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FAO.pdf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38745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4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FAO.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本文档共37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 11 号出版物2001 年 5 月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2001 年年罗马罗马目目 录录批 准1适 用2审查及修改2分 发3引引 言言范 围4参考资料4定义和缩写4要求概要8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开始开始81.1 起 点81.1.1 从查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91.1.2 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91.1.3 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01.2 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101.3 信 息101.3.1 早先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01.4 开始阶段的结论10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评估112.1 有害生物分类112.1.1 分类成份112.1.1.1 有害生物的特性122.1.1.2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存在有害生物122.1.1.3 限定状况122.1.1.4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和扩散的潜力122.1.1.5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经济影响潜力122.1.2 有害生物分类的结论132.2 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132.2.1 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132.2.1.1 为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查明传播途径132.2.1.2 有害生物通过原生地传播途径传播的可能性142.2.1.3 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存的可能性142.2.1.4 经现有有害生物管理程序之后有害生物仍然生存的可能性142.2.1.5 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142.2.2 定殖的可能性152.2.2.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适宜寄主转主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存在情况162.2.2.2 环境的适宜性162.2.2.3 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172.2.2.4 影响定殖可能性的有害生物其它特性172.2.3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172.2.4 关于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的结论182.2.4.1 关于受威胁地区的结论182.3 评估潜在经济影响182.3.1 有害生物的影响192.3.1.1 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192.3.1.2 有害生物的间接影响192.3.2 分析经济影响202.3.2.1 时间和地点因素202.3.2.2 分析商业影响212.3.2.3 分析技术212.3.2.4 非商业影响和环境影响222.3.3 经济影响评估的结论222.3.3.1 受威胁地区222.4 不确定性的程度222.5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的结论22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风险管理233.1 风险水平233.2 所需的技术信息233.3 风险的可接受性243.4 确定和选择适当风险管理方案243.4.1 货物选择方案253.4.2 防止或减少在作物中最初蔓延的选择方案263.4.3 确保生产地区产地或生产点没有有害生物的选择方案263.4.4 其它种类传播途径选择方案263.4.5 输入国内的选择方案273.4.6 禁止商品273.5 植物检疫证书和其它遵守措施273.6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的结论273.6.1 监测和审议植物检疫措施28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文件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文件284.1 文件要求28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批批 准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编纂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全球植物检疫政策和技术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为使植物检疫措施实现国际统一向粮农组织成员和其它有关各方提供标准准则及建议以期促进贸易并避免采用诸如贸易壁垒等无理措施本标准已由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于2001年4月批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2/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适适 用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保公约缔约方和非缔约方的粮农组织成员通过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通过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属于被承认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根据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定应用的植物检疫措施的基础的标准准则和建议鼓励非国际植保公约缔约方遵守这些标准审查及修改审查及修改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应定期审查和修改本标准下次审查的时间为2003年或粮农组织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可能商定的其它时间必要时各项标准将予增补和再版标准持有者应确保使用本标准的现行版本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分分 发发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由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分发给粮农组织所有成员及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的执行/技术秘书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加勒比地区植物保护委员会-南锥体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欧洲及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委员会-非洲植物检疫理事会-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区域国际农业卫生组织-太平洋植物保护组织4/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引 言范范 围围本标准详细介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以确定有害生物是否是检疫性有害生物该标准说明用于风险评估的综合过程以及风险管理备选方案的选择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实施协定1994 年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植物检疫术语表1999 年第 5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1996 年第 2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监视准则1998 年第 6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2 年粮农组织罗马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新修订文本1997 年粮农组织罗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1995 年第 1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输出验证制度1997 年第 7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建立非疫区的要求1996 年第 4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出版物粮农组织罗马确定某一地区的有害生物状况1998 年第 8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粮农组织罗马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1999 年第 10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粮农组织罗马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5定义和缩写定义和缩写地 区官方划定的一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或若干国家的全部或部分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以世界贸易组织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应用协定为基础商 品为贸易或其它用途被调运的一种植物植物产品或其它限定物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修订2001货 物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需要时注明在同一植物检疫证书中一定数量的植物植物产品和/或其它限定物货物可由一批或数批组成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修订2001原产国植物产品货物生产植物产品的植物的生长国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修订1996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原产国植物货物植物生长国粮农组织 1990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修订1996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原产国植物和植物产品以外的限定物限定物最初受到有害生物污染的国家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修订1996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修6/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订1996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进入有害生物一种有害生物进入该有害生物尚不存在或虽已存在但分布不广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地区粮农组织1955定 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原为定殖的定殖的传 入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该公约于 1951 年存于罗马粮农组织后经修订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修订2001国家植物保护机构政府为履行国际植保公约中规定的职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粮农组织1990原为国家国家植物保护机构植物保护机构NPPO国家植物保护机构粮农组织 1990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修订2001官方的由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建立授权或执行的粮农组织1990途 径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国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7保护公约1997有害生物分类确定一个有害生物是否具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特性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的特性的过程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1 号2001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粮农组织1995非疫生产点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况的产地的一个限定部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0号199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或其它科学和经济证据以确定是否应限定某种有害生物及将为此采取的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粮农组织1995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修订1997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价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及有关潜在经济影响粮农组织1995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1 号修订版2001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价和选择备选方案以减少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风险粮农组织1995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1 号修订版2001植物检疫证书参照国际植保公约证书样本所制定的证书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旨在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任何法律法规或者官方程序粮农组织1995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修订版19978/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植物检疫法规为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或扩散或者限制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经济影响而作出的官方规定包括建立植物检疫出证体系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2001入境后检疫对入境后的货物实施的检疫粮农组织 199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关地区粮农组织1995禁 令禁止特定的有害生物或商品输入或流通的植物检疫法规粮农组织1990 粮农组织修订1995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粮农组织1990粮农组织修订1995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应履行国际植保公约第 IX 条规定的职责的政府间组织粮农组织1990 粮农组织修订1995植物检疫措施专家委员会.1999 原为区域区域植物保护组织植物保护组织RPPO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粮农组织1990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修订2001扩 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粮农组织1995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9要求概要要求概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目标是某一地区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的有害生物和/或传播途径并评价其风险查明受威胁地区以及酌情选定风险管理选择方案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工作开始涉及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并根据查明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认为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第二阶段风险评估开始对各种有害生物进行分类以确定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然后评价有害生物进入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及其潜在经济影响第三阶段风险管理涉及确定管理方案以减少第二阶段查明的风险对这些方案的效力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价以便选定哪些方案适宜10/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开始开始开始阶段的目的是查明令人关注并根据确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认为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1.1 起起 点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可以由以下活动开始 查明有潜在有害生物风险的途径 查明可能需要采取植物检疫措施的有害生物 审议或修改植物检疫政策和重点活动1.1.1 从查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从查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下列情况下可能需要从某种具体的传播途径开始进行新的或经修改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对于以前未输入该国的商品通常是植物或植物产品包括遗传改变植物或新区或新原产国的商品开始进行国际贸易 输入新的植物品种供选择和用于科学研究 查明输入商品之外的传播途径自然扩散包装材料邮件垃圾旅客行李等可能与该种传播途径有关例如由商品传播的有害生物名单可以通过官方来源数据库科学文献和其它文献或专家磋商会产生最好是根据专家对于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分布的判断列出重点顺序如果查明没有任何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可能通过这一传播途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就到此为止1.1.2 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以下情况下可能需要从具体有害生物开始进行新的或经修改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发现有害生物已蔓延或新的有害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1生物暴发所产生的紧急情况 因在输入商品中截获新有害生物而产生的紧急情况 科学研究查明的新有害生物风险 有害生物传入一个地区 据报告有害生物在另一地区造成的破坏比原发地更大 多次截获有害生物 提出输入生物的要求 查明一种生物为其它有害生物的传播媒介 对一种生物进行遗传改变之后,清楚地查明其具有植物有害生物的潜力1.1.3 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下列情况下经常需要从政策方面进行新的或经修改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作出一项国家决定来审查植物检疫法规要求或活动 审议另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区域植保组织粮农组织提出的建议 新的处理系统或失去新的处理系统新的过程或新信息对早先决定的影响 因植物检疫措施而产生的争端 一个国家的植物检疫情况发生变化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或者政治疆界发生了变化1.2 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应尽可能确切地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区以确定需要信息的地区1.3 信信 息息信息收集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有阶段的一个必要成份在开始12/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阶段信息收集很重要以阐明有害生物的特性其目前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商品等的联系由于随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继续而作出必要决定的需要将收集其它信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信息可能来自各种来源提供关于有害生物状况的官方信息是国际植保公约中的一项义务第 VIII.1c 条官方联络点将帮助履行该项义务第 VIII.2 条1.3.1 早先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早先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还应当核查对传播渠道有害生物或政策是否已经在国内或国际上进行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如果已经进行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应当核实其有效性因为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还应调查利用相似传播渠道或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新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需要的可能性1.4 开始阶段的结论开始阶段的结论在第一阶段结束时将已经查明起点有害生物和有关传播渠道及有害生物风险区有关信息将已经收集并将已经查明有害生物单独或与某种传播渠道结合而成为植物检疫措施的可能对象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工作大致可分成三个相关的步骤 有害生物分类 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 评估潜在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步骤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将按顺序采用但是不必采用特定顺序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复杂程度需要根据条件在技术上证明是合理的这个标准能够根据第 1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粮农组织1995 年中所规定的必要性最低程度的影响透明度等同性风险分析控制的风险和无歧视的原则对具体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进行评价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32.1 有害生物分类有害生物分类开始时关于第一阶段查明的有害生物中哪些有害生物需要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可能不清楚分类过程检查每个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中确定的标准在评价与一个商品有关的传播渠道时对于可能与该种传播渠道有关的各种有害生物可能必须进行一些单独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深入检查之前消除需要考虑的生物的机会是分类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有害生物分类的一个优点是仅需要较少的信息就可以开展然而应当有足够的信息来适当进行分类2.1.1 分类成份分类成份将一种有害生物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工作包括以下主要成份 有害生物的特性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存在 限定状况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和扩散的潜力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潜力2.1.1.1 有害生物的特性有害生物的特性应当明确确定有害生物的特性以确保对独特生物体进行评估以及在评估活动中所使用的生物信息和其它信息与该生物体相关如果由于尚未充分查明引起特定症状的因素而不可能作到这一点那么应当已表明产生一致的症状并能传播有害生物的分类单位一般为种采用更高或更低分类级别应当得到良好科学依据的支持关于低于种的级别则应当包括表明病毒性的差异寄主范围或传播媒介关系等因素足以影响植物检疫状况的证据14/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当涉及传播媒介时如果传播媒介与其生物体有联系并且为有害生物传播所需该传播媒介也可以视为有害生物2.1.1.2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存在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风险区的所有地区或确定的部分地区不应当存在有害生物2.1.1.3 限定状况限定状况如果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存在有害生物但分布不广应对有害生物进行官方防治或预计在近期内进行官方防治2.1.1.4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和扩散的潜力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和扩散的潜力应当有证据支持这一结论即有害生物可能在有害生物风险区定殖或扩散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应具备生态/气候条件包括适合有害生物定殖和扩散的受保护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在相关地区,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应当有寄主种(或近亲)其它寄主和传播媒介2.1.1.5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经济影响潜力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经济影响潜力应当有明显迹象表明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2.1.2 有害生物分类的结论有害生物分类的结论如果已确定该有害生物具有成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可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应当继续进行如果有害生物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所有标准关于该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可以停止当缺乏足够信息时应当查明不确定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应继续进行2.2 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有害生物的传入由进入和定殖组成评估传入的可能性需要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5有害生物从其原生地到其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的可能有关的每个传播途径在从具体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输入商品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对该传播途径进行有害生物进入可能性的评价还需要调查与其它传播途径有关的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关于已为一个具体有害生物开展的风险分析当没有对特定商品和传播途径进行考虑时应当考虑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的潜力对扩散可能性的评估主要根据与进入和定殖考虑相似的生物考虑进行2.2.1 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取决于从输出国到目的地的传播途径有害生物与它们接触的次数和数量途径数量越大有害生物进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可能性越大应当注意到记载的有害生物进入新地区的途径应当评估目前可能不存在的潜在途径截获的有害生物数据可以证明有害生物与途径的相关性及其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生存的能力2.2.1.1 为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查明传播途径为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查明传播途径所有有关传播途径都应当考虑可以主要根据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查明传播途径在国际贸易中转移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货物是关注的主要传播途径这种贸易的现行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哪些传播途径相关其它传播途径如其它种类的商品包装材料人员行李邮件运输工具和科学材料的交换也应当酌情考虑还应当评估通过自然手段进入因为自然扩散可能减少植物检疫措施的效益2.2.1.2 有害生物通过原生地传播途径传播的可能性有害生物通过原生地传播途径传播的可能性应当估计在原生地有害生物在空间或临时地与传播途径相关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有16/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来源地区有害生物的发生率 有害生物与商品集装箱或运输工具有联系的生命期中的发生率 沿传播渠道转移的量和频率 季节性时间 在原生地采用的有害生物管理文化和商业程序采用植物保护产品处理精选分级2.2.1.3 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存的可能性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存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有 运输速度和条件有害生物生命期中与运输和储存时间相关的期限 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命期的易受伤害性 可能与货物有关的有害生物传播 在原产国目的地国家或者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对货物采取商业程序例如冷藏2.2.1.4 经现有有害生物管理程序之后有害生物仍然生存的可能性经现有有害生物管理程序之后有害生物仍然生存的可能性关于从原产地到最终使用期间对货物采用的针对其它有害生物的现行有害生物管理程序包括植物检疫程序应当评价其对该有害生物的效果应当估计该有害生物在检验期间未被发现或者经其它现行植物检疫程序后仍然生存的可能性2.2.1.5 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考虑的因素有 从传播途径传播的适宜寄主的传播机制包括传播媒介 输入商品是否将运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几个或许多终点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7 入境点过境点和终点离适宜寄主有多近 在一年中的什么时间输入 预计的商品用途例如用于种植加工和消费 副产品和废物产生的风险某些用途例如种植比其它用途例如加工的传入可能性要高得多还应当考虑与适宜寄主附近商品的任何生长加工或处理有关的可能性2.2.2 定殖的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为了估计有害生物定殖的可能性应当从目前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获得可靠生物信息生命周期寄主范围流行病学生存等然后可以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情况同目前该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的情况并考虑到受保护环境如温室或暖房和用于评估定殖可能性的专家判断进行比较可以考虑有关可比较有害生物的过去事例考虑的因素有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寄主的存在数量和分布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环境适宜性 有害生物的适应潜力 有害生物的繁殖方法 有害生物生存方法 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在考虑定殖可能性时应当注意到临时性有害生物见第 8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确定一个地区的有害生物状况可能不能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例如由于不适宜的气候条件但是仍然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见国际植保公约第 VII.3 条2.2.2.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适宜寄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适宜寄主转主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存在情况转主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存在情况考虑的因素有18/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寄主和转主寄主是否存在它们的数量有多少或者分布范围有多广 寄主和转主寄主是否在附近地理范围内发生从而使该有害生物能够完成其生命周期 当通常的寄主品种不存在时是否有其它植物品种可以证明是适宜的寄主 该有害生物扩散所需的一个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在有害生物分析区存在或者可能传入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是否有另一个传播媒介品种寄主的分类级别一般为种采用更高或更低分类级别应得到良好科学依据的证明2.2.2.2 环境的适宜性环境的适宜性应当查明对于有害生物其寄主其传播媒介的生长以及它们在气候不利时期生存并完成其生命周期的能力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例如气候土壤的适宜性有害生物和寄主竞争应当注意到环境对有害生物其寄主其传播媒介可能产生不同影响在确定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保持原生地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有害生物时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还应当考虑到在受保护环境例如在温室定殖的可能性可以利用气候模式化系统将已知有害生物分布的气候数据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气候数法与有害生物原生地的方法是否不同这可能影响有害生物的定殖能力可以考虑使有害生物定殖据进行比较2.2.2.3 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栽培技术和防治措施应当对寄主作物栽培/生产期间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比较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19以确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方的可能性减少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已经存在的有害生物防治计划或天敌无法防治的有害生物所带来的风险要比很容易处理的有害生物大得多还应当考虑是否有或没有适宜的根除方法2.2.2.4 影响定殖可能性的有害生物其它特性影响定殖可能性的有害生物其它特性这些特性包括 有害生物繁殖方法和有害生物生存方法应当查明使有害生物能够在新环境中有效繁殖的特性如单性生殖/自交生命周期期限每年代数休眠期等 遗传适应性应当考虑该物种是否多形态及该有害生物在多大程度上已表明适应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相同的那些条件的能力例如寄主特定品种或适应更广泛的生境或新寄主的品种这种基因型(和表型)变异有利于有害生物经受住环境变化适应更广泛生境发展农药抗性和克服寄主抗性的能力 定殖所需的最低种群如有可能应当估计定殖所需的最起码的种群2.2.3 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具有高扩散潜力的有害生物可能也具有高定殖潜力成功地封锁和/或根除这种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比较有限为了估计该有害生物扩散的可能性应当从目前发生该有害生物的地区获得可靠生物信息然后可以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情况同目前发生该有害生物的地区的情况以及用于评估扩散可能性的专家判断进行认真比较可以考虑关于可比较有害生物的过去实例考虑的因素有 自然和/或控制的环境对于该有害生物自然扩散的适宜性20/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自然障碍的存在 通过商品或运输工具转移的潜力 预期的商品用途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该有害生物的潜在传播媒介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该有害生物的潜在天敌利用扩散可能性信息来估计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可以如何迅速地表示有害生物的潜在经济重要性如果该有害生物很容易进入潜在经济重要性较低地区并在那里定殖以及然后扩散到潜在经济重要性较高地区这也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在考虑封锁或根除已传入有害生物的可行性的风险管理阶段这可能也很重要2.2.4 关于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的结论关于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的结论总的传入可能性应当以最适合数据用于分析的方法和预期对象的术语来表示这可能是数量方面或质量方面因为哪种产出都是数量和质量信息相结合的结果可以通过对于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获得的关于其它有害生物的信息进行比较来表示传入的可能性2.2.4.1 关于受威胁地区的结论关于受威胁地区的结论应当酌情查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中生态因素有利于有害生物定殖的地区以确定受威胁地区这可以是整个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或者其中部分地区2.3 评估潜在经济影响评估潜在经济影响在这一步骤中所描述的要求说明应当收集哪些与有害生物及其潜在寄主植物有关的信息并表明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的经济分析水平以评估有害生物的所有影响即潜在经济影响应酌情获得数量方面数据这些数据将提供货币价值还可以利用质量方面数据征求一位经济学家的意见可能是有作用的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有足够证据或者普遍认为有害生物的传入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1产生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不必对估计的经济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估主要侧重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然而当对经济影响水平有疑问时或者当需要经济影响水平来评价用于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力度或评估排除或防治有害生物的经济效益时必须更加详细地检查经济因素2.3.1 有害生物的影响有害生物的影响为了估计有害生物的潜在经济影响应当从发生有害生物的地区自然发生或传入获得信息应将这种信息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认真考虑可比较有害生物的实例情况考虑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2.3.1.1 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为了查明和鉴定有害生物对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每个潜在寄主的直接影响或者对特定寄主的影响以下例子可以考虑 已知或潜在寄主植物(在大田保护性栽培或者在野生环境)损害的种类数量和频繁程度 产量和数量方面的作物损失 影响损害和损失的生物因素如有害生物的适应性和病毒性 影响损害和损失的非生物因素例如气候 传播速度 繁殖速度 防治措施包括现行措施其效率和成本 对现行生产方法的影响 环境影响关于哪种潜在寄主应根据上述成份估计可能受威胁22/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作物总面积和地区2.3.1.2 有害生物的间接影响有害生物的间接影响为了查明和鉴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有害生物的间接影响或非特定寄主的影响以下例子可以考虑 对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影响特别包括对出口市场准入的影响应当估计对市场准入的潜在影响当有害生物定殖时可能产生这种影响这需要考虑贸易伙伴实行的或可能实行的任何植物检疫法规的程度 生产者费用或投入需求的变化包括防治费用 因质量变化而国内或国外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 防治措施的环境影响和其它不理想的影响 根除或封锁的可行性及成本 作为其它有害生物的一个传播媒介的能力 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提供咨询所需的资源 社会影响和其它影响例如旅游业2.3.2 分析经济影响分析经济影响2.3.2.1 时间和地点因素时间和地点因素前面部分的估计数是根据假设情况提出的即假设有害生物已经传入并将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以其潜在经济影响每年充分表示然而实际上经济影响按时间表示可能是一年若干年或者一个不确定的时期应对各种方案进行考虑一年以上时期总的经济影响可以以年经济影响的实际现值表示并选择一个适当的折扣率来计算实际现值其它方案可能与有害生物是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3一个几个点还是许多点发生相关潜在经济影响的表现将取决于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传播的速度和方式可以设想传播速度慢或者快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假设传播得到制止可以进行适当分析来估计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传播的时期的潜在经济影响此外上述许多因素或影响预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从而对潜在经济影响产生影响将需要专家判断和估计2.3.2.2 分析商业影响分析商业影响正如上面所确定的有害生物的大多数直接影响和部分间接影响将具有商业性质或者对某个市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应当查明及确定数量考虑以下因素可能是有作用的 有害生物引起的生产者利益变化的影响这种利益变化通过生产成本产量或价格变化产生 有害生物引起的关于国内和国际消费者商品需求量或所支付的价格发生变化的影响这可能包括产品质量变化和/或因有害生物传入而产生的与检疫有关的贸易限制2.3.2.3 分析技术分析技术经与经济学专家磋商后可以采用分析技术来更加详细地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潜在经济影响它们应结合已查明的所有影响这些技术可以包括 部分预算如果有害生物的行动对于生产者利益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普遍限于生产者并且据认为较小进行部分预算就足够了 部分平衡如果在 2.3.2.2 项下生产者利益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如果消费者需求发生重大变化24/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建议采用部分平衡必须进行部分平衡分析来衡量利益变化或者因有害生物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而产生的实际变化 全面平衡如果对国民经济而言经济变化巨大并可能引起工资利率或汇率等要素发生变化那么可以采用全面平衡分析来确定整个经济影响范围分析技术的采用往往因缺乏数据数据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某些影响只能提供质量信息而有限2.3.2.4 非商业影响和环境影响非商业影响和环境影响2.3.1.1 和 2.3.1.2 中确定的有害生物的一些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将具有经济性质或者影响某种价值但是没有很容易识别的现有市场结果可能没有以确立的产品价格或服务市场来适当衡量影响这方面的例子特别包括环境影响如生态稳定性生物多样性舒适价值和社会影响如就业旅游可以用适当非市场评价方法来估计这些影响如果不能对这些影响进行数量上的衡量可以提供关于这些影响的质量信息还应当提供关于这些信息如何纳入决定的说明2.3.3 经济影响评估的结论经济影响评估的结论在适宜的情况下在这一步骤中说明的经济影响评估结果应当以货币价值表示经济影响还可以不使用币值术语而是从质量方面或者采用数量措施进行表示应当明确说明信息来源假设和分析方法2.3.3.1 受威胁地区受威胁地区应酌情查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中有害生物的存在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为确定受威胁地区而需要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5查明这种地区2.4 不确定性的程度不确定性的程度估计有害生物传入的可能性及其经济影响涉及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当这种估计是根据发生有害生物的地区的情况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假设情况推测时尤其如此重要的是在评估时记录不确定性领域和不确定性程度以及表明在某些领域采用了专家判断这对于透明而言很有必要并可能有助于查明研究需要及确定重点研究需要2.5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的结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的结论根据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结果可以认为适合对所有或若干分类的有害生物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每一种有害生物来说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全部和部分地区可能确定为受威胁地区关于有害生物传入可能性的数量或质量上的估计以及相应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数量或质量上的估计已经获得并作了记录或者可能已经给予一个总的分数这些估计数以及有关不确定性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得到利用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结论应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以及采用的措施的力度由于零风险并非适当选择方案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应当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以便实现要求的安全程度这种安全程度应当合理并且在现有选择方案和资源范围内可行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从分析意义上)是查明方法以便对发生的风险作出反应评价这些行动的效率和查明最适宜选择方案的过程在选择有害生物管理方案时还应当考虑和包括评估经济影响和传入可能性时注意到的不确定性3.1 风险水平风险水平 风险管理原则第 1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指出由于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某种传入风险始终存在各国在制定植物检疫措施时应同意采用风险管理政26/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策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各国应当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可以有许多方式表示例如 参照现有植物检疫要求 根据估计的经济损失提出指数 用风险承受表表示 同其它国家接受的风险水平比较3.2 所需的技术信息所需的技术信息关于有害生物风险管理过程的决定将根据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前几个阶段所收集的信息作出这些信息将包括 开展这一过程的理由 估计传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可能性 估计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的潜在经济影响3.3 风险的可接受性风险的可接受性总的风险是根据审议传入可能性和经济影响评估结果来确定的如果发现风险不可接受那么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确定将使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或低于可接受水平的可能的植物检疫措施如果风险已经可接受或者由于无法管理例如自然扩散而必须接受没有理由采取措施各国可以决定保持低水平的监测或审计以确保查明将来有害生物风险变化3.4 确定和选择适当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和选择适当风险管理方案应当根据减少有害生物传入可能性方面的效果来选择适当措施可以根据以下考虑来选择以下考虑包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第 1 号国际植检措施标准中的若干原则 表明经济有效和可行的植物检疫措施采用植物检疫措施的利益是有害生物将不会传入以及因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将没有潜在经济影响关于已发现提供可接受安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7每项最起码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进行估计应当考虑效益成本率可接受的那些措施 最低影响原则措施的贸易限制不应当超过必要的程度应当在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所必需的范围尽可能小的地区采取措施 重新评估以前的要求如果现行措施有效不应当采用新的措施 等同原则如果查明不同植物检疫措施具有同样的影响这种措施应作为备选措施 无歧视原则如果所讨论的有害生物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定殖但是分布有限并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治关于进口的植物检疫措施不应当比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区内所采用的措施更为严格同样在植物检疫状况相同的出口国之间植物检疫措施不应当有差别植物有害生物传入的主要风险是输入的植物和植物产品货物但是尤其是对某种有害生物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必须考虑其它传播途径传入的风险例如包装材料运输旅行者及其行李有害生物的自然扩散下面所列的措施是最普遍地应用于贸易商品的一些措施它们应用于传播途径通常是某个原生地的有害生物的货物关于货物种类寄主植物器官和原生地措施应当尽可能确切以便不会通过限制产品输入在没有理由限制产品输入的地区成为贸易壁垒为了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可能需要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措施的结合可以根据原产国有害生物传播途径状况对现有措施进行分类它们包括 应用于货物的措施 为了阻止或减少在作物中的最初蔓延而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生产地区或产地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