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概述与适用范围
1.1 本程序阐述了航线维修中航前、航后、短停和日常维修的规定与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飞机维修工程部航线维修部、生产计划部、福州分公司机务部。
1.3 程序属性
■ CCAR121
■ CCAR145航线
□ CCAR145定检/部件
2 依据文件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规则”。
2.2 《维修工程管理手册》“航线维修”。
3 术语和定义
3.1 航前维修: 每个日航班首班前的维护(在每次航后维护后下一次飞行前应执行)。
3.2 短停维修: 两次飞行中途经停时执行的维护(若在两次飞行中途经停期间已执行过航后、航前维护,则不需要执行短停维护)。
3.3 航后维修: 完成日航班飞行后的维护(经批准后允许连续的两个日航班飞行后仅执行一次航后维护)。
3.4 日常维修:每两个日航班飞行后的维护(经批准后可以在连续的四个日航班飞行后仅执行一次日常维护)
3.5 日航班:每日安排的首班至末班之间的所有航班(以航班的计划日期为准)。
4 要求
4.1 所需的人员岗位
航线放行人员、航线维修人员、MCC调度人员
4.2 职责
4.2.1 航线维修部、福州分公司机务部:负责完成航前、短停、航后维修工作,签署维修记录,报告故障信息;完成整机放行工作,签署整机放行。
4.2.2 生产计划部:负责根据公司航班计划,控制航线维修人员执行何种航线维修。
5 航线例行维修工作的规定
5.1 飞机例行维修环绕目视检查路线
5.1.1 飞机环绕目视检查路线遵循顺时针方向闭合环绕原则。不仅对于整个飞机实施目视检查的路线和方向应遵循顺时针放行闭合环绕原则,对于飞机的某个部位检查也应遵循该原则,如发动机部位、起落架部位、机上和驾驶舱区域等。
5.2 维修一架飞机时,航线维修人员应登机查看飞机航线维修记录本和客舱维修记录本中有无飞行组和乘务组反映的故障/缺陷记录,如有,依照本手册“航线非例行工作程序”执行。
5.3 沿着飞机环绕目视检查路线,持该机型本次维护类别的例行工卡(包括附加工卡/检查单),按工卡要求逐条逐项地实施目视检查和勤务工作。应做到看一项、完成一项、圈划一项,以免漏项、漏检。
5.4 沿检查路线实施目视检查时,视线扫过的区域应适当扩大,使相邻区域产生适当重叠量,以确保不漏检。如光线不足,应手持手电,保证手电亮度足够。
5.5 目视检查应做到口到、眼到、手到,甚至鼻到,保持与检查区合适的距离。发现任何异常点应认真识别,必要时借助梯架登高近观或使用工具打开有关口盖进行检查。
5.6 实施例行检查和勤务工作时,各专业/部位要携带各自的工具、手电以及抹布等,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看到有脏污之处立即清洁。
5.7 发现类似脱漆、活动关节润滑不良、钢索干燥缺油、水分渗入、腐蚀迹象以及任何可疑现象等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并完成相关工作,保证基本维护质量。
5.8 航线维修人员在完成分配的临时性指令或工卡项目后,应在航线维修记录本处理栏中记录。
5.9 例行勤务添加滑油时应依照各机型维护手册中“发动机滑油勤务”的规定执行,并按照工卡要求做好记录、报告和录入工作。
5.10 实施例行维护工作中如遇任何技术问题,应及时寻求技术服务处维修工程师解决。按各类法定维护手册、MEL等技术文件处理。
5.11 实施例行维护工作后应在工卡单上签字。将签署完整的工卡夹在飞行记录本中,注意及时、正确记录正常勤务添加的有关油液量。维修记录的填写要按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维修记录填写规范”填写。
5.12 使用的工具、梯架应及时清点、清洁、归还、归位,落实工具“三清点”制度。
5.13 每日历日飞机飞行任务结束后,航线维修人员正常执行航后维修。MCC调度人员根据公司航班计划,在执行航后维修所需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及时通知航线维修人员对相关飞机执行短停维修。
6 航线例行维修工作管理程序
6.1 航前维修的程序
航线维修人员
6.1.1 至少提前90分钟到达停机位。
6.1.2 会同监护人员在检查飞机外表、门锁和舱门封条(或其它等效措施)完好后,办理交接手续,签字接收飞机。
6.1.3 将各种布罩、堵塞(盖)、销子等随机设备取下,清点齐全,放在规定位置。
6.1.4 飞机需牵引时,依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飞机牵引与滑行工作程序”执行。
6.1.5 根据该型飞机的维修工作单(卡)完成航行前维修工作并在工作单(卡)上逐项签署。
6.1.6 检查飞机是否有故障或缺陷,如有,应依照“航线非例行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航线放行人员
6.1.7 检查飞机飞行记录本的记录,确认飞机维修工作结束,故障已排除或已正确处理,根据 “航线整机放行工作程序”完成整机放行工作。
航线维修人员
6.1.8 当本场天气满足结冰条件时,应依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除、防冰工作程序”完成除、防冰工作。
6.1.9 清点工具、设备,确认齐全。
6.1.10 飞机离港前应至少有一名航线维修人员在场。
6.1.11 取下起落架安全销,将安全销放置在各机型规定的位置。
6.1.12 绕飞机一周,检查确保飞机各舱门、盖板已关好,飞机外表各部位完好,周围无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6.1.13 接好耳机,依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航线维修规则”中的规定指挥飞机起动、出港。
6.1.14 飞机离港后,应清洁、整理工作现场,将维修工具和地面设备放置在规定位置,方可离开停机坪。
6.1.15 完成维修记录的录入工作,将所有工作单、卡(包括飞行记录单/故障维修记录单黄联)交当班的航线值班员处理。
6.2 短停维修的程序
航线维修人员
6.2.1 接机人员应知道了解飞机进港时间及停机位进出港信息和非例行工作内容,并提前到达停机位。
6.2.2 根据需要准备好耳机、前轮转弯销、轮挡、警示锥和等接送飞机工具。
6.2.3 准备飞机维修工作单(卡)和相应维修工具工具。
6.2.4 依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航线维修规定”,指挥飞机进入停机位,并挡好轮挡。
6.2.5 听取机组的故障报告并详细查阅飞行记录本。
6.2.6 依照该型飞机的维修工作单(卡)完成短停各项维修工作,逐项完成工作单(卡)并签署。
6.2.7 检查飞机是否有故障或缺陷,如有,按照“航线非例行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航线放行人员
6.2.8 检查飞机飞行记录本的记录,确认飞机维修工作结束,故障已排除或已正确处理,根据 “航线整机放行工作程序”完成整机放行工作。
航线维修人员
6.2.9 如飞机短停时间较长,在所有工作完成后,按照“飞机监护程序”执行。如距起飞时间超过1小时,可关断电源,关好窗户,舱门。至少在起飞前1小时,通知车队靠客梯车,上飞机启动APU,给飞机通电,并视情打开空调。
6.2.10 当本场天气满足结冰条件时,应依照《维修标准作业手册》“除、防冰工作程序”完成除、防冰工作。
6.2.11 清点工具、设备,确认齐全。
6.2.12 飞机离港前应至少有一名机务人员在场。
6.2.13 离港送机根据本程序6.1.11-6.1.14的步骤完成。
6.2.14 完成维修记录的录入工作,将所有工作单、卡(包括飞行记录单/故障维修记录单黄联)交当班的航线值班员处理。
6.3 航后维修的程序
航线维修人员
6.3.1 进港接机根据6.2.1-6.2.4的规定完成。
6.3.2 查阅飞行记录本并尽可能详细的向机组了解飞机的技术状况,并依照该型飞机的维修工作单(卡)完成航行后的各项工作。
6.3.3 检查飞机是否有故障或缺陷,如有,根据“航线非例行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6.3.4 完成维修记录的录入工作,完成以及发动机/APU滑油添加量在ARMS系统中的录入,。系统发出警告提示时,按照“航线非例行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航线放行人员
6.3.5 检查飞机飞行记录本的记录,确认飞机维修工作结束,故障已排除或已正确处理,根据 “航线整机放行工作程序”完成整机放行工作。
6.3.6 将工作单、卡(包括飞行记录单/故障维修记录单红、黄联)交给当班的航线值班员处理。
航线维修人员
6.3.7 关断电源,关好门窗,舱门,撤离各勤务车辆,视情盖好各种布罩、堵塞(盖),作好停放系留。
6.3.8 清点工具、设备,整理场地。工作梯及其他设备应摆放在规定位置。
6.3.9 全部工作结束后,会同监护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MCC调度人员
6.3.10 若根据公司航班计划,出现当天航后维修所需时间不足、需要将相关飞机航后计划改为短停维护的情况,则及时通知航线维修部对该机执行短停维护。
6.3.11 对相关飞机后续例行维护工作进行控制。
7 工作记录要求
无
8 流程图
8.1 航前维修流程图
8.2 短停维修流程
8.3 航后维修流程
9 使用的表格样式
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