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57733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河南十二五规划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 38号各市、 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 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2、,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 奋发有为、 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 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 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 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3、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 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城镇体系、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 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 好的态势、 好的气势。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

4、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统计, 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增加到3500美元,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293.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81亿元,年均增长20.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00亿元,比”十五”翻了两番,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00亿元,年均增长18.5%。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00

5、亿公斤以上,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及制成品200亿公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服务全国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畜牧和果蔬、 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 亿元,金融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35家;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4.73万件,比”十五”末增长3.4倍。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6、,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淘汰水泥、 电解铝、 钢铁、 铁合金等落后产能分别为5833万吨、 37万吨、 620万吨、 22万吨,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成运行,累计新增节能能力1300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3.8%和17.6%,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减排任务。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原城市群的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一批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之间快速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城际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

7、城以上城市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达到69个。郑州地铁1号线、 2号线开工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郑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 晋豫鲁铁路通道河南段和郑焦、 郑开、 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服务保障能力进

8、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电网薄弱环节得到改进,输配能力进一步增强;西气东输二线河南段建成通气,油气长输管道突破6000公里,炼油能力达到1000万吨;南阳核电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风电等新能源工程建设明显加快。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50万亩,防洪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得到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面积达到5270万亩。农村道路、 安全饮水、 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 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进。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工业企业

9、基本实现产权多元化,企业战略重组和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煤化集团、 中平能化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功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省、 市、 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断壮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45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全省60%的县(市、 区)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和科技、 文化、 教育、 交通、 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落户郑州,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成功引进富

10、士康等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预计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713亿美元,是”十五”的2.8倍;累计利用省外境外资金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是”十五”的5.8倍。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累计投入 .8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9%和9.6%,分别高出”十五”4.9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分别达到648.4万人和80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低保、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

11、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进,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937万平方米。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9.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分别达到89.08%和2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 新闻出版、 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了河南省艺术中心、 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 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经济发展总

12、体持续、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 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特别是我省持续、 延伸、 深化和拓展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 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势头正在显现,团结奋斗、 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属性

13、”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完成情况 年均增长() 年均增长() 预期性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700010227001282人均生产总值(元) 1810023450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90011138120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810累计339501516500累计546003045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累计450累计64846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 累计750累计8067城镇登记失业率() 5以内3388二、 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87869二、 三产业就业比重() 50以上551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 60以上605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14、) 453512城镇化率() 40左右39513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1509514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9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08908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323717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2057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073819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60177920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 累计11015累计1998384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73581590096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8406550099约束性指标2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88010572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15、9096525年末总人口(万人) 10100651001850726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77582791472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年价格) 累计20累计202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66492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累计14累计108累计176累计13830林木覆盖率() 262847注: 1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 价格, 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 价格, 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由于国家 畜牧业普查大幅调低了畜牧业产值,当

1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值比重仅34.2%,低于 40%的基数,致使目标值未能实现。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并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中原崛起、 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区域经济格局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我省市场、 区位、 资源、 劳动力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我省更好地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17、。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抢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机遇,提升发展层次。二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我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我省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进,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拓展,有利于我省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 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五是全省上下思

18、想统一、 精神振奋,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潜能,汇聚强大合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 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缩小与全国差距、 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三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防灾、 抗灾、 减灾能力不强,人口多、 底子薄、 基础

19、弱、 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四是改进民生难度巨大,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 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 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 发挥自身优势,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 人往哪里去、 民生怎么办、 粮食怎么保”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内需主导、 外需拓展、 ”三化”协调、 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 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 重在提升、 重在统筹、 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进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

21、键,突出发展第一要务、 第一要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 举措和进程,在发展中调整、 在发展中提升、 在发展中转变、 在发展中增效,提升发展层次、 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进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一个载体、 三个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

22、投资与消费、 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传统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建设中原经济区、 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按照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 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 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 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 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目标,围绕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四大战略定位”,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 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23、。进一步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创新体制、 扩大开放,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战略支撑,融入全局、 发挥优势、 准确定位、 互动联动,加快建设科学发展、 统筹协调、 开放创新、 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力争五年彰显优势,到 ,全省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在密切东中西联系、 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突出富民优先、 强省为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根本着力点,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基础,把创业创新作为实现途径,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经济社会又

24、好又快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综合实力、 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第二节 战略重点贯穿主题主线,实施总体战略,推进富民强省,”十二五”时期需要突出抓好的战略重点是:着力扩大内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经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促进投资、 消费良性互动,同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5、。着力调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 区域结构、 需求结构、 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着力改革开放。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推进开放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提升水平,以开放促发展、 促转变、 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高地。着力改进民生。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实

26、施民生工程,在就业、 社会保障和教育、 医疗、 生态、 环境、 社会建设等领域,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事,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使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第三节 战略布局按照区域自然条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 产业集聚、 农田保护、 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 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的沿京广、 沿陇海经济带,按照向心布局

27、、 集群发展、 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城市新区、 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它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以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为发展轴,以轴线城市为依托、 其它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强城市群内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动交通一体、 产业链接、 服务共享、 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经济联系紧密、 城市层级分明、 体系结构合理、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构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依托黄淮海平原、 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市、 区),实施农业综

28、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 流通、 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 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构建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格局。以山脉、 丘陵、 水系为骨干,依托山、 林、 河、 田等资源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 伏牛山地生态区、 太行生态区、 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第三章 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奋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优势得到

29、彰显,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 城乡结构、 需求结构、 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

30、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

31、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专栏2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单位 年均指标类别目标增长() 属性一、 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7009以上预期性国家2人均生产总值元2345038000预期性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645015预期性4财政总收入其中: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29313813700225010以上预期性5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779累计713450累计161020预期性6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624累计1998155累计56020预期性二、 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7服务业增加值比

32、重28133以上预期性国家8城镇化率39548左右预期性国家9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09516左右预期性国家10每万人创造专利拥有量件万人041预期性国家三、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1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914779147约束性国家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49343累计30约束性国家1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706预期性国家1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385约束性国家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价) 吨标准煤累计16约束性国家1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价) 吨累计17约束性国家1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化学需氧量按国家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国家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18森林增长

33、森林覆盖率2219按国家下达目标确定约束性国家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129四、 社会发展和改进民生19全省总人口万人100181037971以内约束性国家20城镇登记失业率3385以内预期性国家21五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万人累计648累计500预期性国家22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10572100约束性国家23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65997约束性国家24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累计200以上约束性国家25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50084609左右预期性国家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900244609左右预期性国家2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约束性国家2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7365预期性注

34、: 1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 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 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约束性目标待与国家衔接后,以国家确定的目标为准。第二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 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 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

35、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 技术先进、 清洁安全、 附加值高、 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 高质、 高效的方向,着眼于抢占未来制高点与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自主创新、 承接转移、 集约集聚、 改造提升和龙头带动,抓增量、 调结构、 增后劲,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原材料工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形成10个以上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和100家以上超百亿的企业集团。第一节 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适应消费结构升

36、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 增长速度快、 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食品、 轻工、 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选择竞争力最强、 成长性最好、 关联度最高、 支撑条件最优和见效最快的领域,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加快承接产业链式转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 ,装备制造、 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2万亿元,轻工、 建材产业分别超过万亿元,汽车、 电子信息产业分别超过5000亿元,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65%左右。汽车产业。扩大整车规模,积极发展专用车,以整带零、 以零促整,推动整车与零部件的集聚发展和互

37、动发展。依托郑汴新区,加快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推进郑州日产公司、 郑州海马公司、 郑州宇通公司、 开封奇瑞公司、 恒天重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优势汽车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新车型开发, 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形成经济型轿车、 轻型商用车、 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四大系列优势产品,发展成为中西部汽车制造和服务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专用车,扩大冷藏车、 工程养护车、 特种运输车等优势专用汽车生产规模,依托有条件的市推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力争 全省整车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龙头引领、 配套协同、 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信息家电、 半导体照明、 新型显示

38、、 下一代网络技术及服务等产业,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地。加快实施智能手机、 笔记本电脑、 数码播放器、 半导体照明、 光纤交换机、 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富士康IT产业园建设,提升配套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以郑州、 漯河、 鹤壁、 南阳市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 服务增值、 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壮大整机产品规模,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依托许昌、 平顶山市,加快中原电气谷建设,实施智能电网

39、产业园、 高压开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超特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力争到 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壮大提升洛阳动力谷实力,扩大重型装备、 现代农机、 工程机械、 大功率柴油机、 精密轴承等产品竞争优势,力争到 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南车集团洛阳轨道车辆项目建设,壮大站台设备、 盾构设备、 施工设备等关键装备规模,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基地。加快建设煤矿机械、 起重机械、 防爆电气、 空分装备、 数控机床、 矿山安全装备等特色装备

40、制造基地,形成一批主营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食品工业。强化原料基地、 产品开发、 冷链物流、 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工程,提升面制品、 肉制品、 乳品果蔬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推进主食工业化,做大休闲食品、 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烟酒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双汇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郑州综合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一批超500亿元的食品

41、产业集群,把我省发展成为食品工业强省。轻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沿海产业链整体转移,加快推进格力电器产业园、 美国纬伦制鞋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郑州家电、 周口制鞋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 优势品牌和产业基地,形成家用电器、 家具厨卫、 皮革皮具、 包装印刷、 塑料制品等五个千亿元产业。建材工业。抢抓城镇化加快推进机遇,大力发展节能、 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积极引进沿海家居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 卫生洁具陶瓷、 化学建材、 高档石材、 石膏轻质复合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壮大节能玻璃、 优质耐火材料等优势产品规模,培育安阳

42、和鹤壁陶瓷、 焦作塑料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中国重要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干法旋转窑水泥生产线,突出发展水泥制品,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重组整合、 精深加工、 降本提效,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化工、 钢铁、 有色、 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优化调整中加快发展、 在发展壮大中增创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兴服装产业基地。到 ,化工、 有色、 钢铁、 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化工产业。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促

43、进煤化工、 盐化工、 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工基地建设。突破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实施百万吨煤制烯烃及乙二醇工程,积极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品,形成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产品结构,把甲醇产能优势转化为甲醇深加工产业优势,建设豫北、 义马和永城现代煤化工基地。提高盐化工规模化深加工水平,实施百万吨聚氯乙烯、 百万吨尼龙化工工程,积极发展聚氯乙烯型材、 工程塑料等精深加工产品,拉长盐化工产业链条,建设平漯、 焦济、 濮阳、 南阳盐化工基地和平顶山尼龙化工基地。推进洛阳石化新增千万吨炼化和商丘千万吨炼化项目建设,积极发展PX(对二甲苯)、 PTA(对苯二甲酸)、 聚酯及其深加工产业链。有

44、色工业。发挥铝工业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煤电铝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铝加工集群发展,弥补能源成本劣势,建设国内领先的铝深加工基地。依托电解铝骨干企业,推进大型自备机组建设,参股煤炭企业,突破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铝加工技术瓶颈,发展轨道交通、 电子、 汽车等领域高端铝加工产品,形成完整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国内外深加工企业,推动铝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电解铝、 铝合金和铝加工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高起点发展镁合金板带材、 高精度铜板、 专用铜管、 钛板带及换热器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钨钼加工和铅锌合金比重,加快济源铅锌加工、 鹤壁镁加工和洛阳钨钼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钢铁工业。加快骨干企业与国内大型钢铁集团

45、的战略重组,弥补原材料供应短板,推动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组建产业联盟,实现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推动骨干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 工艺现代化改造,突出精品化和差异化,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扩大专用宽厚板、 优质棒线材、 汽车用钢、 精密钢管等优钢系列品种,加快建设安阳优质钢和舞钢宽厚板基地,形成”高、 特、 专、 精、 深”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纺织工业。强化设计创意、 品牌塑造、 营销网络、 产业配套,突破织、 染等瓶颈制约,壮大服装、 面料和家用纺织品规模。突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优势服装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自主服装品牌,建设成为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 展示中心和销售中心。大力承接中高档面料和服装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品牌服装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有条件的纺织产业密集区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完善上下游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