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年产15万套轴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7年09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15万套轴承项目
建设单位
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磊
联系人
张磊
通讯地址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
立项审批部门
临清市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2017-371581-34-03-037371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3451 轴承制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651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08
总投资
(万元)
2213.39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2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9%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
2017年4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为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年产15万套轴承项目,建设地点为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南,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总投资1466.76万元,占地面积6513平方米,项目设计年产15万套轴承。
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主要经营范围为汽车轴承及配件的加工、生产、批发、零售。轴承作为各类机电产品配套与维修的重要机械基础件,具有摩擦力小、易于启动、升速迅速、结构紧凑等特点,其性能、水平和质量对于主机的精度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做为工业基础件的轴承,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已全部建成且已于2017年4月投产,属于未批先建。临清市环保局对建设单位进行了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临环罚[2017] 3-161号)见附件,并要求建设单位补办环评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江西南大融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经过现场踏勘及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态度,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十四、机械”第14项规定的“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轴承,轴重大于30吨重载铁路货车轴承,使用寿命200万公里以上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使用寿命25万公里以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耐高温(400℃以上)汽车涡轮、机械增压器轴承,P4、P2级数控机床轴承,2兆瓦(MW)及以上风电机组用各类精密轴承,使用寿命大于5000小时盾构机等大型施工机械轴承,P5级、P4级高速精密冶金轧机轴承,飞机及发动机轴承,医疗CT机轴承,以及上述轴承零件”,也不属于“限制类”“十一、机械”第23项规定的“P0级、直径60毫米以下普通微小型轴承”。该项目已经临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备案号为2017-371581-34-03-037371。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根据临清市潘庄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规划证明,该项目用地符合潘庄镇总体规划。有关规划证明见附件4。项目厂址能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3、临清市生态红线
临清市的生态红线保护区为:临清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临清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胡姚河人工湿地和张官屯水库,共4.8平方公里。本项目距离临清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分区定界约14km,距离较远,本项目评价范围不在临清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定界内。本项目与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图关系详见图5。
4、与鲁环函[2012]263号符合性
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文件符合性见表1。
表1 建设项目与鲁环函[2012]263号符合性
鲁环函〔2012〕263号中相关内容
本项目
(一) 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
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方可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已经临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
(二) 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
建设项目所在地必须完成减排任务,建设项目必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或无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证明文件。
建设项目所在地完成减排任务,项目不需要取得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
(三) 是否符合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
1.各类园区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将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对已建成但未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园区,其产业结构不明确、功能区划不清晰、环保设施不完善的,不予审批入园建设项目
本项目为轴承生产项目,不在上述范围之内。
2.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化工石化、纺织印染、铅锌冶炼、铅蓄电池制造、皮革鞣制、电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等行业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排放的新上项目应按规定进入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否则不予审批
(四) 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
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
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项目不属于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采取环保措施后能做到达标排放
3.对于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
项目不需要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
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
本项目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符合文件要求。
(五) 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
1.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15公里之外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治、用、保”实现区域污水资源化并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
本项目距离南水北调干渠距离大于15km。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外排。
2.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
源地可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项目一律不批
本项目距离南水北调干渠距离大于15km,项目无重金属排放,项目选址不涉及水源地,不会对水源地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3、沿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
本项目距离南水北调干渠距离大于15km,本项目无废水排放,废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非甲烷总烃,均能达标排放。
4、南水北调流域及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一律不批。
本项目无废水外排。
(六)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
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
本项目设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章节。
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章节按要求进行了风险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主要建设内容与平面布置
项目厂内建有磨床车间、车床车间、装配车间、仓库、办公室、厕所等,项目主要组成见表2。
表2 项目主要组成一览表 单位m2
工程组成
名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备注
主体工程
磨工车间、车床车间
1760
1760
已建,钢结构
装配车间
535
535
已建,钢结构
存储工程
仓库(2层)
704
1408
已建,钢结构
车间
960
960
已建,钢结构,目前作为仓库使用
附属工程
危废间
32
32
已建,钢结构
生活办公
办公楼(2层)
60
120
已建,钢结构
门岗
20
20
已建,砖混结构
厕所
56
56
已建
车棚
120
—
已建
公用工程
项目用电由由临清市市政供电网供给,由潘庄镇供电所引入厂区变电室,年用电量约76.34万kWh。
已建
设置供水管线,由临清市自来水公司供水
已建
环保工程
废气
UV光解—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系统
整改中
废水
进入化粪池,收集后外运堆肥
整改中
固废
一般固废由环保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置
危废间已建
厂界噪声
设置减震、降噪设施
已建
本项目厂区入口位于厂区西侧,厂区北部为2处车间,现已作为仓库使用;厂区东侧有危废间、抛丸间(现存放原料)、磨床车间、车床车间;厂区中部有装配车间、仓库及办公室。项目近距离内没有敏感目标,平面布置比较合理,厂区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2。
四、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项目年产15万套轴承,产品型号、产品标准及质量标准见产品方案见表3。
表3 本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轴承型号
产量
轴承钢标准
质量标准
备注
1
86CL
15万套/年
GB/T 18254-2016
JB/T 10235-2001
为6395、6089等系列农用车提供
2
6395FOC
3
6395FO
4
192310
5
717813
五、项目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
表4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单机功率(kW)
总功率(kW)
建设状态
1
螺杆空压机
22SFe
台
1
10
10
已建
2
清洗机
台
2
2
4
已建
3
磨床生产线
套
4
5
20
已建
4
高频沾火炉
GY-120
台
2
50
100
已建
5
注塑机
MK110
台
2
15
30
已建
6
压力机
台
2
1.5
3
已建
7
攻丝机
SW
-16
台
1
1.5
1.5
已建
8
台钻
JZB4125
台
1
1.5
1.5
已建
9
万能升降台洗车
XA6132
台
5
10
50
已建
10
数控车床
EL6140N
台
10
15
150
已建
11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M7130S
台
2
10
20
已建
12
喷砂机
Q326
台
2
12
24
已建
13
万能工具磨床
M6025C
台
1
1.5
1.5
已建
14
颗粒加热器
台
2
1.2
2.4
已建
15
车床
C616-1
台
1
7.5
7.5
已建
16
液压多刀半自动车床
CA7620
台
1
10
10
已建
17
压力机
台
2
3.7
7.4
已建
18
清洗机
台
1
16
16
已建
19
全自动打包机
台
2
1.5
3
已建
20
单室真空包装机
台
1
0.9
0.9
已建
21
合套仪
台
1
0.2
0.2
已建
合计
台(套)
46
/
462.9
/
六、原辅材料用量
项目所用原辅材料主要为套圈、锻件、钢球、液压油、乳化油等,项目不使用切削液和磨削液,在磨削加工中使用乳化液(乳化油配制),具体用量见表5。
表5 项目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
序号
原料名称
单位
消耗总额
储存方式
1
套圈
t/a
100
2
锻
t/a
500
3
钢球
t/a
5
4
高强尼龙
t/a
1
5
防锈油
kg/a
50
桶装
6
油基环保清洗剂
kg/a
75
桶装
7
液压油
kg/a
50
桶装
8
乳化油
kg/a
100
桶装
防锈油:主要成分为55%的煤油、40%的正十四烷、3%的烷基苯同系物和2%的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镁,是保护金属零部件避免锈蚀的最常见防护方法。
油基环保清洗剂:主要成分为25%的稳定活性剂,25%的碳氢添加剂,35%的溶剂油,15%的其他添加剂。
液压油主要是用来加入磨床等机械设备中,润滑机械设备。由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及抗氧剂组成。
乳化油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润滑剂等。
七、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11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1人,生产工人8人。
生产制度:全年工作300天,每班10小时。
八、地面硬化及防渗处理
本项目应针对生活污水产生区、化粪池、危废间等地面进行重点防渗,生产车间及仓库、办公室等为一般防渗区。
本项目厂区目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无污水处理设施;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现已做防渗处理;生产车间、仓库及办公室等地面区域已做好一般防渗处理。
因此,针对项目厂区现有情况,提出以下要求:
需在场内安装化粪池,厂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定期清运、堆肥,同时对生活污水产生区及化粪池区域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九、公用工程
(一)供电
项目用电由由临清市市政供电网供给,由潘庄镇供电所引入厂区变电室,年用电量约76.34万kWh。
(二)给排水
1、给水
项目主要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绿化及道路用水及不可预见用水。
生产用水为循环水补充新水,耗量约为2m3/d,年生产用水约为600 m3。
职工生活用水,按企业职工用水定额40L/人·d计,项目定员11人,全年用水132 m3。
绿化及道路喷洒用水,绿化及道路面积约为1300 m2,按绿化及道路喷洒用水1.5L/ m3·d计算,每5天浇灌一次,则全年用水量为117 m3。
不可预见水量按以上用水量的5%计算,不可预见水量为42.45 m3。
经计算,该项目全年用水量为891.45 m3,均取自自来水。
2、排水
本项目清洗废水产生量为100m3/a,定期更换的废水用于乳化油配制不排放。生活废水产污系数以0.8计,产生量为105.6 m 3/a,经厂区化粪池收集后外运堆肥,不外排。厂区内的水平衡图,见图1。
600
乳化油稀释用水
450
生产用水
100
50
清洗用水
150
21.12
26.4
84.48
外运堆肥
105.6
132
化粪池
生活用水
新鲜水
891.45
117
42.45
绿化及道路洒水
不可预见水
图1 厂区水平衡图(单位:m3/a)
九、环保投资
项目环保投资20万元,具体见表6。
表6 环保投资估算一览表
项目
投资内容
金额(万元)
废气
集气罩+静电光解复合式有机废气净化装置1套
5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减振基础、室内密闭
5
废水
化粪池
5
固废
设置各种固废临时储存场和危险废物处置
2
防渗
废水管道、化粪池防渗处理
2
其他
厂区绿化
1
合计
—
2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建设前原为建设用地,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通过现场踏勘,项目已建成投产。项目存在环境问题如下:
1、 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存在未批先建;
2、 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pH、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等;
3、 无事故废水导排系统,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类污染物。
4、 危废暂存间地面目前已做防渗处理,但危废暂存间的建设仍需完善。
5、 无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排放烟囱。
建设单位应采取整改措施如下:
1、 停产整治,补办环评手续;
2、 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
3、 设置事故废水倒排系统;
4、 建设符合标准的危废暂存间,并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和转运。
5、设置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并建设符合标准高度的烟囱。
现场踏勘时,建设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正在进行整改。厂区现状如图所示: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项目地理位置
临清市地处鲁西平原的西北部,地跨东经115°27′至116°02′,北纬36°39′至36°55′。全境东西长55.44公里,总面积957平方公里。西与河北省临西县隔大运河相望,北与山东省夏津县,东与高唐县、茌平县,南与聊城市、冠县分别接壤,是山东省西出、晋冀东进的重要门户,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和商埠重镇。如今的临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通往泰安、禹城、德州、聊城、济南、邯郸、濮阳等地的公路在此交汇,京杭运河纵贯市区,京九铁路和青岛—石家庄的高速公路均通过本市。
本项目为聊城市浩久汽车轴承有限公司年产15万套轴承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地理位置见附图1。
二、地形、地貌、地质
临清境内为鲁西北平原,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沿黄河故道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度降为1/7000左右,海拔高度一般在29~38米之间。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淤积、决口、泛滥,境内形成了岗、坡、洼地相间的微地貌差异。
境内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第二沉降带临清凹陷区,被第四系覆盖。第四系地层厚度一般为30~270米,为新生带,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厚约30~260米。上部为土黄色、褐黄色粘质沙土为主,夹粉沙、粉细沙层。
临清市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三、水文
境内排水河道,属海河流域的卫运河及马颊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6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3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8条;10~30平方公里的大支流有12条;10平方公里以下的田间排水沟有341条。总计长度约838.8公里。其中主要过境河流有卫运河及马颊河。
四、气候、气象
临清市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年平均气温12.8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3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7 ℃,初霜始于10月24日,终霜一般结束于4月1日,无霜期长达206天。年平均气温波动在11.9 ℃~13.8 ℃之间,全年日照2614.8小时。全年主导风向南风,风频19%。年静风频率10%,平均气压1012.6百帕,平均降水量587.6毫米,城区最大日降水量222.8毫米,年最大积雪厚度150毫米,平均风速3.2 m/s,年大风日数27天,集中在春季。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大冻土深度460 m。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临清市2016年社会经济概况如下: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950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道办事处,65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末全市总人口78.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24万人。人口出生率15‰,死亡率6.4‰,自然增长率8.6‰。有少数民族31个,18191人。
经济概况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89亿元,同比增长7%,是2011年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1亿元,增长8.6%,是2011年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4.5亿元,增长5.8%,是2011年的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4亿元,增长10%,是2011年的1.8倍;各项存款余额306.4亿元,贷款余额197.9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倍、1.5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聊城领先位次。
农业 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增”,畜牧、水产、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润林湖羊、丁马甲鱼单体养殖规模居全国首位,丁马村被评为“中国中华鳖第一村”。聊城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65家,家庭农场67个。“三品一标”达到105个。投入14.9亿元实施了小农水、农村饮水安全、王庄及薛王刘灌区等现代水利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9万亩。发放各类涉农补贴6.9亿元。
工业 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64家,较2011年增加13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3亿元、利税131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5倍、1.6倍。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高端数控、远程控制、紧密纺等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到传统产业。有色金属加工、轴承、纺织、食品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6%,高于聊城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较2011年提高3.6个百分点。拥有国家级创新企业4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专精特新”等创新企业28家、创新平台20家,获授权发明专利117件。成立了山东洛轴所轴承研究院和轴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15项。省以上商标、名牌达到31个,获聊城市长质量奖5个。
城乡建设 中心城区面积扩至39.6平方公里,是2011年的1.7倍;预计城镇化率达到56%,较2011年提高7.2个百分点。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编制了城镇化发展、南部新区、城市排水、供热等专项规划,城区详规覆盖率达到98%,乡镇总规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建设进一步提速。在经济开发区,新建改造了解放路、兴临路、银河路等道路及配套设施,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82家。在南部新区,高标准打造了“五纵四横”路网格局,地下管网同步建设,教育、医疗、商业等设施统筹实施,建成和在建小区15个,环境整洁靓丽,功能日益完善。在老城区,新建永济路、清泉街,改造温泉路、新华路、永青路、曙光路等道路,打通了站前路南段、育新路东段等15条道路,同步铺设雨污管网,实施绿化、亮化,新安装路灯1840盏。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实施了桑树园、古楼、沙窝屯、车营等29个城中村、棚户区征收改造,85%以上拆迁群众喜迁新居。在古城区,实施了元明运河环境整治及街巷硬化、亮化、排水设施等工程建设,保护了传统风貌,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在镇村,烟店省级、康庄聊城市级小城镇示范镇建设成效明显,6个镇办顺利通过小城镇提升工程验收。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6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43户、改厕40564户。城乡管理进一步加强。持续开展以治脏、治乱、治违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主干道基本实现机扫保洁。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实施了7条省道和2条高速公路的路域环境提升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累计淘汰落后设备5317台(套),关闭土小企业93家。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05万平方米,造林8.6万亩,生态文明乡村覆盖率达到22.2%。PM2.5年均值同比下降18%。完成了卫运河、裕民渠湿地、镇办污水处理站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等34项环境改善项目。两次通过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评估,为山东省获得第一名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生活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0%以上。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305元、11272元,增长7.7%、8.7%,是2011年的1.6倍、1.7倍。3.67万人脱贫,40个省定贫困村摘帽,超额完成聊城下达的任务。惠民实事扎实推进。累计修建城乡道路682.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629公里。城南水库建成投用,张官屯水库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了大众公园、火车站广场改造和济津河公园一期工程。建设改造城乡中低压配网1710千米。累计新增就业7.8万人。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完成整合,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400元、年人均3402元,是2011年的1.4倍、2.4倍。各类养老床位达到4790张,八岔路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各类保障房8472套。实施“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项目300个。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在聊城率先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累计建设校舍140栋、28.8万平方米,高考本科录取率稳居聊城首位。农民艺术节被评为“山东省特色文化品牌”,每年送戏、送电影下乡5000余场,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5个。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累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8万人、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2万人、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查体35.8万人次。双拥创城实现“两连冠”。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老龄、体育、广电、史志、档案、防震减灾、人防、消防、气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步。社会治理有效加强。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基层法律服务实现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管体制更加完善,成功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成功应对了漳卫河20年来最大洪水。平安临清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本项目厂址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本项目厂址东侧、西侧为其他轴承零部件加工企业厂房,南侧为耕地,北侧为其他企业厂房及村庄。项目区四周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敏感目标,项目周围社会情况见表7,敏感目标分布见图3。
表7 项目周围社会状况表
序号
名称
相对本项目方位
距离(米)
备注
1
阎梭庄村
N
75
村庄
2
吴梭庄村
WN
365
村庄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本项目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2、NO2、PM2.5和PM10等,本次环评采用临清市2016年自动监测数据资料进行评价,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8。
表8 2016年临清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单位μg/m3
项目
SO2
NO2
PM10
PM2.5
监测结果(年均)
37μg/m3
52μg/m3
144μg/m3
96μg/m3
二级标准
60μg/m3
40μg/m3
70μg/m3
35μg/m3
评价结果
0.62
1.3
2.06
2.74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2016年临清市城区SO2年均浓度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NO2、PM10和PM2.5的年均浓度均出现超标,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SO2 150 μg/m3,NO2 80 μg/m3,PM10 150 μg/m3)要求,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NO2 0.3倍、PM10 1.06倍、PM2.5 1.74倍。
2、地表水
临清市主要纳污水体为马颊河和卫运河。本次评价对象选定为马颊河三十里铺断面。根据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Ii=Ci / Si
式中: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pH标准指数
SpHj=(7.0-pHj) ∕ (7.0-pHsd) pHj≦7.0
SpHj=( pHj-7.0)∕ ( pHsu-7.0) pHj>7.0
式中,SpHj—pH值的标准指数
pHj—pH值实测值
pHs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值(一般情况pHsd取6);
pHsu—《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值(一般情况pHsu取9)。
2016年马颊河三十里铺断面的例行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9。
表9 2016年马颊河三十里铺断面监测及评价结果表
污染物
项目
CODcr(mg/L)
NH3-N(mg/L)
总磷(mg/L)
年均值
26
0.43
0.21
标准值
30
1.5
0.3
标准指数范围
0.87
0.29
0.7
从上表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16年马颊河三十里铺断面COD、氨氮和总磷指标年均值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的要求。
3、噪声
本项目位于临清市潘庄镇闫梭庄村村南,项目所在地属于1类噪声功能区,所在地无重大噪声源,声环境质量尚好,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的要求。
4、地下水
本次环评参考《临清市人民医院烟店分院病房楼建设项目》中厂址处(位于本项目西侧约3.5km处)的地下水监测数据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现状进行评价,监测日期为:2015年4月8日,监测单位为青岛京诚监测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10。
表10 地下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标准
评价结果
1
H
7.34
6.5~8.5
0.17
2
总硬度(mg/L)
1280
≤
50
2.84
3
溶解性总固体(mg/L)
3450
≤1000
3.45
4
高锰酸盐指数(mg
L
0.74
≤3.0
0.25
5
氨氮(mg/L)
0.1
≤0.2
0.5
6
硝酸盐(以N计)(mg/L)
2.4
≤20
0.12
7
亚硝酸盐(mg/L)
0.002
≤0.02
0.1
8
氟化物(mg/L)
0.77
≤1.0
0.77
9
硫酸盐(mg/L)
976
≤250
3.90
1
氯化物(mg/L)
639
≤250
2.56
11
铬(六价)(mg/L)
——
≤0.05
0.04
12
砷(mg/L)
——
≤0.05
0.001
13
汞(m
/
)
——
≤0.001
0.05
注:未检出的项目按检出限的1/2进行评价;“--”表示未作评价。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监测点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不能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其余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二、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地表水环境污染部分监测项目超标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可通过对区域内增加绿化、严格区域内各建设项目施工扬尘控制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空气:主要保护本项目局部区域的环境空气,主要为阎梭庄村、吴梭庄村的环境空气。
2、噪声:主要保护本项目局部区域声环境,主要为阎梭庄村、吴梭庄村的声环境。
3、地表水:主要保护目标为马颊河。
4、地下水:主要保护项目所在地及周围区域浅层地下水。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
3、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清洗及防锈油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非甲烷总烃二级排放标准(120mg/m3、10kg/h)、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 mg/m3);厂界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颗粒物厂界限值(1.0mg/m3)。
2、本项目废水不外排。
3、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的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相应修改单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生产不排放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废气。项目生产废水不排放,生活污水产生量共105.6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产生量为COD 0.04t/a、氨氮0.003t/a。经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收集后外运堆肥,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不需要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已建成投产,不再表述施工期工艺流程。
运营期工艺流程如下:购进的半成品经高频沾火炉热处理后,进行抛丸清理,再进行机械加工,后注塑、清洗,再注入防锈油、压壳,包装入库待售。项目清洗工序设置在装配车间。清洗用水和环保清洗剂经各自的过滤系统净化后,分别回用于磨床循环利用。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
噪声、固废
噪声、固废
半成品
高频沾火炉
抛丸
机加工
废水
包装入库
涂防锈油
清洗
注塑
废气
废气
废气处理设施(UV光解-低温等离子系统)
15米排气筒排放
图3 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项目已建成投产,施工期产生的影响早已结束,不再赘述。
(二)运营期
1、废水
项目有清洗废水产生,产生量约100m3/a,定期更换的废水用于乳化油配制不排放;车间地面不需冲洗,无冲洗废水产生。建设方在易发生跑冒滴漏的设备底部设置了托盘等收集废油液,不产生含油废水。
项目劳动定员11人,按照每人每天40L的用水量来计算,排污系数取0.8,生活废水产生量为105.6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350mg/L、SS 200mg/ L、氨氮30mg/ L。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为COD:0.04t/a,SS:0.02t/a,氨氮:0.003t/a。
2、废气
项目不产生燃料燃烧废气。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机加工及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含尘废气、清洗挥发的废气及防锈无组织废气。
(1) 含尘废气
本项目磨床机加工过程中产生少量无组织颗粒物。机加工颗粒物产生量较少;磨床在乳化液系统中运行,乳化液可起到降温除尘的作用,颗粒物主要成分是铁,密度大易沉降,很难逸出车间不再定量。
(2)清洗废气
项目生产中工件采用油基环保清洗剂清洗,油基环保清洗剂中含煤油等易挥发成分,按油基环保清洗剂全部挥发计算则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