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四十分钟效率 峙浪中学:杨寿东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本文对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简述了几种观点,仅供同仁参考。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效率当今初中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提高数
2、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地学习。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作
3、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活动,情感传递活动,以及思维活动都是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因此,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生学好、学懂、学会、最终是要教学生怎样自学,会学。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是很有道理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教理论,更重要的是教思想,教学法。因此我们就要把过去那种传统的,单纯的,简单的解释教材的教法解脱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直接与教材接触,阅读教材,从教材中获
4、取基础知识,教师对学生中的疑难问题作必要的引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从接受知识变为独立获取知识,教师从单纯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引导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点拨,恰当引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含和外延,比如,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然后自己描述角平线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发现这条线有两个端点,从而得到了,三角形的角平分是一条线段。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三角
5、形角平分线的知识,还了解了三角形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且它把某一内角平分,这样就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4、 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和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以教材例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外,灵活地应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能和多题一解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是很有成效的。特别要强调:解题的思路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去想?要向学生充分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善于给学生构造数学思维的“悟性”,善于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有意构建“认知冲突”,把教学引入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摒弃单纯地向学生传“方”授“法”,不
6、为解题而解题,满足于一解之事,而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全面性和发展性。5、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观,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们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透视”的影响。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里可以依据建构主义观点作如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学习不应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的建
7、构过程。我们对学生“理解”或“消化”数学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师所教的这一“残酷”事实。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尽管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尽管如何地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
8、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动的比喻: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第二,教会学生阅读。数学知识的获取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阅读中是怎样灵活处理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课堂教学中他们就会认真对待,最终及时地从教师的讲解中得到得解决。(1)教会学生记数学笔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前因后果,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归纳在一起。并通过对知识的逻辑思维,把新知识的新思想渗透,以致恰当的运用。(2)教会学生
9、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如由“完全平方公式”的思想、可以迁移到“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总结归纳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在这个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中a和b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也可以表示一个多项式,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能够解一类问题,真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教会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馈,进行自我评比、相互评价。如解方程23=8,学生在解法中会出现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两边同除以2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移项时要变号,合并同类项时要是同类项才能合并,两边同除2时要改变符号。这些让学生从解法中找到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4)教会学生同学之间
10、互相比较和交流。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和交流,既能加深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的理解,同时对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评价,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散开,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知识。(5)教会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大胆设想,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敢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大量的课外作业是学生的负担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数学的作业应从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中挖掘,要求学生带着数学的头脑去参加活动。老师可多布置一些和当天课程有关的问题或思路去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例5:踢足球的同学
11、去捕捉足球上的数学,同学就能发现足球上由许多小黑白块的皮粘合而成的,同学数一数可怎么也数不清共有几块白的只数出了共有12块黑的,同学就来问教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继续观察这个足球这个足球上的图案是什么几何形状?同学就马上回答白块是六边形,黑块是五边形。通过进一步的启发引导同学就找到了规律每块黑皮的五条边分别与五块白皮的一条边粘合在一起。而每块白皮的三条边分别和三块黑皮粘合在一起,所以封闭足球表面上的12块黑皮与若干块白皮紧密相连,白皮、黑皮的边数都不会有剩余或缺少。如果设白皮有x块则它共有6x条边。6x条边里,一部分边是白皮与黑皮交接,另一部分是白皮与黑皮交接。显然,与黑皮相接在一
12、起的有3x条边。这样很快就可发现这个问题可用方程来解决。解:设白皮共有x块,则它共有6x条边。其中与黑皮缝合在一起的边数是3x条。已数得黑皮共有12块,每所以黑皮共有512=60条边。根据题意,得3x=60解这个方程,得x=20。因此白皮有20块。教师如果经常这样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既完成了课外作业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巩固了当天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要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也不一定是“讲清总结练习”的程序。虽然提出一定的运算程序,便于学生模仿操作,但
13、过份强调程序,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化。长期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依赖性。可以是“自学讨论总结”和“情景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模式,让学生站到第一线来,打破传统观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我们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我们教师也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
14、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中学数学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切入口,不断探索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我们的义务教育不是以培养数学家和工程师为主要目的,提倡大众数学,因此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释周围各种实际情景的能力,使学生能获得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态度。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以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问题的实际应用情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试验、操作、讨论去分析问题
15、找到问题的实质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很显然,大家都会发现,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教学已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由过去单独知识传授者变成数学学习的积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问题解决的策略,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把数学课堂变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特点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
16、课改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艺术,爱的奉献,与学生共建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心灵感动心灵,以情感赢得感情,努力培养具备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创新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第四,重视反馈控制,提高数学素养。大量的研究表明:反馈是学习的基本要素,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有着很大影响。由于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把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按照时间的流程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圆满完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反馈的信息,及时而适度地进行调控。 首先,反馈控制必须及时,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
17、用出现偏差,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跟踪、纠偏,否则,错误的有效惯性会造成今后学习的更大障碍,以致积重难返。数学中应密切关注的反馈点大致有:概念的理解、记忆、定理、公式、法则的正、逆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熟练掌握;计算的准确性;解题的规范性;常规方法的熟练及特殊技巧的运用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提问、课堂练习、板演、课外作业、测试、检查(教师的讲评、学生自评、互评)等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出评定,使其辨明正误、分清优劣、掌握知识。 同时,反馈控制还必须把握适度性原则。同一教学内容在每次课堂上决不会出现相同的境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及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
18、主导作用应充分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教师发出知识信息后要密切观察、体会学生的神情与反应,及时收集反馈,若信息输出量过多过难,则会造成“矫枉过正”的负效应,信息输出量过少过易,则会产生“课堂疲软”的厌倦心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多套教学预案,课堂上,要以静制动、洞察其变、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反馈控制的运用还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是由于反馈控制存在着滞后性弱点,即只能出现问题时纠错,出现偏差时纠偏,而要防患于未然,教师就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要作一个有心人,积累
19、丰富经验,以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预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透析错因,通过设疑、提示、针对性练习、重复强调等手段,及时发出信息,把学生头脑中正在孕育的错误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增强自控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 此外,在每节课的安排上,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给予反馈也需要更加仔细的推敲。教师反馈形式可因课程的不同而变化,如:上新授课时就与上复习课、解题课、讲评课时不同。同时反馈也因出现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大家的思维活跃;而在中间阶
20、段,则主要关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情况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些课堂测试,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同时,课堂测试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去领会数学思想。此外,对学生在独立完成测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其思路畅通,解惑释疑,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得到提高。第五,改善课堂管理,创设情感环境。课堂管理是指
21、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一概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安排有利的环境、建立和维护课堂秩序、监督学生、处理不良行为、保持学生认真听课的学习状态、辅导、课堂讨论等等。管理行为应视作教学作用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取得成效所不可或缺的。精设导语,激发兴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反复地讲解,而取决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及其自主学习的程度。精设导语,在课堂教学中能起着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作用,同时它也能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从而能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
22、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真正地实现数学教学“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许多数学书本中的知识是抽象的,而这些抽象的知识往往源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所以从学生熟知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导入,不仅能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四:“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
23、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于数学知识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旧引新”导入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比如几何第二册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伸;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
24、补充与完善等。在导入新课时可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猜想。这样的导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旧知的深入与新知的诱发;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在旧知的生长点上,已经凸现出了新知的嫩芽。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的环节,就象一出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安排的有艺术性,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创设情景注重新课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兴趣是学知识的前提,有了兴趣就有可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成绩。因此课堂教学要非常重视新课的引入,一堂好课必定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定会引起广大学生的兴
25、趣这就为解决下面的新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1、大华商场的经理张英是个有名的“神算子”。有一次,外地来一批牛肉罐头,他让保管员抓紧时间分配到各门市部去,分完后,保管员向张经理汇报说:4818瓶牛肉罐头,除报废的以外,已平均分到九个门市部去了,达到了最大平均数,报废的只有”“只有7瓶报废”张经理脱口而出。保管员惊奇得瞪大眼睛说:“经理,你算得神极了,一点也不差!”你知道张经理是怎样算的吗?分析:总瓶数44818是知道的。“除报废的以外,平均分到九个门市部”,可见从总数各减去报废的罐头数,其差能被9整除。“达到最大平均数”说明报废罐头少于9瓶。解:44818的数字之和为25,不能被9整除。根据“一
26、数各位数字之和可被9整除,该数必可被9整除”的特性,若从44818中减去一个小于9的数,其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则数字之和为18。可见报废的数是7。如果用这个例子去作为整数的性质这一课引入哪么同学一定会对下面的新课非常感兴趣,因为同学们都想成为有名的“神算子”。这一课创设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成为名人是垂手可得了。给下面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作了良好的铺垫。例2、上课铃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拿出一幅扑克说:今天我来变个小戏法,先请张明同学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牌,不给我看,默记在心中,我说:“请你将点数乘以2加3后再乘以5,再减去25,算出结果后告诉我,就知道你所抽的牌是几点。”张明
27、算完后,说“120”。我就说:“张明抽的牌是老K。”同学们都点头,示意对了。想学会这个魔术吗?学好今天的新课代数式运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小魔术师了。上完这一课后我对这个魔术就秘密揭开如下:我的指令张明的算术我的代数抽一张牌记住它的点数抽到一张老“K”用x代表牌点将它乘以2132=262x再加上326+3=292x+3再乘以5再减去25295=1455(2x+3)=10x+1510x+1525=10x10=10(x1)算出答数后告诉我120X=13(只要答数去零加1)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它使得数学有最简洁的语言,更便于人们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成为一切现代科学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28、我在代数式的教学中采用“你想成为小魔术师吗?”这样问题进行引入新课,学生为了能在父母、亲朋好友中显示自已的本领一定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上好这一堂课。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活动过程(我们称之为数学学习情感),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反映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总是把数学看成是纯理性的代名词,重知识、轻能力;重模式,轻思想;重传授,轻感情;重智商,轻情商;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学对立起来。大量事实表明,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智力因素的作用,而情感因素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教
29、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针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教育教学的状况,加强数学课堂的情感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课改后的数学教学,有很多内容是通过学生做试验等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如七年级下册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转盘游戏,九年级下册频率与概率等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上“动”与“静”的结合“点”与“面”的兼顾,是目前课改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在教学时通过不同的情境与话题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情感态度
30、和价值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你的一片真情为学生所理解,学生会报以无限的情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一定能激活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化为进取的动力。尤其是“差生”这块常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心所困扰,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有困难热忱施援,有进步诚心鼓励,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孤独,学生最担心的莫过于被教师所忽视、歧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生渴望的是平等与尊重,希望教师能突破“师道尊严”的束缚,成为“良师”,更是“益友”。 具体到课堂教学,从铃响的那一刻起,
31、教师就应立即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表情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静而不僵、宽严有度、动静自然、积极而不消极、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氛围;教学不能索然无味,让人望而生畏,而应趣味盎然,生机勃勃。教师要举止从容、端庄大方、精力充沛、健康乐观;在教学语言、手势、站立、行走上要运用科学、处理得体。教师语言应严谨规范、形象生动、清晰明快、富有情趣、幽默,要善于揭示矛盾,用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把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形态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大
32、胆回答问题,当回答不畅时,期待的情感,往往会产生激励效应,使他们用心思索;当回答正确时,赞许的情感会形成强化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习有乐在其中之感。 在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还十分擅长并重视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如身体前倾,用目光注视、交流,肯定地点头,微笑等。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总是微笑、手中举着书(而不是拿着教鞭)、站在学生中间授课、近距离交谈的老师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教师更热情、友好、容易理解、沟通并且喜欢孩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如何妥善处理,这就取决于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修养。我认为如果老师对每一种不正确行为都要作出反
33、应,就必然会中断教学的顺利进行,频繁的唠叨与训斥会使学生思维阻滞,学习受到干扰,并且还可能强化行为不良学生的抵触情绪。较好的做法应是在继续授课的同时目视对方,或走进他,还可以作出动作(如把一个手指按在嘴唇上等),让他自行停止这种行为。如果不良行为还继续进行传染蔓延引起混乱,教师就应果断进行直接干预。教师可以批评,但批评应力戒苛刻而大动感情的斥责,更不能辱骂,批评应清楚而肯定(何人何事)而不应粗鲁和威胁,同时应强调指出,教师期待的是积极向上的行为而不是消极不良的行为。教师的批评还应尽量避免产生“波浪效应”,过于严厉的反应,会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尊敬产生不满和畏惧,而不能有效地在班里学习。从事教育职
34、业意味着要敢于面对新的挑战,勇于承受内心焦虑的考验,充满危机感和使命感。新世纪数学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它要求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好观念、知识、能力的更新。要敢于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教学观、数学观和学生观,要以饱满的热情主动投身于课程改革,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刻苦自励,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新的了解,同时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不仅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改封闭式的教学为指导学生“开放式”的学习。教师的思维能力要更新,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考文献:1、陈自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方式方法培训指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0-922、景敏.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数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5,160-1613、李建刚.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4、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M.教育发展研究出版社,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