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 为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审时度势,对学校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战略谋划和全局性的部署。一、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一)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1.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带
2、领全校师生员工,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大力弘扬“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通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显著提升了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了发展保障力,日益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实现了学校教育事业新的跨越,为推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各办学层次协调发展。经过五年的发展,研究生、留学生规模增长迅速,普通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适时调整了专科、成人教育规模,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发展形势喜人, 各办学层次协调发展,基本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由2005年的19851人增长到2010年
3、的28525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由17866人增长到24843人,研究生由93人增长到947人,留学生(人次)由3人增长到65人。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与考试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改革等四大改革工程,逐步完善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品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连年位居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前列。建立并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
4、革。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7项;国家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108项。学校在2006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建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学科为主体,经、管、文、工、法、理等协调发展的学科框架体系;建成了省级重点学科5个(其中立项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零的突破,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0个;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开局良好,发展形势喜人;建成2个教育部科研平台和9个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1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3项,
5、省(部)级科研项目6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8项,发表论文6735余篇,专著162部;办刊质量大幅提升,西部论坛入选核心期刊,学报社科版被评为“重庆市一级期刊”。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人才团队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以来,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取得突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名师、重庆市“百人计划”入选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度增长。学校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43人增长到167人,增加近
6、3倍;高职称教师由429人增长到646人,增幅达51%。引进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博士105人,硕士157人。开放办学特色鲜明,对外合作交流空前活跃。制定了 关于进一步开放办学的实施意见,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成效显著,与16个国家(地区)47所知名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成中外合作办学学院2所;与境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160余个相对稳定、形式多样的实践实训基地,建成校企合作办学学院3所;与市内外10余个市、区、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10余个实质性的横向科研服务机构,承担各级政府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800多项;全球发展学习网络重庆远程学习中心已成为世界银行和国务院西部
7、办辐射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基地。学校现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单位,开放办学全面深入开展。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功能布局更趋合理。校园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合理调整江北校区、兰花湖片区等校(片)区功能设置;多方考察论证校园拓展用地并积极推进茶园新校区征地工作;通过土地置换为学校收回办学资金、资产近4亿元;完成了教职工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学生实习实践大楼、多栋新学生公寓等的建设、改造工程,新增校舍面积54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的居住条件,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校园环境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荣获2009年“
8、重庆市优秀园林式单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仪器设备值、纸质图书总量、当年教育经费支出等稳步增长;进一步推动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一体化,促进了数字化辅助教学平台的优质网络资源开发、应用和共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和谐校园构建有力。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师生员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学生两地书”、“36182”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党员服务站、学生工作“六进公寓”、年度“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造血式资困助学模式”、班级日志、“
9、唱读讲传”等活动受到中央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国内高端媒体深度关注;学校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称号;一批优秀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办学效益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校党委、行政议事制度,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建立并坚持了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和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在学校民主管理、监督中的作用,推动了教职工民主权
10、利的落实和学校管理体制的完善;通过在校园网上设立校长信箱、意见建议等栏目,广泛收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供学校决策参考;大力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三风”建设;学校共清理规章制度264个,根据学校发展对其中的100个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差距与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任务相当艰巨。教师总量仍然不足,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学科领军人物匮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拔尖人才欠缺,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后劲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重道远。“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弹性学分制有待完善,教学方法和考试
11、方式亟待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须进一步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须进一步提高。学科综合实力面临挑战。特色和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有待强化;一些新兴学科尚未形成特色和优势,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知识创新的意识不够强,科研团队的力量不足,原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不多。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须进一步提高。开放办学仍须深化。国际国内合作通道和平台亟待进一步开发,产学研用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加强和创新,多层次人才培养合作空间有待拓展。办学资源结构性不足。学生规模不断扩张与实际可用空间不足的矛盾,软硬件条件改善与资金短缺的矛盾仍然存在,资源整合利用力度有待加强,校区功能布局有待进一
12、步调整完善。 (二)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1.机遇 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知识和人才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站在国家战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高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和发展思路。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立高校分类体系、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改革导向,特别是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等政策,对中西部地方高校,尤其是我校这类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地方高校
13、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内涵、坚持办学特色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提出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等的转移支付力度。对西部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赋予西部高校独特的发展契机。成渝经济区建设以及重庆落实“314”总体部署,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实现“两江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西部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打造集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传媒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高地等,不仅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能满足重庆和西部建设发展实际的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对人才培养
14、的数量、质量、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我校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具有财经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2.挑战 新的形势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和任务,在相对有限的高教资源竞争中,如何准确识别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如何及时反应、迅速组织、系统应对国家战略提出的新要求,把一切发展机遇转化为现实优势,是我校“十二五”甚至更长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东西部高校的差距客观存在,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中西部1062所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6.93%),尤其是我校这样的地方高校既要面对“985”、“211”、部属重点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在学科、师资、
15、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强势压力,又要克服因合并、下放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特色不特、强势不强的瓶颈,能否在国家对中西部教育体制改革框架中试点先行,能否在传统优势学科、生源质量、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多方面获得发展契机,甚至后来居上,也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近年全国高校普遍开设财经学科专业,综合类、理工类院校利用相关学科交叉优势构筑经济管理学科新的增长点,东部沿海院校以区位优势网罗人才,各财经类院校发展迅速,实力不断增强。此外,如何促进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学科提高层次和水平,更好服务区域经济提档升位;如何突破传统惯性思维,解读和运用政策,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对我校而言都存在严峻的挑战。二、指导思想及办
16、学定位(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师生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坚持开放办学,强化社会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办学定位学校类型定位: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学科发展定位:紧紧围绕财经特色,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构建大学科群,加大对文、工、法、理等学科的支持力度,真正实现我校经、管、文、工、法、理等学科的协调发展。办学层次定位:重点推进高质量
17、且生源数量相对稳定的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探索发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按需发展应用技术及其他类型教育,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人才培养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三、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1.奋斗目标通过5-10年的努力,实现我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型,把学校建成整体办学实力位居中西部同类型高校前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经、管、
18、文、工、法、理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2.发展步骤第一步:强力推进转型升位(2011年-2015年)。在未来五年,将加大对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本科生、研究生结构比例;力争引进各类国家级拔尖人才,培育凸显财经特色的优势学科,打造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到2015年,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显著转变,推进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重大转型的进程。第二步:持续实现全面提升(2016年-2020年)。到2020年,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在国内外影响进一步扩
19、大,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转型,建成经、管、文、工、法、理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3.发展战略一是特色发展战略 特色理念是我校办学理念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将特色理念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资源,集约力量,坚持优化财经特色学科,大力支持其它学科,继续深化开放办学,突显各学科的优势特色专业,走“特色致胜”之路。二是内涵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三
20、是和谐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多校区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整体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等多方面关系;要以师生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构建安定团结、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二)具体发展目标1.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到2015年,规划在校生规模31000人(其中本科生27500人,硕士研究生3000人),本科专业增加到60个左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卓越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力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质量工程项目取得新突破;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进一步
21、提升,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就业率保持中西部高校前列,优质就业比例达到50%。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33000人(研究生比例不低于15%),本科专业增加到65个左右,实现教育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探索推行学部制,优化整合资源,打破学科专业与院系壁垒,激发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大学科群。力争到2015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突破,培育2-3个达到博士授权点水平的一级学科,新增3-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8-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现重大突破,新增3-5个省级科研平台,把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人
22、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多个研究领域达到重庆市领先水平,取得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深入发展,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总体水平位居市属高校及中西部同类高校前列。西部论坛入选CSSCI来源期刊, 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核心期刊。力争到2020年,优势学科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显著增强,经管类学科中一定数量的专业建成在中西部甚至全国有相当影响的特色优势专业,文、工、法、理类学科各有1-2个专业取得突出成绩,办出显著特色,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崭露头角;实现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奖项的大幅增长,积极争取高附加值和有较大影响的横向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
23、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3.师资与人才队伍建设 2015年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超过7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30%(经管类优势学科和工学等特色学科博士占比达60%,文、法、理类学科博士教师占比明显提升,外语、体育、设计艺术等学科教师学历有明显提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超过50%;具有国(境)外留学半年以上培训(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10%以上、有地方或企业挂职锻炼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20%。到2020年,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的合理结构。4.开放办学与国际化水平 到2015年,建立健全具有开放
24、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个学院至少与1所国(境)外的高等教育机构、1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和有效的合作关系;打造开放办学精品项目,努力建成35个开放办学示范学院,探索建立重庆金融学院;国(境)内外产学研合作广泛开展,实现产学研合作平台对教学单位的全覆盖;创造条件成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不断扩大发展留学生教育规模,建立和完善留学生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力争实现每个学院至少有1个专业具备招收留学生的条件。力争与国外高校在海外合作共建1所“孔子学院”。5.校园文化与信息化建设 以凝炼 精神为核心,建设优秀的精神文化;以推进具有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重点,建设先进的制度文化;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
25、重点,建设优良的行为文化;以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重点,建设优美的环境文化。培育一批具有我校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和品牌,努力使我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重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升级校园骨干网为万兆,建成安全稳定、适度超前的基础网络硬件平台;构建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完善电子校务系统和信息门户;依托校园网络,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切实将校园网建成集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师生互动、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现代化便捷网络,努力将重庆远程学习中心打造成为重庆地区与世界无缝衔接的网络学习平台。6.土地利用与基本建设坚持量力而行
26、、循序渐进原则,优化校园布局,合理配置和管理各类资源,科学决策江北校区、兰花湖片区、长橡厂片区、茶园拟新征地块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茶园新校区征地建设工作。着重实施图书馆、学生公寓、运动场地、产学研大楼、新征地块的规划和建设等工程,努力完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全面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适应发展需要的校园设施。以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为目标,打造融南山、龙脊山、翠湖于一体的公园,努力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美丽校园。7.投融资体系与财务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主动争取政府支持,把握国家关于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和化解债务的政策,努力抓实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积极推进多
27、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和吸纳社会资源;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及科研团队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料、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等。四、主要任务及政策举措(一)深入实施质量立校工程,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工作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按需求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体系。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
28、造人才培养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卓越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院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开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拓展校企、校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进一步突出对拔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力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取得新的突破。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育新的专业
29、生长点,建立健全专业评估制度,按照战略新兴产业专业和国家新专业目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支持专业定位明确、培养模式有特色、培养方案切实可行、有较强社会适应性专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学校的品牌专业,形成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专业;推动各专业与社会各界、国内外高校以及校内相关专业的广泛合作与交叉渗透,形成科学合理、具有我校特色,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及学分制改革。通过精品课建设加大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前沿与综合类课程,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式方法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校的课程建
30、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建设一批精品教材;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作用,开展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建成一批优秀教学课件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化考试方法改革,加强过程考核,按照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相结合,科学评定学生成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配套工程,扩大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进程的自主选择权,在学分互认制、导师制、跨学科选课制等方面进行新探索,使学分制成为助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以能力
31、培养为导向,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突出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建立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鼓励探索多元实验考核方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要结合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与创业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到 2015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所开设实验课程比例达80%,重点建设5-6个国家及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健全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32、身体及心理素质。丰富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人文、科学经典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整合第一课堂任课教师与第二课堂学生工作队伍及班主任等力量,实现对全校每位学生有个性、分阶段、成系统的动态学业与职业规划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内驱力。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深化素质拓展的内涵。健全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落实个性化就业帮扶措施,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各类社会实践和创业活动,积淀学生人文底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制定实施大学生创业制度与办法,成立 学生创业实践经营公司等平台,支持一批有潜力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
33、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有影响有特色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2.推进培养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以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整合、精炼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知识更新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依托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设立跨学校、跨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中心;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逐步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动态淘汰机制;积极探索与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研究生,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从海内外著名学术机构、政府机关、各大媒体和大型企业聘请知名学者和专家
34、作为合作导师,推广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大力推进研究生“三种经历”,使三分之一左右的研究生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扩展专业学位培养领域,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硕士品牌,力争应用型研究生占到研究生总规模的50%。3.适度发展应用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搭建终身教育平台应用技术教育发展要以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其教育规模、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面向社会急需的行业,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
35、础能力。继续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基地,拓展渠道,增设应用专业和培训项目;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各层次继续教育,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继续实施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试点项目 农民工就业转移培训子项目;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函授教育,加快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打造出若干独具优势与特色的品牌项目,基本构建起面向社会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大幅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系统意识、质量意识,构建全面的、系统的、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体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实
36、习实训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和质量评估管理;将招生过程、学风建设、实习过程、毕业生追踪调查(社会参与评价)、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等教学管理各环节,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各层次教育,科学地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统一协调运作的范围;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及考核机制,进一步发挥教授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学术指导作用;加强教学指导与督导督察队伍及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监督和指导职能;强化各学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水平,包括校、院、系三级组织系统、多维的信息收集系统、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估分析系统和反馈调控系统,
37、最终形成良好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和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积极探索创新活校工程,构建学科科研创新体系按照“优势突出,集成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以服务国家、行业、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科群和一级学科建设为主线,突出科技创新与学术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炼方向、突出特色、汇聚队伍、构筑基地,建立健全优势学科培育机制,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明显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结构和布局科学合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科研创新体系,营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术环境。1.突出优势、彰显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坚持“固强扶弱、持续增长,整合资源、全
38、面覆盖,交叉渗透、突出特色,狠抓重点、壮大优势”的建设思路,启动实施省级重点学科暨博士一级学科立项建设项目、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项目、拟申报一级学科立项建设项目、拟申报一级学科培育建设项目、已有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项目,以及拟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项目等六个项目。切实抓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点申报工作,继续完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探索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加大投入,集成优势,进一步加强财经特色学科的建设,凸显优势学科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型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大力打造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工程、新闻传播学等优势学科,着力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支撑学科,强力推动
39、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系统科学、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建设学科,建成经管、文法、理工、艺体四大学科集群,打造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及跨学科交叉发展的学科体系。2.整合优质资源,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坚持优质资源共享,打破学科内部资源条块分割现象,进一步完善共享机制,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省部级科技创新大平台。科学规划建设学科科研平台,完善平台建设制度和投入机制;完善科研平台考核办法,努力提升科研平台的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国家-省部-学校”三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探索构建跨学科科研平台,促进跨学科科学研究。加强现有1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
40、平台的带动作用;到2015年,新增35个省级科研平台,争创新的国家级科研平台。3.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强化科研统筹规划,结合学校优势,把握重大科技问题方向,围绕重大目标积极谋划,超前设计,凝聚力量组建创新团队,组织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通过跨学科、跨院系的交叉渗透,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增强重大科研攻关和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使重大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总量持续上升;抓好“优秀科研人才”、“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创新型科研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学校科研资源,形成竞争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的比较优势。“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实现
41、国家社科基金、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突破和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的突破;力争承担1-2项科技部重大或重点项目;围绕地方经济、科技的重大需求和问题,推出系列化、显示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产出在重庆市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4.深化校地企合作,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紧扣重庆7大支柱产业和9大产业集群,围绕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我国枢纽型国际贸易大通道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努力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切实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大力拓展合作单位和合作领域,在与现有的战略合作伙伴保持良性合作的同
42、时,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积极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横向课题研发,在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信息交流和传播等方面,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力争与企业合作创办1-2个产业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努力将该工作站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研发中心。积极发展校办科技产业,将科技产业发展成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联合重庆金融研究院举办“两江金融论坛”,为重庆建设“内陆金融中心”汇聚智力资源。5.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学科管理、科研体制与机制创新不断探索学科管理的新机制,探索一级学科管理模式,建立学校、学部、学院(研究平台、学科点)
43、三级管理体制,落实学科建设项目责任制。创新学科建设思路,将重学科申报工作转到重学科内涵建设上来,促进学科硕士点、重点学科、拟打造的学科博士点升级建设。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适度拉长评价和考核周期,营造竞争向上、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重点调整与建立学科科研的全方位激励机制和重点投入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办法,明确院系科技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定实施重大项目预研基金和国家重大、重点项目配套基金计划,加大对承担重大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创办科技型企业者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鼓励源头创新,促进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学科、科技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完
44、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制度,积极发挥“专家治学”的作用,加强学科方向调整与凝练、学科团队建设、重要研究领域和重大课题确定等方面的论证与评估工作。(三)大力加强人才强校工程,建设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问题是决定学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根本问题,要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设优势学科群和创新团队为核心,以培养、引进优秀学科团队带头人、学术骨干为重点,以完善学校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为保障,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索实施五大计划。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计划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
45、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着力打造一批处于学科领域前沿、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优秀创新群体,全力引进一批国家级学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实施弹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政策,加大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和体制,搭建创新平台。完善优秀教师送培制度,实施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的政策,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问、交流和学习。完善兼职特聘(关键岗位)教授聘任管理制度,构建一支高层次兼职教授队伍。力争到2015年,聚集10名左右在相关学科有全国影响力的
46、领军人物,在某些优势学科实现长江学者零的突破。2.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着力推进中青年教师“三种经历”(出国进修、国内访问、到大中型企业挂职)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博士化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学历和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健全学校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构建优秀人才可持续培养支持体系,完善投入机制,制定倾斜政策,定期选拔和资助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通过学历教育、学术交流访问、学术考察、科研合作、各种岗位培训以及选派人员到知名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兄弟院校进修学习等形式,落实和完善五年内让教师全部轮训一遍的计划
47、。力争国内知名大学在我校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分站,方便我校教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团队协作、提倡集体攻关,增强团队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进取心;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工程中心等平台为依托,对从事国家和重庆市重点发展领域、科学与技术前沿研究的优秀创新团队给予重点资助,推动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在每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都要形成一支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领衔、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研究成果丰硕的学科团队,为博士点建设作好准备。优化资源配置,对重点支持的创新团队,要采取特殊政策,对创新团队在人员聘任
48、、配套科研经费、职务聘任、岗位津贴、科研奖励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促进信息、人才、设备等跨学科、跨学院、跨部门共享。到2015年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打造我校学科建设的龙头队伍;新增3-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12-1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后备团队。4.加强培养体系建设,实施高水平管理队伍打造计划丰富管理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培养机制,以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培训理念、内容和方式,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管理队伍建设。通过上岗培训、业务培训、理论研讨、专题调研、在职自学等形式提升素质;通过组织调训、网络培训、国(境)外培训,拓展教育培训途径;通过上挂、下派、交流等方式,让管理队伍进行多岗锻炼,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增强管理队伍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年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5.健全体制机制,实施人力资源科学管理计划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益。重视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等三支队伍的协调建设,以学校的发展定位为指向,科学合理做好“三定”(定编、定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