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叙述者的戏曲感悟书写——评陈彦的小说《主角》_吴玉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84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述者的戏曲感悟书写——评陈彦的小说《主角》_吴玉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叙述者的戏曲感悟书写——评陈彦的小说《主角》_吴玉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叙述者的戏曲感悟书写——评陈彦的小说《主角》_吴玉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5叙述者的戏曲感悟书写评陈彦的小说 主角吴玉军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710038摘 要:小说 主角 以虚构人物忆秦娥的演艺生涯为主线,描述了秦腔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剧团活动为中心,作品叙述者展现了对于戏曲的诸多感悟:民风滋养与戏迷追剧是戏曲能够活跃于世的群众基础,演职人员的痴心追求是戏曲院团得以生存的必备要素,名角的修炼成功需要其在艰苦面前保持长久的韧性,新人培育是戏曲得以薪火相传的有效保障,新剧创编是戏曲推陈出新的前行标志。小说由此彰显出对于当代戏曲问题的独特思考。关键词:叙述者戏曲感悟书写陈彦 主角陈彦的小说 主角 于2019年8月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与他多年以来的辛勤耕耘密

2、不可分。他曾经边做职业编剧,边做戏曲院团的管理工作。即使在院长的任上也笔耕不辍,为我们奉献了多部感人至深的优秀剧作与小说。在 主角 中,他将戏曲演职人员的活动作为叙述的重心而展开,对虚构的宁州县秦腔剧团与省秦剧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陈彦借助叙述者的口吻进行了全知全能视角的叙事,我们可以从小说所勾勒的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中,从主角忆秦娥在戏曲道路上的人生遭遇里,从执着于传承秦腔艺术的群体人物中,从对院团所呈现状况的多种描述里,体味到作品所隐含的对于戏曲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感悟。一、民风滋养与戏迷追剧是戏曲能够活跃于世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戏曲,离不开来自民间的素材,也

3、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推动。“戏曲的赓续发展,永远有赖于民间的源头滋养。”一方面,戏曲的许多故事源于由民间传闻而来的艺术加工,或者是由民风民情所触发的灵感。另一方面,戏曲院团演出的各种剧目,可以在直接得到民众反馈的基础上,做出及时的调整或改动。而生活在其中的民间艺人、剧作家,深谙民风民情,能够将采风与编排相结合,最终打造出合乎百姓意趣的戏曲作品。于是,我们在 主角 中看到了叙述者眼中的乡镇文化站长秦八娃。首先,他是一名生活在民间的家庭作坊里的豆腐匠,其身份有着普通百姓的一面。其次,他既是扬名北山地区的著名剧作家,又是演员艺术修养形成的引导者,还是戏曲发展的把脉师,同时,他有着艺术家的多种造诣。

4、他的许多源于民间又受民众喜爱作品的形成,与民风的滋养紧密相连。无论从看戏民众的数量、演唱的时间与涉及的地域,还是从普通民众与戏迷们的表现上,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庞大的民众基础。首先,看戏民众的数量是空前众多的,剧团演出的时间也很持久。其次,戏迷们的追剧是令人感动的:他们不仅自掏腰包租赁剧场三个月,而且还付给剧团演出费。剧团下乡巡演时,豹子沟垴村的年轻人把戏箱肩扛背驮到了三十里外的村庄,在雨地中,一两百个观众,坐姿始终不变、呐喊声不断地看完了戏。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忆秦娥回到老家九岩沟,与老舅、老爹一起唱了三夜皮影戏,全村人及附近村里的人都慕名而来,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场景。另外,民间的草台班子也同样

5、拥有为数众多的观众。百姓们在听戏、评戏与模仿戏时,得到了道德、图画、音韵等熏陶下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愉悦,因而乐此不疲地听戏,形成成千上万的观众群体。二、演职人员的痴心追求是剧团得以生存的必备要素在主角演员的精彩呈现背后,其实还有一大批台前幕后默默奉献的人。戏曲团队的日常工作,需要包括院团领导在内的所有演职人员的密切配合与忘我付出。主角 塑造了一大批矢志不渝的戏曲守护者,他们痴心不改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除了忆秦娥对戏曲的满怀赤诚之外,小说还叙述了“忠孝仁义”四位艺人坚持不懈的追求。他们均有着过硬的表演功夫,演起戏来一丝不苟。上场表演的苟存忠在演了 杀生 一场的绝技“秦腔吹火”后,用完了人生的最后力

6、气,一命殒去。古存孝后来在其他剧团任职,对排戏仍旧是精益求精,直至自己满意,才准许演出。曾为剧项 目 呈 现06MASTERPIECES REVIEW名作欣赏 2023年第9期团演员的米兰,在远嫁他乡之后,将秦腔推至在美国的百老汇演出。具有高超敲鼓技艺的胡三元,视敲鼓如命,从不惧怕流汗与辛劳,即使在遭遇人生的低谷之时也从未改变。“一天到晚都要抡他的鼓槌,击打爆爆响的板鼓。害怕影响人了,就拿书敲,或垫上布敲。反正不敲,他是活不下去的。”胡三元还由于对他人过分严格的伴奏配合要求,以至于连续敲掉了三个人的门牙,因此在监狱里待了很久。他有着对敲鼓技艺的痴迷挚爱,曾经在敲完一出戏后,哭得泣不成声,对忆秦

7、娥说:“戏弄好了,真是能享受死人,老舅现在死了都值了。”宁州剧团团长朱继儒抛弃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从小便爱上了秦腔,一生痴心不改。省秦剧团团长单仰平因演戏从高台跳下来,摔成残疾,后在舞台垮塌之时,跳下侧台救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省秦剧团继任团长薛桂生曾说:“为艺术,我可以牺牲一切,直至生命。”他担任团长后,着手调整省秦剧团的“发展战略”,为省秦剧团培养出一批新生力量。由他主持的 狐仙劫 第三次重排后的演出,迎来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所有演职人员都以自己辛勤的付出与奉献,促成了院团的每一次演出成功。众多的守护者不忘初心地将戏曲发扬光大。三、名角的修炼成功需要其在艰苦面前保持长久的韧性一

8、个剧种或剧团要想得到良性的发展,需要培养出作为台柱子的名角演员,以名角效应在提高院团声誉的同时推动戏曲的繁荣,但是名角的培养又非常之艰难。“大角儿是需要一份憨痴与笨拙的。”其本身必须拥有一份追求者的迷狂与吃苦耐劳的韧性。忆秦娥的演艺之路充满了坎坷,根据小说的叙述,可以划分为初练基本功、苦练技巧、匡正转轨、修炼心性四个阶段。初练基本功阶段,她接受了胡三元、胡彩香的言传身教与职业训练。忆秦娥刻苦自励,练劈叉、练下腰、练表情等,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进入苦练技巧阶段时,在四位老艺人的指导之下,她接受看门老汉苟存忠吃苦耐劳的教育,按照学戏的规律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她经受着很大的痛苦磨炼,但丝毫没有放松

9、。尤其是在练吹火绝技时,她刻苦练习,直至逐渐适应了这种痛苦的状态,最终对吹火的技巧掌握得恰到好处。她还向四位老艺人学习旦角戏、武戏、文戏和龙套戏,使得其唱念做打逐渐炉火纯青。在匡正转轨阶段,她艰难地改换以往的老腔调,改进了技艺。在封子导演的指导之下,忆秦娥抛弃了陈旧而粗糙大戏路子,丢掉拼命拖腔、甩腔、胡乱拐弯弯的“旧艺人范儿”唱腔,进一步练好练精了具有画龙点睛之笔的吹火技艺。终于,经过多场演出训练,她不再呕吐,能够应付完好几次谢幕。步入修炼心性阶段,她接受秦八娃的指导,面对由角色而来的职业倦怠与憎恶感,切实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增强了所扮演戏曲演员的精、气、神。后来,她又把演艺的重心,再

10、次转移到了向传统老艺人的模仿学习上。她在遭受谣言陷害而万分痛苦的状况之下,接受秦八娃的开导,释然处世。当得知 梨花雨 剧本是专为宋雨所写时,她感到了致命的打击,但后来终于坐到排练场,一句一句为青年演员指导戏的唱法。诚然,成为主角的过程,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生挑战,要在艰苦复杂的境遇中,保持吃苦耐劳的执着韧性,以及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定力,否则难以担当起主角的大任。四、新人培育是戏曲得以薪火相传的有效保障戏曲的前行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遭遇低谷。在其艰难前行之中,也可以把握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律。注重对于新人的培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剧团要注意招收新人并按照戏曲表演规则进行培养。小说描述

11、了两次招收演员的状况:第一次是宁州县剧团成立了演员训练班,招收了八十名学员,后来成为名角的忆秦娥就在其中;另一次是40年后,薛桂生费尽心力招下的一批学员,后起之秀宋雨在此之内。经过五年培训,宋雨逐渐显现出主角的素质与气度。其次,要清楚优秀演员在成长中应有的素养、担当的责任以及所面对的难题。老艺人苟存忠认为,主角自有其特定的气度风范。要想演好一大本戏,就必须稳扎稳打,练好有控制力的基本功。而在秦八娃的眼中,主角就是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非普通之人。因为主角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牺牲、奉献与包容。在忆秦娥看来,主角就是一个工作团队众星拱月般地所服务的那个人。一个主角如果演红火了

12、,整个剧团的人都会跟着耀武扬威;如果演砸了,会遭到团里所有人的唾弃。可见,优秀演员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受多种多样的磨炼,也自然会遭遇到因别人的嫉妒而带来的诋毁,她必须尝尽人间酸甜苦辣。中国戏曲的表演方法要求演员在表演时既要有真诚的体验,又要化身剧中人,保持固定的程式。因此,培养戏曲演员也有其独特的指导规则。首先,中国戏曲还有独具特色的学习套路。按照苟存忠的教学思路,学习旦角戏先要从“破蒙”折子戏学起,接着排练全本戏,再下来排练文武兼备的硬扎戏,最后是07名作欣赏/项目呈现排练夹杂着秦腔“吹火技艺”的 游西湖,后来忆秦娥也是按此套路给宋雨排戏。其次,戏曲排练要做到精准化。剧团在对 狐仙劫 进行

13、第三次排练时,在表演、导演、作曲、舞美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改造提升,目标是要达到“精细、精到、精确、精粹”,经过排练后的再次演出,果然好评如潮。五、新剧创编是戏曲推陈出新的前行标志新剧创编的内容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也是戏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首先要摆正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在小说的叙述中,起初,老艺人古存孝坚持毫不变动地按照老传统排戏,但以封导为代表的反对派却认为:不能老戏老演,必须加快舞台节奏,还要加上电声乐队,服装也要改良,舞美也要美轮美奂。但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反思之后,封导对于传统与创新的态度却有了很大的逆转:“经过了这些年的反反复复,我才慢慢觉得,唱戏,真是要从老艺人那里

14、继承呢。所谓创新,其实就是对传统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那么一丁点小突破而已。其次,就都是 搞怪 耍猴 了。”在叙述者看来,封导抓住了继承传统的精髓。秦八娃对于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看得更为深刻,他觉得虽然戏曲表演,要有绝技、绝活的,但是一定要跟剧情密切相关,并且对戏曲程式不能随意篡改。戏曲表演应该回归传统,并且任何艺术都有保持个性本色而不能改动的内容。戏曲舞台一旦不能为演员提供展示其唱念做打基本功的本色服务,将布景与灯光做得再好,也只能是本末倒置。要不断推出契合时代思想特色的新戏,引领正能量的“高台教化”的价值观。“演剧必须与时代精神进行最本质的链接,始终保持思考与社会的同步,甚至要引领价值在

15、先,对社会现实给予切中要害的褒贬,否则,便难以吸引真正关注的目光。”秦八娃以给优秀演员写剧本为荣,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是戏曲发展过程中推陈出新的谋划者与引领者。他给忆秦娥量身编写了剧本 狐仙劫 同心结。其中,狐仙劫 体现了他对富裕狐狸获取钱财的途径及其道德水准的否定,纠偏扶正,引领了社会正能量。同心结 颂扬了新时代能够舍弃一切的深深母爱。后来,秦八娃又为忆秦娥的养女宋雨写了剧本 梨花雨,该剧以女角为主反映旧艺人命运,也达到了久演不衰的效果。总之,主角 的叙述者试图在描绘戏曲演进的过程中,彰显对于当代秦腔发展之路上的种种感悟。诚然,戏曲的发展有其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一个时代处于低谷,并不

16、代表着他永远不会出现繁盛。虽然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旧有的庞大民众基础不在,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又消解了一部分演员对于演艺生涯的固守,但是,这并不代表在现状面前,我们就无能为力。小说中的秦八娃从多个角度对剧团的发展进行了指点,说明还是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好的。戏曲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艺术爱好,寄寓着浓郁的喜怒哀乐的民族情怀。参考文献:1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4.2陈彦.说秦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3陈彦.主角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9BKS212);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陈彦小说的文化自觉以 主角 装台 为例”(项目编号:21JK02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 者:吴玉军,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编 辑:赵斌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