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分析_丁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358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分析_丁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分析_丁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分析_丁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627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2 年度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B2232)。作者简介:丁杰(1979),男,回族,湖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振动噪声与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分析丁杰1,唐玉兔2(1 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湖南常德415000;2湖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湖南常德415000)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特殊性,学生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会面临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结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2、分析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对策。加强思政教育的统筹,有利于思政教育与其他工作同向同行。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确保学生思政教育的延续性。丰富文化环境的构建,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711X(2023)080093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0803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引言中外合作办学的鲜明特征是开放性,学生可以频繁而直接地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阔视野,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具有

3、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中国人”的本位立场。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研究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及体系、教育路径与方法、新时代背景和特定群体等方面。朱彦彦等基于双校园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结构等角度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徐日月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赵晓毅等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中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效果不

4、佳、党团组织不全等问题。曾佳从价值、内容和实践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李胜机等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途径。本文介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分析当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性提出改进对策,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提供参考。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国务院于 2003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设立、组织与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中外合作

5、办学是中外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以学分互认方式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主要招生对象为中国公民。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提升,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阶段,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质量得到提高,社会各界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认可度不断上升。目前,全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1100 个,在校生约 60 万人,涉及 700 余所中方高校和 800 余所外方高校。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形式有多种,按照办学主体可分为中方高校领导下的二级学院和高校中外合作机构,按

6、照教育层次可分为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按照人才培养地点分国内校园和中外校园。目前以中方高校领导下的二级学院、本科教育为主。中外校园的人才培养方式通常采用 2+2、3+1、1+2+1、2+2+1 等形式,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二)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既立足于本土,又放眼于世界,时刻保持清醒认知,理性把握外来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针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关系的丰富、素质能力及个性化的

7、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也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与国内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政教育系统论也称思政教育要素论,学术界针对思政教育的要素划分有不同的见解,如三要素论、三体一要素论、四要素论和六要素论等。三要素论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要求构成了思政教育系统,这个概括相对简洁,但内容划分不够全面,表述模糊。三体一要素论是在三要素论基础上增加了教育的媒介要素,即思政教育的目的、内容、手段和活动的总称。四要素论认为思

8、政教育系统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介体组成,得到了较多认同。六要素论将思政教育要素划分为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情景,可认为是对四要素论更为细致的阐述。上述理论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教育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目前,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思政教育直接套用了普通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并没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39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2023 年 4 月(下)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

9、egeVol36No8(GenNo342)Apr(last half)2023式和学生个性及思想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形式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感召力,学生在当前的思政教育活动中不能很好地接受与消化。(二)思政教育的延续性较弱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政教育需要经历时空转换,学生在国内学习期间于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思政理论课的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停止了思政教育活动,仅有少部分学生仍然能自主坚持开展思政教育,这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出现断层与停滞。(三)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总体上能够坚定政治立场,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学生即使在国外学

10、习也会持续关注国内的方针政策与时事政治新闻。然而有部分学生在思想认知上存在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在国外多元价值观影响下推崇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认为西方文化更具优越性,进而演变为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四)思政教育的参与度不够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门类缩水,配置不齐,设置的思政教育活动较少,没有充分运用国内外优秀文化资源来开展思政教育,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没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于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不够,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难以发挥。三、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一)高校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出国留学既是中外合作

11、办学的特色,也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国外高校希望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因此,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出国率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受学制的影响,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的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很容易导致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上的重视程度下降。(二)教师作用发挥不足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以外聘兼职为主,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且呈分散状态,教师身份复杂,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且教师队伍稳定性差,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力度受很大影响。辅导员队伍中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尤其是学生出国期间基本没有配置思政辅导员。此外,中

12、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对思政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思政教育学科理论功底,还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引导学生站稳根本立场。(三)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学生的思想行为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多元文化环境会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学生尚处在政治敏锐性和价值判断力弱、社会经验不足的年龄阶段,极易动摇自身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健全,学生党组织和网络新媒体尚未形成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思政教育缺乏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顶层设计,体系和内容不够完善,未合理运用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资源,没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高校

13、中外合作办学思政教育的对策(一)加强思政教育的统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明确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各类人才,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允许文化的多元性,充分接受世界优秀教育资源,但是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一元性。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多由二级学院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然而二级学院的统筹管理能力有限,需要学校层面高度重视思政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顶层设计,既充分体现中外双方的国情与文化根源,又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不同阶段开展合理的教学安排,例如国内学习阶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好思政理论课,国外学习阶段加强中外文化对比

14、教育,留学归国阶段引导学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做到思政教育与其他工作同向同行,富有实效性和传承性。(二)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政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高校需要选拔和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思政教师队伍,平时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和教学效果的考评。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针对国外学习阶段的学生选派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境外辅导员,确保学生的思政教育不断线。专业课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中方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对于外籍专业课教师则需要严格管控,坚决反对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播宗教和意识形态内容。高校可以尝试引导外籍教师增进

1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友谊使者,实现中外教师的协同育人。(三)丰富文化环境的构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处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需要引导学生高度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文化鉴别力,准确把握国外优秀文化资源,清醒认识到国外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势力的严重危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高校应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高校自身文化,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宣传网站、宣传栏、宣传标语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学生会、学生帮扶小组等学生团体,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应将全

16、门类的思政理论课纳入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确保学时充足。应注重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创新,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中外文化对比和融合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新模式推动了党建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近年来,网络新媒体成了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高校应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五、结语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强化阵地意识,创

17、新教育理念,加强统筹管理,完善教师队伍,丰富文化环境,必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 朱彦彦,赵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2):117 122,155 2 徐日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1 3 赵晓毅,刘霄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J 开封大学学报,2021,35(1):5862 4 曾佳构建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的三个维度 J 教学研究,2020,43(5):4145 5 李胜机,佘振丹价值与实践

18、: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2):3338(下转第 98 页)49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讲清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伟大的认识论工具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关

19、键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为大学生回答好历史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功底,最为重要的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好自身成为“大先生”,方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以深度教学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践行为师者的初心使命,不负好时代。四、结语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把课讲好”方能守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信仰坚定、人格端正、理论功底深厚等对思政课教师之为师者的品质要求必须落实在具象的教学活动中。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好”以实现深度教学,是思政课教学能否促成学生之深度学习关键所在。唯其如此,方能使思

20、政课成为令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参考文献:1 胡晓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探析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6)2 徐永军“六个吃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 J 现代教育科学,2012(1)3 刘建军谈思政课教师怎样做科研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4 陈德祥问题意识、问题逻辑、问题教学: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探索 J 学术论坛,2013(5)5 王新华高校思政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2)6 周淑芳要重视讲好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讨 J 思想政

21、治教育导刊,2012(12)7 张雷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2)8 师金吉思政课教学贯彻党的历史文献应主义的三个问题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The Simple Way to ealize the Deep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ZHAO Wei(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Abstract:Deep te

22、aching is the ke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promote the deep learning of students toachiev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moral establishment and talent training”No matter what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isadopted,what kind of teaching means is used,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ing deeply

23、 of textbooks,witch is the basicpremise to realize deep teachingKey words: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xtbook view;curriculum view;teaching view;in depth teaching(责任编辑:章樊)(上接第 94 页)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of College

24、s and UniversitiesDING Jie1,TANG Yutu2(1International College,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angde Hunan 415000;2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angde Hunan 415000,China)Abstract: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has distinct openness and particularit

25、y While students accept foreign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they will also face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and value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

26、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sa

27、me dir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work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can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student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ich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Key words: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personnel training(责任编辑:桂杉杉)89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第 36 卷第 8 期总第 34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