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性别差异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研究_赵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4941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别差异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研究_赵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性别差异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研究_赵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性别差异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研究_赵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23大众文艺就业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带来的男女职业发展机遇与地位的不同一直备受关注,提升女性职业者在就业环境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也是学者们长期研究的热点。设计师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愈来愈受重视的职业之一,更需要有清晰的认知。本文则针对女设计师的职业自信构建问题开展实证研究,通过中国和芬兰两国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及职业环境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的影响因素。由来自中芬两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数据表明,女生的比例、毕业率及学业成绩均高于男生。在Clark(2006)的研究中提出,与这些成就相关的男生的态度和动机显示,他们似乎不像女生一样认为学校在他们的生活中很重要1。与男生相比,女生发现课

2、程作业更有意义和有趣,并看到了学业对未来的重要性3。而来自两国平面设计行业中男女职业人员的比例及其成就的数据则截然相反,男女从业人员比例相仿,但男性的成就却远远高于女性。这一现象与文化背景、社会观念、生理差异等各种因素有关,同时,早期的研究中也表明,信心是个人成就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仅次于天赋和机会2。也就是说,职业自信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平面设计在职业领域里对设计师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同时平面设计工作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专业能力和个人自信是影响职业发展的直接和首要因素。本文将职业自信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比中芬平面设计师调研数据分析男女在生理特

3、征、性格、文化、职业和性别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以探索男女职业发展差异与性别差异、职业自信的关系及程度,为研究建立女性职业自信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一、关于女性平面设计师自信心构建因素的实证调查本研究通过中芬两国调研数据对比,来确定影响女性职业人员自信建立的共性和个性因素。参与者来自中芬两国高校的平面设计学生(学士、硕士、博士)、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总计318名,男女比例为 71%/34%,学生与职业人员的比例为81%/19%。对学生调研主要采用问卷和叙事方式,对职业人员及教师的调研主要通过访谈方式进行调研,调研主题包括了个性特征、成长经历、文化背景、性别观念等,并重点对比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中自信

4、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性别差异下女性设计师职业自信构建研究*赵 月(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摘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各阶段,女性设计专业学生的数量均高于男性。然而,女性设计师在工作环境中的地位却与男性相差很多。一些人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父权社会的固有观念和生理差异,然而,女性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足也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实证调研,试图分析女性设计师在职业发展中缺乏自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社会性别概念下女性职业成长的途径。研究结果也可为她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针对

5、如何提高女性自信和获得职业竞争力的教育及社会机制改革提供相关依据。关键词:设计师性别差异;自信心;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5-0223-03*基金项目:课题名称:2017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项目就业性别差异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育适应性研究,课题编号:YJ1711120,主持人:赵月。文化综合224大众文艺二、自信构建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自信构建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因素、个性特征、性别观念、成长经历、社会成就等。(一)生理因素形成的性别差异对自信建立的影响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首先来自生理学的

6、基本特征。男性思维跳跃,善于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理性思维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善于语言表达,情感丰富,感性思维能力优于男性4。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影响其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个性特征和专业自信6,生理的性别差异并不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女生更愿意配合调查回答问卷,并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她们希望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讨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和态度。而男生似乎不喜欢谈论这些话题,尤其是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的题目,他们的回应简短明了,几乎没有细节。另外,在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尽管女生很爱学习,但她们的问题会比男生多,男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此外,在受访者中缺乏自信的女性中

7、81%的人表示,成长中的不良的经历是影响他们自信心建立的重 要因素,例如来自父母的压力、受到消极的评价或社会地位低下等。然而,来自男性参与者的调查结果中没有报告同样的问题。从调研结果看,女性更希望有规则可循,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男性相对比较独立自主,富于冒险精神,敢作敢为,男女天性的不同是影响自信构建的重要因素。(二)性别观念对自信建立的影响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性别不只是生理特征,而是一种社会存在的形式,即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即带有社会属性,并不只是体现在生理特征上,而是社会对性别特征的认同,是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别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

8、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并非仅仅由其生理决定5。个体对社会性别的认知直接影响对社会分工、性别特质的理解和认可程度,从而也影响对职业发展的期望,以及职业自信的建立。以下分析影响性别观念形成的因素,从而探讨性别观念和自信建立的关系。1.性别观念形成的内部因素对于性别认知及行为特征来说,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是性别观念形成的内在因素。在调查中显示54%的人认为他们受到了性别心理暗示的影响,31%的人表示他们没有感受到性别规范的压力,15%的人则否定了这种影响。同时个体对性别观念的期许也是性别观念形成的内在动力:15%的

9、人更喜欢了解性别观念,喜欢追随传统的性别观念;而77%的受访者持相反看法,不希望受到陈规定型观念的影响;8%的受访者不介意性别陈规定型观念,同时也不会影响他们个人的判断。2.性别观念形成的外部因素家庭是性别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关于来自家庭的性别教育的调查中,38%的受访者认同家庭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54%的人认为没有受到家庭性别教育的影响,8%的人认为有一定的影响。来自学校的性别教育也是个体性别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38%的受访者认为受到了来自学校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整个教育过程:“在学校里,女孩应该表现得像女孩一样,举止得体,控制一切冲动”,“当一个女

10、孩在学校取得成功时,老师和同学们会认为她很努力,而当一个男孩成功时,更多地认为他很有天赋”;62%的人认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教育中性别规范的影响:“我认为教育对男孩和女孩是相当平等的”。社会媒体的性别暗示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的性别观念产生着影响:62%的受访者认为会受到媒体信息性别暗示的影响,媒体宣传中的性别角色定位对他们的性别观念及行为倾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8%的受访者则认为媒体对他们没有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的态度:一是对媒体信息的漠视,一是对媒体宣传的对抗,这部分受访者的共同的特点是有独立的人格特征和明确地避免外界影响的意识。从以上调研结果看,性别观念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性别观

11、念又反作用于其社会定位及性别期许,这是影响职业期望和发展定位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影响职业自信建立的影响因素。三、性别认知基础上的自信构建模式在以上的分析中得出,个体的性别认知是社会性别形成的基础,设计师的职业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社会性,女设计师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知直接影响到她们职业自信的建立。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个性特征、性别认知及成长经历的调研,总结得出在自信建立过程中,个性特征、性别观念和成长经历是影响自信建立的三个核心因素。基于不同因素的组合关系,自信构建有着截然不同的轨迹。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天性特征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而根据个体不同的性别观念和成长经历,将获得不同程度的自信文化综合225大

12、众文艺水平。例如,具有天性积极乐观特质的人,不介意传统的性别观念,不会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一直保持较高的自信水平。但具有消极自卑特质的人多数遵循传统的性别观念,他们较难建立自信,即使他们已取得较好的成就和社会地位,也很难建立高水平的自信。而性格倾向不明显的人群则很容易受到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他们对传统性别观念多数持保守态度,积极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消极的经历则会失去自信。另外,对传统性别观念认可度高的女性更偏重于后两者,在自信建立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而积极乐观的人也不易受传统观念束缚,会获得更高的自信。同时本研究数据来自东西不同文化地域,但在调研中并未发现明显的

13、差异,不同之处体现在两点:一是成长经历不同,芬兰女性的成长经历比中国女性更为复杂;二是来自外界影响的程度不同,中国女性对外界的评价比芬兰女性更加敏感。因此,在现代国际文化交融的时代,地域文化对性别观念及职业成长方面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在特征和外在因素都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原因。内在特征是难以改变的基本条件,但外部因素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改变的。四、提升女性设计师自信的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帮助女设计师建立高水平自信,同时作为女设计师,在现代文明环境下又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性别观,如何明确社会定位,提升职业自信,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针对这些设想提出以

14、下几点建议。(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观念的引导人格的建立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女性的影响更为深重。设计师作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特质的职业领域,更需要培养独立的人格,正确的认知,创造性的思维,才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性别观念,才能在成长中形成正确的社会性别认知;在学业教育中,教师更应该避免性别差异化教育,而应该更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敢于突破的精神,为职业自信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社会媒体角度社会媒体中的性别表述是反映一个群体社会性别认同最突出和典型的代表。潜移默化中

15、传达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性别观,这也是最易被接受和被利用的渠道。因此,社会媒体应该有明确的性别规范,应该传播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性别观念,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做正确的引导,以更有利于良性职业环境的发展。(三)女性自身角度女性作为主体,自我意识的提高是改善性别关系的关键,主动接近良性的性别认知,而不要固守阻碍个人发展和个性形成的性别观念。主动完成性别纠正,不要以性别为借口放松自己,放低自己的标准和目标,而应有意识调整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康的人格和强大的自信,为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也才能更好地适应设计行业的发展,提升女性设计师的职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注释:Clark,M.A.,Oa

16、kley,E.and Adams,H.性别成就差距挑战J.美国,2006,(43,3):20-25.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教育状况.2006.Lips,H.M.性与性别导论M.加州山景:梅菲尔德.1997.刘翔平,葛鲁嘉.男女差异心理学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王宗武.重视女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1,(7):35-36.苏娅.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探析一个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参考文献:1Clark,M.A.,Oakley,E.and Adams,H.性别成就差距挑战M.美国,2006,(43,3):20-25.2Lips,H.M.性与性别导论M.美国.1997.3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教育状况.2006.2006年12月5日检索于http:/nces.ed.gov/pubsearch/pubsinfo.asp?pubid=20060714刘翔平,葛鲁嘉.男女差异心理学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5苏娅.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探析一个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6王宗武.重视女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1,(7):35-36.作者简介:赵月(1973.02-),女,汉族,籍贯:山东省 济南市,职称:副教授 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及女性艺术设计研究。文化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