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重点汇总资料仅供参考第1章 结 论一、选择题1、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2、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全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列宁指出国家问题是关系到全部政治生活的根本问题。二、简答题1、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历史性。即它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2)稳定性。即它在一定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受国家经济制度所决定
2、,而不是某人或某社会集团的主观意志决定的。(3)强制性。即它不但有法律予以规范,更重要的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后盾。(4)合法性。即它是由各国权利主体指定的宪法决定的,具有法律依据。2、简述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制度建设。(4)实施公务员制度。(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
3、积极性。(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 全国人大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就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作出了法律规定。(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第2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一、选择题1、国体是指反映国家阶段本质的制度。2、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3、共同纲领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它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建国的政治基础。4
4、、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199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前,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6、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央行政机关的职权,兼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7、1949年根据共同纲领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国家政权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8、1954年 中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致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的时期:(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时期;(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
5、历史时期。10、1956年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加强。11、 1959年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讨论了撤销国家监察部的问题,同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出决议,宣布撤销监察部,党的监察委员会取代原国家行政监察机构执行行政监察职能。12、“文化大革命”中:(1)取代地方国家政权机关是革命委员会;(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瘫痪;(3)中国的司法制度被“彻底砸烂”;(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都遭到了严重破坏。13、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段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的暴力机器。14、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
6、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15、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简答1、简述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1)是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遭到破坏,中央文革小组代替了中央政治局。(2)成立“革命委员会”,代替国家政权机构,成为集党政军在权于一身,包揽党务、行政、司法各项工作的权力机构。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
7、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三、论述题1、试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1)党的领导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加强。(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加强。(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4)国家立法、司法、监督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5)进入90年代以后,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稳定又积极的发展阶段。2、
8、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有哪些?(1)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2)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3)根据高效、精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4)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5)加快人大的立法速度,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7)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的离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第3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一、选择题1、国家形式,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2、决定国家形式的根本要素是国家
9、的政权性质。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两种形式。4、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5、联邦制国家是复合制国家的主要形式,它是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它在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联邦成员)之间划分权力,各自都拥有某些独立的权力。6、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选举代表。8、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在中国行使国家权力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10、决定国家机构
10、性质和形式的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11、政府职能变化是指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12、精简和合理地组织国家机构,提高国家机构工作效率,吸收广大劳动人民参加国家的管理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要求。13、亚里士多德提出各类政体都具有三个要素,分别是: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部分);行政机能部分;审判(司法)机能。14、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15、根据中国1982年的宪法第三章规定,中国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11、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共七类。16、中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能够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17、中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民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8、中国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中国国家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20、中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1、在中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首要地位。22、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复杂性。(1)在
12、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区域自治。(2)在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3)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地方国家机关。2、简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的含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主权的原则,主要是经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出来的。(1)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或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它享有立法以及组织国家机关,对国家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等权力。(3)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来自人民,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活动,集中人民的意见和意见对国家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并制定各种制度和法律
13、。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3、简述议行合一原则。(1)议行合一是中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中国,人民代表既是立法者又是执行者,体现了议行合一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如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问题、产生其它国家机关等。(3)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在人大开会期间,人民代表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变成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在人大闭会期间,人民代表带头并监督执行国家的法律和决定。4、简述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原则;(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原则;(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
14、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报告工作;(4)党组织上下级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1)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间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具备采取单一制的民族条件。(3)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
15、、经济发展、人口、文化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采用单一制,有利于经济发展。(4)采用单一制也有利于粉碎西方列强及少数民族败类企图分裂中国的野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第4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一、选择题(1)建国以来中国颁布的选举法共有 2 部。(2)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3)1979年选举法将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范围由乡、镇一级扩大至县级。 (4)1979年颁布的第二部选举举规定直接选举的投票方式是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5)1982年12月10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对选举法作了修
16、正:将条文中的“人民公约”改为“乡、民族乡人民政府”。(6)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选举法又进行了第三次修正:(1)规定了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应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7) 修正后的选举法规定,原选区选民对县级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必须有50人以上联名。(8)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表现在“一人一票制”上。选举法第4条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9)选举法第2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10)在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下主持直接选举的选举机构是县、乡两级选
17、举委员会。(11)根据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的地方公布选民名单的日期是选举日的20日以前。(12)选举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实行差额选举,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侯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至1倍。(13)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人民代表侯选人,是由各选区选民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荐的,选民10人以上联名就能够推荐代表侯选人。(14)在直接选举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15)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16)宪法和选举法都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名额的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根据情况分配给各
1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解放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17)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全国人大代表总名额的 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全国人大代表1人。(1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能够增加1名代表,直辖市每2.5万人能够增加1名代表;可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 1000 名。(19)如果所提侯选人的人数符合选举法规定的 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5至1/2的比例 ,能够直接进行投票选举。如果所提侯选人的人数超过选举法规定的上述比例,能够进行预选。(20)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台湾省出席全国人大的代表的选举办法规定:由在各
19、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台湾省籍同胞派代表到 北京 协商选举产生。(21)特别行政区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 特别行政区组成的人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 选出。(22)对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 30人以上联名 ,能够向县级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23)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有两种方式:(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能够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2)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委委员会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能够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由该级人民
20、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24)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经过,或者须经该级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经过。二、简答题1、 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包括:(1)再度引入预选。1979年第二部选举法规定县以下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能够进行预选。但1986年选举法第二次修正取消预选。 选举法第四次修正再度规定能够进行预选。(2)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修正案规定:“选举委员会能够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3)严惩贿选行为。针对近年来屡次发生的贿选现象,选举法第十
21、章对破坏选举的制裁进行了修改。(4)对县级和乡级代表罢免案提出的联名人数作出了不同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能够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中国宪法第34条和选举法第3条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这个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是否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1)年龄条件的限制,必须
22、年满18周岁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条件的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另外再没有任何有关居住年限、教育程度、财产多寡、宗教信仰、民族、种族等方面的限制。3、结合邓小平有关论述说明中国实现直接选举是个逐步实现的过程。(1)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中指出:“大陆在下个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能够实行普选。现在我们县级以上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县级和县以下的基层才是直接选举。因为我们有十亿人口,人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够,普遍实行直接选举的条件不成熟。”(2)直接选举是民主程度更高的体现,但民主的发展是受经济、文化条件制约的,因此直接选举的扩大是
23、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4、秘密投票的原则。(1)秘密投票的原则也即无记名投票的原则,它是指选民或代表在投票时秘密填写选票,在选票上只填写自己同意的代表侯选人姓名或在代表侯选人名字上打上规定的赞成符号、不赞成符号、弃权符号,而不注明投票人自己的姓名,以及选票写好后,自己亲自投入票箱的投票方法。(2)实行无记名投票方法,能够最充分地保护选民的民主权利,真正尊重选民的意愿,让选民在无顾虑、不拘束的环境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选择她最满意的人。5、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1)参加大会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审议议案和报告;(2)有权提出议案;(3)参加本机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
24、举;(4)向本级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5)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能够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6)向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院长提出罢免案等(全国人大代表还可对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提出罢免案)。6、人民代表履行代表职权时有哪些基本保障。代表法规定了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主要有:(1)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2)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2)一切组织或个人不得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3)对代表履行职责给予物质和时间等方面的保证。三、材料分析1、代表法和选举法关于罢免
25、人大代表的有关规定。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保持密切联第,听取和反映她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并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郭海领导的公司损害了原选区选民的利益,表明郭海身为人大代表不能真正代表选民的利益,不能反映选民的要求,选民有权依法罢免她。2、选民罢免人大代表的程序对直接选举产生的区(县)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能够向区(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罢免要求。西山区有216名选民联名提出罢免要求符合法定人数。区(县)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主持,并由选区选民过半数表决经过。3、提出罢免
26、案的意义选民联名提出对人大代表的罢免案,具有重要的意义。(1)选民对自己的选举权、罢免权有较高的认识,依法予以行使。(2)对人大代表也是一次教育,使其认识到当选人大代表后就要代表选民的利益,负起人大代表的责任。选民自觉行使罢免权有利于中国人大制度的完善。第5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一、选择题(1)1953年至1954年春,全国进行了第一次普选。(2)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5年 。(
27、6)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1/5以上 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2/3以上 的多数经过。(7)中国批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有 2/3以上的代表出席 ,始得举行。(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10)预备会议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主持。预备会议选举本次会议的 主席团和秘书长,经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它准备事项的决定。(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
28、,由本次会议 主席团 主持。(12)一般法律议案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1个代表团、30名以上代表提出。(13)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 主席团 提名。(14)国务院总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其它组成人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15)中央军事委员会除主席以外的其它组成人员的人选,由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16)全国人大常委会是 全国人大的常设
29、机构 ,是全国人大的一部分,是经常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家立法机关。(17)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 两个月 举行一次。(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1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20)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归 国家主席 。(21)有权撤销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的是 全国人大常委会 。(22)宪法第68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2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会
30、议是 委员长主持常委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机构。(24)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合议制机关,实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集体领导制度。(25)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有: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26)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的法律,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27)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能够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 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28)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厅、工作委员会。
31、(29)宪法第70条和人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全国人大认为需要设立的其它专门委员会。(30)各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在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二、简答题1、简述经过宪法修正案的程序。(1)修改宪法议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2)经全国人代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并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修改稿。(3)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多数经过并由全国人大公告进行发布。2、简述中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产生方式。(1)全国
32、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组成人员有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及委员若干人。(2)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由全国人大从代表中选举产生,委员人选由人大会议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团的意见确定正式侯选人名单,交大会选举。(3)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人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作出了如下规定:(1)要经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和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2)要听取和征求意见。(3)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草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即三审)后再交付表决。4、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三者的职能怎么区别?
33、都是国家机构。(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3)人大常委在全国人大休会期间代替全国人大处理事物,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组成、任期、职权(1)法律地位: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b.中央其它国家机关如兴致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2)代表的组成: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港澳台)、解放军(3)四大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a.任免权:由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
34、总理人选b.监督权: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1.听一府两院的报告2.质询和询问。3.爸妈任免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的其它国家机关的领导人4.审查执行报告,审查国家预算。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含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常设机构,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闭会期间,其它国家机关:一府两院、中央军委主席也要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2)人员组成:委员章,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章,委员若干人、适当少数民族代表。(3)五大职权a.国家法权:解释宪法和法律。2.国家某些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与第七章内容重叠)3.人事决定和任免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批准省、自治区、
35、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4.监督权5.其它职权(无重点)第6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一、选择题(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当代中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拥有地方立法权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3)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不能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低触、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报国务院备案。(4)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权在同级 人大 。(5)省级人代会选举产生的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6)县级以上地方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能够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
36、职权范围内的议案。(7)县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书面联名,能够提出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侯选人。(8)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的侯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3人,人大常委会委员的侯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10至1/5,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具体差额数,进行差额选举。(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侯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 两天 。(10)县级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大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县级人大常委会不设秘书长。(1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成员
37、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12)在省人代会闭会期间,省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个别副省长的职务。(13)决定省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任免的机构是省级人大常委会。(14)决定省人民政府代省长人选的权力归省人大常委委员会。(15)省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行政道长的任免权归省人民代表大公常务委员会。(1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能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1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机
38、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综合办事机构;工作机构;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能够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18)中国宪法及地方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选民直接 选举产生。(19)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 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 ,它直接代表各选区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并由它产生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关,向它负责,受它监督。(20) 地方组织法进行第四次修正,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每届任期5年。(21)当前中国乡长、镇长的任免权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22)乡级人大的工作机构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
39、会。二、简答题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是:(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的建议、批准和意见;(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6)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2、地方组织法规定,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是:(1)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2)反映代表和群众对
40、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地方组织法规定乡级人大主席和副主席不是乡级人大主席团的主席、副主席,组织法规定她们为主席团人员,因此不能行使人大主席团的职责,如不能主持本级人代会;不能负责召集下一次的本级人代会。她们也无权代表乡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乡级人大的13项职权。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完善,1982年制定的宪法及其修正案和多次修改的选举法、组织法等,对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主要有:(1)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把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还能够进行预选。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或代表联合都能够依法提出侯选人。(2)扩大全国人大
41、常委会的职权并增设了人大专门委员会。(3)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4)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5)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权,并设立乡镇人大主席等。三、论述题1、试述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自觉地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执法监督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能够制定全国性法律或地方性法规。(3)健全监
42、督机制,加强国家监督(4)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制度建设。(5)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第7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道制度一、选择题(1)国家元首是 整个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设立由宪法予以规定。(2)由于人民经过选举团选举产生国家元首的共和制政体国家是美国。(3)议会制国家,如英国、德国等,既有国家元首,又有政府首脑,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因此只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不行使国家行政权。议会制总统制国家,如法国、俄罗斯等,总统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但行使大部分国家行政权,并有
43、权经过议会任命政府首脑,掌握主要国家权力。(4)建国初期由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集体行使国家元道职权。(5) 1954年宪法 规定设置国家主席。(6)根据1954年宪法设置国家主席的规定,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 刘少奇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7) 1975年和1978年宪法 规定不设置国家主席。(8)1982年2月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宪法 ,恢复设立国家主席。(9)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主席侯选人次格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年满45周岁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1982年宪法规定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 全
44、国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暂时代理主席的职位。(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 独立的国家机构 ,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在国家机构的排列上,排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国务院之前。(13)国家主席对内方面职权有:公布法律; 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它组成人员; 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发布特赦令;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宣布战争状态; 发布动员令。(14)在中
45、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即提出法律草案,讨论和表决经过法律,最后由 国家主席予 以公布。(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决定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人和组成人员时,必须由 国家主席 来提名和任免总理人选。(16)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的职权属于 国家主席 。(17)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并由 国家主席 宣布。(18) 国家主席 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二、简答1、当前世界各国国家元首的法律地位有三种重要类型:(1)总统制国家,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如美国。(2)议会制国家,既有国家元首,又有政府首脑,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如英、德。(3)议会制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如法、俄。(国家元首有单一元首和集体元首)2、简述国家领导职务实行任期制和限任制的意义(1)能够避免终身制的产生,防止由于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