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_程永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404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_程永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_程永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_程永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9程永清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功能与实施策略研究摘要中职院校实施成长导师制是保护学生个性、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构建职业院校“三全育人”新格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措施。目前一些中职院校推行成长导师制的过程中,在设计初衷与活动现状、学生需求与导师能力、学校期待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本文基于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具体实践,在梳理出该制度的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探索中职院校完善成长导师制的具体策略,为中职学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进行了有益尝试。关键词学生成长导师制中职院校实施策略伴随教学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日益受到教育主

2、管部门和职业院校的关注和重视。怎样贴合当前中职院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成长导师聚焦中职院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探讨新形势下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等提供个性化服务方式与咨询方案,成为职业院校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学校在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渠道创新、空间打造、融合研究等方式,着力提升导师业务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中职学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一、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一)导师制的产生与发展导师制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品德等内容进行个性化辅导的人才培养制度,开端于 14 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目前导师制已成为

3、全球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学术性人才培养方式。导师制实施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认知差异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前者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应当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长;后者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存在差异且多元的。这两种观点对我国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20 世纪末,导师制的育人价值开始被国内的高中阶段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并迈出了实践的步伐。从文献研究看,国内导师制实施和研究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不同层次的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推行导师制的动力均源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情况和关键问题,集中体现在导师制追求价值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出现了专项型导师制和复

4、合型导师两种发展类型,产生了三对矛盾:一是学生丰富的需求和导师供给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二是个性化指导的导师制初衷和趋同化活动之间的矛盾;三是现有管理模式与跨界进行资源整合要求之间的矛盾。(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内涵教育大辞典中将导师制定义为:导师在学生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个别指导,该过程是教导制度的一种具体体现。在国家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成长导师制在职业院校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随着中职院校“三全育人”“三教改革”的深入、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综合社会实践等课程的出现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广泛开展,2020 年,学校在完善现有班级授课制和班主任制度的基

5、础上,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开始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将导师工作重点由思想教育功能拓展到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探索构建了“三全育人”新方式。二、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价值(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需要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教 师教师发展2023.03.DOI:10.16704/ki.hxjs.2023.03.01840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适应性不仅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契合经济发展需要,而且要求职教要主动对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等

6、多元主体的特点和需求,倒逼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培养“适应岗位快、发展后劲足”学生。学校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推进下,有效整合育人资源,积极实施与行业企业双元协作育人、与社区家庭双向融合育人,构建“政行企社家校”六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优化育人环境;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构筑学生多元成长通道,以导师制为引领,实岗育人、课程育人、竞赛育人、双创育人、劳动育人等立体推进,在多维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取意志、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二)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需要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

7、0-2023 年)在继续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提出高质量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党委始终认为“三全育人”建设是全校各系部和所有人的共同责任,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横向需要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形成合力;纵向需要层层传导落实、凝聚共识,双向拓展、多元育人,以集聚育人要素、增强育人合力。横向上,学校的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必须在以校内专职导师为主的前提下,从相关行业、企业、高校及社会团体中聘请江苏工匠、产业教授、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司法人员、人力资源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兼职导师,以专兼职导师队伍为载体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纵向上,学校必须在原有校、系、班三级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新增“

8、导师组”为第四级,导师组活动涵盖要社团、第二课堂、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才能有效提高育人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学生成长导师制只有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发力,才能织密织牢学校“三全育人”网络。(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来自于困难家庭、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的比重比较大,家庭教育相对缺位,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很难满足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现,他们普遍受到焦虑、偏执、自卑和封闭等心理问题的困扰。从实践目的来看,学生成长的导师制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在正视心理问题、树立自信的基础上,学生对导

9、师的有关校园生活和升学就业等建议往往更易采纳,执行成效也更显著。尤其是以施导登记卡记录师生交流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以点带面,即时激发,将会让学生更加阳光、自信。(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需要202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专列了“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一章,不仅体现了对职业教育师生双方的尊重,更明确提出国家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面对“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成长导师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拓展能力边界,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去对接学生的丰富需求。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推广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知识迭代的过程。职业院校的学生成长导师队伍建设要充

10、分吸纳教师专业共同体理论,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储备;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同时,还要正视自身的专业发展短板,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全面增强对学生的示范引领力。三、中职院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策略(一)明确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原则学校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围绕成长导师制工作方案,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强调成长导师工作时要遵循以下五原则:一是个性化原则。成长导师的工作是引导学生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针对性教育方案为手段,以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二是亲情化原则。

11、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普遍缺少家人的高质量陪伴。成长导师既要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有时还要承担起缺失的家庭教育的责任,做好第二家长。导师只有认清角色,营造好氛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三是渐进性原则。是指成长导师要按照育人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识规律的组织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校的导师在施导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全面接触-合理分类-重点跟踪-团队提升”的工作逻辑。四是实效性原则。立足中职院校的校情学情展开工作,杜绝形式主义,教 师教师发展2023.03.41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想办法、出实招。导师也要重视与学生沟通媒介的便利性和实效性,选择学生比较喜

12、欢的方式进行指导,如此取得的育人成效将会事半功倍。五是研究性原则。在导师制实行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案例编写、制度完善、交流访问和课题研究等途径丰富中职院校的育人实践。要加强对学校导师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理论,为其他中高职院校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二)强化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职责学校在启动学校导师制工作之初,认真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听取校内外专家意见,结合学校的“五彩全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联系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经多次研究决定采用“复合型

13、”导师路线,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并将导师的职责和功能明确在下列五个方面。一是思想教导。成长导师要把准学生的思想动态,努力提升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质效。要积极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管好用好思想教育阵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生活引导。“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所强调的是导师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工作基点,反对空洞的说教。导师要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规划职业生涯,端正生活态度。三是职业指导。成长导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三组关系:第一,“我”和自己的关系,做好自我认知;第二,“

14、我”和他人的关系,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处理好“我”和未来的关系,即做好个人职业目标规划。导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上述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化自我认知,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专业辅导。导师不仅要跟踪分析受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资源整合能力,能为学生获取专业学习渠道或专业比赛提供支持,做好学生与专业教师、企业师傅之间的桥梁,优化学生专业学习环境。五是心理疏导。成长导师要具备心理学基本知识,能主动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能根据学生实际开展谈心谈话或心理减压活动,引导学生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15、构建起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三)实施学生成长导师的交流培训机制学生成长导师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理念冲击”和“本领恐慌”,尤其是实施初期,部分业务条线的中层干部和长期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畏难情绪。针对“理念冲击”,学校通过组织导师经验交流、细化导师制实施方案、召开优秀导师表彰会、修订考核激励制度等途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背景和价值;针对“本领恐慌”,学校加强导师制工作组织建设,组织座谈调研,吸纳教师专业共同体理论,对标成长导师的五大职能梳理其所需的能力结构,开展定制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在校级层面,学校邀请苏州、南京、徐州的行业专家对成长导师开展教

16、师专业共同体的专题培训,组织编写导师制工作典型案例、促进案例教学和成果转化。同时,积极鼓励导师开展成长导师专项研究课题研究,以科研推动导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前,学校先后产生校级微课题一项,江苏省规划课题和全国首届黄炎培职教思想研究规划课题各一项,通过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为成长导师精准赋能。(四)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考评激励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制度为成长导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将导师制工作经验成果及时巩固形成规章制度,在明确了成长导师“五项职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六项制度”,即导师聘任考核制度、优秀导师表彰制度、小组活动反馈制度、导师制工作典型案例编制分析制度、

17、导师阶段工作总结制度、导师交流与研究制度。尊重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成长导师制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导师制工作评价坚持开发“五彩全纳”评价系统时的正向引导原则。导师评价学生坚持正向激励、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针,导师手册中所有考核点均为加分,没有减分。保证学生每完成一项就会有一定的加分,这种制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信念。同时成长导师的工作成绩也应纳入对于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体系中,并对优秀的导师进行表彰,并明确可以在教师的相关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岗位晋级等上予以制度保障。除此以外,学校还引导导师参与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要求学生在面临处分或退学的重大决定前,应

18、提前征求相关导师意见,在导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两年来学校学生流失率低于千分之三。(下转第 66 页)教 师教师发展2023.03.66(上接第41 页)四、结语三年来,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践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也初步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生本理念获得学生广泛认可。在面向 2020 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87%的学生高度认可导师的工作价值,尤其认为导师的倾听和疏导对克服自身负面情绪有积极作用;在职业生涯指导方面,超九成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有关校园生活和升学就业等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往往更易采纳。此外,学校以五育融合理念丰富导师活动内容,探索出一条以劳树德、以劳增

19、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五育融合之道。导师们带领学生在农业生产中体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艰辛,在工业生产中体味一件产品的煅造、打磨、成型直至合格的不易;导师们的谆谆教导,让学生了解个人的优势与不足,能够以长补短,使得每位学生的特长、优点得以显现,让中考失利的中职学生体会到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享受学习和劳动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道理不是句空话。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职校学生同样也能绽放人生的精彩。参考文献:1 王巧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导师制的问题探讨 D.陕西师范大学,2010.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91.12:103.3 沈之菲.高中导师制进一步深化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6,(02):57-61.4 陈俊超.普通高中导师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5 杨灿云.广东山区 F 初级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践探索研究 D.贵州师范大学.2021.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 四五”规划 2021 年度立项课题“五育融合视域下中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功能定位和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2021/03/193)、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视域下的中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研究”(项目编号:ZJS 2022YB408)研究成果。(作者

21、程永清,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信息沟通上,放在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在机器人辅助教学背景下参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主动性学习、师生达成课程的共识学习上。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的对话与沟通,合作与共赢,达成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如何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讨论、参与团队合作,大胆尝试去发挥机器人教学的功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兴趣,是教师评价的重点。课程资源评价,侧重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聊天机器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能根据学生的提问、查询,获取最佳答案。资源库要含文字、视频、游戏、模拟训练、测试于一体,实现触摸交互,语音互动的人机对话。在资源的广度上,

22、既要有制造科技的基础,又要有制造科技的前瞻性;内容既适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也不会使学生感到“食之无味”,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可以进行创新,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五、结语总的来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实际授课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机械基础题库系统,并以此为平台为学生开发多种多媒体课件,将课件简单化的同时,提高课件的质量以及灵活度,进而达成高效率的课堂。在实践环节上,基于大数据及可视化模型,优化时间分配,减少用能碳排,为节能降耗提升了较大的空间,也更具经济优势。参考文献:1 张微.五年

23、制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与效果研究 J.时代汽车,2021(22):92-93.2 庹军波,杜彦斌,李平.“新工科”环境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合式教学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1(23):146-148.3 李薇,张艳琴.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例 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139-140.注:本文系江苏省职教学会2021-2022 年度职业教育研究重点立项课题“微学习在中职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研究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项目编号:XHZDB 2021026)阶段性成果。(作者施文龙,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泰兴分院高级讲师;苏辉,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课 程课题研究2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