接, 应顺水流方向。
山墙手边接头处, 拉铆钉处应用密封胶密封。
4.10.2.10屋面各构件接缝, 拉铆钉, 自攻钉用玻璃胶密封后, 严禁人员在上面行走。
4.11木夹板安装
4.施工方法11.1施工顺序: 裁口—铺板—钻孔拉铆钉—打胶。
4.11.2施工方法
4.11.2.1用电刨子裁口, 尺寸如图所示, 口深度允许偏差±0.5mm, 口宽度允许偏差±1mm。
4.11.2.2从板房一端向另一端, 将木夹板铺在楼面檀条上, 木夹板接缝应与檀条中心重合, 其偏差应小于2.0mm。
4.11.2.3用电钻在木夹板上打孔, 且钻透钢檀条, 木夹板与檀条间用M5X25拉铆钉连接。
4.11.2.4木夹板间接缝超2mm时, 应用玻璃胶灌封。
4.12内隔墙板安装
4.12.1安装顺序: 墙位置放线—内隔墙上卡码墙—内隔墙—内隔墙下卡码墙—打胶。
4.12.2施工方法
4.12.2.1利用垂线法放出内墙隔板安装位置线。
4.12.2.2内隔墙上卡码墙安装。上卡码墙用自攻钉固定人字梁上下弦, 上卡码与屋架中心线位移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
4.12.2.3内隔墙板安装, 从墙一侧向另一侧安装内隔墙板, 用靠尺板监测内墙板垂直度, 直线度及错边度,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L/1000, 直线度允许偏差为5mm, 板间错边量允许偏差3.0mm。
4.12.2.4对检测合格的内墙板应立即安装下卡码, 下卡码用两个水泥钉固定在地面上或楼板上。
4.12.2.5内隔墙板缝隙用玻璃胶密封。内隔墙板接缝允许偏差3.0mm。
4.13补漆。对运输、 安装中损坏的漆膜进行补涂油漆。
5、 质量要求
5.1钢结构质量安装要求。
5.1.1构件表面干净, 无油污, 泥沙和灰尘等污物。
5.1.2补图构建在运输、 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
5.1.3安装允许偏差
5.1.2.1钢柱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
检验方法
1
柱底脚中心对定位轴线偏移
5.0
2
柱子基准点标高
±10
3
柱挠曲点高
H/750 15.0
4
柱垂直度
H/500 35
5.1.3.2楼面一字梁及屋面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跨中垂直度
H/250≤15.0
2
受压弦杆侧弯
L/1000 10.0
3
檀条间距
±5.0
4
檀条弯曲
L/750 20.0
5
桁架间距
10.0
5.1.3.3走道板、 钢梯、 栏杆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立柱垂直度
H/1000 15.0
2
走道板、 踏步水平度
L/1000 15.0
3
走道板表面平直度
5.0(局部)10.0( 含长)
4
栏杆直线度
10.0
5
相邻栏杆接头处错边
3
5.1.4连接节点的全部固件, 应紧固, 无松动。
5.2墙板与屋面瓦安装质量要求
5.2.1屋面瓦与墙板应平整清洁, 接槎应顺直, 纵横搭接缝均呈直线, 檐口和墙面下端呈直线, 无错钻孔, 接缝均匀整齐, 严密无翘曲。
5.2.2山墙收边板, 脊瓦应平直, 固定可靠, 无松动。
5.2.3屋面瓦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檐口与屋脊平行度
10.0
2
波纹与屋脊垂直度
L/1000 20.0
3
檐口端部错位
5.0
5.3门窗安装允许偏差
5.3.1门窗框安装应横平竖直, 高低一致, 平面一致。
5.3.2框与柱连接应牢固, 不晃动, 缝隙均匀。
5.3.3门窗表面应平整、 光滑、 大面无划痕、 碰伤。
5.3.4门窗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门窗檐口宽度、 高度
±2
2
门窗槽口对边尺寸之差
2.5
3
门窗槽口对角线之差
3
4
门窗框垂直度
2.5
5
门窗框水平度
2
6
门窗框扇搭接宽度差
±1.5
7
门窗开启力
60N
8
门窗横框标高
5
9
门窗竖向偏离中心
5
5.4五金件安装质量要求
5.4.1五金件应配置可靠, 转滑动处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松动和卡阻现象。
5.4.2外轮廓不应有裂纹、 毛刺、 机械损伤、 油漆镀层不应有脱落现象。
5.4.3钉端部应圆正光滑, 不应高出组合件表面, 铆钉应牢固, 无松动。
5.4.4锁、 窗、 锁沟, 插销应开关灵活, 外形完整, 无明显影响外观的缺陷。
5.5木夹板安装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接口深度( 裁口)
±0.5
2
接口宽度( 裁口)
±1.0
3
板缝与檀条中心位移
±2.0
4
板接头处错边量
±2.0
5.6内隔墙板安装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卡码与人字架中心位移
±2.0
2
板间错边量
2.0
3
直线度
5
4
垂线段
L/1000
6、 工程验收
6.1活动板房安装后, 施工班组应做一次全面的自检工作, 班组检测应为普检, 对自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6.2班组自检合格后, 填写自检记录, 并报主管。
6.3主管根据自检情况,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验收。检查验收应是普检及抽检的结合。对检查出的问题通知班组及时处理。合格后由主管和有关人员签署活动板房验收单。作为班组结算工资、 板房安装完成的依据。
6.4小型项目由主管( 中型项目由安装部经理、 大型项目由公司生产经理) 约请用户及有关人员进行甲乙方之间交工验收。对甲方提出的问题, 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合格后办理交工验收单。
7、 施工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