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_魏晓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494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_魏晓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_魏晓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_魏晓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魏晓虹(),女,山西繁峙人,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编审,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钱思宇(),女,山西阳高人,山西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第 期(总第 期)年 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性 性 性 性 性别 别 别 别 别视 视 视 视 视域 域 域 域 域下 下 下 下 下的 的 的 的 的七 七 七 七 七夕 夕 夕 夕 夕民 民 民 民 民俗 俗 俗 俗 俗变 变 变 变 变迁 迁 迁 迁 迁探 探 探 探 探析 析 析 析 析魏魏魏魏魏晓晓晓晓晓虹虹虹虹虹 钱钱钱钱钱思思思思思宇宇宇宇宇(山山山山山西西西西西大大大大大学学学学学,山山山山山西西西西西 太太太太太原

2、原原原原 )摘要:在传统节日七夕节中男女两性扮演着不同的文化角色,是不同民俗活动的承担者。文章试图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男女两性在七夕节中扮演的角色入手,分析不同形态社会对两性性别建构的不同,并从性别角度分别阐释七夕民俗的变迁原因。对七夕节日主题的演变作简要分析,对七夕传统文化主题的重塑之路做初步探讨。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建构;节俗流变;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乞巧望月,寄托心中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七夕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中最感性的一个节日,与其他节日文化内涵中的热烈宏大或慎终追远不同,七夕的节日文化是含蓄

3、而浪漫的。在传统七夕文化中,女子乞巧赛巧,男子晒书曝衣,各享其乐。可见不同性别在七夕节俗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和分工,而几千年时光流转,在现代七夕节俗中,男女两性在节日文化中的角色产生了新变化。“性别作为身体的文化隐喻,承载着社会秩序、权力关系以及文化身份的争斗,无时无刻不在被塑造与建构。”文中提及的性别,不是指男女之间的天然生理差异,而是指文化、历史等外在因素赋予两性不同的分工与责任。本文尝试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待七夕的节俗流变,并具体分析男女两性在节俗中角色定位的变化,探讨七夕节日主题的演变与社会对传统节日主题复兴的态度与尝试。一、传统七夕文化中的性别角色如果说中华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的气质与女性

4、最为契合,那么这个节日一定是七夕节。夜空漫天星斗,女性素手穿针,重温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佳节良宵既温柔又感性,正如眼中含情脉脉的女子。七夕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从别称也可以明显看出,七夕的节日主题和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是围绕女性展开的,男性在这个节日中存在感不强。但在七夕千年流传的节日文化内涵中,男性始终处于全然缺位的状态吗?未尽可知。下文将从七夕节传统民俗入手,分别勾勒男女两性在节日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对应的文化地位。(一)作为节日主体角色的女性七夕节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其次便是七夕的传统民俗乞巧。乞巧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然较为陌生,但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乞巧是女性在七月

5、初七这一日进行的一项娱乐性较强的祈愿活动,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女性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乞巧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夜,女性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活动。女性乞巧是为了求织女星传授技艺,乞巧的形式是对月穿针,手工制作物品、摆放瓜果、喜蛛结网等。多人一同乞巧,这项活动便带有竞赛意味,也称“斗巧”,过程中既能展示女性的心灵手巧,胜者还能获得好彩头,寓意美好。唐代诗人林杰曾有诗名为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活动基本以此形式出现,各地区也有其独特的七夕风俗和乞巧形式。乞巧活动最早在汉代时便已流行于宫廷,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载录:“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彩女即为宫女,葛洪描绘了

6、汉代宫女常在七月七这天在开襟楼上穿针的画面,而这样的场景众人都习以为常了。这时的乞巧穿针活动范围还限于宫廷内,但已经存在像“开襟楼”这样惯用的乞巧场所,可见这时乞巧已非个人行为,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节日活动。当然,如果乞巧只是宫廷习俗,它便无法深入寻常百姓家中,无法流传千年,成为中国古代女性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隅。民间才是乞巧风俗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福地。民间乞巧风俗更为多样,趣味性更强,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愿。“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可以看出,这时乞巧的内涵已不限于结缕穿针,摆放瓜果和喜蛛结网都已成为乞巧活动的

7、一部分。梦粱录记载:“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但乞巧的最终目的是要乞得智巧,所以除各种乞巧活动外,诚心祈愿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周处风土记记载:“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或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描写七夕节人们洒扫清洁,请愿于神的过程,人们为了自己的愿望“祈请于河鼓织女”,不外乎“乞富乞寿,无子乞子”这些愿望。其中乞子之

8、愿固然与女性相关,但乞富乞寿确是男性女性心中共同的愿望,所以在祈愿活动中,不能将男性排除在外。至唐宋时期,七夕风俗的娱乐性和狂欢性更趋明显:不但宫闱庆祝活动隆重热烈,民间亦张灯结彩,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开元天宝遗事中曾有七夕宫中设宴,鼓乐齐鸣,宫中妃嫔对月穿针的相关记载,可见相比于汉代宫女穿针而言,宫廷的七夕庆祝活动已经升级。民间也是如此,七夕成为设宴出游的“狂欢时刻”。东京梦华录卷八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为之乞巧楼”。可见七夕已经成为民间默认的欢庆之节,七夕前三五天便已“车马盈市,罗绮满街”,一派欢腾景象。至此七夕节已不只是女性乞巧的节日,

9、而是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庆祝性节日。(二)作为节日次要角色的男性作为集社会权力话语于一身的男性,似乎在别名“女儿节”的七夕节中存在感不强。其实不然,作为古代社会权力的实际拥有者,男子虽不直接参加乞巧、斗巧的活动,但也有与其自身相关的风俗活动。再者,女性乞巧的最终目的和文化隐喻中,一直都有男性在场。在七夕当天穿针乞巧虽与男性无涉,但七夕的曝衣曝书之俗确是与男性息息相关的。最早在汉代四民月令中便有七月七日曝晒经书及衣裳的相关记载。古今岁时杂咏七夕部沈佺期曝衣篇自注谓:“按王子阳园苑疏:太液池边有武帝曝衣阁,帝至七月七日夜,宫女出后衣登楼曝之。因赋曝衣篇。”此为宫中曝衣习俗的相关记载。民间亦循曝衣曝

10、书之道,世说新语排调云“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七夕曝衣曝书之俗大概与时令相关,七夕处于夏秋之交,天气晴朗,正适合曝衣曝书,去霉除污。曝衣是男子对衣冠整洁重视度反映,而曝书自不必说,与男子前程更是休戚相关。古时男子读圣贤书,走科举之路,自然对书本笔记等物珍而重之。男子主外,在外读书考取功名,建功立业,故七夕曝衣曝书;而女子主内,操持中馈,故七夕乞巧,以求得心灵手巧的技艺,以便更好地操持家务。社会性别分工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节令习俗之上。除此之外,上文中也曾提到七夕无论宫廷民间多设宴席,共饮同乐。节日赴宴虽没有明确的性别指向,但宴席多半是男子交游唱和、推杯换盏的场合,女子

11、在这类宴席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张爱美与辛修頵曾撰文以颜测等人的七夕诗结合魏晋南北朝士族势力来推测这一时期士族在七夕举行家族宴饮的可能。除民众外,帝王也有感于七夕宴游的热烈气氛,唐高宗李治曾作七夕宴悬圃二首:“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由此可见,七夕风俗并非与男性全然无关,男性的社会分工与责任决定了他们在这个以女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第 期子乞巧活动为主基调的节日中处于次要地位,但并非全然隐退。“七夕节中的儿童裁诗、拜魁星、晒书的仪式活动则是强化男子的读书求取功名的活动,以此活动同样实现对男子社会性别的确认。”只是这种性别确认的力度远远无法与七夕节女子性别确认的力度相比,所以七夕节俗流传于后世时

12、,“乞巧”成为七夕节俗的代名词,曝衣曝书、拜魁星等活动逐渐不被世人所知。(三)七夕文化主题的性别透视从古代社会七夕节男女性别扮演不同角色,可以得知七夕节是女性活动的主场,乞巧是七夕节最广为人知的习俗,甚至可以成为七夕节的代名词。所以古代七夕节的文化主题也是由乞巧活动衍生而来,基本可以总结为乞巧、乞子和爱情三个方面。乞巧是向织女乞得智巧的活动,而为何女性要乞得智巧,追求心灵手巧呢?这与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密不可分的。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评价不是出于对女性的自身才华、魅力和功绩,而是出于她在家庭中的贡献。换言之,古代女子的人生价值是在家庭中得到实现和彰显的。礼记昏义 有云:“妇顺者,顺于舅姑,

13、和于家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可见女子要想得到“顺”的评价,需要顺从舅姑,与家人和睦,以夫为先,还要精通丝麻布帛之事,即在纺织女红方面有所造诣。对古代社会女子的评价标准有初步了解之后,七夕乞巧的原因和内动力便自然水落石出。纺织水平的高低对女子至为重要,直接关系着她们的社会评价与在家庭中所处的境遇。所以女子在七夕节向司纺织的神明“织女”乞巧,以求得与“织女”一般巧夺天工的纺织技艺,从而赢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当然,乞巧活动并非全然是社会性别分工压迫和推波助澜的结果,乞巧本身也是彰显女性才华的绝佳舞台。“女性的心愿、女性的灵巧、女性的智慧,乃至女性的艺术创造才能,都通过乞巧活动而表现出来

14、”。从这种角度看,乞巧活动不失为一种女性展现自我、宣泄压力、竞技娱乐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于古代女性来说尤为难得。乞子是乞巧活动的衍生主题,或者说是乞巧活动的一种隐喻。前文曾提到过风土记的记载,人们在七夕祈愿时“咸怀私愿”,而这些“私愿”不外乎乞富、乞寿、乞子等几种。其中又因古代人看重子嗣,重视家族繁衍,所以乞子的意图更为强烈。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七夕中记载:“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内廷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塐,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笼罩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其中提到的“摩睺罗”是一种蜡制的婴儿模型,唐代时称为“化生”,妇女求子时常用。在

15、阴阳学说中,月为阴,所以女子对月穿针乞巧的活动也隐含着求子和生殖崇拜的意图。妇女乞子的强烈愿望也与社会和家庭对妇女的期待与要求有关,古代封建社会休妻的标准被总结为“七出”,而无子便是“七出”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将本应该由男女双方共同承受的繁育后代的责任全部施加至女性身上,子嗣凋零也全部归咎于女性,面对这样的期待与苛求,女性求子欲望强烈,乞子活动频繁,也就不难理解了。与女性相对比,男性在七夕节中所扮演的是一种隐性角色,他们虽然不是乞巧乞子活动的参与者,这些活动和习俗背后的文化成因中永远有着男性的影子。他们作为掌握社会和家庭话语权的“主人”,女性的依附者,既是女性乞巧乞子的根源性推动力,也在七夕节中

16、扮演着欣赏者、记录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二、现代七夕民俗中的性别意识时光转过千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仍然是被国人所广泛认同的七夕节。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节日气氛早在七夕到来前许多天便开始预热。但现代七夕节相较之于古代七夕,节日面貌早已焕然一新。“民俗的传承与变异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革不传承的民俗事象。”女性不再对月穿针乞得智巧,男性也早就没了曝衣曝书的习惯,男女两性在七夕节这天所扮演的角色,早已随着社会转型和新兴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女性:参与感强的节日主体虽然由女性主导的乞巧活动已经不是七夕节日文化的风向标,但现代女

17、性在七夕节的参与感总体来讲仍然要强于男性。针对七夕节节日参与感的问题,人们大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看法:女性参与感更 年 月魏晓虹 钱思宇: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强、男性参与感更强和男女参与感大致相同。虽然认为七夕节男女性参与感大致相同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总体来讲,社会对七夕女性节日参与感的确认度还是要高于男性。形成这种节日性别参与感差异的原因从根源上来讲还是与社会性别的建构有关。相较于古代女性扮演的家庭语境下的顺从型角色,现代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地位可以说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男女平等的思想最终撼动了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对妇女的高压统治,女性已经

18、拥有了独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必再作为别人的依附者而生存。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也转向对她们个人价值的评估,而并非从她们在家庭中的价值实现来反观女性本身。这种地位的变化使得女性自主意识开始强化,一些女性已经开始认为取悦自己比取悦异性更为重要,“爱自己”的思想开始在现代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中广泛传播。女性愿意在七夕这天独自去做一些有仪式感的事情,比如去餐馆吃饭,买花送给自己等。虽然比例不大,但这仍然表明了一种“取悦自己”的趋向。在打破七夕是情侣的节日这种刻板印象的前提下,越来越多没有伴侣的单身女性倾向于自己享受节日,为自己准备一份合心意的礼物,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时光,而单身男性很少会这

19、样做。两相对比,七夕节女性参与节日庆祝的积极性强于男性。其次,虽然前文中提到了随着封建传统的断裂和社会转型,女性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若说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建构完全平等,也是不可能的。虽然现代女性的身份已趋向多元化,家庭已经不是她们唯一的生存场域,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女性仍然是与“家庭”“家务”等词汇联系最为紧密的人群。女性“被家庭化”的趋向仍然明显,“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短时间内不会从国人的文化基因中移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女性比古代女性所承受的社会分工更为复杂,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使得女性需要有一些排解自己压力的契机和空间。女性相较于男性来说在节日中放松和排遣自我的欲望

20、更加强烈,所以她们对于节日的到来是期待的,态度更加积极,参与感也更强。最后,大众传媒和商品经济对节日进行的性别差异化的宣传和造势也是造成两性节日体验感差异的一大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精进,大众传媒成为现代人获取和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信息的获取和感官上的刺激,一定程度上会悄然影响人们的某种文化心理。年的七夕节虽然是在 月份,但大众传媒平台上对七夕的预热早在一个月前便已开始。许多商家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大力投送广告,企图在七夕这一“浪漫礼物消费热潮”的节点上抢占一些市场份额。有趣的是,这些广告推送和信息传播,大部分都是针对送给女性的礼物,如各类化妆品和珠宝首饰。以抖音为例,直接

21、推送化妆品广告已经不是商家宣传的主流,他们往往会和粉丝基础强大的短视频博主合作,创作出情感性丰富的故事视频片段,并将商品作为视频中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巧妙植入到故事中去,既不显突兀,也达到了宣传效果,无形中将七夕、商品、礼物等关键词传递给了每一个刷到视频的人。女性刷到该类视频自然会接受商品信息,而男性也会因为这个视频被提醒七夕的到来和准备礼物的必要性。商家往往会推出“七夕限定”款商品,水钻、星空、粉色等女性喜爱元素的添加和本身女性适用的商品性质,无疑是将女性作为节日消费的潜在受众。除线上的造势和预热外,线下商场的七夕宣传和活动也明显地贴合了女性的审美趣味。据笔者在太原茂业天地商场实地观察到的情况

22、,诸多珠宝品牌商都打出了类似“大声说爱你相拥过七夕”(周大生珠宝)的标语,设置的合照打卡处和海报也都明显带有桃心等女性喜爱的元素。且在七夕当天,茂业天地商场内珠宝店中客人络绎不绝,客流量远超售卖男性手表、皮带的店铺。可见无论是从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建构、女性自身的精神需要,还是女性消费品的热卖来看,女性仍然是七夕节日文化最主要的构造者和受众。(二)男性:活跃在节日中的“边缘人物”现代男性在七夕节中的参与感较之古代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及女性。由于现代七夕节的爱情主题格外突出,许多人将七夕节视为“中国情人节”。大部分人认为七夕节可以增进情侣之间的感情,节日仪式感会让自己感到幸福。少数人认为七夕节本质上和

23、其他节日差不多,七夕的功能就是让大家记着还有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对于节日体验感本身便弱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第 期于女性的男性,尤其是没有伴侣的单身男性来讲,节日的参与感是比较淡薄的。但目前处于热恋或已婚状态的男性对七夕节则有不一样的认知,多数热恋或已婚男性都有为伴侣或配偶准备礼物或制造惊喜的自觉,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在这方面男生应该表现得更加主动,伴侣或配偶才能感到开心,情感或婚姻关系才能维持或者升温。男性心目中对七夕的印象,来源于社会对男性的性别建构和男性自身的兴趣取向。即使是在倡导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男性也总是传统观念中“权力”“一家之主”的形象代名词。在这一方面,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仍

24、然对国人产生着持续且深厚的影响。男方作为未来家庭的顶梁柱,付出的金钱和精力一般要多一些。社会对男性的性别建构使得男性有着普遍、相对固定,甚至是刻板的兴趣点,如经商、政治和法律等等。而女性则对与家庭相关的话题更感兴趣,如饮食、家居和园艺等等。男性对社会生活方面话题的关注度远不及女性,所以在包含在社会生活模块下的七夕节的话题中,他们显得沉默寡言甚至是缺位。男性对七夕节的潜意识认定也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男性的兴趣点不在此,他们潜意识中认为生活色彩浓厚的七夕节是女性的主场,七夕也是属于女性的话题,自觉地把自己定义为七夕节中女性的陪伴者或者是边缘人物,所以在谈及七夕节相关话题时,他们会主动将话语权

25、让渡给他们心中七夕节的主要角色即女性。而女性也认同男性志不在此,所以会主动计划七夕节的活动。换言之,这实则是两性对社会性别建构高度认同的结果,男女性都认为作为权力性、控制性角色的男性对七夕的话题不感兴趣,所以才会出现对七夕话题的回避和主动让渡现象。但男性在七夕节中也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七夕礼物和惊喜的准备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七夕节当天笔者在茂业天地商场实地观察时,发现女性在挑选珠宝、化妆品等商品时,大多数男性同伴会陪伴在女性身旁为她提出建议,或者提供其他帮助,并非完全站在一旁,等待女性购物结束。所以在现代七夕文化习俗中,男性并非完全“隐身”,只是他们在节日中扮演的角色相对女性来讲较

26、为边缘,但他们仍然活跃在七夕文化习俗的每一环节,成为活跃在节日中的所谓“边缘人物”。(三)两性节日体验感的“平等化”趋向虽然现代七夕节目前仍然是女性的主场,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男女两性在爱情中应该是平等的,在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中,男女双方都应该给予对方爱意的表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情侣和夫妻主张男女平等,会在七夕当天送男女朋友礼物,七夕当天约会和游玩的场所也是由男女双方共同决定,认识到了两性恋爱关系不应该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应该互相给予。“男性给予、女性接受”的性别成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互相给予、互相付出的平等的两性恋爱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建构模式的一

27、种反叛。从男性视角来看,他们或许也不愿意接受传统社会性别建构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权力性”“控制性”的标签,这使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周华山认为:“每个人都有性别,父权体制局限女性之余,也令男人承受极不人性的压力与要求,令男性的形象与心态也相当扭曲,自幼被要求在事业、性事及一切事情上坚强勇猛,要非人性地压抑、掩饰一切人性的脆弱。”所以在社会性别建构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其实也需要宣泄情绪,也需要感受到“被给予”。从女性视角来看,倡导两性节日体验“平等化”,或者说是倡导两性恋爱关系平等化是女性主体意识不断强化的结果。女性认为自己拥有和男性同等的经济、文化权利,而且有能力肩负与男性同样的社会责任,所以不

28、应该长期处于被动的“接受”处境,而也应该主动的“给予”,与男性平等分享恋爱与婚姻中的责任。两性在七夕以及其他节日中互相给予,赋予对方平等的体验感,这反映了现代人想要挣脱社会性别建构赋予两性的刻板印象的强烈愿望,也是男女平等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表现。三、七夕主题的现代转向七夕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乞巧、乞子和爱情是它一贯的精神内核。但在新时代发展,现代社会转型的新语境下,七夕节的主题也顺着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始发生转向。传统的“乞巧”和“乞子”习俗已与现代社会发展方式不适配,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脱胎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爱情主题却在现代七夕节大放异彩,成为七夕节的新代名词。由于爱情主题的 年 月魏晓虹 钱思

29、宇: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重合,七夕节的节日文化内涵也逐步贴近于西方传入的情人节。但多数国人仍对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保持信心,并推动七夕传统节日文化在各个领域方面的重塑与复兴。(一)乞巧和乞子主题的淡化乞巧和乞子是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在七夕这天进行的最主要的两项民俗活动,前文也提到,从根源讲这些习俗脱胎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和“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社会形态。而在今天,小农经济社会形态早已瓦解,女子的社会分工也并不只是操持家务和绵延子嗣,她们拥有和男子同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成为家庭中的经济来源之一。可以说,现代女性同时承担了“耕”和“织”两项工作。既然女性已经不依附男性和家庭而活,那么家

30、务也就并非是由女性一方承担。而且在现代纺织技术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下,纺织工业规模宏大,人人都穿上了成衣,对于个人纺织技术的依赖程度早已大大降低。所以女性也就没有必要去乞得智巧,求得高超的纺织技艺了。再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女性作为家庭劳动力之一也忙碌地周转在工作地与家庭之间。七夕节在我国并非法定节假日,我们不能苛求女性在经历完工作和家庭事务的忙碌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去对月穿针乞巧。乞子是一项中国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至今仍有生命力留存,甚至在某些地区乞子的香火从未断绝。而放眼整个现代社会来看,女权意识的崛起和男女平等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多数家庭对于生男生女已

31、不再抱有执念。并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怀孕生子的生物学原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不会再将生子的压力全部加于女性。将长期压在中国古代女性头上的“传宗接代”的帽子拿开,现代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压力大大减轻,所以便没有理由将“求子”的愿望寄托在神秘莫测的神灵身上了。总体来讲,乞巧和乞子的习俗因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无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找到生存空间,所以便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二)爱情主题的突出七夕节的爱情主题主要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传说七夕这天是牛郎织女一年唯一一次能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分离的夫妻在这一天才能得到短暂的团聚机会。人们被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深折服,所以对

32、七夕这一节日加诸了更多情感性的色彩。这种情思在七夕主题的诗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既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样欲言又止的情意,也有“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的可望不可即的怅然,还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隆重的爱情誓言。古人万千情思,皆诉之于笔下,娓娓道来。而现代社会倡导恋爱和婚姻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不再是束缚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桎梏。人们愿意更加主动地去迎接和享受爱情,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恋爱方式,习惯于在每一个与爱情相关的节日庆祝和维系情感,再加上大众传媒对七夕爱情主题的有力宣传和引导,现代七夕节爱情主题的突出便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重塑传统七夕节日主题的尝

33、试与努力七夕爱情主题的一家独大,使得七夕节其他文化内涵处于逐渐萎缩的状态。现代七夕节人们的过节方式和切身感受到的节日文化,似乎已经越来越贴合情人节。人们对七夕节的内涵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认为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针对此观点许多学者都对这两种节日进行了溯源式的比较研究或七夕转型思路的探讨研究,试图从学术角度为七夕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建言献策,现代民众也大多保持着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第二种看法认为七夕本质与情人节不同,希望七夕主题多元化,丰富除爱情主题外的节日内涵。社会各界主题都在为七夕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中央电视台七夕晚会、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等七夕主题节目融入各种七夕传统文

34、化元素,尤其是 年河南卫视的七夕舞蹈龙门金刚美轮美奂,视觉效果绝佳,备受好评;街头有汉服爱好者自发组织的表演和宣传活动,着力向人们弘扬汉服和传统文化之美;笔者调查商场内的电玩城发起“爱的穿针引线”活动,两人一组,每人用一只手,两人协作完成手工,即可得到奖励。活动主题和内容明显与七夕传统的“对月穿针乞巧”习俗相关,令人不自觉地回望文化传统种种尝试和努力,目的均是为了发扬光大七夕传统文化,让传统习俗在现代七夕的节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第 期日空间内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但如何将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生活空间合理重塑和复兴,仍然是社会各界需要持续探讨和尝试的方向。四、结

35、语两性在七夕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习俗仪式虽然因时间的流转、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归根结底是社会性别建构的结果。两性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分工,都直接影响着七夕节民俗文化的变迁。男女两性对自己在节日中性别角色的确认以及两性在节日中的互动与合作,是传统七夕节日文化在当代流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无论七夕的节日主题和民俗活动如何变迁,我们都希望它与传统文化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传统文化的基因在节日中不会断流。但七夕传统文化的重塑和复兴之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走完的,这条路要走下去还需要社会各界乃至每一个国人为此持之以恒地努力。参考文献:李昕 建构与解构:性别民俗视域下的牛郎织女传说 人文天下

36、,():(东晋)葛洪 西京杂记 北京:商务印书馆,:(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长沙:岳麓书社,:(宋)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孟元老,著 邓之诚,注 东京梦华录 北京:中华书局,:(宋)蒲积中,编 徐敏霞,点校 古今岁时杂咏 西安:三秦出版社,: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 北京:中华书局,:张爱美,辛修頵 论两晋南北朝七夕诗创作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王天鹏 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陈戍国 礼记校注 长沙:岳麓书社,:严明 乞巧与守拙:中国女性艺术的艰难抉择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周华山 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本文责编:赵凤媛 年 月魏晓虹 钱思宇:性别视域下的七夕民俗变迁探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