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与品质检测方面所推出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最新技术涵盖了色谱、色质联用、多级质谱、样品前处理、谱图库、数据处理、细胞检测、多基因表达、微生物鉴定、快速定氮技术、原子光谱等与食品安全与品质检测技术相关的各个方面。 从这些报告当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当今食品安全与品质检测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第一、食品中的化学性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的检测手段进一步丰富完善,新技术不断涌现,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日本岛津公司的EI源和NCI源并用的农药分析技术、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的强化溶剂吹扫和大体积进样技术、美国WATERS公司的UPLC技术、美国ABI公司的串联四极杆杂交线性离子阱技术,
2、美国热电(菲尼根)的Orbitrap离子阱质谱技术、美国瓦里安公司的GC/MS/MS技术等,而今后的发展方向则将主要集中在对于复杂基体中的超痕量物质的分析、大量目标物的同时分析、特定目标化合物的专属性分析等方面;第二、数据处理更加趋于自动化,从而达到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的目的。本次会议,安捷伦科技的代表介绍了该公司的解卷积报告软件(DRS),该软件由安捷伦质谱工作站、自动化质谱重叠合法和识别系统(AMDIS)以及NIST检索三部分组成,大大提高了对于复杂基质中微量化合物的定性能力,并且在SCAN和SIM两种模式下均可采用DRS进行数据处理;第三、以简化样品前处理为目的的新的分析技术的出现,以德
3、国耶拿公司的直接固体进样技术和德国Elementer公司的Dumas快速定氮仪为代表,这些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减少分析人员的工作量,缩短分析样品的时间,并且减少了样品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机废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四、以基因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分析手段开始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是在食品中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面。农产品、食品安全与品质检测技术学术研讨会18日主要为特邀学术报告,每个报告30分钟,具体日程安排如下:18日上午1、曹喆(美国Agilent,博士):测定复杂基质中的农药残量气质联用新技术应用2、曹磊(日本岛津,博士)GC
4、/MS在农产品、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最新应用3、祝立群(美国PE,博士)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4、安蓉(美国Waters,博士)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药残及代谢物分析中的进展5、于雁灵(美国ABI,博士)LC/MS/MS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6、于世建(美国热电,博士)质谱技术在农残检测、食品安全的应用18日下午:1、张钟华(中国计量科学院,院士):大豆油脂含量的快速检测2、田莉(美国Beckman,博士)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及品质控制方面的应用3、郑亚辉(美国Varian,博士)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技术4、牟世芬(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离子色谱及加速溶剂萃取在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5、汪素萍(德国JENA,高工)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及直接固体进样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6、周陈维(德国Elementar,高工)Dumas蛋白质测定法/Rapidn IIIF快速定氮仪7、于爱民(吉林大学,教授)农产品品质与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进展8、苑红丽(恒信业科技,博士)基因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质控中的应用9、蒋士强(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我国加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后的思考与启迪如本网获得了相关的ppt文件,会及时放在网上供大家下载,请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