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36677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关系的定义、要素与特征(doc10页)优质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一词可译作“公共的”、“公开的”,也可译作 “公众的”。Relations则宜译作“关系”。因此,中文表述可称为“公共关系”,也可称为“公众关系”。一、公共关系的定义这类定义把公共关系看作和计划、财务一样的管理职能,其中美国人莱克斯&8226;哈洛博士的定义便是典型代表。他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

2、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其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具有连续性和计划性。通过公共关系,公立的和私人的组织机构试图赢得与它们有关的人们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借助对舆论的估价,以尽可能协调它们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依靠有计划的、广泛的信息传播,赢得更有效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美国著名公共关系学者卡特李普(Scott. MCutlip)和森特(Allen HCentre)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能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而一个组织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公众。1 传播说这

3、一类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认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传播沟通。在国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美国公共关系学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就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在美国的大学中,公共关系专业往往设在新闻传播学院内。英国人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也认为: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相互理解有关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内向的,也是外向的。国外一些大型的百科全书或综合词典也从传播或沟通的角度来定义公共关系。美利坚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关于建立一个组织同其既定公众之间相互了解

4、的活动。大英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公共关系是旨在传递有关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的信息,并改善公众对其态度的种种政策或行动。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认为:公共关系是通过传播大量有说服力的材料,发展邻里的相互交往和估价公众的反应,从而促进个人、公司或机构同他人、各种公众以及社区之间的亲善友好关系。2 特定关系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关系”体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正确认识公众关系、处理公众关系是开展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资深公共关系教授希尔兹(HLChil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是公众性的,

5、并且都有社会意义。英国公共关系学会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在组织和它的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持相互了解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持续过程。3 特征综合说有的公关学者认为,前面几类定义都只反映了公共关系某一方面的含义或特征,未免失之偏颇,因此他们试图通过一个定义把公共关系的所有内涵或特征都包括进去。美国公共关系季刊曾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十四个特征。1982年11月,美国公共关系学会(PRSA)在其一流成员组成的专家小组的努力下,正式采用了一个“关于公共关系的官方陈述”。这一定义除了概念方面的内容外,还将各种活动、结果和对公共关系实践的知识要求包括在内。4 经营艺术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关系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

6、学科,许多公共关系问题不存在惟一正确的答案,公共关系在实际运作中要讲究创造性,讲求形象思维,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公共关系及其工作。因此,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如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上,代表们经过商讨,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我国学者余阳明认为: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来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

7、同。其中管理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目的,传播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手段,关系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实质。这些定义都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各种公共关系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实际上各种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这些定义都有助于我们去把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本教材赞同“传播管理说”,即“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教授的这一定义科学、严谨地表述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本质属性。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本质的确定依据和方法首先,将复杂的公共关系过程简化以后可以发现,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

8、“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其次,在公共关系的这三个要素中,“组织”和“公众”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Communication,也译作“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可见,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据此可以给公共关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而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9、。” “双向传播与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它渗透到公共关系原理和实务的各个方面,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 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它专门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公众传播沟通问题;或者说,用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组织的公众关系和公众形象问题。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了解,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

10、“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要素和特征一、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1 社会组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和交往,在这些交往活动中,人们发现单个人的活动往往会受到种种限制,因而逐渐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会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各种组织之间在不停地相互影响和作用,新的组织不断地产生并努力壮大,已有的组织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实现扩张。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自身的实力、良好的管理、适宜的环境是组织成功的基础,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则是从如何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树立组织良好形象的角度来促进组织

11、的发展。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活动,而不是个人行为,因此,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共关系的实施者、承担者。我们在理解公共关系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把一些个人的行为也说成是公共关系。如某公司总裁以个人名义向野生动物基金会捐款,这是个人行为,而不是公共关系;但当他以公司的名义捐这笔款时,我们便可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一种旨在提高组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组织影响的公共关系行为。为了使公共关系活动的针对性更强,在公共关系学中,我们一般把组织分成四种类型。(1)盈利性组织。这些组织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工商企业、旅游服务业、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2)服务性组织。这类组织不以盈

12、利为目的,而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目标,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社会公用事业机构等。如学校的首要公众是学生,其目的则是教书育人;慈善基金会的宗旨就是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或那些需要帮助的特定公众提供服务。(3)公共性组织。通常是指为整个社会和一般公众服务的组织,如政府、军队、消防部门、治安机关等。这类组织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安定,不受内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外来干涉。(4)互利性组织。这是一种以组织内部成员间互获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这类组织追求的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如政党、工会组织、职业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宗教团体。2 公众简单地说,公众就是公共关系的对象。正如前面有些定义所说的那样,公

13、共关系是一种特定关系;而当我们谈到关系时,必然要涉及到双方。对于公共关系而言,这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方便是组织与公众。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公共关系就是公众(与组织)的关系。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公众,而公共关系便是组织主动地去与公众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客体和对象的公众是完全被动的、随意受摆布的,公众随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要求,主动地对公关主体的政策和行为做出积极反应,从而对公关主体形成舆论压力和外部动力。公众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权力用脚投票。当公众因为不满意而使用这一权力时,他们(她们)可能不会当面抗议,也不会大吵大闹,但他们(她们)会抛售股票,不再光顾某一商店、某一银

14、行、某一饭店、某一旅游点。因此,组织在计划和实施自己的公关工作时,必须认清自己的公众对象,分析研究自己的公众对象,并根据公众对象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去制定和调整公关政策和行动。3 传播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是指组织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或观点的传递和交流。这是一个观念、知识或信息的共享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了解、共识、好感和合作;其手段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形式。有的学者强调公关的传播这一要素的重要性,认为对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是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甚至觉得离开了传播、沟通,就无法界定公共关系。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当我们把公

15、共关系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考察时,就会发现传播和公众、组织一样,都只是公共关系这个大系统的一个要素,传播只是使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传播媒介则是实现这种手段的工具。只有这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才能使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组织得以在公众面前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1表示。二、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 形象至上在公众中塑造、建立和维护组织的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形象既与组织的总体有关,也与公众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直接相连。这就要求组织必须有合理的经营决策机制、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精神,并根据公众、社

16、会的需要及其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以便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这么说,良好的形象是组织最大的财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顾客展开,失去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组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2 沟通为本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与公众打交道,实际上是通过信息双向交流和沟通来实现的。正是通过这种双向交流和信息共享过程,才形成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共同利益和互动关系。这是公共关系区别于法律、道德和制度等意识形态的地方。在这里,组织和公众之间可以进行平等自愿的、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没有任何强制力量,双方都可畅所欲言,因而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的副

17、作用。3 互惠互利对于一个社会组织而言,当然应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很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却发生了迷失。有的为求得一时之利,却失去更多,有的甚至什么也没得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从来都是相互的,从来没有一厢情愿的利益。人际交往中人们常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而对社会组织而言,只有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之所以有成效、之所以必要,恰恰在于它能协调双方的利益,通过公共关系,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具备公关意识的组织和不具备公关意识的组织的最大区别。4 追求真诚追求真实是现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自从“现代公关之父”美国人艾维李

18、(Ivy Lee)提出讲真话的原则以来,告诉公众真相便一直是公关工作的不二信条。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及传媒手段空前发达,这使得任何组织都无法长期封锁消息、控制消息,以隐瞒真相,欺骗公众。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你可以在某一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你绝对不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真相总会被人知道。因此公共关系强调真实原则,要求公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向公众提供真实信息,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5 注重长远由于公共关系是通过协调沟通、树立组织形象、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包括影响并改变公众态度的过程,甚至还包括组织转型,如改变现有形象、塑造新的形

19、象的过程。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因此,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公共关系组织和公关人员不应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而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付出总有回报。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为了完整地理解“公共关系”这一概念,我们需要分析由这一概念逻辑地延伸出来的一些分支概念和范畴。因为这些概念和范畴在公共关系学中的使用率很高,而且被用来直接注释“公共关系”这一概念。一、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共关系活动1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在某一时刻的现实形象状态,即这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的总和,如公众的多少及其态度、关系是否稳定和谐、

20、关系是在逐渐改善还是日趋恶化等。公共关系状态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一个组织的现实公关状态是这个组织公关活动的基础。任何组织总是在特定的公关状态之下去开始自己的公关活动的,同时,组织的公关活动又以形成、维持和改变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标。因此,了解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十分必要。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大多数公众对组织及其行为做出的较为一致的反应和评价,表现为大多数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意见。社会组织,不管其是否开展公关工作,不管 其是否意识到这种公关状态的存在,公共关系状态都是一种客观存在,都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既表现公众对组织的肯定性评价和积极态度,又会成为组

21、织的一种无形资产,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良的公共关系状态,则是公众对组织的否定评价和消极态度的反映,可能使组织处于某种潜在危机之中,对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正因为这样,组织才需要进行公关活动,从而影响公众态度,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2 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意识是指组织或个人对公共关系理论和公共关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组织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也是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是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一般说来,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互惠意识。(1)公众意识。公众意识是指把公众当作组织

22、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把公众需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千方百计搞好同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帮助。为此,组织应该尊重公众、了解公众、善待公众,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公众的认识和行为不断地向文明、健康和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公众与组织在长远利益上趋于一致。(2)形象意识。形象意识主要表现为组织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形象和声誉,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塑造、形象管理,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创造最优异的成绩,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持最旺盛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组织信誉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3)沟通意识。沟通意识主要表现在组织

23、与公众的协调沟通。因为协调沟通是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社会组织的形象主要是在不断协调沟通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为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与公众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一方面要及时地把组织信息传递给公众,使组织与公众之间能实现信息的真正共享;另一方面要及时地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意见、公众想知道的组织信息和公众需求,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不断提高协调、沟通的效果。(4)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就是把公众当成组织的服务对象,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满足,把公众需求当作组织公关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靠良好、细致、周到的服务去赢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5)互惠意识。互惠意识表现为在交往和合作中,将平等互利

24、、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情况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争取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对方,使组织和公众。3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组织为塑造良好形象,与公众建立互惠互利关系而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又称公共关系实务,主要包括各种协调、沟通和传播工作。从广义上说,组织采取的任何旨在改善自己公共关系状态的实际行动,都是公共关系活动,如广告、促销,甚至销售本身。人们在每天的谈话和媒介报道中,经常在这种意义上来使用公共关系。有些人用“这不过是公共关系罢了”来轻蔑地描述他们认为不真诚的公开姿态;当某件事情出现在报纸或电视新闻中时,有人就会说这是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还有一些人把公共关系看

25、作是试图隐藏真相或在坏消息上用几个褒扬之词的高招,一些观点较极端者甚至认为,“公众和公共关系这类术语已经作为托词和欺骗的缩写而得到广泛的公认”。由于这样的理解已造成对公共关系的严重损害,所以到了现代,一些公关学者便提出要对公共关系活动进行界定,于是便有了现代的狭义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说。所谓狭义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指组织意识到公众和公众关系的存在和作用后,所采用的一系列专业性、规范性较强的传播、沟通和协调活动,包括调查研究、决策咨询、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信息发布、宣传实务、交际事务等。在这些活动中,组织与公众是平等的,活动的目的和计划是明确的。活动时,需要动用一定的资源,运用科学的、先进的专门媒介和

26、技术,由专门职能机构和专业人士来实施。现代公共关系主要研究的就是这种狭义的公共关系活动。二、关系、舆论和形象“关系”、“舆论”和“形象”是公共关系的常用概念,要了解它们在公共关系学中的特定涵义。1 关系在公共关系学中“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地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它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前者表明这种特定关系的“结构”:“谁和谁的关系”。后者表明这种特定关系的“属性”:“什么关系”。把握了这两个特征,就能够将公共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或其他类型的具体关系区别开来。2 舆论在公共关

27、系学中“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公共关系学不仅研究“关系”,也研究“舆论”;公共关系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协调和改善关系,而且还在于影响和完善舆论。3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公共关系所借用的“形象”则不局限于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范畴,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意义:第一,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第二,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第三,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第四,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

28、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三、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1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 “人群关系(Human Relations)”这一概念属于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范畴,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四、公共关系和广告1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联系(1)公共关系需要广告作为自己的工具,通过产品或形象广告,可以间接起到树立该组织形象的目的,而活泼清新、艺术性强的公关广告,更容易为公众接受。(2)公共关系工作能对广告起指导作用,它可以确定广告的宣传

29、主题、宣传对象、传播对象、传播方式和传播周期。因此,公共关系和广告之间实际上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2 公共关系和广告的区别(1)目标和原则不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要树立整个组织的良好形象,从而使组织事业获得成功;广告的目标则是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公共关系工作要以公众利益为原则,讲求的是真实可信,向公众提供全面的事实真相而非片面的局部消息;广告的首要原则是引人注目,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轰动效应。(2)传播的手段和周期不同。公共关系主要采用大众传播手段,由于重点在树立组织形象,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其传播周期较长;而广告为了引人注目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新闻、文学、艺术、虚构等,并且其作为推销产品

30、或服务的促销手段往往要求快速有效,因而常有明显的季节性、阶段性或短暂性。五、公共关系和宣传公共关系和宣传工作都要依靠传播媒介,使信息为更多的人共享。宣传工作必须树立公关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以提高效果;公关也需利用宣传的效果,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传播方式上。公共关系旨在通过双向沟通,说服公众;而宣传意在通过单向灌输,控制公众。六、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常常被人混在一起。在一些小型组织中,公关人员既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又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在有些非盈利组织和政府中,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一样,旨在建立和维护与成员、患者、捐赠者和选民之间的相互

31、关系,甚至一些公关人员宣称他们做的是市场营销传播;一些公关公司为了得到更多业务,把其组织名称定为“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公司”;更有一些人认为,公共关系只不过是市场营销中运用的战术。其实,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市场营销的目标是在长期的基础上吸引和满足顾客(客户),以便赢得一个组织的经济目标,其基本责任是建立和维护一个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市场;而公共关系的目标是通过长期努力,赢得组织的良好形象而并非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方面的利益,其基本责任则是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利互惠的关系。其次,市场营销主要聚焦于顾客的交换关系,其基本过程是通过交换,既满足顾客需要又赢得经济利益;而公共关

32、系涉及范围广泛的各类公众,包括顾客公众和非顾客公众,如雇员、投资者、邻居、特殊利益集团、政府等。再次,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在范围上也不存在谁包含谁的问题,有效的公共关系通过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环境,促进市场营销工作;而成功的市场营销工作同样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不要去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不断努力向前就行,路对了,成功就不远了。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放下该放下,退出那没结局的剧。我们需要一点点的眼泪去洗掉眼中的迷雾,一点点的拥抱去疗愈受伤的心,一点点的休息去继续前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

33、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处同样的位置,也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每个人都有退休的一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退休后的保障。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幸福或许不排名次,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