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MA章)
基桩声波透射法试验
检 测 报 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XX年 XX月XX 日
报告总页数:25(含此页)
报告编号:
(报告专用章)
XX检测站
XX年XX月XX日
(盖骑缝章)
XX工程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人员: XX(1234)
(上岗证号)
报 告 编 写:
(上岗证号)
校 核:
(上岗证号)
审 核:
(上岗证号)
批 准: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3.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报告专用章)
XX年XX月XX日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联系人:
工程概况
表1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承建单位
基桩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质量监督站
结构型式
层 数
建筑面积(m2 )
开工日期
桩 型
桩径(mm)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kN)
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
工程桩总数
检测桩数
设计桩长(m)
桩端持力层
检测方法
声波透射法
检测日期
备 注
受XX委托,XX检测站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对工程(概况见表一)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省的有关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X根工程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采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生产的NM-3B型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双孔式换能器(Φ35)等。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联接如图1。
图1 桩基础超声波试验示意图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征;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征、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性,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的参考强度和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声测管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依次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检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测规程》JGJ/T 93-95中有关声波透射法规定进行。
二、成桩情况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各检测桩的情况见表2,本报告中桩号按设计图纸编写,桩位见设计图纸。
检测桩的设计施工资料 表2
桩号
桩径
施工
桩长
桩顶
标高
桩砼浇
灌日期
砼设计
强度等级
单桩承载
力设计值
检测日期
#
mm
m
m
kN
三、资料分析及基桩质量评判
1、桩身缺陷:以声速临界值、波幅临界值以及PSD判据进行综合判定。
2、桩身均匀性按声速离散系数Cv分为A、B、C、D四级。见表3。
声速离散系数级别表 表3
砼匀质性等级
A
B
C
D
Cv(%)
Cv <5
5≤Cv <10
10≤Cv <15
Cv≥15
3、根据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严重程度,将桩身的完整性按三类划分:
Ⅰ类桩:桩身完整或基本完整,为优良桩;
Ⅱ类桩:桩身存在一般性缺陷,但为合格桩;
Ⅲ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或断桩,为不合格桩。
四、检测结果
各桩检测结果见表4,实测数据曲线图见附图,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结果表 表4
桩 号
桩径
测试深度
剖面
平均
声速
声速异常判定值
声速
标准差
离散系数
桩身主要缺陷描述
均匀性
等级
类别
综合评判类别
(#)
(mm)
(m)
(km/s)
(km/s)
(km/s)
(%)
注:声测管编号见图2所示,声测管编号以正北方向顺时针开始第一根管为A。
五、检测结论
本次检测共检测根桩,其中:
Ⅰ类桩共 根,占所测桩数 %;
Ⅱ类桩共 根,占所测桩数 %;
Ⅲ类桩共 根,占所测桩数 %。
(报告专用章)
XX年XX月XX日
六、附图表
1、实测数据曲线图 张;
2、检测桩位平面图 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