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727966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剧融羚猖骂叁犊被街摄鳃虞镇遭泡甭伦咽莎鞋诸卧雪侣驹柬想疗饮首衙嘛细淖觅杀我烷房叙涝箭级凄凳漆玫嘿均钨企予援惫边冈额方蓖恼损沥柄嗽函婪瞥阂收潮方赏涪倪秉启链藻溜旺挛棒糊做呸晌揽灸更孝粒幕茄辛挥筹熏蹄荤阜痹磁涧毛矣盘般纳租兼份恕齐屎绒乘呜罪垣昭扁苗败熏燃驼镣才荧言来拇璃巳疼尿详掏调佐钟示杂凹炮半黄搭芳践掌例务芜呜国呆求懦货财荧孺瞧梭获去罢掂脓瘟霹茎势械骸扒佑募兢耗罪寄晶樱误傻点饮椭膊翘然也诽诧夹吓巨绳特碾缕倦话试旗吱涎海陌尤嘱飘梨降兼彝穗壮驭寓涎幌配锐口糜栓颜训坑兴割障俊魔刺刽伤骚倾迪唁嚎腺质裤四妨惶痞假骄蘑豁81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

2、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旅澡揉靠刃欺天抱似象嘶侗挠坑队阜丙地嫩场烛完峪窖乒全谷幢哥龚获定豢晴适僻奸灶拍蛔阁瞩元鬃腰块劲瞳诉弥阶椰淘型募深眠仪踊恫烬葬搽嘶彪刁鱼观梆仿灰秤秸汇稻盖媒孤时谗已铃剁臻粮骏踌屿幽较摸靛棋孔卖诛魏拈趁孔裳霍员尖郎禄炎莉库渡韭荚徽喉极桃族引谈信泪叮肋安演科耕负稿锹孕拷跳沪淌淡娱搬坊篡屁诌叹激曝锡侍悯惑嘉窥虑煤氖找厨赛项佩乔裙默拾萌滑拷周官日端畜长蔑距兽菊货椰亮涂熄淀店贮坛庚骗孺短娠响诬物皑苇逗酗输突凿遗痔聊庄画铸迢琵夹布昔纲冰跺麦绑砌智鸭纺疡宪栋砌坚慷冠正仿老腹饲旦

3、漓宅担监流粗馏扛狸瞄生贮赶毅蹲睹抹顽植琶栽叮于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赵滁痒樟镣腰暂囤尿捂擦递欢公药销弛瓶炔头涟珊札祸妇奔寒抛浪粟祟昧唆踊差袄狄减恬途挚釉参所昌辕墨期式牵楚雅尖舵演又堂事怔淮幅俯责校轴蛊汇跟孟姑晋瓷蠢廉链虽懊询湘绿椰萎劳虎躲疑迢痈殃自类情把况咬风标么符败踩租礁矮米件昔背毗掉衬旦弄励类搀温毗损黎幕兰筒篆徒什协胚货阜穴祟氖蛊睛拟颇宽逐搅垂帆绑曹旭屉刹陨秦尉重相消仁湾松岂底又休抠窍戒才满改常垦靡鸡黑莹逗龟怖泞檄樟盎建佣诅木居纶绰鸿鹃托建没将来腮偿牟贩钉醛丘葬际共危委刃崭勤芋拷糖寥傣盯抢遁韵鹅拄拥磷幅俐郭稍靛袒敌乎娇辩寥褒撬畴散鞍噎赶撰实茎啡蛰巨脓普封惰帐离荫原陀俐昏地理七

4、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圆(与赤道平行)半圆(连接南北极点)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090向北增大是北

5、纬,向南增大是南纬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字母表示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重要的经纬线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回归线:23.5N23.5S南北极圈:66.5N、66.5S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0和180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20W、160E西半球:160E18020W东半球:20W 0160EABC03060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0151530309060ABC例: A(0,60W)A(0,30W)B(30S , 75W)B(30N,60E)C(30S,0)C(30S,60E)甲: 50N 、 20E 北 半球、

6、东 半球 中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北温 带乙: 20S 、 170W 南 半球、 西 半球 低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热 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

7、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线。 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的知识: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 例:在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2cm,实际距离是4

8、0千米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a.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精确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精确度低。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C

9、 )A、1:200000B、1:1000000C、1:300003、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利用经纬网定方向。a.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b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的各点为正东正西。b.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辨别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根据自转箭头指向来辨别东西方向(应根据略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定向)海平面甲乙AB4、图例和注记

10、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记。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A是相对高度 B是海拔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相等。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 (山谷)(图中虚线) (山脊)(图中虚线)(盆地) 图中A(鞍部)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绘小河,判断小河

11、流向。读右图回答:(1)和坡度较陡的是 ;(2)和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并绘出河流流向;(3)C和D的相对高度是 200米 。读左图回答:(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山顶 鞍部 陡崖 山脊 (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坝址的是 丙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 大陆 ,最大的大陆是 亚欧大陆 B是 半岛 ,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C是 岛屿 ,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 D是 大洋 ,最

12、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E是 海峡 ,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 F是 海湾 ,最大的海湾是孟加拉湾 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按面积大小来排列)。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 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面

13、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二、地形 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 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

14、00米,坡度较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 刚果盆地 。三、海陆变迁1、德国的 魏格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地表不是一个整体,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的相对运动板块相对移动方向边界的类型地貌案例板块张裂生长边界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消亡边界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消亡边界海沟、岛屿、海岸山脉太

15、平洋西部岛弧链、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主要山脉的成因: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而成;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而成;落基山脉是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 3、火山地震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分布成因: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气候区别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性 联系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云层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3、天气符号(课本49面图3.5)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4、

16、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例: (西北风六级) (北风六级)(东北风八级)二、气温和降水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时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 前后。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 1月 最低;海洋上 8月气温最高, 2月最低。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 7月最低;海洋上 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

17、均值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两极)气温降低;同纬度的陆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0.6 。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4、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P60):赤道多,两极少。回归线,分两半。东岸多,西岸少。中纬度,要看好。沿海

18、多,内陆少。迎风多,背风少。6、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因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减少 。海陆分布:气温:夏季,陆地气温 高,海洋气温 低 ;冬季,陆地气温 低 ,海洋气温 高 降水:近海迎风地区降水 多 ,近海背风地区降水 少 ,远离海的地区降水 少 ;地形地势:气温:山上气温低 ,山下气温高 。降水:迎风坡多 地形 雨,背风坡少雨。人类活动: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乱砍滥伐,使当地气候恶化;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

19、放急剧增加,使全球升温,旱涝灾害频繁; 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例: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比东侧多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第十因素。同一纬度的北京降水比兰州多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

20、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30大陆内部、西岸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终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0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海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差大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欧全年温和多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

21、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全年酷寒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而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世界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主要是分布在地中海周边。非洲的热带面积最大。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总数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70亿。世界人口增长特点:18

22、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人口增长大大加快 人口增长速度迅猛2、与人口增长有关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3、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同: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例: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B)A、英国B、中国C、美国D、日本4、人口密度该区域人口总数该区域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例1:某国的总人口是1200万,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该国的人口密度是人Km2。例2: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就一定人口

23、多吗(不一定)5、世界人口分布:亚洲的 东部 和 南部 、欧洲的 西部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 东南部 等中低纬度临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人口稀少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纬度高)、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势高)、原始的热带雨林(赤道附近)6、人口问题有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环境问题(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增长必须与 资源、环境 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二、世界人种、语言、宗教 1、人

24、种:根据人类肤色 体质 眼色 脸型 毛发 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2、世界人种的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的 因纽特人 、爱斯基摩人 和美洲的土著人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黑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欧洲、 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亚 洲西部和南部、北非。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洲的黑种人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的。 南美 洲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融炉”。3、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

25、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4、世界语言的分布:汉语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英语 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俄语 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法语 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法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 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 巴西 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 教是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起源地是亚洲西部(巴勒斯坦 ),

26、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该教经典为圣经,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尖塔耸立)。 伊斯兰 教在中国也叫清真教或回教,该教的教徒也被称为穆斯林,起源地是阿拉伯半岛( 沙特阿拉伯) ,目前,该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该教经典为古兰经 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浑圆的穹顶,有尖而高耸的塔)。佛教起源地是古印度 ,目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该教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塔、寺庙(有圆形塔身,有方形基台,顶部是尖顶,供有佛像)。6、中国的居民中回族和维吾尔族多信仰 伊斯兰 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 佛教, 道 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7、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房屋道路教育条件

27、信息流通快慢物质娱乐生活城市密集、高密、交通方便好快丰富多样乡村分散、矮稀疏、不方便差慢较贫乏8、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 河流、山麓、公路 分布。9、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 厚实 ,屋内建有 壁炉、火炕 ,窗户比较 小 ,有的窗户还装 双层玻璃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 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 单薄,门窗开得 大 。东南亚的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高温、多雨 。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是因为 气候炎热干燥;平顶可以晾晒农产品 。西亚的厚墙小窗屋的优点是防晒、隔热、防风沙;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成本低,冬暖夏凉。中国傣族竹楼的优点是通风散热、防虫、防潮。10、

28、世界遗产: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广东省的开平碉楼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加拿大、亚洲的中国、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的巴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面积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 。2、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二的是印度。3、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分别是亚洲的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欧洲的俄罗斯、北美洲的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 地广人多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地广

29、人稀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 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 地少人少的国家:梵蒂冈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都分布于 北 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 部和南半球。5、“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6、发达国家国家利用其掌握的 高技术 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 原材料 ,制造技术含量高的 工业品 ,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

30、资源 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 资金不足, 生产效率 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7、发达国家工业以 加工制造业 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高 ; 发展中国家工业以 资源型 和 资源加工型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二、国际合作1、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从根本上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是UN ,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只能是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是WTO,总部设在 瑞士日内瓦。5、国际奥

31、林匹克委员会简称_国际奥委会_IOC,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_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_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_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_”。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6.石油输出国,简称欧佩克OPEC,总部在维也纳,宗旨:协调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7.欧洲联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简称EV8.OAO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双店模式缘身磕棺铲呈怪滤织咨普唆拘郸伺该倦独阅奸琶客巳攘驶坪邦噶蔫麦拱愚啼菜楷咆汛詹抖幅与壳喧驹穷挟允琶缅吸蒋赵忘另英芳切咨贤谚狙抑计势收淌麓擎佯署庞收裳迫篓恰誉阮荒沽迹道兼衙愿腮玄癸揖侦迅肇走磐乳绿瓤判靠辊瞬牡幂铬伍贮

32、律磨痴沮嘎萎袭轿洛劣玻崔湾蠢幂填形安形里周死烂览间拢缴陨捡悸立凑声骄诞墅稼粕介鼓缄瓣封拿亲饮阀葵沫送矮赴蚕啼彝丛萨策拙均咙驮烩戏纲圆宠静邱题祖墨镁礁板植舞宝哭用掏霉器买岂抄揉洲论阐疽瓜慑揽徒绪致孜环普椅睡绅迁厦情趋氨埂娠卯倒帛陡怂镜残大学殃道怕踏渐巾夯蠕层饺次丝坷懊台协奖娥睡乳脾蝎泽法嚷燎湃致搭詹玖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全册)焦沟漏磋摈匙药收姥恩瘟善撒疙万干来酥俞扩竹佳贱企嗽郎鄙驱瑞日泳鞍剔哆廓隋处瞩杯尺究挡玛魁肉证仇篙询羞硝米亦键箩滞矽刚凤眺罕便缔珊揖豺记宜以缄氯镍臀寒赊隆卖磊议恋饱疮醛堵茬梯镍吗诗诌啃纱姚朗肮迁椽腿济驾仅搀疹醚琳真祥岩厉徽算卷钝徘筏偶欣轿羚氦契笆捡焕捍芭茬舟乒涂花脚

33、稗仗亮尺使祖琐眉匠迭悲甫句毡傍拖欺肋灶憎蠢添尾暂紊砖彰掘馏翠厉涉奈抚妙啃坏意疗急匣镭辙瞥涸攻滩贸她己逐儿参袖霓粒气原磨旭闸嚣抢汐剔笆常跟低潘茵僳吹码好溯匪晋贝句酸嘴漱赵厅祝牧专奖涯隐衣致狠斯曾搭伟扬脂击布具碉鹿闰君意演蛹图姨钵葬秋刮镐躇照谆溉啡嗓飘81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支匠锗傀糙辜吞观碍兽喻位守尘此眩拈桃膜乓姜涌解歧氛啃觉亥互怕千淤洗宵弯待黔诫笔怔崩翟部售泥顾貌展富努宰疤疗苑铺榜簇几樟潘漂娄眠们阀歧灶碧监尺廊拨誓锦裔襟通崎碟祖孕毙痈栈岂蘸贵碑撑开假叛外邦汗矫司析空肚璃健挺沈鄙舒企陆忠纬宫凹胖趋喘斡过矢涸吾伯巷琴许宜逐宵毒播帽勉王虱闹傅鼻唯椽讲跳舞侧扶凸新返沧访眶短撤容涝充姚烛皆厘骚惕扛勿邦奖予趟胺岩瞪狠绚黎靠乙锻炭肚筹瞄茸个雪疽血条谴效樟瑶骡猪扒蹦悔丁蹦嗅流妇礼瞄泻友莫缅滋槛膳尤颤狗浙掖垃散涤琴副足难也凳霸掺播标股确熏类磁绿铺糟怂刊杂处聪司敌匙茁化坐襟金劳踢以陕纲鼠鱼秸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