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羽布与府绸工艺设计
73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防羽布与府绸工艺设计
JC14.5tex×JC14.5,170cm,551×425根/10cm,2/1左斜纹防羽布
T/CJ13tex×T/CJ13,168cm,547×370根/10cm,涤棉府绸
第一章 概述
一.织物
1.织物的特征,用途和销售情况
品种
精梳棉左斜纹防羽布
涤棉府绸
原料特点
精梳棉是以精梳机移除棉纤维中较短的纤维而留下的较长而且整齐的纤维。精梳的棉纱更光滑,平整,织出来的面料表面平整,没有棉结,染色出来的效果也好。精梳棉产品吸湿性好,滑爽,穿着舒适,易洗易干。
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但也存在缺点: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
织物特征
防羽布亦称防绒布、羽绒布是纱线密度较大的薄型织物。羽绒布结构紧密,平整细洁、手感滑爽,富有光泽,透气防羽,坚牢耐磨。
府绸的密度是经密大于纬密近一倍。在布面上经纱露出的面积比纬纱大得多,经纱凸起部分构成明显均匀的颗粒状,形成了府绸所特有的菱形颗粒纹。府绸选用的纬纱捻度大于经纱捻度,因此布身滑爽,质地细密,颗粒饱满,纹路清晰,富有光泽,有丝绸感。
织物用途
主要用作羽绒服、滑雪衫、茄克衫、风衣、羽绒被、羽绒睡袋、羽绒袜子、睡袋的面料。
府绸有漂白、什色、印花及色织物的条格府绸等品种。主要用于男女衬衫,也用于手帕、床单、被褥等。
销售情况
羽绒服,羽绒被,滑雪衫等销售火爆
男女衬衫,高档床上用品销售火爆
2.织物技术组织规格表
织物名称编号
单位
项目
精梳棉左斜纹防羽布
涤棉府绸
织物宽度
厘米(吋)
170
168
织物长度
米/匹
40
40
原纱
经纱
号数(英制支数)
14.5tex
13tex
边经
号数(英制支数)
14.5tex
13tex
纬纱
号数(英制支数)
14.5tex
13tex
密度
经向
根/10厘米(根/吋)
551
547
纬向
根/10厘米(根/吋)
425
370
织物紧度
经向
%
77.63
75.93
纬向
%
59.88
51.36
总
%
91.03
88.29
经纱根数
总经根数
根
9378
9188
其中边经
根
48
48
钢
筘
筘号
齿/10厘米
176
134
筘幅
厘米
175.3
171.4
每筘穿入根数
地纱
根
3
4
边经
根
4
4
织
物
地组织
2/1 左斜纹
平纹
边组织
方平组织
平纹
缩率
经向
%
14%
12.1%
纬向
%
3.1%
2.0%
一平方米无浆干重
克/平方米
143.0
125.4
3.织物分析与上机图设计
品种
精梳棉左斜纹防羽布
涤棉府绸
组织
2/1左斜纹
平纹
纱支
JC14.5tex×JC14.5
T/CJ13tex×T/CJ13
经纬密
551×425根/10cm
547×370根/10cm,
门幅
170cm
168cm
色纱循环
本色织物
本色织物
织物上机图
2/1左斜纹防羽布上机图
在织制斜纹织物时,当织物的经密较大时,为了降低综丝密度以减少经纱受到的摩擦,多数采用复列式综片,用飞穿法穿综,每一筘齿中穿入经纱3根。
①穿筘图:
所采用的穿筘法是3穿入法,因为一般筘的穿入数应尽可能的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的约数或倍数。棉纱的一般穿入数在2—4根,少量会穿入5根。虽然每筘的穿入数过大可能会造成筘痕,可是能够经过抬高后梁的方式来减少筘痕。而且,能够经过提高每筘的穿入数,来减少经纱的磨损,降低筘号。
②穿综图:
采用飞穿法,能够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减少断头。而且操作方便,便于记忆,不易穿错。
③在织造过程中采用反织。
采用反织法织2/1↖斜纹防羽布,应按1/2↗斜纹上机,这样做能够节约能耗,可是这样做不能及时检修正面疵点。采用正织,能够及时发现布面上的疵点,便于修补。
④2/1斜纹织物采用布边,可采用相同组织也可采用方平,重平,重经组织等。
涤棉府绸上机图
在织制府绸时,因织物的经密较大,为了降低综丝密度以减少经纱受到的摩擦,多数采用复列式综片,用飞穿法穿综,每一筘齿中穿入经纱4根。由于平纹织物无正反之分,故可采用正织法也可采用反织法。
①穿筘图:
所采用的串筘法是4穿入法,因为一般筘的穿入数应尽可能的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的约数或倍数。棉纱的一般穿入数在2—4根,少量会穿入5根。虽然每筘的穿入数过大可能会造成筘痕,可是能够经过抬高后梁的方式来减少筘痕。而且,能够经过提高每筘的穿入数,来减少经纱的磨损,降低筘号。
②穿综图:
采用飞穿法,能够减少经纱与综丝的摩擦,减少断头。而且操作方便,便于记忆,不易穿错。
③在织造过程中采用正织。
采用正织,能够及时发现布面上的疵点,便于修补,因此,采用正织更符合工艺要求。
④府绸织物能够不采用布边,即布身和布边可采用相同组织。
因为府绸结构紧密,有一定的强度,能保证布边平整,能使后整理工序顺利进行,因此,府绸织物能够不采用布边。
二.对原纱的要求
1.原纱选择原则
1、斜纹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的磨损大都由浮于织物表面的经纱来承担,且织造过程中经纱摩擦和拉伸的机会较多,因此对经纱的要求比纬纱高;
2、原纱棉结杂质愈少愈好;
3、原纱条干不匀率愈低愈好;
4、纱线通道不能生锈,不能有毛刺,表面应光洁,以减少静电产生的机会,减少毛羽;
5.对于高经密高纬密织物如防羽布采用精梳纱线。
2.选择的参照标准
采用93棉本色纱线标准,85涤棉本色纱线标准
纯棉本色纱技术要求
特克斯数
(英制支数)
等别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不大于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
不大于
单纱断裂强度
cN/tex(gf/tex)
不大于
一克内棉结颗粒数
不多于
一克内棉结杂质总颗粒数
不多于
14.5(40)
一
14.5
3.7
12.4(12.6)
45
55
条干均匀度
实际捻系数
百米重量偏差%不大于
纱疵优等纱控制数个/十万米
不多于
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优:一:二:三)不低于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
不大于
经纱
纬纱
0:7:3:0
17.5
330~400
300~350
±2.5
30
涤棉本色纱技术要求
公称号数
等
别
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不大于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不大于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不大于
黑板棉结粒数 粒/g不多于
单纱断裂强度cN/tex不小于
百米重量偏差范围
%
13
一
17.0
3.0
18.0
25
13.7
+-2.5
三.生产工艺过程
1.织造工艺选定原则
(1)工艺过程必须先进合理,成熟可靠,根据纺织工艺原则和实际生产经验呢以及国家定型机器的鉴定资料,尽量采用新技术,高效能的机器,保证设计方案投产后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2)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以减少机器的设备数量,节省基建投资,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3)工艺流程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4)能改进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2.工艺流程选择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1)稳定捻度:纯棉精梳纱抗捻能力弱,一般只经自然给湿即可;涤棉混纺纱要经过热定型。
(2)上浆:由于府绸和防羽布织造时摩擦大,要求浆纱表面光滑,耐磨,柔软,贴服毛羽,上浆率要高。
(3)捻度与捻向:纯棉纱捻度较小,采用同Z捻织物较紧密。涤棉纱捻度较大,采用经纱为S,纬纱为Z捻。
(4)后加工:由于无锡地区有黄梅季节,对纯棉外销的织物应加刷布,烘布工艺,而对涤棉的府绸可不用。
3.所设计的织物工艺流程图
品种
工艺流程图
2/1左斜纹防羽布
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
}织造→验布→折布→修织洗→复验→分等→打包→入库
纬纱管纱→络筒→自然给湿
涤棉府绸
经纱管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
}织造→验布→折布→修织疵→打包→入库
纬纱管纱 → 络筒 → 热定型
论述:
①稳定捻度:
在品种1)中,织物的原料为精梳棉纱,精梳棉纱的抗捻能力较弱,一般经过自然的给湿便可稳定其捻度。比热定型能够节约能源。
在品种2)中,织物的原料为涤棉混纺纱,抗捻能力较强,因此要经过热定型。
②上浆:
经纱要经过上浆,纬纱不用上浆。
在品种1)中,斜纹的上浆率相对府绸能够低一些。因为经密小,摩擦相对少,交织次数相对较少。
在品种2)中,府绸在织造时摩擦大,要求经纱表面要光滑、耐磨、柔软、贴服毛羽、上浆率高。
③捻度与捻向:
在品种1)中,纯棉纱捻度较小,采用同Z捻织物较紧密。
在品种2)中,涤棉纱捻度较大,经纱采用S捻,纬纱采用Z捻。
④卷装形式:
不同的纱线卷装形式,也使工艺流程有所差异。应当根据这些工艺过程中纱线所采取的加工方式,来确定其卷装形式。纱线可能以绞状进行漂练和染色,也可采用筒子染色。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应当有所区别。
⑤纬纱体制:
在织造过程中,能够采用直接纬纱,也可采用间接纬纱。
⑥后加工:
无锡地区有梅雨季节,对于纯棉外销织物应刷布、烘布;对于涤棉纱线可不用。
4.着重考虑因素分析(上述分析总结)
因素
2/1左斜纹精梳棉防羽布
涤棉府绸
纱线上浆率
上浆率要高,但与涤棉府绸相比上浆率稍低
上浆率高,由于织物为平纹组织,交织摩擦的次数更多,因此上浆率比防羽布高
卷绕形式
络筒:筒子交叉卷绕
整经:分批整经卷绕
络筒:筒子交叉卷绕
整经:分批整经卷绕
纬纱体制
自然给湿
原因:棉纱过度吸湿会恶化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布面形成黄色条纹,并会引起管纱退解困难。
热定型
后加工
由于无锡地区有黄梅季节,对纯棉外销的织物应加刷布,烘布工艺
无需刷布烘布工艺
四.织布工场生产能力(全年)
织物品种
织机台数
织物产量
用纱量(公斤)
回丝量(公斤)
米
匹
经纱
纬纱
经纱
纬纱
精梳棉防羽布
涤棉府绸
五.织布工场各车间机器设备
工序
机型
台数
速度
效率
络筒
德国Schlafhorst Autoconer338 型
2
1200m/min
65%
整经
GA121(A)型分批整经机
1
800m/min
60%
浆纱
GA308型浆纱机
1
75m/min
80%
穿结经
GA177穿综架
8
1000根/min
织造
丰田JAT710型喷气织机
20
700r/min
90%
后整理
验布机,刷布机,烘布机,折布机等
第二章 织物的技术计算
一. 确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1. 说明确定经纬纱缩率的原则:
织物的经纬缩 ,的确定是按经验或参考同类品种的经纬缩初定,然后按筘号,筘幅在设计时修正,再试织后测定,最后再修正。
2. 影响织物经纬缩率大小的因素:
(1)纤维原料:不同纤维原料纺支撑的纱线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性能不同。一般易于屈曲的纤维纱线产生的织缩率较大,易于塑形变形的纤维纱线产生的织缩率较小。
(2)纱线特数:经纱特数比纬纱大时,经纱缩率小,纬纱缩率大;反之,经纱缩率大,纬纱缩率小。
(3)经纬密度:当织物中经纱密度增加时,纬纱织缩率增加,但当经纱密度增加到一定的数值后,纬纱织缩率反而减少,经纱织缩率增加;当经纬密度都增加时,则经纬纱的缩率都会增加。
(4)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点越多,则织缩率越大;反之,越小。平纹比斜纹和缎纹织物,经纱缩率更大。
(5)织造工艺参数:织造中经纱张力大,则经纱缩率小,反之经纱缩率大。一般情况经纱缩率总大于纬纱缩率。
(6)经纱上浆率增高则经纱缩率减小,反之则增大。
(7)经纱捻系数增加,则经纱缩率减小,反之则增大。
(8)织造车间湿度:相对湿度较高时,经纱伸长增加,织缩率减小,但布幅会变窄,纬纱织缩率会增加;相对湿度较低时,经纱织缩率会增加,纬纱织缩率减小。
(9)边撑伸幅作用:边撑形式对纬纱的织缩率有一定的影响,如边撑伸幅效果好,则纬纱织缩较小,反之则较大。
(10)织机类型:对经纬纱织缩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无梭织机的纬纱织缩率小于相同品种的有梭织机的纬纱织缩率。
3. 控制织物经纬缩率的方法:
(1) 对织缩小的花经进行预伸,一般是加大花经在络筒、整经及上浆时的张力,使其伸长。
(2) 适当加大织造张力,使花经、地经织缩趋于平衡。
(3) 选择合理的织造工艺参数。
(4) 调整花、地综的位量。
(5) 增加花经的组织点,使花经织缩增大。此法效果显著,但对织物的外观有影响,应适当采用。
(6) 调整产品的总经根数或筘号等。
4.根据同类产品查阅<棉织手册>
织物品种
幅宽
经纱*纬纱(号数) 经密*纬密
经缩
纬缩
纯棉防羽布
172.7
J14.5*J14.5 551*456.5
14%
4.1%
涤棉府绸
172.5
T/CJ13*T/CJ13 523.5*362
12.1%
3%
因此参照相似品种,暂定两品种的经纬缩率为:
品种
经缩率
纬缩率
精梳棉防羽布
14%
4.1%
涤棉府绸
12.1%
3%
5.经纬缩率的计算公式
经纱缩率=经纱长度-织物的经向长度/经纱长度 *100%
=经纱墨印长度-坯布墨印长度/经纱墨印长度 *100%
纬纱缩率=纬纱长度-织物的纬向宽度/纬纱长度 *100%
=上机筘幅-坯布标准幅宽/上机筘幅 *100%
二.织物的总经根数,整经轴轴数,每轴整经根数的确定
1.总经根数(包括地经,边经根数)的确定
总经根数=经密×幅宽/10+边纱根数×(1-地经每筘入数/边经每筘入数)
织物品种
经密(cm )
幅宽
( cm)
边纱根数
废边根数
地经每筘入数
边经每筘入数
总经根数
精梳棉防羽布
551
170
48
8
3
4
9379
涤棉府绸
547
168
48
8
4
4
9189.6
2.整经轴轴数和每轴整经根数
9379圆整为9378,9189.6圆整为9188,因为考虑每筘穿入数是每筘穿入数的整数倍。
精梳棉防羽布
14只经轴 670*13只,668*1只
涤棉府绸
14只经轴 672*4只,650*10只
整经轴上纱线排列过稀会使卷装表面不平整,从而使片纱张力不匀。因此,整经根数的确定以尽可能多头少轴为原则,根据织物总经根数和筒子架最大容量,计算出一批经轴的最少只数,然后再分配每只经轴的整经根数。为了便于管理,各轴整经根数要尽可能相等或接近相等。
3.布边与废边
布边
查阅<棉织手册>P1323,有:在织制2/1斜纹时,边组织和地组织可相同,当经向紧度较大时,一般可使用反斜纹布边或者方平组织布边。
精梳棉防羽布布边组织
涤棉府绸布边组织采用和原组织相同的平纹组织
废边
无梭引纬的布边
1、纱罗绞边:采用特殊的织物组织,形成纱罗绞边,锁边装置比较简单,质量较好,应用最广,常见于剑杆织机的布边形成。
2、折入边:把布边外剪断的纬纱纱尾钩入下一纬的边组织内,锁边装置较复杂,形成布边为光边,常见于片梭织机,特别运用于高档毛织物的加工。
3、绳状边:两根锁边经纱相互盘旋,同时与纬纱交织,形成绳状边,锁边动作合理,适宜高速织机的运转,广泛应用于喷气、喷水织机。
4、热熔边:采用经纬纱热熔粘合的方法,形成热熔边。织制热熔性纤维织物时,用电加热的热熔剪将布边处的纬纱熔断,使经纬纱相互熔融粘合。
Plain woven tucked in woven
Leno woven fused woven
气流引纬属单侧引纬。纬纱切断后需要与边经交织成牢固的布边,以满足织造、后整理加工和销售的需要。废边纱一般采用低弹细特、强度大、毛羽和结头少的优质化纤纱或细特纯棉股线。用喷气织机的织物的废边均采用行星式绳状绞边。
废边纱的根数为4~8根,废边纱质量可较边纱稍差。
在此次工艺设计中废边纱取八根
二. 织物上机筘幅和纱墨印长度的计算
1.
品种
总经根数
边纱根数
地经每筘入数
边经每筘入数
筘号
上机筘幅
精梳棉防羽布
9378
48
3
4
176
175.3
涤棉府绸
9188
48
4
4
134
171.4
2.墨印长度=规定匹长 / (1-经缩率)
规定匹长=公称匹长*(1+加放率)
查阅<棉织手册>P1268:加放率一般选0.5%--0.7%,直接出口外销产品取1%。由于加工储存要求不一,需实际测定而使用。故在本次工艺设计中加放率选取0.5%
品种
公称匹长(米)
加放率%
规定匹长(米)
经缩率(%)
墨印长度(米)
精梳棉防羽布
40
0.5
40.2
14%
46.75
涤棉府绸
40
0.5
40.2
12.1%
45.73
浆纱墨印长度是表示织成一匹所需要的经纱长度。在浆纱过程中,浆纱机的测长打印装置根据所测得的浆纱长度,以浆纱墨印长度为长度周期,间隔的在浆纱上打上或者喷上墨印,作为量度标记。
早期的浆纱机都使用差微式机械测长打印装置。这种装置容易产生机械故障,引起墨印长度不准等浆纱疵点。新型浆纱机一般采用电子式测长装置,在测长辊回转时,经过对接近开关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从而测量测长辊的回转数,即浆纱长度。
三. 筘的选择
1. 每筘齿中经纱穿入数的确定(布身,布边)
品种
布身经纱穿入数
绞边纱穿入数
废边纱穿入数
精梳棉防羽布
3
4
4
涤棉府绸
4
4
4
2.筘号的确定和计算
品种
经密(根/cm )
地经每筘入数
纬缩率%
筘号
精梳棉防羽布
551
3
4.1%
176
涤棉府绸
547
4
3%
134
查阅<棉织手册>,经过对比,发现所求得的两个筘号均存在。
钢筘的相关知识:
1)作用:a. 确定织物的经密和幅宽;b. 把纬纱打向织口;c. 梭子经过梭口时的依托。
2)种类: 根据外形:普通钢筘、风道筘
根据制作方法:胶合筘、焊接筘
3)钢筘的规格:长度、宽度、筘号、筘齿的厚度和宽度。
筘号:表示筘齿的密度。
公制筘号:每10cm长度内的筘齿数
英制筘号:每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4)每筘穿入经纱数:由织物结构和织造条件定。经纱在每筘齿中的穿入数与布面丰满程度,经纱断头率等有密切关系,高经密织物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一般织造平纹织物,每筘齿穿入2—4根经纱;斜纹缎纹类织物可根据经纱循环数合理确定,如三枚斜纹每筘齿穿三根,四枚斜纹每筘齿穿四根。每筘齿中穿入经纱数少,织物外观匀整,但必然采用较大的筘号,从而筘齿密,经纱可能因为摩擦而断头。
3.纬缩率的修正
aw=( 上机筘幅-布幅)/上机筘幅
品种
筘幅
布幅
Aw
精梳棉防羽布
175.3
170
3.1%
涤棉府绸
171.4
168
2.0%
由于两者差值≤1%,因此修正后的纬纱缩率合理。
四. 筘的规格和选择
1.钢筘形式
由于本次工艺采用喷气织机,而喷气织机上采用带有导气槽的异型筘。而且在选用钢筘时,选择经过充分碾磨,剖面光滑,作了圆弧状倒角加工的钢筘。
2.钢筘尺寸
钢筘全长( mm)=穿筘幅+185
品种
钢筘全长(mm)
精梳棉防羽布
1938
涤棉府绸
1899
查阅<棉织手册>P508 表2-5-15
筘号(筘齿 /10cm)
筘齿厚度
推荐值
选择范围
161----180
0.24
0.22---0.30
121---140
0.28
0.26---0.35
故选择的钢筘筘齿厚度分别为0.24 和 0.28
3.穿筘方法
品种
地组织每筘穿入数
边组织每筘穿入数
精梳棉防羽布
3
4
涤棉府绸
4
4
由前述的组织图可知穿筘方法。
穿筘图中每筘齿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组织,经纱原料的性能和线密度,经纱密度及织物组织对坯织物的要求而定,以不影响生产和织物的外观为原则。一般筘穿入数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是组织循环数的约数或者倍数。对于府绸和防羽布等经密大的织物,穿入数可取大一些。
六.开口机构的选择
1.开口机构的形式
采用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凸轮开口机构可使用2—8页综框,适合较高的织机转速,多用来织制平纹,斜纹和缎纹织物。但对于以后更改织物品种就不够灵活。
共轭凸轮开口机构属于积极式凸轮开口机构,它是利用双凸轮积极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整个机构从摆杆一直到提综杆都是刚性连接,无缓弹性因素,因此综框运动更为稳定准确。
2.综框页数
品种
综框页数
穿筘方法
穿综方法
精梳棉防羽布
6
每筘三入
飞穿法
涤棉府绸
4
每筘四入
飞穿法
3.综框尺寸
高速无梭织机一般采用铝合金综框。
查阅<棉织手册>P537表2-5-40 及表2-5-41可得:
品种
综框宽度L(mm)
综框长度(mm)
综杆长度(mm)
精梳棉防羽布
1889
174
1905
涤棉府绸
1889
174
1905
3. 综丝规格尺寸
有梭织机常使用钢丝综,而无梭织机都使用钢片综。
钢片综技术要求参考:
(1)表面镀镍,光洁无毛刺
(2)平直,抗拉强度好
(3)肖氏硬度
(4)材料优质碳素钢
(5)厚度
综丝的规格主要有长度和直径。综丝的直径取决于经纱的粗细,经纱细,综丝直径小。综丝的长度可根据织物种类及开口大小选择。
查阅<棉织手册>P552,喷气织机织制短纤纱,凸轮开口用330mm综片。经纱密度高的用双列综。
钢片综规格:种类+形状+横截面+长度+综眼型号+综耳型号
CS 5503--330 U2--1
6.穿综方法及综丝密度计算
穿综方法
品种
地组织穿综方法
边组织穿综方法
精梳棉防羽布
飞穿法
顺穿法
涤棉府绸
飞穿法
顺穿法
顺穿法: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每一页综片上,所需综片数等于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顺穿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便于记忆,不易穿错。但缺点是当经纱循环数很大或者是经纱密度过大而经纱循环数较小时,会使用过多的综片以及增加经纱与综丝间的摩擦,给上机和织造带来困难。由于两个品种的边组织采用方平组织和平纹组织,经纱循环数较小,故采用顺穿法。
飞穿法:织制防羽布和府绸,这二者均属于经纱密度大的品种,采用飞穿法把所用综片划分为若干组,分成的组数等于经纱循环数或其倍数。可减少经纱与综丝之间的摩擦。
综丝密度计算
综丝的密度指织物上机后,综丝铁梗上每厘米内的综丝根数。综丝密度过大,会增加综和经纱的摩擦;综丝密度过小,会增加前后综之间的经纱张力差异。
综丝的允许密度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其中
查阅<棉织手册>P553表2-5-56知,当纱线号数在7-14.5之间时,综丝密度为12---14根/cm;当纱线号数在14.5—19之间时,综丝密度为10---12根/cm。
七.经停片的选择
1)作用:当经纱断头时,停经片下落,经过机械或电气检测,发动织机关车。
2)型式:机械式、电气式 // 开口式、闭口式
1.经停片的规格:采用电气式经停装置闭口
2.经停片的穿法:采用1-1,2-2,3-3,4-4穿法
3.经停片密度(小于允许密度)
排数取四排
品种
经停片密度(片/cm)
精梳棉防羽布
13.28
涤棉府绸
13.32
参照<棉织手册>P524 表2-5-26可知:19---11.5tex经停片密度为13---14.因此所计算的值合理。
八.浆料选择和上浆率的确定及调浆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1.浆纱的工艺要求
经过上浆后,经纱性能改进体现在增强,保伸,耐磨,贴伏毛羽等方面。浆纱除了经纱的织造性能外,同时保证其浆轴好,织疵少,断头数低,效率高。
① 上浆均匀。轴与轴间,片纱与片纱间,单纱与单纱间都保持一致,避免出现”毛轴”和”段毛”
② 浆液的浸透量和被覆量比例符合工艺要求。上浆后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坚韧而连续完整
③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④上浆后纱线的回潮率应符合工艺要求
⑤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并””绞”等疵点
⑥在保证浆纱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提高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浆纱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生产实践表明:织物质量决定于:1/3决定于原纱;1/3决定于浆纱;1/3决定于织机;1/10决定于空调。
2. 浆料的选用及依据配方成分及百分率的确定
(1)浆料组分选用的依据
1、纱线的纤维种类
粘着剂的确定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即经纱的纤维材料与粘着剂具有相同基团或相似极性时,彼此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亲和力。部分助剂随粘着剂的选择而确定。
2、纱线特数和结构
1)细特纱:以浸透增强为主,耐磨为辅,采用较高的上浆率
2)粗特纱:以被覆为主,上浆率较低些
3)捻度大的纱线
4)股线
3、织物组织、密度
单位长度上受到机械作用次数多,则相应的上浆率要高。
4、织造工艺条件:织机速度、环境温湿度等。
(2)浆料选择
①以PVA为主的化学浆:PVA+丙烯酸等,适用T/C纱或细支纯棉纱,粘着力强,浆膜坚韧,但存在缺点:(1)粘度高,高浓高粘时,用于细支纱分纱困难,并绞严重。(2)有再粘性,回潮超过9%以上,浆膜易剥落,在停经片形成棉条。
②变性淀粉(占总浆料30%~35%)与PVA化学浆混合:效果好,适用于细支高密织物。因此选择变性淀粉与PVA化学浆混合是最好的。
(1)主浆料的选用
涤棉纱的浆料一般为混合型.对于本次设计的产品来说采用变性淀粉和PVA为主浆料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因此本次就以变性淀粉和PVA为主。
(2)辅助浆料选用
涤棉混纱在生产过程中经摩擦后易起毛起球,同时在织造工序中,出于毛羽和静电的影响,易使纱线相互纠缠,导致梭口开口不清,影响织造的顺利进行,因此贴伏毛羽,减少静电,提高耐磨是此类纱线上浆的主要目的。因此要加入柔软润滑剂,考虑到淀粉浆易发生霉变,要在配方中加入2-萘酚等。
查阅<棉织手册>P468参照相似品种,得:
精梳棉防羽布的浆料配方为:PVA1799为25kg,0588为15kg,变性淀粉为50kg,QL-89为10kg,S-52为3kg;上浆率,浆槽黏度9s,浆槽温度,含固率15%,浆纱机车速80m/min,双浸双压,压浆力Ⅰ为10---15kN。压浆力Ⅱ为20kN,回潮率,烘房温度,回潮率7%
涤棉府绸的浆料配方为:PVA1799为70kg,变性淀粉为30kg,AD为15kg,油3kg,2-萘酚0.15kg上浆率12%,浆槽黏度9s,浆槽温度,含固率10%,浆纱机车速70m/min,双浸双压,压浆力Ⅰ为5---12kN。压浆力Ⅱ为8kN,回潮率,烘房温度,回潮率3%
3.浆液浓度的确定
D为浆液总固体率
3. 调浆方法说明
浆料的调制方法有一步法调浆和两步法调浆两种。
一步法就是将变性淀粉与PVA,CMC等同时投入调浆桶内烧煮约2h,定积定粘后待用;两步法是把变性淀粉另用调浆桶调制,将调制好的PVA,CMC等打入变性淀粉调浆桶,混合均匀,定积后烧煮到98摄氏度,闷浆约15min,定粘后待用。
在此次工艺设计中,采用一步法高压调浆。即在高压煮浆锅中放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加入主浆料和辅助浆料等,定积,关盖,在0.2MPa压力下约1h,再闷15min。
但现在调浆技术在以计算机为工具向全自动化发展。在浆液调制过程中,每个浆料组分的称量及加入,煮浆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煮浆程序都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同时计算机对浆液的调煮质量进行在线监控,并及时发出相应的信号。确保了浆液配比的准确性及调制浆液的高质量。
5.上浆工艺参数设计
品
种
工
艺
参
数
精梳棉防羽布
涤棉府绸
上浆率
14%
12%
回潮率
7%
3%
伸长率
1.2%
0.8%
浆液粘度
9s
8s
PH值
7.2
7.2
浸浆形式
双浸四压
双浸四压
压浆辊压力
辊Ⅰ
10kN
10kN
辊Ⅱ
20kN
8kN
温度
浆槽
烘房
上浆速度
60m/min
70m/min
此次工艺设计采用高压上浆,压浆辊的压力为20kN
高压上浆技术经过提高压浆力,加大机械挤压作用,以减轻烘燥部分的负担来节约能量,同时可实现浆纱高速化,提高产量。
浆液浓度与粘度:高压上浆浆料应具有高浓低粘的特点。传统浆料在高浓度时粘度极高,流动性太差,给煮浆,输浆和上浆都带来困难,因此不可用来作为高压上浆的浆料。
浆液温度:二者均采用高温上浆。
(1)对精梳棉纱上浆,浆液温度定为95℃,因为对于淀粉浆来说,95℃时粘度最为稳定,由于棉纤维表面附有棉蜡,蜡与水亲和性差,棉蜡在76—81℃时溶解,因此一般用高温上浆。
(2)对于涤棉纱线,采用高温上浆的温度定为90℃,可加强浆液浸透,分绞较顺利,浆纱纱身较光滑,但容易产生浆斑。无需后上蜡工序。
压浆辊直径:压浆辊直径的大小与压榨区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有密切关系。压浆辊直径必须选择适当, GA308型浆纱机前后压浆辊的直径为216mm。
压浆辊加压重量:采用高压上浆新工艺,最大压浆力可达40KN,但必须配合使用具有”高浓低粘”性能的浆料,以达到一定上浆率。
压浆辊配置:因采用高压上浆工艺,故采用先轻后重,逐步加压的压浆力配置,来降低压出回潮率。因为第二压浆辊加压强度较大,使液膜不至于过厚,以免上浆过重。
浸压形式:对照浆纱机机型,粗,细号高经密纱线,涤棉混纺经纱采用双浸双压或者双浸四压。
压浆力:压浆力定为20kN
压浆长度:恰当的压浆长度是10-15mm,太短会产生压浆不匀,太长会增加挤压面积,压浆效果不够好,一般不宜超过30mm。
压浆辊橡胶硬度:80—85°
浆纱速度:浆纱速度决定了浆膜厚度,直接影响浆纱的上浆率。一方面,速度快,压浆辊加压效果减小,浆液液膜增厚,上浆率高。另一方面速度快,纱线在挤压区中经过的时间短,浆液浸透距离小,浸透量少;同时速度快浸浆时间短,对挤压前的纱线润湿和吸浆不利。二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过快的浆纱速度引起上浆率过高,形成表面上浆,而过慢的速度则引起上浆率过低,纱线轻浆起毛。现代化浆纱机都具有高、低速的压浆辊加压力设定功能,高速时压浆辊加压力大,低速时压浆辊加压力小。
浆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