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做好医院控感工作掌握病区的分区:清洁区(限制区)值班室;半污染区(半限制区)治疗(换药)室;污染区(非限制区)普通病房。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不同区域的拖把如病房、走廊、厕所不得混用并应定点放置,拖把分池清洗,禁止在洗漱池冲洗,拖把及水桶用后要洗干净进行消毒并凉干,拖把不凉干不准隔天再用.要严格区分,固定放置,不得交叉使用。拖把标识(拖把上粘一段相应色不粘胶纸):治疗室使用绿色拖把;病房使用黄色拖把;楼道(公共区域)使用一黑色拖把;卫生间使用一-红色拖把。保洁人员不固定,不了解医院、病区区域划分及意义,为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工
2、作内容交叉,保洁工具混放混用。如扫地、擦拭床边框、门把手、走廊扶手等同时进行,抹桌毛巾未做到一桌一用一消毒,而是一桌多用。医院卫生洁具细菌学调查,拖把、抹布比物体表面中含菌种类既多,量又大,作为每日必用的清洁工具不仅达不到清洁的目的,反而成为细菌散布工具;拖把、抹布可用“细菌培养基“来形容,含有大量的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杆菌污染严重,有时可高达30 %。医院的卫生清扫和消毒必须按科学方法和规范方法操作,如定期清扫病房应采用清洁湿式方法,抹布应作必要的消毒,应该一床一更换;拖把应保持干燥,分区固定使用,否则它们就成了染菌载体,而造成污染扩散.正确掌握消毒、隔离基本方法工作人员自身:不了解各项工
3、作的目的,要求,方法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而是随意配置,浓度过高或太低,即造成了消毒液的浪费,又达不到消毒的目的,还造成环境污染、耐药菌的产生。应在科室护士指导下进行:(1)地面消毒: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氯消毒剂(250-5mg/L)拖地或喷洒消毒地面。 对结核病人污染的表面,可用0.2%过
4、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擦洗。(2)墙面消毒: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状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经常进行清洁就可以了。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2。0米一-2。5米高即可。应保持无尘和清洁,不允许出现霉斑。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胞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mg/L-5mg/L擦洗或与20mg/L-3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为度,一般50ml/ 2 ml/ 。(3)病房各类物体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有桌子、凳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只进行日常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
5、湿抹布或季胺盐类消毒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当室内各种用品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注意抹布必须做到一床一巾。 用含有效氯2mg/L5mg/L的消毒剂溶液、含有效250mg/L-5mg/L的碘伏,可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紫外线灯照射:1)悬吊式或移动式等消毒时,离污染表面不宜超过1米,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米一2米。2)紫外线灯管必须保持清洁,每周1次用酒精擦拭一次,照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根据物品及要杀的病原微生物适当延长照射时间。3)照射时注意不要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伤害。 其它表面的消毒:包括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
6、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消毒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不懂的地方多问护士长和护士,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操作。(4)病室日常消毒:患者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紫外线消毒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用清水湿拖,一日一次。有明显污染或被病人血。含氯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配制时,应注意防护,应戴罩、橡胶手套、穿防护服或长靴或围裙,在配置的容器中.外用消毒剂,不得服。置于儿童不宜触及处。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应尽快清洗去除残余药物
7、防止腐蚀与漂白.用于消毒餐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稀释应用冷的自来水,防其受热分解。现配现用,一般不超过24小时。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化学消毒剂使用“七不要”不要把消毒剂当作灭菌剂处理。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液中。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不要随意在消毒液中加入洗涤剂(中和作用降低)。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不要认为使用消毒液后消毒物品就能达到无菌、可靠和安全。清洁影响因素1、责任心:树立良好的职业荣誉感、工作责任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不能粗心大意、怕麻烦、图省事,特别是在无人监督下更要严格遵守消
8、毒和卫生制度。2、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脏污时随时更换;勤洗手,特别是养成做不同的操作前注意洗手的习惯.原则1、湿式清洁。2、洁污分开:使用前与使用后分开。3、清洁用具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一桌一椅一抹布、一房间一拖布,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m2。4、使用后清洗干净并晾干,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从感染科平时的检查来看许多地方拖把放置不规范,加强管理洗手洗手的重要意义1、手是医疗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完成。2、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性感染途径引起,而手是传播的主要途径。1、医院的环境是一个大的贮菌库。
9、外环境中有各种环节造成微生物污染。医务人员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手部会沾染各种微生物。2、手是最主要的交叉感染的媒体,但由于手部生理结构,其是无法进行灭菌处理的,而化学消毒剂长期使用对皮肤有损伤。只有经常性注意洗手,将手部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才能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指征1、接触清洁的物品前。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脱手套后何时需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后触摸自己的脸部前离开病房、医院或诊室前脱去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手套的使用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
10、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在可能接触到血液或其它具有潜在的传染危险的物质、粘膜或皮肤破损处时须使用手套在护理病人后要脱去手套,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在护理同一个病人时,如果要把手从一个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清洁的部位时,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如果要再接触
11、清洁的部位或附近的物品,必须更换或脱去手套;手套不能重复使用。如果要重复使用手套,必须用适当的方法确认手套的无菌及完整性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5类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塑料制品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 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