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WE-1000B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一.概述
WE-1000B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是金属材料拉伸、压缩、剪切和弯曲试验,配上适宜夹具,也可做混凝土、砖石等非金属材料抗压试验,是科研单位、冶金和机械制造厂、质检站和大专院校必备设备。
本产品实施标准:GB/T 3159-92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二.关键技术参数
1、最大载荷 1000kN
2、试验机等级(示值精度) 一级(±1%)
3、测力分度值
0- 200kN 0.5 kN/小格
0- 500kN 1.0 kN/小格
0-1000kN 2.0 kN/小格
4、拉伸夹头间最大距离(包含活塞行程) 900 mm
5、上下压力板间最大距离(包含活塞行程) 900 mm
6、活塞最大行程 250 mm
7、圆试样夹持范围 Φ20mm~Φ60mm
8、扁试样夹持范围 0~40mm
9、活塞上升速度 0-40mm/min
10、外形尺寸
主机 1000mm×710mm×2270mm
测力机 1200mm×750mm×1800mm
11、重量
主机 约2500kg
测力系统 约500kg
三.结构和原理
本机由主机和测力系统两部分组成,二者经过高压软管联接。
1、主机(图一)关键有底座(12)、工作台(10)、立柱(7)、丝杠(9)、移动横梁(6)和上横梁(1)组成。其中移动横梁上部安装有下钳口(3),下部安装有上压力板(8),上横梁下部安装有上钳口(2),工作台、上横梁经过四根立柱连接,组成一刚性框架。
丝杠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链轮、链条组成。驱动电机经过链条传动使两根丝杠同时转动。
当高压油泵向油缸内供油,活塞上升,带动工作台向上运动,从而进行试样拉伸、剪切试验和抗压试验。拉伸和剪切试验在移动横梁和上横梁之间进行,抗压试验在工作台和移动横梁之间进行。
2、测力系统采取液压摆锤测力机构(图二),它和示值机构一起组成测力系统。它经过测力油缸(10)和测力活塞(9)来进行测力。当工作油缸压力油进入测力油缸时,推进测力活塞下移,此时顶块(12),承压轴(13)及连杆轴座(14)一起被推进而下移,再经两条拉杆(7)使摆杆轴座(6)产生转动,所以装在摆杆轴(6)上摆杆(8)也被扬起产生转角。摆杆轴上产生扭力矩将由摆杆末端重铊(A、B、C)给予平衡,而当摆杆轴座转动同时,经过推板(5)推进蜗杆(2)水平移动,这时蜗杆带动蜗轮(4)旋转,指针便在度盘上指示出一定数值。示盘机构刻度分三种量程,即0-200kN,0-500kN和0-1000kN,并分别使用A铊、A+B铊和A+B+C铊和之相匹配,在三种量程中指针满刻度时,摆杆带动相匹配重铊分别扬起,转角均为45°。示值机构封闭在玻璃罩内,三种量程均刻在一个度盘上,分内、中、外三圈,并标有数字,刻线之间全部有合适距离,能够估量到最小格子五分之一。度盘上有两根指针,一个为主动针(黑色),另一根为被动针(红色),两根指针伴随载荷增加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试件负荷达最大值后卸载时,主动针随即回到零位,而被动针则停留在原负荷值上,方便试验人员读出正确数值。被动指针能够用玻璃罩外手柄拨回零位。
示值机构内附有加载速度指示装置,它由一个伺服电机带动一个指示盘,调整调整器可使电机转速改变,从而可使指示盘取得不一样转速。
3、 应力-应变统计机构
此机构由描绘筒、描绘笔架组成。在试验过程中,工作台和测力机架发生相对位移,经弦线使描绘筒转动,统计笔在蜗杆蜗杆带动下沿描绘筒轴向移动,于是就画出应力-应变曲线。将带有重锤弦线分别绕在描绘筒左侧小、中、大槽内时,此机构变形放大比为1:1、2:1和4:1,
4、轴向柱塞泵
本机采取轴向高压油泵,它由电机经过三角皮带传动,工作平稳而无噪声,油泵体内柱塞和柱塞套均采取优质合金钢并经热处理和精密研磨制成,其配合面含有相当高质量,性能良好工作效率较高。油箱安放于箱座内,其储油量较大,所以,即使试验机处于较长时间工作,也不致使油液温升过高而影响测力精度。油箱油量可经过油窗进行观察。
5、送油阀
送油阀是一个分路式流量调整阀,它由一个可变节流器和一个定差减压阀并联组成。在调整送油速度时,应严密注意指针转动应和事先调整好指示盘转速一致。
6、回油缓冲阀
回油缓冲阀由一个卸荷开关和一个回油节流阀组成,其目标是卸除载荷及使工作油缸油压快速下降,此时操作人员即打开回油阀卸荷。测力缸中高压油也将经过回油缸流回油箱,但因工作油缸和测力油缸之间设有单向阀,使测力缸压力油不能倒流回工作油缸,也不能经过卸荷阀回油,它必需经过一个节流阀缓慢地流向油箱,这就预防摆杆及重铊猛然回落造成强烈冲击。缓冲阀手柄露出在测力箱体左侧,它可分别按A、B、C三种位置1预先调整好。
7液压系统原理(图三)
油箱内油被吸入油泵,经油泵出油管送至送油阀,当送油阀门完全关闭时,油压升高,直至将定差减压阀打开,压力油回油箱。当送油阀打开时,压力油一部分送入工作油缸内,可使油缸内活塞升起,一部分经过油管和回油阀相连,压力油单向地流向测力油缸,而带动拉板、摆杆轴等测力机构示值。当工作油缸负荷忽然消失时(打开回油阀或试样断裂),工作油缸立即卸荷,而测力油缸之压力油必需流经含有阻尼作用节流阀达成缓慢回油目标。
四.试验机使用操作方法
1、度盘选择
试验人员在作试验前应对试件最大载荷有所估量,方便选择对应测量范围,才能得到正确数据。比如:某试件估量最大载荷不超出180kN就应选择200kN量程,如估量试件最大载荷不超出400kN就应选择500kN量程,这么是为了确保试验结果数据能更正确。选择某一个测量范围时,对应调整缓冲阀手柄对准对应测量范围刻线。
2、摆锤悬挂
本试验机采取摆锤形式,依据测量范围不一样而悬挂不一样铊。本试验机有三个量程按圆周等级分布在同一个度盘上。铊共三个,分别刻A、B、C字样,A铊固定在摆杆上,不用拆下。试验时A铊用于量程为0-200kN,A+B铊用于0-500kN,A+B+C铊用于0-1000kN量程。
3、指针零点调整及平衡铊调整
做试验之前一定要将指针调到零位,调整方法是:开动油泵并送油使活塞上升一段距离约5-10mm,然后转动齿条使指对准零线。当指针对准零点时,摆锤应处于铅垂位置,若不处于铅垂则应调整平衡铊,使之刻线对准。
4、试验力速度指示器
试验力速度指示器是由微型直流电动机、控制板及换档波段开关组成,经过波段开关电位器来改变加在电机上电压,并经过弦线,使从动轮运转,轴套上指示盘可取得三种不一样轮速。(见表)
1
2
3
0.4r/min
2.4r/min
0.96r/min
1000kN
200kN
500kN
5、送油阀和回油阀操作
在操作送油阀前先将加载速度指示装置开启,并快速将调整器旋到合适位置,使指示盘保持一定转速。转速均用秒表测定。为了使油泵输出油很快地进入油缸,快速升起活塞以降低辅助时间,开始时送油阀能够开得大部分。当试件开始加载时应注意操纵送油阀手柄,依据试件加载速度调整送油阀,即指针转动应和指示盘保持同时。试样破型后,慢慢地旋开回油阀,使油缸内油回到油箱,此时摆锤渐渐落下,度盘主动针回零位,被动针停在试样破型最大力值处。
6、应力-应变统计使用
做试验前,将统计纸卷在描绘筒上,用弹簧片夹紧,弦线一端固定在主机工作台上,在描绘筒槽绕一圈,在另一端挂一重锤。
应力-应变曲线所表示力值:
0- 200kN 1.0 kN/mm
0- 500kN 2.5 kN/mm
0-1000kN 5.0 kN/mm
7、 拉伸试验
做此试验时,打开油泵,开启送油阀,使活塞上升下降约100mm,连续3次,使油缸和活塞间充足润滑。
将试样一端夹于上钳口,使活塞上升一小段,抬起笔架,转动蜗杆,直到指针恰好对准零位,以平衡掉活塞及在它上面重量,再放下笔架。
8、抗压和弯曲试验
同拉伸试验一样,在做试验前,使活塞上升一小段,调整指针对准零位,调整移动横梁至合适位置,方便做抗压和弯曲试验。
做弯曲试验时,将弯曲试验夹具装在工作台上,把两压辊调至合适位置,卸下上压板,把弯曲冲头装在移动横梁下端,使弯曲冲头轴线和两压辊保持平行。把试样放在两压辊上,即可进行试验。
五.试验操作步骤
1、拉伸试验
a) 依据试样选择量程,挂好砣并对准刻线,并调整缓冲阀使之和量程范围相适应。
b) 打开电源,开启油泵,开启送油阀让活塞上升下降约100mm,2-3次。
c) 让活塞上升一小段,调指针对准零位,放下笔架。
d) 调整移动横梁至合适位置。关闭送油阀,按动夹头“松开”、“夹紧”按钮,夹紧试样,必需注意使试样处于铅垂并在中间位置。按试验要求加荷速度调整指示盘转速。(如使用手动夹紧装置,只要将连接上下液压缸螺钉旋下即可。)
e) 打开送油阀开始加荷,使指针旋转速度和跟踪盘速度基础保持一致。
f) 试样破坏后,关闭送油阀,统计试验数据,将被动针拨回零位,取下断裂试样
g) 反复d)~f)继续下一试验。
注意:本机严禁做未经整形(上下夹持部位严重不一样轴)搭焊螺纹钢抗拉试验。
2.抗压试验
a)依据试块选择量程,挂好砣并对准刻线,并调整缓冲阀使之和量程范围相适应。
b)接通电源,开启油泵,打开送油阀使活塞上升一段,调指针对零,关闭送油阀。
c) 开启加载速度指示器,依据加载速度,调整指示盘以一定转速旋转。
d) 放好试块。
e) 快速将送油阀调到对应位置,应保持指针和指示盘同时旋转,直至试块压碎,关闭送油阀,打开回油阀。
f) 统计试验数据,拨回从动针。
g) 清除被压碎试块。
h) 反复d)-g)直至全部试块做完。
3.弯曲试验
a) 依据试块选择量程,挂好砣并对准刻线,并调整缓冲阀使之和量程范围相适应。
b) 将弯曲试验夹具装在工作台上,把两压辊调至合适位置。弯曲冲头装在移动横梁下端,并使弯曲冲头和两压辊保持平行。
c) 把试样放在两压辊上。
d) 打开电源,开启油泵,开启送油阀让活塞上升下降100mm,2-3次。
e) 让活塞上升一小段,调指针对准零位,放下笔架。
f) 调整移动横梁至合适位置,。
g) 按试验要求加荷速度调整指示盘转速。
h) 打开送油阀开始加荷,使指针旋转速度和指示盘速度基础保持一致。
i) 试样破型后,关闭送油阀,统计试验数据,将被动针拨回零位,取下断裂试样
i) 反复c)~i)继续下一试验。
六. 安装试车,保养
1、吊装时, 利用钳口两侧M12六角头螺栓,用四块起吊板将移动横梁和上横梁连接,就可用吊环螺钉吊装,安装到位后再拆去。
2、试验机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温度均匀,周围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影响房子里,因为主机较高,便于操作可在主机前放一木梯架。地基也可底于地面,图一,仅作参考,可依据实际情况安装。地脚螺钉部署图四。
3、安装地点位置合适,便于操作和维护保养。安装地基应牢靠可靠,地脚螺钉应对准底座。
4、机体水平调试方法:
用0.1/1000方框水平仪测量移动横梁上平面,找纵横水平至±1格,若超出±1格,可在底座下在面加垫铁校正,拧紧地脚螺母。
5、电器说明(图五):
电源为三相50Hz交流380V,组合开关H是电源总开关。将组合开关转到闭合位置时,红色信号灯L2亮,指示电源已接通。
按下控制按键SB1中绿色接钮,则红色信号灯熄灭,绿色信号灯L1亮,指示油泵电机D已开始工作。当活塞上升到最大值时,靠近开关发信号将交流接触器K线圈电源切断,油泵电机停止工作。若要人为停止工作,可按红色按钮SB2或切断总电源。
按下控制按键SB3或SB4接钮,丝杠驱动电机工作,丝杠旋转带动移动横梁上下移动,当上升、下降到最大值时,靠近开关发信号将电源切断,移动横梁停止。SB3、SB4为点动按钮,只有一直按着移动横梁才会移动。
试验机外壳必需可靠接地。
6、灌油和放油:
打开后门灌油,当环境温度为15±5℃,使用GB443-84N68机械油,当环境温度为25±5℃,使用GB443-84N100机械油,油量以油标为准。应定时检验油箱内油量是否达成油标孔镜高度。放油时可拧开侧面油塞即可。使用时如发觉油液混浊时即予更换,同时对油箱进行一次清洗。能够倒入煤油至油箱中然后放出,如此反复几次。
七. 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序号
现 象
原 因
排 除 方 法
1
油泵不出油
(1)油泵内有空气
(2)滤油器阻塞
(3)出油阀座不吻合,钢球及球座有毛刺。
(1)打开油泵高压出油管接头进行排气。
(2)清洗,排出油泵内空气。
(3)更换或修复对应零件。
2
油泵输油不稳定(指针可见停滞往复抖动)。
(1)油液粘度太小(过稀)或太脏;
(2)油路内有空气。
(3)送油阀活塞和其衬套间有脏物或已拉毛。
(4)有漏油处。
(1)更换适宜粘度清洁油。
(2)排除油路内空气,使活塞上升一段距离后,打开回油塞即可。
(3)清洗、研磨已拉毛零件。
(4)找出漏油处给排除。
3
油压脉动(送油阀回油管,回油出现断断续续,负荷示值检定时标准测力机指针抖动)
(1)油泵内有空气。
(2)油液粘度太小(过稀)。
(3)送油阀节流针间隙过大。
(4)油泵内有脏物。
(5)出油阀座不吻合,钢球及球座有划痕毛刺。
(1)排除空气。
(2)更换适宜油液。
(3)降低节流针间隙。
(4)清洗油泵。
(5)更换或复修对应零件。
4
油压打不到最大负荷
(1)送油阀油塞和其套太紧或有脏物。
(2)送油阀弹簧弹力太小。
(3)有大漏油处。
(4)送油阀活塞前端漏油。
(5)油管接头漏油。
(6)工作活塞间隙太大。
(7)回油阀针阀囗不吻合。
(1)清洗或研磨对应零件。
(2)在弹簧端面加垫圈或更换弹簧。
(3)消除漏油。
(4)拧紧螺套。
(5)更换垫圈后拧紧。
(6)略加大油液粘度,或更换活塞.
(7)把回油阀加以研合。
5
卸荷后指针不回零
(1)齿条卡死。
(2)摆杆回落太快使齿条从滚轮中跳出。
(1)整调弹簧片。
(2)重新啮合齿条。
(3)旋转齿条调零。
6
摆铊在试件破坏后回落太快造成冲击。
(1)油粘度太小(过稀)。
(2)缓冲阀锥面和阀囗间隙太大。
(1)更换粘度适宜油液。
(2)重新调整间隙或修正缓冲阀及螺母螺纹。
7
摆铊回落太慢
(1)油液粘度太大。
(2) 缓冲阀锥面和阀囗间隙太小。
(1)更换适宜油液。
(2)重新调整间隙。
8
开动油泵,工作后指针往返摆动
(1)测力活塞下端和顶块位置未对准。
(1)纠正位置。
9
示值误差超差
(1)测力油缸和测力活塞摩擦力过大,有污染、锈蚀拉毛,产生负值。
(2)工作油缸和工作活塞摩擦力过大,有污染、锈蚀拉毛,产生正值。
(1)清洗、除锈、研磨
(2)同上
10
度盘示值不稳定,在数次试压中误差方向多变
(1)立柱上下之螺母未拧紧。
(2)球座吻合不良。
(1)拧紧之
(2)对研球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