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二-近代化探索中的周年大事
时政热点篇
专题二 近代化探索中的周年大事
一、专题解读
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结果来看,可得出走资本主要道路不能救中国的结论。
2.2011年是洋务运动的150周年,是辛亥革命的100周年。这两件大事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洋务运动开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创办了近代海军、设立了新式学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则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
二、命题展望
1. 2011年是洋务运动开始的150周年。从洋务运动的客观效果上来看,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与中国当前大力发展经济、积极融入世界的形势不谋而合,因此成为各地中招考试的重点。我们复习时要重点注意掌握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近代教育、近代传媒的典型代表,这同时都与上海有关,所以可能结合上海世博会进行回顾和联系。
2.2011年是辛亥革命的100周年,这也是我们中国重大周年事件中的重头戏。2010年的两会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已经成为焦点话题,武汉更是准备投入巨资打造辛亥革命百年标志性纪念景区、首义文化区、辛亥革命博物馆、纪念碑等工程。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将主要集中于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全面影响和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方面。
三、新闻聚焦
1.武汉将建近代工业博物馆纪念“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 本报武汉9月5日电(记者杜若原) 记者从近日在武汉举行的张之洞120周年纪念活动获悉:武汉市将在原“汉阳铁厂”旧址上,兴建一个占地500亩的武汉近代工业博物馆,以此纪念“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及其开创的中国近代工业文明。
2.曾国藩诞辰200周年吸引全国媒体前来探访 作为迎接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的序幕活动之一,“全国媒体小记者曾国藩故里行暨曾国藩学堂修学行健之旅”活动今天在双峰县荷叶镇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小记者及其父母、老师和专家,将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进行一次知行合一的成长励志体验之旅,以身临其境来感受“曾国藩家教思想”的独特魅力。
3.新华社透露我国今年将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新华社昨天发文展望2011年中国大事。其中第4件大事为“两岸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章说,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纪念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4.华盛顿拟办两岸百名将军书画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台海网12月11日讯 中新网消息,美国大华盛顿地区将于1月1日新年来临之际举办“海峡两岸百名将军书画展”,本次汇集了两岸一百多位将军的书画作品展是当地华人庆祝新年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该展览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据组委会介绍,本次展览的主题是“赞和平、创和谐、促发展”,来自中国大陆人民解放军将军的书画作品全面记录了人民解放军从诞生到成长,从壮大到发展的漫长历程;而来自台湾将军的作品,大气凝重,底蕴深厚,部分老将军的国画作品,突出了两岸和平发展,两岸同胞和睦为贵的时代主题,意蕴深远。
四、考点链接
1.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
2.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
3.1862年京师同文馆
4.1872年《申报》
5.1873年轮船招商局
6.1879年商务印书馆
7.洋务运动的评价
8.1894年成立兴中会
9.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2.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五、全角命题
1.近代化与近代史的区别
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生活诸多方面,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于洋务运动。近代史是一个老师阶段,指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它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兴起的一场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其目的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这与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相违背,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技术人才,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都是学习西方的一次改革,都对各自国家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性质上,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上,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明治维新则较全面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结果影响上,洋务运动随着北洋舰队的覆没而宣告失败,但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明治维新则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4.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关系
辛亥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为推翻清朝统治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武昌起义出现于辛亥革命的过程当中,是辛亥革命标志性的事件。武昌起义成功了,但辛亥革命却没有取得彻底胜利。
5.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及留给我们的教训
说辛亥革命成功主要指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说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其教训在于: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6. 辛亥革命和世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为中国引进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本质上讲,辛亥革命与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一样的,特别是受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最大。
六、考点精炼
1.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B )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2.右图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创办者是( A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B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C )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5.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B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6.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其中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 A )
A.辛亥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改革开放
7.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纲领是( C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8.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B )
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
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
9.“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B )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C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1.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的意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运动期间在上海兴办的近代企业?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结果何如?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上海轮船招商局
(2)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加快上海的发展,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结果如何?
(3)综合以上信息,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运动: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2)举措:决定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结果:促进了上海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3)腐朽的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12.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要办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活动。玉林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个?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探究二】资料收集
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 ⑥“自强”、“求富”
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 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结论
政治方面
④
经济方面
思想观念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探究四】深入研究
(4)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五】探究体会
(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
参考答案:
(1)2011年;湖北省;孙中山。
(2)三民主义。
(3)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结论
政治方面
④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意思相近,答对1点即可)
经济方面
⑦
思想观念方面
⑧
社会生活方面
(4)价值:可以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后,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依然很保守;可以说明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有限。(意思相同或相近)
(5)方法:要从整体来分析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分析历史事件,要对资料进行辨析;要论从史出;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主见;要学会合作学习;要学以致用;要关注社会热点。(只要从历史学习方法角度回答,合理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继后又改为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5页
(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图是什么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该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兴起,这次运动后期宣传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回答:辛亥革命后,封建尊卑思想有何变化?这从侧面说明辛亥革命最突出的思想贡献是什么?
参考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2)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3)被平等思想所取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