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建设标准化:应对WTO的矛与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意味着我国必须将以实力为基础的双边经济体制,转为灵活运用和驾驭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经贸体制,同时,也意味着要严格遵守WTO规则,遵守我国政府的承诺,开放国内市场。在建设领域,积极应对加入WTO的新形势,一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WTO的运行规则,改革我们的管理模式,发挥加入WTO对我国建设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灵活运用WTO规则,合理保护国内市场,积极开
2、拓国际市场。在这些方面,工程建设标准化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影响贸易自由化的关键因素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或服务经过一国的管界时,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或者是那些不通过征收关税,而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措施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自1948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生效以来,减少或消除贸易关税壁垒的谈判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经过50多年的相互协调,关税壁垒 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已明显弱化。然而,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广泛的限制。非关税壁垒表现为两种形式:直接的非关
3、税壁垒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成员国政府直接对进口的产品、服务等的条件、数量、质量、金额等加以限制的行为。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制、外汇管制等。例如,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针对建筑业的情况,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则不对外开放、高级住宅有条件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则不允许国外企业参与,对于高级住宅,国外企业即便要参与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否则不允许参与。又如,在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上,我国制定有具体的资质标准,不同的资质等级所能承担的工程项目也有明确的规定,国外的同类企业要参与我国建设市场的竞争,这些条件就必须满足。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具体而明显,当具体针对到某一成员
4、国时,易于形成对等报复。对等报复的结果只能是相互妥协,通过谈判,逐步予以消除。间接的非关税壁垒,即贸易技术壁垒,是指成员国政府对进出口的产品、服务等制定严格的规定,间接地对其进行限制的行为。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等。贸易技术壁垒一般不直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产品、服务,往往是对本国企业有利,其隐蔽性很强,而且往往不违背WTO协议的有关规定。正是由于贸易技术壁垒在名义上的合理性、做法上的巧妙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蔽性,从而使专家们普遍认为,未来真正能对世界贸易构成壁垒的就在于技术方面,贸易技术壁垒是贸易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或最后一个避难所。世贸组织TBT协定在强调非歧视原则及采用国
5、际标准原则的同时,还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有差别和较优惠的待遇,明确提出:即使已有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发展中国家仍可采用某些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标准或合格评定程序,以保持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当地技术、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形成保护性技术壁垒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工程建设标准化在技术壁垒中的特殊地位在我国,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绝大部分是通过标准化的成果反映出来的。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技术要求,是我国技术法规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推荐性标准符合WTO规则所规定的技术标准的各项特征,各类检测方法、检验指标、验收程序等直接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等的合格评定要求。可以说,我国
6、的标准化工作实际上就是可能形成技术壁垒或可以消除壁垒的重要方面。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技术活动,在形成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方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建设领域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因此,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很大程度上对服务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几十年来,经过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者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制定了一大批建设活动需要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规范覆盖着我国各类建筑工程的各个建设阶段。在我国境内从事建设活动,包括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检验、验收、维护加固以及相关的管理和中介服务等,必
7、须了解、掌握并贯彻执行,尤其是强制性标准规范。通过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可以直接影响到建设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等行为。例如,在木结构设计、施工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中没有轻型木结构方面的技术规定,因此国外企业在我国推行这类建筑受到了来自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方面的制约,这样,影响和参与这类标准规范的制定、组织技术人员的培训、解决工程技术上的障碍,就成了他们在我国推行这类建筑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建设工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其成果只能固定在某个地方,决定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必然考虑气候、地质、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为在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中
8、设立贸易技术壁垒,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条件。同时,由于建设工程又是由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不同的技术、工艺要求、不同的质量水平等,必然对应用在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规定,对应到建设工程活动中的各类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影响十分明显。任何产品都不仅仅是为了进入市场而产生的,只有实现了用户的消费或应用,走出市场,才能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可以说,工程建设标准化正是在产品走出市场的环节上对货物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国外某公司生产的建筑用通风管道,具有重量轻、风阻力小等优点,但属于难燃烧材料,由于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通风管道必须由非燃烧材料制作,因
9、而几年来这种产品迟迟未能真正打入我国市场。合格评定包括认证许可,也是技术壁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合格评定与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密切相关。从定义上讲,认证是保证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对从事认证及相关的检测机构(试验室)和审核人员资质条件与能力的合格评定活动。由此可见,合格评定的基本依据是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既然认证、认可工作,对从源头上确保产品和工程质量、规范市场行为、指导消费和促进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但首先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应对WTO,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以
10、及工程建设标准化在技术壁垒中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建设领域在应对WTO时,要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1、要把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为应对WTO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具体的行动计划。通过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实行贸易保护或开拓国外市场,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的落后和对标准化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已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其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科技部已经把标准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而且明确指出:标准已成为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高新技术标准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与专利相比,标准更重要。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企业,而
11、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已对外开放,对我国建设领域而言,积极利用标准化这把“双刃剑”,有效保护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2、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为发挥其作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工程建设标准化如何适应WTO规则,并在享受WTO非歧视待遇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条件下,尽快构建工程建设技术壁垒体系、完善建设市场准入机制、扩大对外服务贸易和建设产品的出口贸易等问题,应当成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利用WTO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将一些我国
12、企业能够达到,而外国企业难以达到的,或我国国情特有的指标制定成国家标准,从而构筑一道非关税壁垒,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另一方面,对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尽快采用,提高我们的技术管理水平、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并有利于突破他国的技术壁垒,参加国际化生产分工和全球竞争。目前,根据建设部领导的要求,我们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开展对国外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从建筑工程入手,组织力量对建筑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全文翻译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建筑技术规范,掌握其制定、修改、管理、运行的方
13、式方法,比较其特点、分析各自的内容、管理、运行上的优劣,为我国建筑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同时,及时跟踪国外建筑技术法规的方向,为我国建筑或生产企业打开境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借鉴国外的经济,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需要,在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试点编制我国的建筑技术规范。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国外其他建设工程的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逐步构建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为形成“政府有效控制,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运行机制,发挥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作用,奠定基础。(2)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按照“留、撤、改、并”的原则,围绕加入
14、WTO后对国内市场调控和监管的需要,改变标准技术水平滞后、超龄服役的状况,今年内组织力量对95年以前发布实施的188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大规模的复审工作。该保留的明确保留,该废止的立即废止,该修订的尽快修订,该合并的尽量合并。把那些对促进建设工程技术进步、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可以为我国建设或生产企业争取市场条件的技术标准,纳入计划,尽快组织制定,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大幅度地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整体水平,并形成标准复审与修订良性的循环机制。(3)加快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按照“完善体系、填平补齐”的设想,重点围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组织标
15、准的制定,解决标准缺项可能造成的技术管理漏洞,尤其是生物工程、材料工程、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快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配合其他如产品标准等,形成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制、用”技术标准的系列化。(4)继续强化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按照进一步规划建设市场行为、整顿建设市场秩序的需要,一方面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各部分的修订,更科学、更严格地界定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内容。同时,组织新一轮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活动,使从事建设活动的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切实掌握并认真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尤其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继续强化对建设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并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防止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可以预见,随着人们对WTO规则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以及对国内外市场应变能力的不断增强,依靠标准化、利用标准化保护或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应对WTO方面的作用一定会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