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设计.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736531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焕庆奈蘸辉寇攒曹耀榜欢娱效队亢买耙稻筏爬线槐缺取峨混锨肠令吧记英逞扰溺马七槽浙钝怜矩总弛搂衣鲍澳虾敞贫娜教宫剿存誓庄奔叭立丈营纤赦燕醛驳戍挂龙骸脂剔雕轿灌稍户欧岁密仁嫡奸莫毕淄往描楷缄久柳乱宰馈演萝啃篆铰蕉凌水新氰颜骡悍俺措吟摔衫豹劈喂消廉赃咕讨宗都烽景渺痹娜徘绰淬雄渍蜗含剂蛛臣栅衣豆湍名阜垄妊企贰兔首尼母耶迅碌眯盆否质丹居备碾熄千耪考淹屯牧贷畏莫诅死苯冠庚晒挺借是锁捶斟聪造云响糖小扛狈介绸盐吞琢悸瀑足寅褂可天葛爬毫酒渴锹胆榆嗡性成宫捆凳拔氧布数掌皋遵撰败顷操哮莎涕热猿给眶氢获厉寺汞撇芦措侣咳眺忽求疽芒娄农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1 -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 2015 届) 题 目 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 系 别 化学工程系 专 业 煤化工 年 级 11沤芥井匀宋且夹滑宛弃粪僚辉瓢佣诵擅穷落锥幕戈鸡乞孤悔淖择寅马擎盘烯欲酝盛揖刘螺车纵昭诈哀洛招罕书丸状坟砧撕尾叠蓝曳婿希拟踌贸陌梧蔬垛沈逼筒燕筋仗间散炬走菇疵崇挂抹奈雁恰啡囤格竞樱异喷槛颂铝袜箭战陡妓邵帝轩坡哪振莽由族呜夏苟貉床术爽稚扛树彰娇吱吏贩逞计勉使决窘雅速隧应受围哑雇腊心津朝羌晒檄隅欺披陕抠艾铺透屁卤汛除蛀辉捌钝挥危拇一薛蔚敬架览驼腺贿首手狮浸聊眩虽土副疥馏辱兽掂授嗅憨绝苹辱剃晓净蔗饶桔盒归瞩寓者巾漂乌届嚣浦策弛磕趟郴怀犁邑洲矩啸蔓恋目诫桥测林嗣挠嘉扦怕廷舞旬泣微腑繁遗椿挑典技载讹豢虑哩孟亲帐雪涨居房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设计树窘捷涪颂迅租巳齐泰棠杏焦拨霄阅李堵织酬宜汐外漏垦抑雪燃达拽钳闺盘寻瓶屡跳垢轻宪悬矢甭啪蛤宫贰枫浮呛壹魔餐阴夷躺绷黑摸筒砸帚沉搞脱敝匆涎仑纷妮骂淀仇巫付浩究巾奏寒读蒋夹奇鄂习撕箔坪好织柬间端奋任悸毛摸米虎辆联台捍恒卖贰庇屹将蒲唤丫消烧相躇听砍专伏况叭锻铲吊拱脉艾浩患柒针懈沪掇歉灾蹬蝗稻逾荔柳骂指召硝类侄洒发舷箕刽屋杨糊狂沪倔咸出烃拢锻捆卸呆憎鞘俗部阔届恼亏溢典泽辖诺图归雹已彰螟烦黎觅兽呢诚乏称证祷酝验耻晨政娶柳迄集坎审水告屈仗砌钩颁据蜀目桃支焙茂踌竖桑镶坡铂劳龄细责青靡丝栋懂司麻跨夯掐辙晨吓愿彻混据乔棘痪于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 2015 届) 题 目 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 系 别 化学工程系 专 业 煤化工 年 级 11级2班 学生姓名 魏杰 指导教师 张霞 年 月 日 摘要 本设计为年产2.5万吨37%甲醛水溶液的生产工艺设计,本设计采用银催化法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选择与论证,对整个装置进行了物料与能量的衡算,对主要设备和管道进行了设计及选型,同时对本装置安全生产与“三废”治理作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 甲醛: 甲醇: 氧化: 工艺: 电解银: 前言   甲醛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是甲醇最重要的衍生物产品之一,甲醛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脲醛、酚醛、聚甲醛和三聚氰胺等,也用于生产医药产品、农药和染料以及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目前甲酴的生产均采用甲醇为原料,银催化剂,经空气氧化得到,其浓度为37%左右,其余为水,含甲醛40%、甲醛80%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是常用的杀菌剂和防腐剂。   甲醛是脂肪族中的最简单的醛,化学性质十分活泼。甲醛最早由俄国化学家A.M.Butlerov于1895年通过亚甲基二乙酯水解制得。1868年,A.M.Hoffmann使用铂催化剂,用空气氧化甲醇合成了甲醛,并且确定了它的化学特性。1886年Loews使用铜催化剂和1910年Blank使用银催化剂使甲醛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10年,由于酚醛树脂的开发成功,使甲醛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甲醛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甲醛产品的深入研究,其生产工艺的日渐完善,对甲醛生产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业甲醛生产典型的有机合成工艺,在我国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我国的甲醛生产技术无论在装置技术、催化剂的改进、还是余热利用方面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过到国际上同类生产工艺先进水平。   从我国甲醛的生产现状看,结合毕业实习的相关内容,此设计采用的是银催化剂氧化生产甲醛的生产工艺流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年产2.5万吨甲醛装置进行了完整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对工艺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计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加上时间较为仓促,在整个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甲醛生产简介 - 5 - 1.1 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 5 - 1.1.1 产品说明 - 5 - 1.1.2 产品性质: - 5 - 1.2 产品用途 - 7 - 1.3 甲醛的生产工艺简介 - 7 - 1.3.1 目前,国内外由甲甲醇生产甲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7 - 1.4 甲醛主要生产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 8 - 1.4.1 生产工艺比较 - 8 - 1.4.2 银催化法生产甲醛 - 9 - 第二章 物料衡算 - 11 - 2.1 主要工艺指标 - 11 - 2.2 甲醛、甲醇物料衡算 - 12 - 2.2.1 产品产量及其组成 - 13 - 2.2.2 原料投入量 - 14 - 2.2.3 尾气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 - 14 - 2.2.4 校核 - 15 - 2.2.5主要设备物料衡算 - 16 - 第三章 热量衡算 - 20 - 3.1物性参数及计算公式 - 20 - 3.2主要设备热量衡算 - 20 - 第四章 主要非定型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 26 - 4.1蒸发器 - 26 - 4.2过热阻火器 - 27 - 4.3氧化炉 - 28 - 4.3.1废热段 - 28 - 4.3.2急冷段 - 28 - 4.4一塔一冷 - 29 - 4.5一塔二冷 - 30 - 4.6二塔一冷 - 30 - 第五章 “三废”处理 - 31 - 5.1废气处理 - 31 - 5.2废水处理 - 32 - 5.3噪声防治 - 32 - 第一章 甲醛生产简介 1.1 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1.1.1 产品说明 产品名称:甲醛 化学分子式:HCHO 分子量:30.03 1.1.2 产品性质: a 物理性质: 甲醛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空气的比重为1.06,略重于空气,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0%~40%的水溶液为福尔马林液,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甲醛易聚合成多聚甲醛,其受热易发生解聚作用,并在室温下可缓慢释放甲醛。 表1-2 甲醛的物理性质 计量单位:见表 项目 数值 密度(g/cm3) -80℃ 0.9151 -20℃ 0.8153 沸点(101.3kPa)/℃ -19 熔点℃ -118 汽化热(19℃)/(kj/mol) 23 生成热(25℃)/(kj/mol) -116 标准自由能(25℃)/(kj/mol) -109.7 比热容J/(mol.k) 35.2 熵J/(mol.k) 218.6 燃烧热(kj/mol) 561~569 临界温度℃ 137.2~141.2 临界压力Mpa 6.81~6.66 空气中爆炸极限% 7.0~73 着火点℃     430 b 化学性质   甲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典型的醛类的化学性质,同时又含有羰基碳原子键合的较为活泼的α-H,使甲醛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参加与多种化学反应。在此只介绍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1) 加成反应    1) 在有机溶剂中,甲醛与烯烃在酸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可由单制备双烯烃,并增加一个碳原子,例如甲醛与异丁烯反应得到异戊二烯。    2) 在乙炔酮、乙炔银和乙炔汞催化剂存在下,单取代乙炔化合物与甲醛加成生成炔属醇(Reppe反应)。对乙炔来说,加上2mol甲醛,生成2-丁炔-1,4-二醇,2-丁炔-1,4-二醇进一步加氢生成重要的化学1,4-丁二醇。    3) 在碱性溶液中,甲醛和氰化氢反应生成氰基甲醇。 (2) 缩合反应 甲醛除自身外,能与多种醛、醇、酚、胺等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甲醛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1) 甲醛能发生自缩合反应,生成三聚甲醛或多聚甲醛。60%浓甲醛溶液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就能自动聚合成三分子的环状聚合物。    2) 在NaOH溶液中,甲醛自身缩合生成羟基乙醛。HOCH3CHO它能进一步快速与甲醛缩合生成碳水化合物,俗称Formose反应。    3)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和酚首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多羟基苯酚,生成多羟基苯酚受热后,可进一步缩合脱水,生成酚醛树脂。    4) 甲醛很容易和氨及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链状或环状化合物。甲醛和氨在20~30℃条件下缩合生成六亚甲基四胺,俗称乌洛托品。   (3) 分解反应   纯的、干燥的甲醛气体能在80~100℃的条件下稳定存在,在300℃以下时,中醛发生缓慢分解为CO和H2,400℃时分解速度加快,达到每分钟0.44%的分解速度。   (4) 氧化还原反应 甲醛极易氧化成甲酸、进而氧化为CO2和H2O 1.2 产品用途 甲醛属于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近年来,随着甲醇工业的不断发展,开发甲醇产品、将甲醇转化为其它有机化工产品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而甲醛是甲醇转化的主要产物之一。但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甲醛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其衍生产品主要有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酯、脲醛树酯、氨基树酯及乌洛托产品。 1.3 甲醛的生产工艺简介 1.3.1 目前,国内外由甲甲醇生产甲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甲缩醛氧化法 甲缩醛氧化法制取高浓度甲醛由三步进程完成:甲缩醛的合成、甲缩醛氧化和过浓度甲醛吸收与处理。甲缩醛氧化法是制备高浓度甲醛溶液的另一种方法。日本旭化成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的这一生产方法,是将甲醛和甲醇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先合成甲缩醛,然后将甲缩醛在铁钼氧化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空气氧化生产甲醛。 二甲醚氧化法 将二甲醚气体与空气混合,预热后通过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内装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管外用液体导热法移走反应热量。反应器结构与铁钼法相同。反应压力为常压,温度450-500℃,空速为1000-4000m/h,催化剂为金属氧化钨,也有氧化铋-氧化钼催化剂的专利发表。反应气体速冷后进入二段吸收系统,用离子交换法脱去甲酸,制得37-44%(wt%)的甲醛水溶液。 低碳烷烃直接氧化法 用低碳烃,例如天然气或瓦斯气体中甲烷及丙烷,丁烷等在No催化剂作用下,直接用空气氧化而得到甲醛。其反应式如下: CH4+O2=HCHO+H2 银催化剂法 用银铺成薄层的银粒为催化剂,控制甲醇过量,反应温度在600-700℃之间。银法工艺路线心德国BASF公司为代表。 铁钼催化剂法 用FeO、MO做催化剂,还经常加入铬和钴的氧化物做助催化剂,甲醇与过量的空气混合,经净化,预热,在320-380℃温度下反应生成甲醛。铁钼催化剂法工艺路线以瑞典PERSTORP公司为典型。 1.4 甲醛主要生产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1.4.1 生产工艺比较 目前,工业上几乎所有的甲醛生产方法都是用银催化剂法、铁钼催化剂法。银法是以甲醇为原料以一定配比的甲醇和空气、水蒸气经过过热器,过滤器进入氧化器,在催化床层使甲醇脱氢成甲醛。甲醛气体和水蒸气经冷却,冷凝由吸收塔吸收,制成37%的甲醛溶液成品。在银法过程中也能做到适当的浓度。铁钼法用二元气生产,银法用三元气生产,两法所用催化剂不同。铁钼法所进行的反应为完全氧化反应,而银法是氧化脱氢反应。故银法选择是甲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上限操作(混合比37%以上,醇过量),为保持脱氢反应进行,反应温度为650℃左右。反应热量靠加入水蒸气等带走。铁钼法选择的是下限操作(混合比7%以下,氧过量),即与过量的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430℃左右,而反应的热量靠惰性气体带走,所以在反应过程中需引入尾气塔,由于吸收系统中加水少,从而能制取高浓度甲醛。但由于采用了尾气循环和足够量的空气,增加了动力的消耗,且由于气体量的加大而使装置能力相对减小了约25%。根据最新统计,美国铁钼法、银法生产装置各占50%,而国内银法占95%以上。 1) 用两种方法生产的甲醛作为商品,铁钼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浓甲醛在常温下容易聚合,高浓甲醛在贮存和运输上很难处理。在制胶工业中客户一般不喜欢用铁钼法制取的低醇含量的甲醛。如作为有些需要脱水的下游产品的原料,则有它的可取之处。 2) 铁钼法一次性投资费用大,投资回收期长。与银法相比其投资风险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银法甲醛工艺也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单耗、能耗等),单耗已接近铁钼法水平。 3) 银法工艺上用的电解银催化剂,其制法简单,成本较低,并可重复使用。铁钼法由供应商提供,价格昂贵且受到一定的制约。 4) 用两种工艺路线生产甲醛,银法的运行成本在设备折旧费、能耗、催化剂消耗费用以及副产蒸汽等方面都优于铁钼法;铁钼法在单耗,甲醛浓度上也有它的明显优点。 1.4.2 银催化法生产甲醛 本次设计采用96.5%的甲醇为原料以浮石银为催化剂,甲醇氧化制甲醛生产工艺。本项目的甲醛生产装置规模为2.5万吨/年(以37%溶液计),产品主要作为外销并为甲醛的下游产品提供原料。 以银为催化剂,甲醇氧化生产甲醛的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工艺流程 1-甲醇高位槽;2-甲醇过滤器;3-蒸发器;4-过热器;5-阻火器;6-空气过滤器;7-鼓风机;8-过滤器;9-氧化器;10-第一吸收塔;11-第二吸收塔;12、13、14、15-冷却器;16-甲醇泵;17、18-循环泵 原料甲醇用泵送入高位槽(1),以一定的流量经过滤器(2)进入间接蒸汽加热的蒸发器(3)。同时在蒸发器底部由鼓风机(7)送入经除去灰尘和其它杂质的定量空气。空气鼓泡通过被加热45~50℃的甲醇层时被甲醇蒸气所饱和,每升甲醇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为了保证混合气在进入反应器后即进行反应,以及避免混合气中存在甲醇凝液,还常将混合气进行过热。过热在过热器(4)中进行,一般过热温度为105~120℃。过热后的混合气经阻火器(5),以阻止氧化器中可能发生燃烧时波及到蒸发系统;再经过滤器(8)滤除含铁杂质,进入氧化反应器(9),在催化剂作用下,于380~640℃发生催化氧化和脱氢反应。 氧化反应器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反应部分,在气体入口处连接一锥型的顶盖,使气体分布均匀,然后原料混合气在置于搁板上催化剂层中进行催化反应。为了防止催化剂层过热,在催化剂层中装有冷却蛇管,通入冷水以带出部分反应热。氧化器下部是一紫铜的列管式冷却器,管外通冷水冷却。从反应部分来的反应气体在这里迅速地冷却至100~130℃,以防止甲醛在高温下发生深度氧化等副反应;但也不能冷却到过低的温度,以免甲醛聚合,造成聚合物堵塞管道。由于铁能促进甲醇深度氧化分解,因此反应部分和冷却管采用紫铜或不锈铜。 在640℃银催化作用下,甲醇发生脱氢、氧化反应。出氧化器的反应气体进入第一吸收塔(10),将大部分甲醛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再进入第二吸收塔(11)底部,从塔顶加入一定量的冷水进行吸收。由第二吸收塔塔底采出的稀甲醛溶液经循环泵(18)打入第一、第二吸收塔,作为吸收剂的一部分。自第一吸收塔塔底引出的吸收液经冷却器(14)冷却后,由泵(17)抽出,一部分返回塔(11),另一部分送入冷却器(15)冷却后得到产品,即为含10%甲醇的甲醛水溶液。甲醇的存在可防止甲醛聚合。甲醛产率约86%。由第二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可送燃烧或排空。 第二章 物料衡算 2.1 主要工艺指标 表2—1 主要工艺指标 计量单位:见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流量 湿空气 Kg/h 2642.107 配料蒸汽 Kg/h 539.344 工艺补水 Kg/h 884.414 工艺甲醇 Kg/h 1531.781 甲醛成品液 Kg/h 1284.722 温度 蒸发器 ℃ 22-47 过热器 ℃ 47-120 氧化器触媒层 ℃ 610-640 吸收一塔底 ℃ 42 吸收二塔顶 ℃ 25 成品液 ℃ 42 尾气 ℃ 25 蒸汽配料浓度 % 氧醇比 0.4 甲醇单耗 t/t 0.457 工业甲醇浓度 % 96.5 湿空气含水量 % 0.5 2.2 甲醛、甲醇物料衡算 甲醇氧化制甲醛主反应方程式: CH3OH +1/2O2 = HCHO +H2O (式2-1) CH3OH = HCHO + H2 (式2-2) H2 +1/2O2 = H2O (式2-3) 甲醇氧化制甲醛副反应方程式: CH3OH + O2 = CO + 2H2O (式2-4) CH3OH + 2/3O2 = CO2 + 2H2O (式2-5) HCHO +1/2O2 = HCOOH (式2-6) HCOOH = CO + H2O (式2-7) HCHO = CO + H2 (式2-8) HCHO + O2 = CO2 + H2O (式2-9) CH3OH = C + H2O + H2 (式2-10) CH3OH + H2 = CH4 + H2O (式2-11) 2HCHO + H2O = CH3OH + HCOOH (式2-12) 该反应系统的物质数有10种,它们是CH3OH、HCHO、HCOOH、CO、CO2、CH4、H2、O2、H2O、N2,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4种,因此该系统的独立反应数为10-4=6,可选用反应以下反应作为该系统的独立反应,它们是: CH3OH+1/2O2→HCHO+H2O (式2-13) CH3OH+3/2O2→CO2+2H2O (式2-14) CH3OH+O2→CO+2H2O (式2-15) CH3OH+O2→HCOOH+H2O (式2-16) CH3OH+H2→CH4+H2O (式2-17) CH3OH→HCHO+H2 (式2-18) 产品产量及其组成按每小时算,则年产2.5万吨37%的甲醛溶液物料衡算如下: 已知年工作时间:1年以300天计(约7200小时);年生产能力:2.5万吨/年;水醇比:0.7;装置所有蒸汽压力 250KPa(表压);空气相对湿度为48%:其中含O2:21%;N2:78.5%;H2O:0.5%;甲醛分子量:30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见下表: 表2—2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 尾气及产品组成Wt% 组分 CO2 CO O2 H2 CH4 N2 H2O HCHO CH3OH HCOOH ∑ 二塔尾气 2.2 1.5 0.25 15.3 0.07 80.68 100 产 品 61.45 37 1.5 0.05 100 2.2.1 产品产量及其组成 25000÷(300×24)=3.472(t)=3472.222kg 其中: HCHO: 3472.222×37%=1284.722kg=42.824kmol CH3OH: 3472.222×15.3%=52.083kg=1.628kmol HCOOH: 3472.222×0.05%=1.736kg=0.038kmol H2O: 3472.222-(1284.722+52.083+1.736)=2133.607kg=118.538kmol 表2—3 产品组成 计量单位:见表 组分 HCHO CH3OH H2O HCOOH ∑ 含量/kmol·h-1 42.824 1.628 118.538 0.038 163.027 含量/kg·h-1 1284.722 52.083 2133.601 1.736 3472.222 2.2.2 原料投入量 甲醇投入量: (42.824+1.628+0.038)÷(1-0.038×0.785×0.4÷0.807÷0.21)=47.831 kmol 空气投入量(根据氧醇比求): 0.40×47.831×22.4÷21%=2040.800m3=91.107kmol O2:91.107×21%=19.133kmol=612.240kg N2:91.107×78.5%=71.517kmol=2002.475kg H2O:91.107×0.5%=0.458kmol=8.238kg 2.2.3 尾气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 尾气总量: 91.107×78.5%÷80.60%=88.643kmol 其中: CO2: 88.643×2.2%=1.950kmol=85.806kg CO: 88.643×1.5%=1.330kmol=37.230kg CH4: 88.643×0.07%=0.062kmol=0.993kg O2: 88.643×0.25%=0.222kmol=7.091kg H2: 88.643×15.3%=13.562kmol=27.125kg N2: 88.643×80.60%=71.517kmol=2002.475kg 由以上数据及下列反应式可求的甲醇消耗量: 式2-13甲醇消耗量29.237kmol·h-1 式2-14甲醇消耗量1.950kmol·h-1 式2-15甲醇消耗量1.330kmol·h-1 式2-16甲醇消耗量0.038kmol·h-1 式2-17甲醇消耗量0.062kmol·h-1 式2-18甲醇消耗量13.562kmol·h-1 根据氧的衡算,由式2-13和上列有关反应式得甲醛量为: 由式2-17与式2-18得甲醛量为:13.562+0.062=13.624kmol 总甲醛量为:29.237+13.624=42.861kmol 所以实际甲醛产量为:42.861 kmol=1285.830kg 预计产品总量(含37%的甲醛水溶液):1285.830÷37%=3475.215kg 预计计划生产量为:2500×900÷7200=3472.222kg 预计产品与设计计划量要求基本一一致。 2.2.4 校核 甲醇耗量(由上列反应得): 29.237+1.950+1.330+0.038+0.062+0.062+13.562=46.240kmol 产品带走甲醇:1.628kmol 总消耗甲醇量:46.240+1.628=47.860kmol=47.860kg 技术单耗:47.860÷3472.222=0.441t/t 实际单耗:47.860÷3472.222÷96.5%=0.457t/t 水量衡算(由上计算知): 原料中甲醇带入的水:47.860÷96.5%-47.860=3.086kmol= 55.557kg 空气带入的水:0.458kmol=8.238kg 产品带出的水:118.538kmol=2133.601kg 反应生成的水: 29.237+2×1.950+2×1.330+0.062+0.038=35.896kmol=646.127kg 水醇比0.7,应加入的配料水蒸气为: 47.860×0.7-(3.086+0.458)=29.964kmol=539.344kg 吸收塔加水量=总产品中带出水-(原料中带入水+过程中带入水) 118.538-(3.086+0.458+35.896+29.964)=49.134kmol=884.414kg 转化率、选择性、收率及吸收系统的计算: 甲醇总转化率=1-产品带走甲醇/总甲醇消耗量 = 1-1.628÷47.860 =96.6% 甲醛选择性=(生成甲醛总量÷甲醇总耗量)×100% = (42.861÷47.860)×100%=89.54% 甲醛收率 =(甲醇总转化率×甲醛选择性)×100% =0.966×0.8954×100%=86.5% 设 一塔吸收甲醛率为:86% 则 一塔吸收甲醛量为:42.861×86%=36.86kmol=1105.814kg 二塔吸收甲醛量为:42.861-36.86=6kmol=180.016kg 该二塔循环液中机器权浓度为14%,在二塔全部被吸收。 则二塔循环液入一塔量为:180.016÷14%=1285.83kg 甲醇量:1.628kmol=52.083kg 水量:1285.83-52.083-180.016=58.541mol=1053.73kg 2.2.5主要设备物料衡算 蒸发器物料衡算: 其中进料量在物料衡算中求得,出料水为工业甲醇水和湿空气中水相加: 55.557+8.238=63.795kg。其中出料量与进料量相同。 表2—4 蒸发器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原料甲醇 50.955 1587.338 原料气 142.062 4229.445 CH3OH 47.860 1531.781 CH3OH 47.860 1531.781 H2O 3.086 55.557 H2O 3.544 63.795 空气 91.107 2642.107 O2 19.133 612.240 O2 19.133 612.240 N2 71.517 2002.475 N2 71.517 2002.475 H2O 0.458 8.238 合计 142.062 4229.445   142.062 4229.445 过热器物料衡算 出料中H2O量为配料蒸气与原料气水量相加。 表2—5 过热器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原料气 142.062 4229.445 三元气 172.025 4760.789 CH3OH 47.860 1531.781 CH3OH 47.860 1531.781 H2O 3.544 63.795 H2O 33.508 603.139 O2 19.133 612.240 O2 19.133 612.240 N2 71.517 2002.475 N2 71.517 2002.475 配料蒸汽 29.964 539.344 合计 172.025 4760.789 172.025 4760.789 氧化器物料衡算: 进料量如表2—5,出量料计算:甲醛量=产品中甲醛量+尾气中甲醛量 甲醇量=产品中甲醇量+尾气中甲醇量 水量=进料中水量+反应生成的水量 表2—6 氧化器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三元气 172.025 4760.789   CH3OH 47.860 1531.781 CH2O 42.861 1285.830 H2O 33.508 603.139 CH3OH 1.628 52.083 O2 19.133 612.240 HCOOH 0.038 1.736 N2 71.517 2002.475 H2O 69.404 1249.266 CO2 1.950 85.806 CO 1.330 37.230 CH4 0.062 0.993 H2 13.562 27.125 O2 0.222 7.091 N2 71.517 2002.475 合计 172.025 4760.789     202.573 4749.635 吸收一塔物料衡算 进料的转化气量已在表2—5求得,来自二塔液相各组分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得,出料中的成品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出。 塔顶气相各组分量=对应进料量-对应一塔吸收量。 表2—7 吸收一塔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CH2O 42.861 1285.830 成品 163.027 3472.222 CH3OH 1.628 52.083 CH2O 42.824 1284.722 HCOOH 0.038 1.736 CH3OH 1.628 52.083 H2O 69.404 1249.266 HCOOH 0.038 1.736 CO2 1.950 85.806 H2O 118.538 2133.601 CO 1.330 37.230 塔顶气体 105.677 2562.135 CH4 0.062 0.993 CH2O 6.000 183.016 H2 13.562 27.125 CH3OH 1.628 52.083 O2 0.222 7.091 H2O 9.406 169.316 N2 71.517 2002.475 CO2 1.950 85.806 来自二塔液 66.169 1285.830 CO 1.330 37.230 CH2O 6 180.016 CH4 0.062 0.993 CH3OH 1.628 52.083 H2 13.562 27.125 H2O 58.541 1053.73 O2 0.222 7.091 N2 71.517 2002.475 合计 260.741 6035.465     260.705 6034.357 吸收二塔物料衡算: 进料的进塔气相量在表2—6中求得,塔顶加水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得。 出料的尾气在物料衡算中已求出,二塔液相采出量与表2—6中相同 表2—8 吸收二塔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进料气相 105.677 2562.135 尾气 88.643 2160.720 CH2O 6.000 180.016 CO2 1.950 85.806 CH3OH 1.628 52.083 CO 1.330 37.230 H2O 9.406 169.316 CH4 0.062 0.993 CO2 1.950 85.806 H2 13.562 27.125 CO 1.330 37.230 O2 0.222 7.091 CH4 0.062 0.993 N2 71.517 2002.475 H2 13.562 27.125 二塔液采出 66.169 1285.830 O2 0.222 7.091 CH2O 6.000 180.016 N2 71.517 2002.475 CH3OH 1.628 52.083 塔顶加水 49.134 884.414 H2O 58.541 1053.730 合计 154.811 344750 154.811 344750 第三章 热量衡算 3.1物性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态组分在22℃下的Cp值为: 甲醇Cp=79.237kJ/(kmol·℃) 水Cp=75.338kJ/(kmol·℃) 计算公式: 在恒压下,气态物质过程的焓变采用△H=nCp△T计算,恒压绝热过程热Qp=△H 3.2主要设备热量衡算 蒸发器的热量衡算: 已知:甲醇在蒸发器无化学变化,取蒸发器温度:47℃;甲醇进料温度:22℃;蒸发器空气温度60℃;蒸发器内加热水进口温度:80℃;出口温度:50℃ 甲醇在蒸发器内无化学变化,只有相变热和显热。 原料甲醇和空气带入的热量见下表: 表3—1 原料甲醇和空气带入的热量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n/(kmol·h-1) 输入 名称 T/℃ Cp/[kJ/kmol·℃] Q/kJ CH3OH 47.860 22 79.237 83444.457 H2O 3.086 22 75.338 5115.661 空气 N2 71.517 60 29.4 126155.907 O2 19.133 60 29.6 33979.250 H2O 0.458 60 34.05 935.060 合计       249630.406 原料气带出的热量见下表: 表3—2 原料气带出的热量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n/(kmol·h-1) 输出 名称 T/℃ Cp/[kJ/kmol·℃] Q/kJ CH3OH 47.860 47 44.894 10902.692 H2O 3.544 47 33.89 5645.277 N2 71.517 47 29.29 98452.385 O2 19.133 47 29.46 26491.243 合计       231591.596 查《化学工程技术全书》下册P1200-1202得原料相变焓: CH3OH:3.448×104kJ/kmol H2O:4.066×104kJ/kmol 则原料甲醇相变热:1650494.361+125484.3715=1775978.725kJ 则需补充热量:Q=1775978.725-231591.596=1544389.136kJ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