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 言
非常感谢您购买南方新型KTS-440系列全站仪!
为更好地使用该仪器,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
一、特点
1. 功能全面
南方KTS-440全站仪除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还同时具有参数设置、数据存储等功能,适用于进行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
2. 强大的内存管理
采用16M内存,可存储测量数据或坐标数据至少10万个,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内存管理,实现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传输。
3. 绝对编码度盘
预装绝对数码度盘,仪器开机即可直接进行测量。即使中途重置电源,方位角信息也不会丢失。
4. 望远镜镜头更轻巧
新一代KTS-440全站仪望远镜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镜头更加小巧,方便测量。
5. 仪器倾斜图形显示
此新型全站仪增加了仪器倾斜的图形显示,用户可根据显示屏上电子气泡的走向来整平仪器,直观、方便、快捷。
6. 测量程序丰富
此新型全站仪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程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与特殊测量程序,可进行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放样、后方交会,满足专业测量的要求。
7. 中文界面和菜单自由定制
此新型全站仪采用6行中文界面显示,字体清晰、美观;并允许用户自由定制软键功能,大大地方便用户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二、注意事项
1. 严禁将仪器直接置于地上,以免砂土对仪器、中心螺旋及螺孔造成损坏。
2. 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定电源、仪器各项指标、功能、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测量。
3. 在烈日、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时,请务必在测伞的遮掩下进行,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度或损坏仪器。此外,在烈日下作业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照准太阳,若需要可安装滤光镜。
4. 全站仪是精密仪器,务必小心轻放,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潮、防尘。
5. 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相差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
再使用。
6. 仪器使用完毕,应用绒布或毛刷清除表面灰尘;若被雨淋湿,切勿通电开机,应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檫干,并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
7. 取下电池务必先关闭电源,否则会造成内部线路的损坏。将仪器放入箱内,必须先取下电池并按原布局放置;如果不取下电池可能会使仪器发生故障或耗尽电池的电能。关箱时,应确保仪器和箱子内部的干燥,如果内部潮湿将会损坏仪器。
8. 若仪器长期不使用,应将电池卸下,并与主机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
9. 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使用其他物品擦拭。
10. 仪器运输时应将其置于箱内,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放一些软垫。
11. 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三、仪器各部件名称
水平制动螺旋
水平微动
螺旋
圆水准校正螺旋
粗瞄准器
整平脚螺旋
光学对中器
仪器中心
标志
圆水准器
显示屏
物镜
基座固定钮
望远镜调焦螺旋
目镜调焦螺旋
底板
电池锁紧杆
电池NB-30
垂直微动
螺旋
垂直制动
螺旋
显示屏
数据通讯接口
目镜
望远镜把手
管水准器
四、键功能
电源开关键
KTS-440 的键盘有28个按键,即电源开关键1个、照明键1个、软键4个、操作键10个和字母数字键12个。
退出键
功能键
空格键
模式转换键
(SHIFT)
回车键
回退键
软键F1-F4
·电源开关键
打开电源:按POWER
关闭电源:按住POWER 3秒钟。
·照明键
按 打开或关闭显示窗口望远镜分划板照明。
·软键
KTS-440显示窗的底部显示出软键的功能,这些功能通过键盘左下角对应的F1 至 F4来选取,若要查看另一页的功能按FNC 。
例如,仪器出厂时在测量模式下各软键的功能如下:
第一页:
名 称
功 能
平距(斜距或高差)
开始距离测量
切 换
选择测距类型(在平距、斜距、高差之间切换)
置 角
已知水平角设置
参 数
距离测量参数设置
第二页:
名 称
功 能
置 零
水平角置零
坐 标
开始坐标测量
放 样
开始放样测量
记 录
记录观测数据
第三页:
名 称
功 能
对 边
开始对边测量
后 交
开始后方交会测量
菜 单
显示菜单模式
仪 高
设置仪器高和目标高
操作键:
名 称
功 能
ESC
取消前一操作,由测量模式返回状态显示
FNC
软键功能菜单,换页
SFT
打开或关闭转换(SHIFT)模式
BS
删除左边一空格
SP
输入一空格
▲
光标上移或向上选取选择项
▼
光标下移或向下选取选择项
光标左移或选取另一选择项
光标右移或选取另一选择项
ENT
确认输入或存入该行数据并换行
数字输入模式下:
名 称
功 能
1~9
数字输入或选取菜单项
.
小数点输入
+/-
输入负号
字母输入模式下:
名 称
功 能
STU GHI
1 ~ 9
字母输入(输入按键上方的字母)
.
圆水准器显示(详见“7.8、说明 倾角显示整平仪器”)
+/-
开始返回信号检测(详见“16.2 返回信号检测”)
注: 字母数字输入的具体方法请参见下一节。
五、字符输入
向KTS-440输入的工作文件名称、数据、代码等都是以字母或数字形式进行的。
字母或数字输入模式的转换借助于SFT键完成,当仪器处于字母输入状态时,“S”显示于显示窗右侧。
字母输入模式 ←SFT→ 数字输入模式
字母数字输入模式的操作如下所示:(例如:输入特征码JOBM2)
操作过程
操作键
显示
①进入字母输入模式。每一按键上定义有三个字母,每按一次,光标位置处将显示出其中一个字母,所需字母出现后,按将光标移至下一待输入字母位置
(若两次输入的字母不在同一按键上,也可不用按,直接按下一按键即可)
字母键
+
内存. 特征码键入
代码: JOB
S
②进入数字输入模式,进行数字输入。
SFT
内存. 特征码键入
代码: JOBM2
S
③输入完毕后,进行存储。
内存.特征码
1、 键入特征码
2、 删除特征码
3、 查阅特征码
4、 删除全部
六、显示符号
在测量模式下要用到若干个符号,这些符号及其含义如下:
符 号
含 义
PC
棱镜常数
PPM
气象改正数
ZA
天顶距( 天顶0°)
VA
垂直角( 水平0°/ 水平0°±90°)
%
坡度
S
斜距
H
平距
V
高差
HAR
右角
HAL
左角
HAh
水平角锁定
倾斜补偿有效
七、模式结构
KTS-440的操作是在一系列模式下进行的,本章介绍不同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给出各模式下的菜单表。
状态显示
测量模式
内存模式
设置模式
·模式结构图
1、模式图:
(测量模式) (记录模式)
查阅数据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测量 切换 置零 坐标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记录
1、距离数据
2、角度数据
3、坐标数据
4、测站数据
5、注释数据
5、注释数据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2
菜单 补偿 置角 参数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3
对边 偏心 后交 放样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记录
ESC
ESC 测量 (菜单模式)
后方交会
1、 坐标测量
2、 放样
3、 偏心测量
4、 对边测量
5、 悬高测量
菜单
1、 坐标测量
2、 放样
3、 偏心测量
4、 对边测量
5、 悬高测量
(状态屏幕)
NTS-400
NO. XXXXXXX
VER . XXX-XXX-XX
XXX-XXX-XX
JOB1
测量 内存 设置
菜单
ESC
内存 配置
内存
1、 工作文件
2、 已知数据
3、 代码
(存储模式) (设置模式)
设置
1、 观测条件设置
2、 仪器常数设置
3、 日期、时间设置
4、 通讯参数设置
5、 单位设置
键功能设置
1、 观测条件设置
2、 仪器常数设置
3、 日期、时间设置
4、 通讯参数设置
5、 单位设置
2、菜单表:
① 测量模式菜单
名 称
功 能
测距
进行距离测量
切换
选择测距类型(在斜距、平距、高差中选择)
置零
水平角置零
置角
已知水平角设置
左/右角
左/右水平角的选取
复测
水平角复测
锁角
水平角的锁定与解锁
ZA/%
天顶距与%坡度的转换
仪高
仪器高和目标高的设置
记录
记录数据
悬高
进行悬高测量
对边
进行对边测量
最新
显示最后测量的数据
查阅
显示所选工作文件中的观测数据
参数
设置测距参数和模式(大气改正数、棱镜常数和测距模式等)
坐标
进行坐标测量
放样
进行放样
偏心
进行偏心测量
菜单
转入菜单模式
后交
进行后方交会测量
F/M
英尺与米的转换
输出
向外部设备输出测量结果
② 记录模式菜单
名 称
功 能
距离数据
记录距离测量数据
角度数据
记录角度测量数据
坐标数据
记录坐标测量数据
测站数据
记录测站数据
注释数据
记录注释数据
查阅数据
调阅工作文件中的数据
③ 内存模式菜单
名 称
功 能
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的选取和管理
已知数据
已知数据的输入与管理
代 码
代码的输入与管理
第一部分 测量前的准备
1、仪器开箱和存放
·开箱
轻轻地放下箱子,让其盖朝上,打开箱子的锁栓,开箱盖,取出仪器。
· 存放
盖好望远镜镜盖,使照准部的垂直制动手轮和基座的水准器朝上,将仪器平卧(望远镜物镜端朝下)放入箱中,轻轻旋紧垂直制动手轮,盖好箱盖,并关上锁栓。
2、安置仪器
将仪器安装在三角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应使用专用的中心连接螺旋的三角架)。
·操作参考: 仪器的整平与对中
1、 架设三角架
① 首先将三角架打开,使三角架的三腿近似等距,并使顶面近似水平,拧紧三个固定螺旋。
② 使三角架的中心与测点近似位于同一铅锤线上。
③ 踏紧三角架使之牢固地支撑于地面上。
2、 将仪器安置到三角架上
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角架顶面上,用一只手握住仪器,另一只手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的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
3、 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
① 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
② 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 利用管水准器精平仪器
①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②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③ 再次将仪器旋转90°,重复步骤①、②,直到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
5、 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
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
6、最后精平仪器
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器气泡始终居中为止。
3、电池的装卸、信息和充电
·电池的装卸
☆ 测量前请将电池充足电。
☆ 取下机载电池时,必须先关掉仪器电源,否则仪器容易被损坏。
步骤 装上电池
1、 将电池底部定位导块插入到仪器上的电池导槽内。
2、 按电池顶部的电池锁紧杆,听到咔嚓响声。
步骤 取下电池
1、 按住电池顶部的电池锁紧杆。
2、 取出电池。
·电池电量信息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3: 90~100﹪ 电量充足,可操作使用。
2: 50~90﹪ 刚出现此信息时,电池尚可使用1小时左右;若不掌握已消耗的时间,应准备好备用的电池或充电后再使用。
1: 10~50﹪ 电量已经不多,尽快结束操作,更换电池并充电。
0: 0~10﹪ 此时到缺电关机大约可持续几分钟,电池已无电应立即更换电池并充
电。
注:①电池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如:周围温度、充电时间和充电的次数等等,为安全起见,建议用户提前充电或准备一些充好电的备用电池。
②电池剩余容量显示级别与当前的测量模式有关。例如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电池剩余电量够用,但不能保证此电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也能用。因为距离测量模式耗电高于角度测量模式,当从角度模式转换为距离模式时,由于电池电量不足,有时会终止测距。
· 电池充电注意事项
☆ 电池充电应用专用充电器,本仪器配用NC-30充电器。
☆ 充电时先将充电器接好电源220V,从仪器上取下电池盒,将充电器插头插入电池盒的充电插座,充电器上的指示灯为橙色表示正在充电,充电1.5小时后或指示灯为绿色表示充电结束,拔出插头。
·充电时注意事项
☆ 尽管充电器有过充保护回路,充电结束后应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 要在0 ℃ ~ ±45 ℃温度范围内充电,超出此范围可能充电异常。
☆ 如果充电器与电池已连接好,指示灯却不亮,此时充电器或电池可能已经损坏,请找专业人员修理。
·电池存放时的注意事项
☆ 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300~500次,电池完全放电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 为更好地获得电池的最长使用寿命,请保证每月充电一次。
4、反射棱镜
全站仪在进行距离测量等作业时,需在目标处放置反射棱镜。反射棱镜有单(三)棱镜组,可通过基座连接器将棱镜组与基座连接,再安置到三角架上,也可直接安置在对中杆上。棱镜组由用户根据作业需要自行配置。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棱镜组如图所示:
5、基座的装卸
·拆卸
如有需要,三角基座可从仪器(含采用相同基座的反射棱镜基座连接器)上卸下,先用螺丝刀松开基座锁定钮固定螺丝,然后逆时针转动锁定钮约180°,即可使仪器与基座分离。
·安装
将仪器的定向凸出标记与基座定向凹槽对齐,把仪器上的三个固定脚对应放入基座的孔中,使仪器装在三角基座上,顺时针转动锁定钮约180°,使仪器与基座锁定,再用螺丝刀将锁定钮固定螺丝旋紧。
6、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
·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
①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地方,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
②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
③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
7、开/关机和测量前的准备
7.1 开/关机
·开机
步骤
操 作
显 示
备 注
按
POWER
初始化…..
电源打开后,显示如左图,仪器自动进行自检。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若自检正常,仪器显示如左图所示。
·关机
按住POWER 3秒钟 。
注:当需要更换电池时,显示窗将每隔3秒钟显示如下图所示的符号。此时应尽快停止工作,关闭电源,更换电池。
7.2 垂直角和水平角的倾斜改正
当启动倾斜传感器功能时,将显示由于仪器不严格水平而需对垂直角和水平角自动施加的改正数(按SFT 后按 • )。为了确保角度测量的精度,倾斜改正必须选用“单轴”或“双轴”,其显示可以用来更好的整平仪器,若出现“补偿超限”,则表明仪器超出自动补偿的范围,必须人工整平。
·NTS-550对竖轴在X、Y方向倾斜而引起的垂直角和水平角读数误差进行补偿。
·有关倾斜改正的详细内容,请参阅“7.8 说明”
仪器倾斜超出改正范围
↓
电子气泡
数字
↓
电子气泡
数字
按照“2、安置仪器”中介绍的方法整平
仪器。整平后,显示如右图所示。按ESC
返回先前状态。
步骤 设置倾斜
操作过程
操作键
显示
⑴ 打开电源,进入测量屏幕。
POWER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⑵ 按ESC进入状态屏幕。
ESC
KTS-400 10:00:48
No.S09996
Ver.2004-1.02
2004-1.02
文件:JOB01
测量 内存 配置
⑶ 在状态屏幕下按配置进入配置屏幕。
配置
设置
1、 观测条件设置
2、 仪器常数设置
3、 日期、时间设置
4、 通讯参数设置
5、 单位设置
⑷ 选取“1、观测条件设置”后按ENT(也可直接按数字键1)进入观测条件设置操作。用▲或▼键将光标移到第四行“倾斜改正”处,用或设置倾斜改正类型,并用ENT完成设置。本仪器对倾斜改正有“不改正、单轴、双轴”三种选项。
“1、观测条件设置”
+
ENT
+
▲或▼
+
或
观测条件设置
大气改正:不改正
垂角格式:天顶零
倾斜改正:双轴
测距类型:平距
自动关机:手动关机
⑸ 按ESC返回到设置屏幕。
ESC
设置
1、 观测条件设置
2、 仪器常数设置
3、 日期、时间设置
4、 通讯参数设置
5、 单位设置
☆ 有关其他参数的设置,请参见“19.1改变仪器参数”。
若仪器没有整平,在测量屏幕可以看到设置各种倾斜改正类型的结果
倾斜改正类型
显示
不改正
测量. PC -30
PPM 0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单轴
测量. PC -30
PPM 0
3
ZA 补偿超限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双轴
测量. PC -30
PPM 0
3
ZA 补偿超限
HAR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注:
☆ 当由于振动干扰或强风影响而使显示不稳定时,可将仪器参数设置为不进行倾斜自动补偿或只进行垂直角补偿。参见“19.1 改变仪器参数”
☆ 有关倾斜补偿的内容请参阅“7.8说明:倾斜自动补偿”。
☆ 有关仪器整平方法的内容请参阅 “2、安置仪器”。
7.3 背景灯照明
·背景灯照明功能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
步骤 背景灯照明开/关
1、按 打开照明。
2、再按 关闭照明。
7.4 设置仪器参数选择项
·在设置模式下,应使有关参数设置与观测条件相符。
·确认或改变仪器参数选择项请参阅“19.1改变仪器参数”。
表一:
设置屏幕
参 数
选择项(*:出厂设置)
观测条件设置
大气改正
不改正 *
K=0.14 (改正,取K=0.14)
K=0.2 (改正,取K=0.20)
垂角格式
天顶零 *
水平零
水平零±90°
倾斜改正
不改正*
双轴
单轴
测距类型
斜距 *
平距
高差
自动关机
30分钟关机 *
手动关机
坐标格式
N-E-Z *
E-N-Z
角度最小值
1″ *
5″
读取坐标工作文件
待读取坐标的工作文件名
表二:
设置屏幕
参 数
选择项(*:出厂设置)
通讯参数设置
波特率
1200 b/s * , 9600 b/s
38400 b/s , 115200 b/s
数据位
8位 *
7位
奇偶校验
无校验 *
奇校验
偶校验
停止位
1位 *
2位
校验和
关 *
开
流控制
关 *
开
表三:
设置屏幕
参 数
选择项(*:出厂设置)
单位设置
温度
℃ (摄氏度) *
℉ (华氏度)
气压
hPa (毫巴) *
mmHg(毫米汞柱)
inchHg(英寸汞柱)
角度
DEG(360度制) *
GON(400度制)
MIL(密位制)
距离
m(米) *
ft(英尺)
7.5 仪器常数设置
·按“20.8 仪器常数的检验与校正”的方法可求得仪器常数值,仪器常数设置方法如下:
步骤
操作过程
操作键
显示
⑴ 在状态模式下按配置 进入设置模式
配置
设置
1、观测条件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日期、时间设置
4、通讯参数设置
5、单位设置
⑵ 选取“2、仪器常数设置”后按ENT (也可直接按数字键2),屏幕显示如右图。
“2、仪器常数设置”
+
ENT
仪器常数设置:
1、垂直角零基准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对比度的调节
⑶ 选取“2、仪器常数设置”后按ENT ( 也可直接按数字键2),进入仪器常数设置屏幕。
“2、仪器常数设置”
+
ENT
仪器常数设置
仪器常数: 30 mm
⑷ 输入仪器常数后按ENT,返回仪器常数设置屏幕。
输入仪器常数
+
ENT
仪器常数设置:
1、垂直角零基准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对比度的调节
注:仪器的常数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设置好,用户一般情况下不要作此项设置。如用户经严格的测定(如在标准基线场由专业检测单位测定)需要改变原设置时,才可作此项设置。
7.6 对比度设置
·在“仪器常数设置”下可以对仪器的对比度进行设置,设置的方法如下:
步骤
操作过程
操作键
显示
⑴ 在状态模式下按配置 进入设置模式。
配置
设置
1、观测条件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日期、时间设置
4、通讯参数设置
5、单位设置
⑵ 选取“2、仪器常数设置”后按ENT (也可直接按数字键2),屏幕显示如右图。
“2、仪器常数设置”
+
ENT
仪器常数设置:
1、垂直角零基准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对比度的调节
⑶ 选取“3、对比度的调节”后按ENT ( 也可直接按数字键3),进入对比度设置屏幕。
“3、对比度的调节”
+
ENT
对比度的调节
对比度: 6
↑ ↓
⑷ 按F2或F3进行对比度调节。
F2或F3
对比度的调节
对比度: 6
↑ ↓
⑸ 设置完成后按ESC或ENT,返回仪器常数设置屏幕。
ESC
(或ENT)
仪器常数设置:
1、垂直角零基准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对比度的调节
7.7 设置日期和时间
·在设置模式下可以设置或者显示日期和时间。
步骤
操作过程
操作键
显示
⑴ 在状态模式下按配置 进入设置模式
配置
设置
1、观测条件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日期、时间设置
4、通讯参数设置
5、单位设置
⑵ 选取“3、日期、时间设置”后按ENT (也可直接按数字键3),用▲或▼选择日期和时间项,用数字键入日期和时间,年、月、日或时、分、秒均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例如:
2003年8月9日,输入 20030809
下午2时30分20秒,输入143020
“3、日期、时间设置”
+
ENT
日期和时间设置:
日期:2003-08-09
时间:143020
确定
⑶ 输入完毕按确定,屏幕返回设置屏幕
确定
设置
1、观测条件设置
2、仪器常数设置
3、日期、时间设置
4、通讯参数设置
5、单位设置
7.8 说明
倾斜自动补偿
当“”符号出现在显示窗内时,表明双轴倾斜传感器将自动对垂直
角和水平角进行倾斜补偿。如图:
测量. PC -30
PPM 0
S 111.3742 m 3
ZA 92°36′25″
HAR 120°30′10″ P1
斜距 切换 置角 参数
·待显示稳定后,记下经倾斜补偿的角
度值。水平角误差与垂直轴有关,因此当仪器
尚未严格整平时,纵转望远镜垂直角的变化会
引起水平角值的变化,即使此时水平方向尚未
改变。但如果仪器已严格整平,则不会出现这
种情况。
倾斜补偿计算公式为:
经倾斜补偿后的水平角 = 实测水平角 + Y方向上倾角
Tan(垂直角)
·当望远镜照准于天顶点或天底点时,仪器将不对水平角进行倾斜补偿。
视差的消除
当观察者眼睛在目镜前轻微移动时,目标呈像与十字丝间出现的相对位移称为视差。视差会使读数产生误差,因此,观测前应通过对分划板调焦将视差消除。
电源自动切断
为了节约电能,KTS-550在停止操作30分钟后将自动切断电源。电源切断功能可在观察条件设置时关闭或打开,有关方法请参阅“19、改变仪器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