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 )造成的。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散热
2.水和沙比较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正确的是( )。
A. 水吸热快散热快 B. 沙吸热快散热快 C. 水和沙吸热散热一样快一样慢
3.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 。
A. 气冰 B. 液冰 C. 干冰
4.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A. 哺乳 B. 寄生 C. 找食物
5.下列植物中,( )是靠水流传播种子的。
A. 苍耳 B. 莲蓬 C. 野果
6.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
A. 自体传播 B. 动物传播 C. 风传播
7.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
A. 自体传播 B. 动物传播 C. 风传播
8.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
A. 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 B. 有小刺或多肉好吃 C. 轻、带翅或绒毛
9.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 椰子、油菜花 B. 蒲公英、苍耳 C. 苍耳、鬼针草
10.孔雀的求偶方式是( )。
A. 特殊的声音 B. 开屏 C. 鲜艳的羽毛
11.下列动物中和蝴蝶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兔子 B. 青蛙 C. 熊猫
12.下列动物中和猫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鸭嘴兽 B. 狗 C. 乌龟
13.下面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乌鸦 C. 蝌蚪
14.剪开的蚕茧后,蛹的变化( )
A. 外面的温度太低,蛹会被冻死 B. 正常发育 C. 不会发生变化
15.关于缫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将蚕茧放入开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 B. 可以在水中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C. 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进行抽丝 D. 缫丝前要先将蚕茧表面的乱丝去掉。
二、填空题
16.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________。
17.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18.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___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_____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
19.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________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________保持水平。
20.糖受热会熔化成________,冷却后又会凝结成________。
21.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用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
22.蓟的果实和槭树的果实如下图所示,根据它们果实的结构特点,这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________
23.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________相适应的。
24.学习完本课,你能总结出种子的传播方式吗?填一填。
传播方式
植物名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5.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________。
26.刚产下的蚕卵颜色是________的,以后颜色会逐渐变成________,蚕卵的样子像________。
27.用________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28.蚕蜕皮是因为旧皮阻碍了________,它蜕皮后身体长大了,颜色变浅了。
29.刚孵化出的蚕像________,所以叫________。
30.蚕的主要食物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31.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
32.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
33.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
3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会膨胀。 ( )
35.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
36.种子细小、轻,能轻易被弹射到远处,是弹射传播的有利条件。( )
37.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
38.蚕卵是有生命的,观察是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39.蚕不会生病。
40.第一次脱皮后的蚕宝宝叫起蚕。( )
四、解答题
41.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什么?
42.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43.在杂深色和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44.判断以下动物哪些是卵生,哪些是胎生?
45.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46.蚕只吃蚕叶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辐射的存在。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状态的改变。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胎生动物一般哺乳的方法喂养,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同的动物喂养方式不同,比如人母乳喂养,鸟找食物喂养。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苍耳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莲蓬利用水流传播的,符合题意。
C、野果也是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6.B
解析:B
【解析】【解答】番茄成熟后掉到地上,遇到牛羊等踩烂后带到附件的草地上,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发芽,属于动物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
7.C
解析:C
【解析】【解答】蒲公英成熟后飘散与空中再掉落到土壤中,属于风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
8.B
解析:B
【解析】【解答】番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属于弹射传播,轻、带翅或绒毛属于风传播,故而选B。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
9.C
解析:C
【解析】【解答】油菜花属于弹射传播,椰子属于水传播,蒲公英属于风传播,故而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的具体种类。
10.B
解析:B
【解析】【解答】雄性孔雀通过开屏吸引更多异性的注意力,是孔雀的求偶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孔雀的求偶方式。
11.B
解析:B
【解析】【解答】青蛙和蝴蝶一样是卵生,而兔子和熊猫是胎生。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2.B
解析:B
【解析】【解答】猫和狗是胎生,乌龟是卵生,而鸭嘴兽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低等哺乳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3.A
解析: A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与蚕属于同类动物,符合题意;
B.乌鸦属于鸟类,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C.蝌蚪是青蛙的幼虫,属于两栖动物,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4.B
解析: B
【解析】【解答】剪开的蚕茧后,蛹仍然会正常发育。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蛹的变化。
15.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等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二、填空题
16.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对流的定义。
解析: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对流的定义。
17.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
解析:冷热空气的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18.37℃;100℃;0℃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温度。
解析:37℃;100℃;0℃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温度。
19.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
解析: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解析】【解答】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20.液体;固体
【解析】【解答】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分析】本题考查熔化和凝结。
解析:液体;固体
【解析】【解答】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分析】本题考查熔化和凝结。
21.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胎生的动物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叫作胎生动物。
【分析】 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解析: 胎生;胎生动物
【解析】【解答】胎生的动物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叫作胎生动物。
【分析】 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22.风力传播
【解析】【解答】蒲公英,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
解析: 风力传播
【解析】【解答】蒲公英,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23.传播方式
【解析】【解答】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
解析: 传播方式
【解析】【解答】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24.弹射传播;油菜、凤仙花;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蒺藜;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水流传播;莲蓬、椰子
【解析】【解答】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
解析: 弹射传播;油菜、凤仙花;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蒺藜;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水流传播;莲蓬、椰子
【解析】【解答】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的是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
25.正常发育
【解析】【解答】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分析】如果气候适宜,一般蛹都会蜕变成蚕蛾的,所以即使剪破蚕茧,只要蛹不受伤,就可以正常发育。
解析: 正常发育
【解析】【解答】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分析】如果气候适宜,一般蛹都会蜕变成蚕蛾的,所以即使剪破蚕茧,只要蛹不受伤,就可以正常发育。
26.蛋黄色或黄色;灰绿色或紫色;细粒芝麻或大米粒
【解析】【解答】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
解析: 蛋黄色或黄色;灰绿色或紫色;细粒芝麻或大米粒
【解析】【解答】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分析】根据蚕的发育周期进行解答
27.竹丝刷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解析:竹丝刷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28.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分析】本题考查蚕脱皮的原因。
解析:身体长大
【解析】【解答】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分析】本题考查蚕脱皮的原因。
29.蚂蚁;蚁蚕
【解析】【解答】刚孵化出的蚕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刷到桑叶上。
【分析】本题考查蚁蚕的定义。
解析:蚂蚁;蚁蚕
【解析】【解答】刚孵化出的蚕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刷到桑叶上。
【分析】本题考查蚁蚕的定义。
30.桑叶
【解析】【解答】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主要食物。
解析:桑叶
【解析】【解答】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主要食物。
三、判断题
31.正确
【解析】【解答】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2.错误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是无色的气体。【分析】本题考查水蒸气的性质。
33.错误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34.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
35.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分析】本题考查冷缩的应用。
36.正确
【解析】【解答】种子随水分散失细胞收缩容易造成果皮扭曲现象,借此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的称为弹射传播。【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弹射传播。
37. 正确
【解析】【解答】蚕蛾是不会吃东西的,也不会飞翔。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蚕蛹羽化成蚕蛾之后他们的口器退化,不能再进食了,只能是靠之前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它们的祖先是会飞的,但现在已经退化的不会飞了。由于被人类长期驯化的结果,它们的身体庞大,而两对翅较小,因此已失去飞翔能力。
38. 正确
【解析】【解答】蚕卵是有生命的,在观察时应该轻拿轻放,小心呵护。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39. 错误
【解析】【解答】不正确的养殖方式会导致蚕宝宝生病。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当环境不适宜蚕宝宝生活时,蚕宝宝就会生病。
40. 正确
【解析】【解答】我们通常把第一次脱皮后的蚕宝宝叫起蚕。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由来。
四、解答题
41.(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解析】【解答】酒精灯是实验室用于加热的仪器。【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42.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好。
【解析】【解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散热性好的应用。
43.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解析】【解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44.卵生:鸡、蝴蝶、青蛙、卵生、鱼、鸽;
胎生:熊猫、马、狗、牛、猪、人
【解析】【解答】卵生:鸡、蝴蝶、青蛙、卵生、鱼、鸽;
胎生:熊猫、马、狗、牛、猪、人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和胎生的分类。
45. 答: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因为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 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控干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它会拉肚子。
【解析】【解答】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因为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控干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它会拉肚子。
【分析】当环境不适宜时,蚕宝宝就会生病。
46. 不是
【解析】【解答】蚕爱吃蚕叶,但不是只吃蚕叶。除了吃桑叶外,还会吃榆、蒲公英、莴笋等叶子。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