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_李树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466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_李树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_李树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_李树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 1 作者简介 李树业,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天津,30007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 演进逻辑 李树业摘 要 百年党史是一部宏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史中精神史演进的集中反映和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求正、学习、组织、务实、创新、奉献、求胜,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之精髓,可使学习和弘扬党的精神落在实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遵循“源魂基形生”的演进逻辑,既向前递进又向后涵摄,把握百年历程中党的精神谱系演进规律,可使研究和认识中国共产

2、党人的精神谱系有章可循。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精神谱系;演进逻辑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3)02-0001-0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1。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培育铸就了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2。把党在各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形态融会贯通成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精髓和灵魂,对于提升百年党史的思想

3、底蕴,对于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精神,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兴党强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精深、内容丰富、2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形态多样,为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精髓,需了解精神概念的一般含义。(一)精神是什么?精神与物质相对,一般指人的感觉、思维等意识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但“精神”是有着多种不同含义的概念。从哲学视角看,人们对精神的认识可概括为:一是与物质存在的客观性、自然性相对,指人的存在的主观性、社会性,是伴随物质世界进化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的运动形式;二是与身体的血

4、肉、躯体相对,指人的意志或思想,身体是具体的、感性的、可见的,意志是抽象的、理性的、不可见的;三是与实践的运行、操作相对应,指大脑的活动方式,是对人的活动方式的思维性质的概括,动手是用实际操作方式完成的活动,动脑是用智力活动方式完成的活动;四是与客体相对应的人对客体或客观事物当下的某种意向、愿望或打算,是主体投射在当下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态上的一种取向,是客观事物的观念化表现,具有理论特质。综上,精神是人特有的,是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的“我要做什么”的积极内驱力。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有一定的精神状态,包括心理的、信仰的、价值的等,它对个人及群体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也是人们是否从生

5、活中获得满足的重要标志。精神作为人的内驱力,在实践中会外化为多种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从而体现为多样的精神形态。人因为有了精神,改造了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创造了人间奇迹。(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什么?作为一个政党是要有精神的,且是以其精神为显著表征的,无精神或无特别之精神则不能形成有力之政党。正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所说,民国初年“人民厌弃政党已达极点”,其原因是“民国以来的政党,都是趁火打劫,植党营私无政党之精神”3。可知,是否具备政党精神乃是政党是否具有公信力、组织力、领导力的重要表征。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什么?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4中

6、国共产党的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人产生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惧风险、艰苦奋斗、不畏强敌、牺牲奉献、开拓进取、勇于胜利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培育铸就的。百年来,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接续培育铸就了如伟大建党精神、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态,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就是由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形态筑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人的精神世界中崇高而独树一帜的精神形态。中国共产党立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立党之初就把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7、,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也是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百年来,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导和引领下,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奋斗,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使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导和引领下,党不断自我革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进行革命性锻造,永 3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丨李树业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精神之“钙”,使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硬”,越来越“底气足”,在新时代新征程铸就新的辉煌成就。因此,党在百年来

8、的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培育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演进生成内涵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 理念 “谱系”常用于表示世族或族群繁衍的亲缘关系,如家谱、族谱。当“谱系”延伸到更广领域,就不限于展现生物学意义上的系统判别,其含义是指事物基于同根同源,循着一定脉络不断穿越时空次第演化发展形成的系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同根同源而次第演进生成的庞大系统。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驱动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中国共产党培育铸就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时代内涵和实践主题的伟大

9、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最根本、最核心层次上,可高度凝结为求正、学习、组织、务实、创新、奉献、求胜等核心理念,它们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来进行伟大奋斗的精神力量和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相对独立稳定、相融相通、穿越时空、一以贯之,犹如一根根红线贯穿于精神谱系,决定着精神谱系演进的性质和方向、内容和方式、深度和广度。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上述核心理念为基不断衍生演进。在党的百年艰苦卓绝奋斗中,这些核心理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具有不同时代内涵、不同实践主题、不同历史任务及不同目标指向的具体理念,培育创造了内涵更为丰富、形态更为多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使中

10、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得到不断充实、完善、发展。求正,即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事业、为了国家发展进步不断探索,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秉承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承担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发展进步而奋斗,求人间正道、求公平正义,秉持“天下为公”的伟大抱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若中国共产党没有或失去了求正之精神,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学习,即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人民

11、和时代的前列,是带领人民前进的先锋队,是领导人民事业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读书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发展好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障。”5一是通过学习坚定信仰,坚持初心使命。通过学习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指导实践,从而使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二是通过学习解放思想、创新理论,保持先进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 4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的每一次社会变革和发展提升,都首先是以学习获得思想解放

12、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如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冲破了“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牢笼,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70年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在思想认识层面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就前人从未完成的伟大事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学习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始终遵循正确理论的指导。三是通过学习增强本领,提高执政能力(领导力)。党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等,不断用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执政能力(领导力),使治国理政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先进。百年党史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使思想

13、大解放、理论大飞跃、能力大提高,走到了今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组织,即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人民是创造并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亦信仰人民、依靠人民。只有把人民团结组织起来,才能创造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把过去长期处于松散的、无主体性的社会大众团结凝聚成为有阶级意识、集体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一个不可战胜的有机整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逐步发展

14、壮大的动力,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因此,“只有动员和组织群众,党才成为党而非脆弱的行政机器”6,党才能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务实,即中国共产党做实事、求实效,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团结带领人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7,取得了伟大成就。不实干,不论规划多么全面、战略多么科学、政策多么适时、计划多么具体,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质意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8党的实干担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人民做实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事,党始终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付出,力争做好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9二是治国理政求实效,具体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就是解决好呈现在施政者面前的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0百年来,我们党着力解决好时代赋予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治国理政的每一项国策、战略、方针、政策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创新,即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1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以披荆斩棘、

16、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意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新,改造、革新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建设、改革新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 5 会;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探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百年来,时代潮流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回应时代和人民提出的问题,主动求变、永不停滞,以创新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奉献,即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和国家事业无私无畏贡

17、献。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奉献着。革命时期,为担当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重任而奉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担当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人民生活富裕打下基础的责任而奉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担当破民生难题、解民生矛盾、为人民造福的责任而奉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担当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责任而奉献。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导向和追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艰险、不

18、怕牺牲,默默奉献着热血和生命、青春和才智、辛劳和汗水。中国共产党涌现出许多为了人民无私无畏奉献的公仆、劳模、英雄,成为中国的脊梁。求胜,即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事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奋力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是始终坚定必胜信念。“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2413中国共产党怀着必胜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奋勇前进,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二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

19、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13中国共产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从不畏惧、决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凭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迎来了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是始终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满怀夺取胜利的信心。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坚持到底不言弃。为了人民事业,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4王进喜发出的“宁

20、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铿锵誓言,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胜利、坚定信心的深刻诠释和生动体现。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演进 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以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但不是简单地按时间维度进行历史共时性要素的归类,而是将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丨李树业 6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事实和精神形态进行内在统一性的综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遵循“源魂基形生”演进逻辑,既向前递进又向后涵摄,如图1 所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抱负,坚持正义事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找到了救国救民之道、富国富民之道、强国强民之道。求正是

21、精神谱系演进之灵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的性质、方向和历史高度。“基”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之根基,是学习、组织、务实、创新、奉献、求胜等核心理念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次第演进的基础。学习、组织、务实、创新、奉献、求胜是基于求正展现的精神状态的高度凝结,涵盖了党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每一理念是一贯的、稳定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在精神谱系演进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体现为相应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的多样理念,是精神的共性与个性统一。学习、组织、务实、创新、奉献、求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的宽广而坚实的基础,决定了演进的稳定持久、绵延赓续。“形”即中

22、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伟大实践而培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奋斗历程,培育铸就的精神形态依次为伟大建党精神形态革命精神形态艰苦创业精神形态改革开放精神形态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形态。这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在不同历史实践活动中具体化为具有不同时代内涵、思想品格、历史任务、目标指向的精神形态。革命精神形态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定理想信念、不怕艰难险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表征;艰苦创业精 “源”即中国共产党精神生发、演进之根源,“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

23、当从哪里开始”15。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断将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不同历史条件下继承、延伸、升华,不断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弘扬、创新马克思主义,推进着精神谱系演进历程。“魂”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之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次第演进的核心求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求人间正道、求公平正义,不畏困难、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正是怀着为人.魂

24、魂基基形形源源生生源源图 1 党的精神谱系演进向前递进向后涵摄内在逻辑结构 7 神形态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保卫和巩固人民政权及发展经济、国防等奋勇拼搏的表征;改革开放精神形态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力求实效的表征;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形态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化改革、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等的表征。这些精神形态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演进在时代更迭中取向多样、应用 广泛。“生”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之精神生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演进中走向实践、与实际对接的现实化形态,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实践活动中的

25、精神生产属性12151-152。党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革命实践,植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同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力量的高度凝结和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具有强大的精神生产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情境下,党的精神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发挥着有力的作用。中国共产党能够应对新情况、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

26、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16。未来,面对不同现实情境,党的精神将释放

27、出更大的力量,创造更多的 价值。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其精神谱系演进中核心理念发挥着重要作用。“求正”为精神谱系演进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学习、组织、务实、奉献、创新、求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演进奠定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决定了精神谱系演进的历史高度、实践深度、应用广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遵循“源魂基形生”的演进逻辑,既向前递进又向后涵摄。向前递进即党的精神由“源”不断向前延伸、拓展、创新发展,使精神谱系层层向前递进。向后涵摄是精神谱系向后生成的精神形态都内含之前的精神形态,形成各精神形态前 “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关于一

28、定社会形态下人类精神生产的论述,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即社会实践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源泉,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和创造了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精神世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理念与演进逻辑丨李树业 8 2023年第2期(第17卷 总第104期)后关联、相互依存的内生逻辑结构。既向前递进又向后涵摄的演进逻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统一、共性与个性统一,是一脉相承和赓续演进的系统。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随着党团结带领人

29、民不断创造新历史,新的精神主题和新的精神形态将不断涌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不断得到充实、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4-35.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7.3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49.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5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J.党建,2009(6):6.6 鄢一龙,白钢,章永乐,等.大道之行:中

30、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8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N.人民日报,2022-10-27(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8.1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74.1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4-15.1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1.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16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N.人民日报,2021-09-30(1).责任编辑:李 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