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民权县1:500比例尺城镇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1.概况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4313452, 东经1144911528, 豫东平原东北部, 县域东西长57.8公里、 南北宽36.9公里, 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县境西南连杞县, 西接兰考, 东北临山东曹县, 南接睢县, 东接宁陵。县城西距省会郑州151公里, 东望商丘市区55公里, 南抵睢县县城25公里, 北达菏泽市87公里。 年底, 民权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 8个镇、 9个乡。地处黄河中下游, 以黄河故堤为界, 南北形成两个不同的地理地貌, 堤北高滩地, 堤南靑
2、沙、 沙碱为主, 废黄河境内达32公里, 通惠渠境内长32公里。民权县交通四通八达, 陇海铁路从东南至西北斜贯县境, 境内有民权、 内黄集两个火车站; 郑徐高铁开工在即, 并新设民权北站( 高铁站) , 更拉近了沿海与内地的时空距离。连霍高速公路( G30) 在民权东西横亘36公里并设有出入口和服务区; 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于 建成通车。国道连云港至天水公路( G310线) 于省道菏( 泽) 太( 康) 公路( S211线) 、 省道民( 权) 永(城)公路相交于县城, 另有省道曹( 县) 沈( 丘) 公路( S210线) 穿境而过。2.调查原则2.1调查区划分 为满足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根据
3、测区实际情况, 对调查区地块所属地域上的空间层次确定, 划分的空间层次应与行政管理系统相一致。1、 城镇地区土地划分首先按各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土地, 城镇可划分区和街道两级, 在街道内划分宗地(地块)。当街道范围太大时, 可在街道的区域内, 根据线状地物, 如街道、 马路、 沟渠或河道等为界, 划分若干街坊, 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 若城镇比较小, 无街道建制时, 也可在区或镇的管辖范围内, 划分若干街坊, 在街坊内划分宗地(地块)。对城镇, 完整的土地划分就是省市区街道街坊宗地(地块)。2、 农村地区土地划分按当前农村行政管辖系统, 未级行政区是乡(镇), 按城镇模式, 完整的
4、土地划分应是省县(县级市)乡(镇)行政村宗地(地块)图斑。2.2地籍编号地籍街坊原则上以主要道路、 河流等线状地物中心线围成的地籍管理单元划分,街坊大小以不超过100个宗地为宜; 街坊编号是以街道为单位,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2.3宗地划分宗地划分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1、 独立使用权宗地。 2、 有使用权宗地。共用宗地内的土地面积可按如下方法分摊: 有分摊协议书的按协议分摊; 按建筑物占地面积分摊; 按建筑面积分摊; 先确定每个使用者独自使用的面积, 再按建筑面积或建筑占地面积分摊公用面积。 3、 特大宗地根据以下情况划分处理: 以独立核算单位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以用
5、途划分为若干个宗地; 以道路、 河流为界划分若干个宗地。2.4宗地编号1、 宗地编号以地籍街坊为单位,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连续编号, 不重不漏。2、 空地、 公共设施与宗地一样,统一编制地籍号。3、 城乡结合部, 农户穿插在街道范围内的, 划入街道编号; 城镇用地穿插于乡( 镇) 管理范围内的, 划入乡( 镇) 编号。2.5界址点编号 界址点编号以街坊为单位, 按从左到右、 自上而下的原则依次编号, 同一街坊内的界址点不得重号。将一个地籍街坊的每宗地都勾绘到工作底图上, 然后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 由”1”开始顺序编号。3.技术路线和方法3.1地籍勘丈地籍勘丈是地籍调查必须的组
6、成部分, 目的是勘丈每块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 线、 位置、 形状, 数量等基本情况。地籍勘丈一般应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上进行。 地籍勘丈成果经审核批准依法登记后, 具有法律效力。3.2地籍勘丈内容: 1、 土地权属址点及其它地籍要素平面位置的勘丈; 2、 基本地籍图绘制; 3、 面积量算。3.3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要求: 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 表1 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注: 界址点地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
7、足的精度要求; 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1、 地籍铅笔原图的基本精度: ( 1) 相邻界址点间距、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依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 2) 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勘丈, 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2、 基本地籍图应选用厚度为、 经过热定型处理变形率小于.的聚酯薄膜。图幅规格为的矩形图幅或的正方形图幅。3、 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廊西南角坐标( 整) 数编码, 坐标在前, 坐标在后, 中间短线连接,
8、当勘丈区已有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时, 基本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亦可沿用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4、 对于大片没有建筑物的空旷地带, 可适当绘制等高线。5、 比例尺为的地籍图每幅图内至少应有埋石点数为个。6、 地籍勘丈方法: 解析法: 野外勘丈全部界址点, 根据实测数据解算出界址点的点位坐标。一般采用解析交会法、 极坐标法等方法施测。角度用不低于6级经纬仪施测, 距离用钢尺丈量或用电磁波测距仪施测。 以全部界址点的解析坐标和解析边长为基础, 勘丈其它地籍要素的几何图形, 并依据宗地草图的有关数据检核后成地籍图。 部分解析法: 采用解析法勘丈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 再用图解法勘丈街
9、坊内部的宗地界址点及其它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以街坊外廓控制内部宗地。 以解析法勘丈的界址点为基础展绘出徒坊, 再依据图解法测定的宗地位置、 形状, 经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校核后装绘街坊内部, 成地籍图。 图解法: ( 1) 利用图解法( 包括图解交会法、 截距法等) 直接勘丈界址点和其它地籍要素平面位置, 并根据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检核后, 成地籍图; ( 2) 利用反映现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经过纠正图纸变形误差后, 实地补充勘丈界址点和其它地籍要素到图上, 依据宗地草图丈量数据检核后, 成地籍图。这种方法仅在暂不具备经济技术条件的个别地区能够采用, 但精度必须满足要求。3.4基本地籍图绘制
10、铅笔原图绘制精度: 1、 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 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 2、 图廓点、 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其它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3.5着墨二底图绘制精度: 1、 有解析坐标的界址点及地物点可依据其坐标在图上展绘, 也能够进行透绘。 2、 展点精度与铅笔原图相同; 3、 透绘要素不得偏离底线。3.6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 1、 铅笔原图内容: 各级行政界线, 地籍平面控制点, 地籍编号, 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 街道名称、 门牌号, 在宗地内能注记下的单位名称, 河流、 湖泊及其名称, 必要的建筑物、 构筑物, 地类号, 宗地面积。 2、 着墨二底图内容: 除不
11、注宗地面积外, 其它与铅笔原图相同。3.7宗地图 1、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一般用开、 开、 开纸, 从基本地籍图上蒙绘或复制, 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绘制。 2、 宗地图的内容包括: 本宗地号、 地类号、 宗地面积、 界址点及界址点号、 界址边长; 邻宗地号及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等。 3.8面积量算 1、 面积量算根据地籍勘丈三种方法可采用 解析法: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i( i+1i-1) 或i( i-1i+1) 式中: 表示宗地面积, 单位: 平方米; i, i宗地第i个界址点坐标, ; 宗地界址点个数。 解析法计算面积必须独立两次计算进行检核。 部分解析法: 采用解析法求
12、出每个街坊面积, 用街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时, 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到各宗地, 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能够不改。完全用实测数据计算规则图形的宗地面积能够不参加平差。 图解法: 要求在聚酯薄膜原图上量算街坊面积( 当采用其它材料的图纸时, 必须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并给予改正) , 图面量算宜采用二级控制, 即: ( 1)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 图幅内各街坊及其它区块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 为图幅理论面积) 时, 将闭合差按比例配赋给各街坊及其它区块, 得出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 ( 2) 用平差后的各街坊面积去
13、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 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 在允许范围内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各宗地, 得出平差后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能够不改。完全采用丈量数据计算宗地的面积能够不参加平差。2、 在地籍铅笔原图上量算面积时, 两次量算的较差应满足下式: 式中: 是量算面积, 平方米; 是地籍铅笔原图比例尺分母; 凡地块面积在图上小于平方厘米时, 不宜采用求积仪量算。3、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量算面积, 均应独立进行两次量算。图上量算时, 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内的取中数。 4、 面积量算单位为平方米, 计算取值到小数后一位。5、 共用宗内, 各自使用的土地有明显范围的, 先划分各自使用界线, 并计算其面
14、积, 剩余部分按建筑面积分摊。4.主要精度4.1界址点精度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相邻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集体土地所有权、 使用权界址点;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界址点二7.51515困难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 使用权界址点; 城镇街坊内隐蔽界址点4.2地籍图的精度1、 相邻界址点间距、 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3mm, 较差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2、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4mm, 较差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在丘陵、 山区, 中误差可按
15、上述规定放宽一倍。3、 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图上0.5mm, 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的绝对值。4.3地类图斑的精度明显地物界线在图上位移应不大于0.3毫米, 困难地区或不明显地物界线的位移应不大于0.8毫米。5、 工作流程和安排组织准备: 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组织专业队伍、 人员培训业务准备: 收集和分析已有各种图件和资料, 技术设计书编写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其它地籍要素测量,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作业单位自检、 互检、 专检监理检查内业各类表格录入、 属性检查、 修改, 完善调查表各种图件生成、 编辑、 输出分类汇总统计, 表格生成输出
16、成果资料整理、 编写文字报告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数据归档、 备份和提交6、 控制测量6.1已有起算数据1、 测区已知点资料接到任务后, 我方即到省国土厅调集了控制点和测区内1:10000的地形图资料; 随后又对测区内调集的已知点资料进行了现场踏勘。2、 已有平面控制资料省国土厅提供的控制点全部是为”河南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布设测量的GPS、 水准共用点。平面测量结果为 C 级 GPS 控制网 1980 西安坐标系, 6 度带, 中央子午线为 117 度的成果。经实地踏勘, 这些点保存完好。这 4个已知点在测区里分布均匀, 从图形结构好, 能够很好地起到平面控制效果。控制点简介见下面表。3、 已有高
17、程控制资料前面介绍的4个点都具有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下的正常高成果, 能够利用。序号点号平面坐标高程坐标XY等级H等级1BG0138378995.215470959.426C级165.655二等2BG0238332098.326472593.215C级164.985二等3BG0338306321.253468695.455C级165.782二等4BG0438251132.258468454.357C级165.126二等4、 已有地形图资料从省国土厅还调集到覆盖测区范围的1: 10000 地形图资料, 该资料可供本次控制测量的选点使用。5、 坐标和高程系统平面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高程
18、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6.2 控制测量原则控制网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 也可越级布网) , 逐级加密的原则。6.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四等以下网最弱点( 相对于起算点) 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6.4 控制点名1、 一、 二级控制点名一、 二级控制点名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编号, 前缀以 ”GT”( 国土) 为标识加乡镇开头大写字母, 后缀用”、 ”表示控制点的等级, 加流水号进行编号。如: GTCG001表示城关镇二级控制1号点。2、 图根点名图根点名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编号, 前缀为大写英文字母”T”和乡镇的第一个拼音
19、字母, 加流水号。如: TC008表示城关镇第8个图根点。在同一测区内, 不得出现两个相同的图根点名。6.5 控制点密度、 埋石与点之记要求1、 控制点密度及埋石要求一、 二级地籍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密度, 应满足地籍要素测量需要。一、 二级地籍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 有条件时应设置保护点, 保护点个数不少于3个。地籍图根控制点可设临时标志。但当一、 二级地籍控制点埋石数量不能满足下表要求时, 适当的选择图根控制点作为埋石点, 埋设固定标志。对于山区、 荒地、 滩地等建设用地稀少地区以满足地籍要素测量为准。比例尺埋石点最少数量/幅1: 50032、 点之记一、 二级地籍控制点和埋石的图根控制
20、点按控制点点之记表格要求填写。6.6导线测量各级地籍控制点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等级导线长度( km) 平均边长( m) 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 ) 测角测回数J2J6一级3.6300155.01/140001026二级2.4200128.01/100001613 观测作业要求水平角的观测、 距离的观测和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核与整理按照CH500294地籍测量规范、 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执行。6.7平差计算地籍控制测量的观测成果, 经检查后, 方可进行平差计算。1、 一、 二级控制点平差计算首级加密控制网采用严密平差。二级
21、可采用简易平差。2、 一、 二级图根点平差计算一、 二级图根点平差计算可采用近似平差。6.8提交控制资料成果1、 地籍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2、 图幅结合表与控制网布设图3、 观测手簿及平差计算成果4、 控制点坐标成果表及点之记5、 控制点精度检测报告6、 地籍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7、 地籍测量7.1界址点测量1、 基本要求( 1) 1:500调查区域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界址点全部采用野外全解析测量。( 2) 本次调查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与已登记发证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包括铁路、 公路等用地)相邻时,其界址点测量成果符合本次调查技术要求的, 应直接引用, 不再进行解析测量。2、 界址点的施测要求
22、( 1) 全站仪测定界址点1) 街坊外围全部界址点、 街坊内部部分明显界址点, 应在图根或图根以上控制点上设站, 使用不低于J6级的全站仪, 用极坐标法测定; 2) 测定界址点视距大于80米, 且局部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不够时, 可用极坐标法进行增补测点, 不得连续2次增补测点; 3) 对中整平仪器时, 对中误差不得超过0.5cm; 4) 应对测站进行严格校核, 以较远一点定向, 用其它点进行检核, 包括控制点校核和对已测地物点、 界址点的检查; 其检核较差在5cm内方可进行数据采集; 5) 全站仪观测时必须注意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 棱镜对准误差) 。由于反射棱镜是有厚度的, 它的额定中心在棱
23、镜定位螺旋的中心, 而墙角( 不论是阴角还是阳角) 是界址点的确切位置, 测量时棱镜放置不到位。一般是由持镜人员量取差值并告知观测者, 由观测者采取距离、 角度偏心等技术手段消除此项误差。( 2) 对街坊内隐蔽地区的界址点, 可采用间接方法求得, 可使用内插、 外插、 距离交会、 直角推算等方法。距离丈量应使用检验过的钢尺丈量两次取中数。用直角推算时, 严禁用短边推长边; 用距离交会时, 条件边不少于3边; 用间接方法计算界址点坐标的数量, 不得超过界址点总数20%。7.2 其它地籍要素的测绘1、 其它地籍要素包括建筑物、 构筑物、 围墙、 地类界线、 栏栅、 铁丝网、 道路、 沟渠、 坡坎、
24、 输电塔座, 电线杆及宅基地上的房屋除外。2、 有近期1: 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 其地籍要素能够直接引用地形图上的相关内容, 并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地类界线, 但要求实地核实和补测; 没有1: 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 要野外全解析测量。3、 其它地籍要素的测量方法等同于界址点的测绘方法, 测距不超过150米。4、 宗地内临时房屋、 简单房屋等非永久性房屋不予以测绘。7.3 地籍碎部测量成果数据地籍测量工作结束应提供以下成果资料, 并对成果打印、 整理、 装订成册。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以宗地为单位的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地籍图宗地图质量检查记录由各测绘单位出具的测绘产品检查报告地籍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5、符合相关标准的数据库8、 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8.1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实行作业人员自检、 作业组互检、 县级工作小组专检、 省相关单位检查验收的多级检查验收制度。8.2内业检查内容1、 调查 ( 1) 调查范围确定的检查与农村土地调查范围衔接情况。( 2) 检核街道、 街坊、 宗地划分是否正确合理。( 3) 检查权属调查确认的土地所有者、 使用者与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情况。( 4) 认定界址的法律手续完整性、 规范性、 有效性检查。( 5) 检查界址点的实地位置是否准确, 有无固定标志。( 6) 检查界址边的走向, 界址点有无遗漏等。( 7) 检查地籍调查表填写情况。( 8) 检查宗地草图绘
26、制、 勘丈数据、 宗地坐落、 门牌号、 宗地号、 界址点号、 乡林宗地界址点、 四至、 指北方向、 作业日期等要素。2、 地籍控制测量( 1) 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 长度变形是否超限。( 2) 各级控制网布设、 点位密度是否适当, 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能同时满足界址点测定, 地籍图测绘要求。( 3) 首级控制、 加密控制与图根控制施测方法是否正确, 精度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4) 平差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5) 观测记录数据是否齐全、 规范。( 6) 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 施测精度是否能够满足内业要求。3、 地籍图( 1) 数学精度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
27、2) 图式使用是否正确, 各种注记、 编码有无遗漏, 图面整饰是否清晰完善。( 3) 图幅间接边是否合理、 有无不接现象、 逻辑错误。( 4) 图面表示是否合理, 内容是否齐全。4、 面积量算及汇总统计( 1) 面积量算方法是否正确。( 2) 汇总统计表格是否齐全, 数据是否正确。( 3) 表内的纵向、 横向数据是否平衡。( 4) 表间的衔接是否严密。8.3外业检查内容在室内全面检查的基础上,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图幅, 赴实地重点核实和检测、 检查以下内容, 并做好检查记录。1、 权属调查检查界址点、 界址线位置是否与实地一致, 各类间距勘丈数据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地籍调查表填写内容是否与实地一致; 地类认定、 土地利用情况认定是否正确; 界址点、 界址线、 宗地有无遗漏, 位置是否正确; 界址点标志是否完整、 规范; 街道、 街坊、 宗地划分是否合理、 正确, 标注是否有误。2、 像控点及地籍控制点检查地籍控制点位置是否适当, 标志设置是否规范, 与点之记描述是否一致; 外业检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3、 细部测量检查外业选择适当的测站, 利用全站仪、 光电测距仪等仪器, 采用高精度或同精度方法检测, 界址点、 地物点实地检测数均不少于25个, 并与已有坐标进行比较, 评定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