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 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 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 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及革命和改革、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
2、方法。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紧密相连。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1、 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构成, 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大气圈是指从地球表面到几十公里以至近一千公里的高
3、空覆盖着的由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大气层。水圈指地球上的水体, 包括江、 河、 湖、 海、 地下水等。岩石圈包括岩石和地表的岩石经过长期的侵蚀和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以及地下埋藏着的煤、 铁、 石油等多种矿藏。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之间经过气流、 蒸发及降水等作用, 经常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使生物圈具有一定限度的平衡调节机能, 保持生态平衡。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便无法生存。到当前为止, 地球依然是我们所知道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场
4、所。因此, 我们必须十分爱惜、 妥善保护、 合理利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第二,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分为三类: ( 1) 生态资源, 如太阳辐射、 气温、 水分等, 它们不依人类意志为转移, 能够长久使用; ( 2) 生物资源, 如森林、 草原、 鸟兽鱼虫、 菌类等动植物和微生物, 此类资源具有再生机能; ( 3) 矿物资源, 包括煤、 铁、 石油等各种矿藏, 此类资源储量有限, 而且属于非再生资源。人类生存既然依赖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地理环境经过对生产的影响, 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影
5、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部门的分布,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二, 地理环境还能够经过对军事、 政治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如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的特点, 对于抗日战争坚持持久战、 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 主要受牛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2、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所谓人口因素,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 质量、 密度、 构成、 人口的发展
6、、 人口分布和迁移、 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门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 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就不能进行物质生产, 人类社会当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第二,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古代, 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因此, 这时人口生产能否提供足够数量和密度的人口充作劳动力。就对物
7、质生产的发展、 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这时对人口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 对人口质量的要求相对增强, 因而要求对人口增长的速度适当加以限制, 并经过发展科学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由此可见, 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 密度越大、 增长越快越好, 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 密度越小、 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 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它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
8、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人口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人口数量多, 在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过快, 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尖锐矛盾, 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和出生婴儿男女比例失调, 也十分引人关注。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坚持正确的人口政策,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3、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9、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 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 如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事、 社会关系、 自觉能动性、 抽象思维和语言等, 都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第二,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 就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 为此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若停止生产, 人类就不能生存, 人类社会就要灭亡。人类要从事政治、 司法、 科学、 艺术、 宗教等活动, 也
10、必须首先解决吃喝住穿问题, 因此生产活动又是从事其它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第三,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活动不但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 而且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 又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 从而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第四,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有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 就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制度。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 就意味着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了旧的社会制度。( 二)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 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11、来看,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 能够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 能够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1、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 它是特定阶级、 民族、 社会集团或个人, 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 不定型、 不系统的社会意识, 表现在人们的情感、 情绪、 愿望、 要求、 风俗、 习惯、 传统、 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 亦称社会意识形式, 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具有抽象化、 系统化的特性。2、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属于意
12、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 包括政冶思想、 法律思想、 道德、 宗教、 艺术、 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 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 包括自然科学、 语言学、 逻辑学等, 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其自身没有阶级性, 能够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3、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体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 其内容主要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的对象意识。不同个人的个体意识千差万别, 各具特点, 个性鲜明而丰富。群体意识是指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识,
13、其内容是群体的自我意识和群体对其所处社会关系的反映的对象意识。人类的社会群体是复杂多样的, 群体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 有家庭意识、 集体意识、 团体意识、 阶层意识、 阶级意识、 民族意识、 人类整体意识等。不同的群体意识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 形成错综复杂的联系。( 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人们的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头脑里主观自生的, 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
14、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正确的意识其内容来源于客观实际, 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错误的意识, 甚至荒诞的观念, 也不是纯粹主观臆造的, 依然能够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 它是对社会存在歪曲的、 虚幻的反映。第二,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变化, 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化, 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第三, 社会意识受反映者( 意识主体) 的立场、 观点、 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而反映者的立场、 观点、 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2、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5、 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转化为物质力量, 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必须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先进的社会意识一旦被群众所掌握, 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就会变成改造世界、 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也要经过它在群众中的影响得以实现。因此, 用先进的社会意识,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1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群众, 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 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 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 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二, 社会意识与
17、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 与此相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 第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 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 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第四,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因此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主要是因为: 首先,
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 是高度概括、 高度抽象的范畴, 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因此, 二者的关系问题, 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它们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 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其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属于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历史观的斗争, 归根结底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展开的。再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要想达
19、到预想的目的, 就要使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存在, 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 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 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就构成生产力系统。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 1)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 包括劳动者、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 它包括十分复杂的内容。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20、。另外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运输设备、 灌溉设备、 仓储设备、 包装设备、 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在现代化生产中, 生产的动力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 在劳动资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如矿藏、 原始森林、 江河湖海里非人工养的鱼、 空气等等; 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 如做衣服用的布、 织布用的棉纱、 纺纱用的棉花、 炼油厂用的原油、 炼钢用的铁, 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包括分工协作、 经济管理、 预测决策等。这类因素的作用,
21、 在于经过对生产力系统的其它因素的选择、 调动、 处理、 匹配等手段, 在数量和比例上做到合理结合, 从而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3) 渗透性因素, 主要指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前, 并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 渗透到生产力的其它各类因素中去, 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 准备性因素, 主要指教育。教育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 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教育能够经过培养人才, 为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作准备, 因此把它称为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我们没有把技术单独列为生产力的要素。因为技术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物质设备, 即”硬件”,
22、属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是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即”软件”, 属于劳动者。技术已经包含在生产力系统的三个独立的实体性因素之中, 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出来。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邓小平总结了新的科技革命以来生产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 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 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当科学应用生
23、产过程, 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 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它各要素中去时, 它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第二层含义: 在现代化生产中, 出现了”科学技术一生产, 的过程, 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 科学不只是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 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 概括实践经验, 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 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准备各种前提条件, 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第三层含义: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24、。其次,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即从提出自然科学理论到在生产过程中加以应用所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再次, 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有人估计, 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 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 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 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 二) 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 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2)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交换) ; ( 3) 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项内容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形成生产关系体
25、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要进行生产劳动, 必须具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项因素, 而且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生产劳动, 只有二者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 才能进行生产劳动。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 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原始公有制的、 奴隶制的、 封建制的、 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五种主要社会形式。第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 有五种性质不
26、同的生产关系。它们能够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包括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包括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另外, 还有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个体小生产的生产关系, 它不能成为独立形态的生产关系, 而是依附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第三,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中, 由于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因而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中, 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少数
27、剥削者手里, 广大被剥削的劳动者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生产资料, 因而生产的指挥权和管理权掌握在少数剥削者及其代理人手中, 广大劳动者无权参加管理, 受到各种形式的剥削和压迫。第四,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对产品的分配方式起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 ”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 不但就对象说是如此, 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就对象说, 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 就形式说, 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 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这说明,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
28、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贡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 最普遍的规律。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 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 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 生产力的性质不同, 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也就不同。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起来,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发
29、展的必然结果。例如, 在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极低, 人们使用极其简陋的石木工具, 从事捕鱼、 打猎、 采集等生产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获得生活资料, 就必须采取集体劳动的形式。这就决定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平均分配产品的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既然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那么, 如果生产力发生了变化, 生产关系的性质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历史上, 生产关系的每一次变革, 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 使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成为可能, 原来的生产资料集体占有制就被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30、制所取代。可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很低, 劳动者只能提供少量的剩余产品, 只有采取最残酷的奴隶制剥削形式, 才能从她人劳动中榨取剩余产品, 因此就产生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以后, 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制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是说, 一种生产关
31、系的消灭, 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 都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的。一种生产关系, 当它还能使生产力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时, 是不会灭亡的。在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前,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 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了, 也是不巩固的。只有生产力发展到相应的程度, 才能巩固起来, 其间要经历不少艰难和曲折。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 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当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内部逐步孕育成熟, 或新生产关系的物质存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 人们就会或是经过革命、 或是经过改革的方式, 消灭旧的生产关系, 建立或
32、确立新的生产关系。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 但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第一,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 又依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对于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有正确理解。它并不是说, 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 生产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了; 而只是说, 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扫清障碍、 提供可能性, 要使这
33、种可能性成为现实, 还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 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 否则生产力还是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对于不适合生产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也要辩证的理解, 不能简单化。这里所说的”不适合”, 只是基本不适合, 并不是没有任何适合的部分或方面。而且只要一种社会制度没有被推翻, 虽然反动统治阶级不可能经过这种社会制度本身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但它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某些局部的调整,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 从而推动生产力有某种程度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
34、于生产力, 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的动态过程来看, 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后的一段时间内, 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 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 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 它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变为基本不适合, 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 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
35、产生和确立起来, 就又出现了,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 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是一个川流不息、 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 每一次这样的循环, 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 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就是以这一
36、规律为理论依据的。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 但内容相同。相对于生产力而言, 叫生产关系; 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
3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 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二)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 指社会的政治、 法律、 艺术、 道德、 宗教、 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 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 警察、 法院、 监狱、 政府机关等设施,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 法律、 艺术、 道德、 宗教、 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对于政治上层建筑以”有形”实体的形式存在来说, 观
38、念上层建筑是非物质实体形态的”无形”存在。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 又互相依赖、 互相渗透、 互相作用、 互相转化。首先,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的行动的产物, 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把政治上层建筑看作是观念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其次,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 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 既成的物质力量, 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以后, 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 政治
39、居于主导地位; 在阶级社会里, 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随着阶级的消灭, 国家也将随之消亡。(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内部矛盾。在这对矛盾中, 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起着决定作用; 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
40、下两个方面: 第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 而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经济基础的需要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 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因此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幺样的经济基础, 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恩格斯指出: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每一历史时期由法的设施和政治没施以及宗教的、 哲学的和其它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例如, 在原始社会, 由于人们在经济上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在政治上也就
41、没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在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在经济上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在政治上就存在着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 在经济_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居于统治地位。在将来, 在经济上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消灭以后, 在政治上也就会不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第二,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凝固不变的, 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当着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 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 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 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然而, 在新的上层
42、建筑代替旧的上层建筑的过程中,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并不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即变化或消灭的, 而是变化或消灭得有快有慢、 有迟有早, 国家政权、 政治法律制度变化得最早最快, 道德、 艺术、 宗教、 哲学等意识形态, 变化得较晚较慢, 而哲学则变化得最慢。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 但它不是消极地反映和适应经济基础, 相反, 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 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 这一社会的E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 巩固和发展,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这一
43、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 这社会的E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 妄图使其免于灭亡, 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 即它是起进步作用还是起反动作用) , 不是由它自身决定的, 而是由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因此在阶级社会里,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 为了巩固和维护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总要建立和加强自己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地位。而被统治阶级为了推翻旧的经济基础, 确立、 巩固、 发展新的经济基础, 也总是首先在上层建筑领域发动革命。而最根本的是要推翻旧的国家政权, 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由此可见,
44、经济上的解放只有经过政治上的革命才能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过程来看, 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在一个社会的上升时期,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 这时虽然二者之间也有矛盾, 但这种矛盾能够在这个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 经过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加以解决。当这个社会发展到没落时期,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不适合了, 这种矛盾就不能经过这种社会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需要经过先进阶级的革命, 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建立或确立新的经济基
45、础和上层建筑, 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或确立起来,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就达到了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开始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 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是一个川流不息、 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 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 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 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它方面的改革,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四、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
46、的更替与发展( 一) 社会形态的划分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 结构复杂的巨系统。我们能够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需要, 运用不同标准划分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有两种, 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1、 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 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 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1)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五种社会形态划分, 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 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
47、, 即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我们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角度把经济社会形态定义为: 经济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完整的社会体系, 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 发展、 变化着的活的社会有机体。( 2)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说: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48、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往,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她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她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这里,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 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 物的依赖性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这三种社会形态是分别由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 即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决定的。因此, 它们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也能够说以这三种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 形成自然经济社会、 商品经济社会、 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这两个三种社会形态序列是内在统一的。人的依赖性社会即自然经济社会, 物的依赖性社会即商品经济社会,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即产品经济社会。所谓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就是指这两个序列的三大形态的划分法。( 3)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三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