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空调市场年度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22001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空调市场年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中国空调市场年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未上传百度 第一篇 世界空调市场报告 2003年的世界房间空调器( 窗机和无管分体机) 市场和组合式空调( 小型商用和建筑业用) 市场总的容量大约在5500万台左右。各大区域内市场容量分别为: 中国1800万台(不含组合式)、 美国1300万台、 日本700万台、 欧洲500万台、 东南亚和大洋洲共600万台、 拉美及南美共有200万台、 中东及非洲共300万台。其中, 房间空调器4300万台, 包括单元式空调在内的组合式空调为1200万台。由此可见, 中国、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空调市场的三大主力, 占到了全球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市场, 保守统计2003年的销量达1800万台( 不含组合式) 。根据中国 1-6月份的出口数据显示, 美国今年上半年从中国的进口量将近600万台, 比 全年280万台的进口量上涨了200%以上; 日本的进口量将近230万台。中国 上半年的出口总量达到了 万台, 这说明 全国空调市场的出货量将比 有大幅上升。在出口机型中, 小功率( 制冷量小于4.65千瓦) 分体机的需求量相当大, 占到了出口总量的66%, 是世界空调市场需求的主体。 美国空调市场2003年的容量在1300万台左右, 这也是美国的历史最高记录。据美国家电厂家协会( AHAM) 报道, 2003年美国国内房间空调器的工厂出货820万台, 比上年增加了200万台。同时, 进口量则增加了280万台。另一方面, 市场容量则在630-670万台之间, 因此有大量的产品滞留在库存环节。 欧洲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同时也是潜力较大的市场之一, 特别是去年受到长时间高温天气的拉动, 空调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 从那时起空调产品一直供不应求。2003年, 欧洲空调市场的容量约为500万台, 预计在2004年, 这个市场的容量会进一步扩大至600万台。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欧洲空调市场的容量已经与日本市场大致相当, 在700万台左右。 日本市场2003年经历了十年一遇的凉夏, 市场容量约为600万台房间空调器和60万台组合式空调。日本的空调市场早已成熟并趋近饱和, 容量上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 东南亚市场对房间空调器/组合式空调的需求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而且复苏十分缓慢, 但2002年后的市场却呈现出健康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印尼和马来西亚。2003年, 整个东南亚空调市场的总容量估计在200万台左右。 韩国由于经济不景气、 反常的低温、 延长的雨季等原因, 造成韩国 房间空调器市场从上年的160万台降到了150万台。 , 印度房间空调器和组合式空调的总销量约为100万台, 如果不是四月份爆发的卡车工人罢工、 印度各地夏季的延迟到来和雨季的提前开幕, 的销量应该会更高。 的销售估计会有120万台。 中东政治的不稳定性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可是一些国家基建的扩大也刺激了对空调器的需求, 例如沙特和卡塔尔。另外, 伊朗、 塞尔维亚、 黎巴嫩、 约旦等国的市场也受到战争的影响, .这部分地区的市场规模较难统计, 《JARN》估计 在200万台以上。市场大部分为窗机和分体机。 大洋洲的空调市场主要就是指澳大利亚的空调市场, 的容量约65万台, 其中75%是分体机、 20%是窗机、 5%为单元式空调器。 过去的几年里, 拉美空调市场的发展很快, 的市场容量已达到210万台。 市场略有萎缩, 随后又渐趋平稳。 的市场需求为200万台。巴西是其中最大的市场, 的需求量约为100万台, 比 略有下降, 分体机与组合式空调的销量比上年减少, 分体机销量的减少是分体机被推向巴西市场 以来的第一次。 整个非洲地区的市场需求只有60万台左右, 这还是近年来市场发展的结果。( 注: 埃及市场被统计在上面的中东地区之中。) 第一节 世界空调市场概况及产品名称界定 一、 产品名称界定 在世界范围内, 由于各国家和地区对空调器产品界定的标准不一样, 在名称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也不统一, 如果按照我们国内的使用习惯来进行界定, 我们发现现有的数据统计无法进行有效分离,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先按各个地区的使用习惯或标准给出符合中国读者的产品界定, 而且给出各自差别( 如 表1 所示) 。 带管分体系统的主要市场在美国, 多用于家庭和小型商用领域。在美国, 单体式空调和带管分体机被统称为”单元式空调”, 被归入”单元式空调”的带管分体机是指一个室外机与一个室内机相连的系统。在中国, 单元式空调更多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大功率空调产品, 如3.5匹( 380V电压) 立柜式或吸顶式、 嵌入式等空调产品。 在70年代早期, 一种新型的无管分体式房间空调和组合式空调( 一拖多) 及它们的热泵机型在日本问世。从80年代后期开始, 此类空调在日本、 东亚、 南欧等地区和国家逐渐普及。当前, 无管分体机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已占了世界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 一般来讲, 无管和带管的区别是指室内机与室外机组之间是否有独立的风道或水管道相连, 如果没有则被称为无管分体系统, 即中国用户习惯所称的分体式家用空调。 1.房间空调器 当前, 房间空调器需求的构成主要由窗机和无管分体机( 制冷量在5KW以下) 两类产品组成。 1) 窗机 窗机主要在美国及偏好美国产品的国家销售, 如巴西、 澳大利亚、 沙特、 菲律宾、 印度、 台湾和香港等等。 2) 无管分体机( 制冷量5KW以下)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两大市场销售, 其次是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西班牙、 意大利及世界其它国家。 2.组合式空调 在组合式空调方面, 也有两大类产品组成: 单元式空调( 带管分体机、 吸顶式等等) 和无管分体组合式空调( 制冷量在4KW/h以上) 。单元式空调的技术适用于美国市场, 几乎所有的单元式空调都在美国生产和销售, 另外在澳大利亚、 中东、 加拿大、 墨西哥等地也有较大需求。无管分体组合式空调( 制冷量在4KW/h以上) 主要用在日本、 韩国、 中国、 东南亚国家和部分欧洲国家。 3.VRF系统( Variable Refrigeration Flow Systems) VRF系统最早是由日本大金集团在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 大金称之为VRV) , 多用于办公室建筑中。随后日本主要厂家也开始纷纷效仿, 并在VRF系统中增加了许多新功能, 如精确制冷剂控制、 蓄热、 同时制冷/制热等等。它们在英国、 西班牙、 台湾、 新加坡、 中国等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被认为是在建筑用空调系统中有望取代冷水机系统和老式空调的新起之秀。现在, 许多中国厂家以及LG和三星都宣布开发成功多种VRF系统。 世界的VRF系统市场容量以8-10匹室外机计大约为13万台, 其中日本市场大约占了一半, 但其份额在迅速下降, 而整个国际市场的规模正在稳步上升, 特别是在中国。 二、 2003年世界空调市场概况 2003年的世界房间空调器( 窗机和无管分体机) 市场和组合式空调( 小型商用和建筑行用) 市场总的容量大约在5500万台左右。各大区域内市场容量分别为: 中国1800万台、 美国1300万台、 日本700万台、 欧洲500万台、 东南亚和大洋洲共600万台、 拉美及南美共有200万台、 中东及非洲共300万台。其中, 房间空调器4300万台, 包括单元式空调在内的组合式空调为1200万台( 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 中国、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空调的三大主要市场, 占到了全球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如图2所示) 。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空调市场, ABI认为2003年( 冷冻年度) 工厂销量在1980万套, 估计实际零售( 含工程) 在1800万台左右, 工商业库存在500-600万台之间。 美国空调市场2003年的容量在1300万台左右, 这也是美国的历史最高记录。据美国家电厂家协会( AHAM) 报道, 2003年美国国内房间空调器的工厂出货820万台, 比上年增加了200万台。同时, 进口量则增加了280万台。另一方面, 市场容量则在630-670万台之间, 因此有大量的产品滞留在库存环节。 欧洲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同时也是潜力较大的市场之一, 特别是去年受到长时间高温天气的拉动, 空调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 从那时起空调产品一直供不应求。2003年, 欧洲空调市场的容量约为500万台, 预计在2004年, 在600万-700万台, 与日本相当。 日本市场在2003年经历了十年一遇的凉夏, 市场容量约为600万台房间空调器和60万台组合式空调。日本的空调市场早已成熟并趋近饱和, 容量上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 第二节 除中国外其它主要地区 一、 美国 1.概述 据美国制冷空调研究会报道: 2003年, 中央空调和气源型热泵的出厂销量达680万台, 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 热泵的增长格外迅猛, 从2002年的148万台增至163万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元式空调销量从2002年的526万台降至518万台( 见图3) 。 另据美国家电厂家协会( AHAM) 统计: 房间空调器的出厂销量比2002年增长了33%, 从620万台增至820万台。进口的数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更是增长280万台。另一方面, 市场容量估计只有630-670万台, 因此, 美国市场的库存比较大( 见表2) 。 2003年美国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小机型的旺销, 因为一些1.47千瓦机型的零售价已跌至100美元以内。从中国与韩国进口的廉价窗机大量涌入美国。市场上约有60%的窗机是打着美国牌子的中国货。窗机市场表现出较大的波动: 1970年销量为500万台, 1998年为480万台, 2002年为610万台, 2003年为820万台。图4显示的是房间空调器( 窗机) 和单元式空调的销售变化情况。 造成市场波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气候方面也有经济方面的。但造成窗机销量激增100-200万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2003年1.47千瓦机型的价格大幅下跌。如今美国的窗机市场主要产品是更新换代的市场, 市场上的主要品牌有LG电子、 飞达仕、 海尔、 Friedrich、 Amana、 三星、 惠尔浦、 Frigidaire( Nordyne) 、 松下、 开利、 夏普等等。在市场份额方面, LG和飞达仕比较占优。当前, 惠尔浦依然在美国当地生产一些窗机。窗机主要是在大型商场和自助商场销售, 如沃尔玛、 Sears、 Home Depot、 Lowe's等。美国主要的制冷空调厂家有: 开利( Bryant、 Day&Night、 Payne、 Tempstar、 Heil、 Avcoairet和来自ICI的Comfortmaker) , 占了美国市场最大的份额, 达30%; 另外还有专、 约克( Coleman、 Luxaire) 、 Lennox( Armstrong、 Ducane) 、 Nordyne( Frigidaire、 Philco、 Tappan、 Miller、 Intertherm) 、 Rheem( Ruud) 、 Goodman( Amana、 Janitrol) 等等。 2.产品结构 美国市场在销售机型上的特点没有太大变化, 仍是重点集中在热泵、 带管分体机和商用机型上。 在欧洲与亚洲, 分体机一般是指无管分体机, 因为这是这些国家的主流机型。而在美国, 由于带管分体机占据了主要市场, 因此其它类型的分体机就用”无管分体机”或”小型分体机”等专用名。这些无管分体机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 昂贵的产品, 只经过批发商和专业安装人员销售, 而不是像在其它国家一样各处能够零售。尽管统计起来有些困难, 但还能大致估计2003年此类机型的销量为10万台, 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有15万台。 在无管分体机的应用方面, 多用于办公室、 诊所、 车间、 学校、 公寓楼等。在功率方面, 最好销的是冷量为3.5kw机型, 其次是5.275kw的型号, 分别占到了总销量的40%和30%。室内机的形式常见的有挂壁式、 吸顶式、 立柜式、 吊顶式。其中挂壁式占了70%的比例, 接下来是吊顶式和吸顶式。而在无管分体机领域比较知名的品牌有: 飞达仕、 Amana、 Nordyne、 富士通将军、 三洋、 松下、 LG、 三星、 海尔、 Winia Mando、 格力、 美的、 长虹等。 大多数美国的国际型大公司都能生产无管分体机, 目的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填补产品空白, 以满足海外需求。它们包括开利、 特灵、 约克、 Lennox、 麦克维尔和Goodman。 美国移动式空调的市场规模不大, 但近几年的发展比较迅猛。2001年的销量约3万台, 2003年这个数字增长了3倍以上, 其中约有90%都是家用的。销售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此类产品的灵活性。与销量增长相应的是品牌的增加, 除传统的De'Longhi、 Toyotomi外, 格力与美的也进入了该类市场。在AHR制冷展上, 多个厂家展示了移动式空调。除了家用的移动式空调外, 还存在一个每年10000台的局部制冷设备市场。在这个领域Denso的销售业绩不错, 打出”Moving cool”的牌子, 向工厂、 医院、 实验室等供货。 3、 市场趋势 就在其它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欧洲都向R407C和R410A制冷剂迈出一大步的同时, 美国的空调制冷市场似乎在R22制冷剂上止步不前。当前, 美国的单元空调设备中, 只有10%还不到使用的是R410A或R407C。主要原因就在于过高的制冷剂费用和产品设计费用, 主要厂家像开利、 特灵、 约克、 Lennox等都已开发出R410A单元式机型, 但在销售上都不见起色。 VRF系统在美国市场上鲜有人知。尽管日本、 韩国、 中国厂家都在大力推广VRF产品, 但至今在美国市场尚未成功。 近十年来, 特殊要求的中央处理系统( 用于卫生间、 洗衣房、 保健中心及其它有环境控制要求的场所) 的需要一直在稳定增长, 不过此类数据未被单独列出。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美国市场对标准和模式的要求更为严格。此类设备多装有高效的可滤器、 抽湿盘管、 节能回路、 风扇功率和环境压力控制设施。 4、 能效比 美国市场十分强调提高单元式空调的工作效率。国家有强制规定到2006年, 将SEER( 季节性能效比) 标准从10提高到13。这可能会迫使所有的厂家在未来几年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开发新制冷剂上。 实际上开利已经推出R410A( 注册商标Puron) 单元式空调, SEER超过了18。特灵最近也推出一款高效单元式空调, SEER高达19.5。 二、 日本 日本的房间空调器/组合式空调市场规模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而位列世界第三, 最近二三年来, 其房间空调器的国内销售一直保持在680-700万台之间的水平上, 组合式空调的销售也稳定在66-70万台之间。 2003年7、 8月份反常的凉夏之后, 日本迎来了姗姗来迟的”九月热浪”。藉此余威, 日本9月份的房间空调销售一跃至40万台, 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6.3%。这使整个2003制冷年度的销售达到677万台, 比2002年仅下降1.9%。由于日本空调市场2002年的总销量从2001年的770万台下降至690万台, 到2003年已是市场连续两年萎缩了( 见表3和表4) 。 ( 表4见下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由于下降率就幅度来说仅为1.9%, 因此这种市场变化能够忽略不计。但考虑到2002年的销量比2001年下降了10.1%( 减少80万台) , 日本空调行业内普遍都期望2003年能有所回升, 因此在乐观预计的基础上制定了2003年的生产计划。然而, 日本2003年”遭遇”了7月份少有的凉夏, 当月销售大幅下跌了33.4万台, 比2002年7月份的119万台下降28%, 这迫使大部分日本空调厂家开始大打”价格战”。因此2003年的日本市场, 销量萎缩与价格下降的双重打击对所有厂家来说都是非常沉重的。 ( 一) 市场概述 1.市场品牌格局: 在过去的几年里, 日本的房间空调器市场一直被松下、 三菱电机、 东芝、 日立所占领, 紧随其后的是三洋、 三菱重工、 大金、 夏普和富士通将军。据《JARN》监测, 第一集团军中的4大品牌各自拥有约15%的市场份额。大金在房间空调器市场一直很不起眼, 尽管它在商用空调领域已经做了多年的龙头老大, 可是从2000年开始, 大金渐渐地扩大了在房间空调市场的份额, 到去年市场份额已达到13%。 2004年, 大金宣称在房间空调器市场上份额将达16.9%。如果实现, 大金将毫无疑问名列首位, 而将松下、 三菱电机和东芝甩在后面。 业内人士分析, 大金去年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7月份的凉夏。大多数的日本空调厂家都依靠家电经销商和连锁店进行空调销售。可是, 当这些经销商在7月份空调销售的绝对旺季遭遇了空调销售的”冰点”之后, 纷纷将空调销售场地转而经营其它商品。对这些经销商来说, 这是她们为了生存而采取的自然而然又无可非议的措施。 但大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因为大金70%以上的空调销售都是在专营空调销售、 安装和售后服务的商家那里进行的。这类销售路线受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为这些经销商都与新房建造和房屋更新有密切联系。 2.产品概述: 日本制冷空调协会的数据表明: 2003制冷年房间空调器的销售比上年减少1.9%, 组合式空调的销售也略降1.3%。 在日本经济贸易工业部的新分类标准中, 取消了房间空调器和组合式空调的分类。取而代之的是将空调器分为电驱动和引擎驱动( GHP&KHP) 两种, 前者又进一步分为窗机、 分体机、 组合式/远程冷凝式等型号。 这样, 要将现有的数据与2002年以前的数据作比较就有一定的难度。图5显示的是将空调器分为窗机、 分体机、 单体组合式、 以及引擎驱动式的销量情况, 反映的时间是2003制冷年度。 在电驱动的空调器中, 分体机占了绝对优势。其产量约为554.3万台, 包括出口在内的总销量约705万台。这个数字包括了海外生产并已运往日本待售的产品。在分体机中, 小型的空调器又占了很大比例。据日本制冷协会的统计, 2003年可归入房间空调器的销量有677万台。 在日本市场上, 窗机的销售微乎其微。同样, 在分体机中, 单冷式的销售也相对很少。 另据日本制冷协会的统计, 2003年燃气热泵( GHP) 的销量为4.2万台, 比上年增长1.7%。此类产品总制冷量大约相当于161.4万KW。冰蓄热式组合空调的销量为7835台, 比上年减少13%。 值得一提的是家用热泵热水器在2003制冷年度的销售达到6.4台, 比上年增长了345%( 4.5倍) 。有人预测到2004年, 家用热泵热水器的市场会达到10万台。 3.工厂的结构重组: 众所周知, 日本的空调市场被几个家电巨头所瓜分, 具体为松下、 日立、 东芝、 三菱电机、 三洋、 富士通将军和夏普, 另外三菱重工和大金也参与了竞争。 对大多数公司来说, 空调业务只占了整个业务量很小一部分。由于日本经济的复苏速度比预期的要缓慢, 因此大多数厂家不得不进行各种形式的结构重组。 三菱重工在2003年8月份宣布经过改变促销程序来减少销售人员的数量。三菱重工不再像其它多数日本厂家那样在经销商的促销活动中选派销售人员和在销售旺季过后回收存库, 取而代之的是三菱重工提供更低的销售价格来保证经销商一定的销量。为降低生产成本, 三菱重工已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房间空调器, 全部转移至泰国的MACO工厂生产。 东芝在2003年10月1日成立了一家营销公司——东芝消费品营销( TCM) 公司。TCM是一家东芝100%控股的分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主要家电产品、 灯具、 空调、 电池等。这次东芝的结构调整与松下在2002年4月为”Panasonic”和”National”品牌进行的结构调整颇为相似。TCM公司在2004特殊财政年度( 2003.10.1-2004.3.30的六个月) 的销售目标为8000亿日元( 约700亿人民币, 编者注) 。TCM共有2400名员工, 东芝集团的员工总数则是19000人。 三洋也在2003年10月1日设立了几家销售/营销新公司。其中一家是从三洋电器空调公司分离出来的三洋空调器公司, 专门从事房间空调器的销售与营销。这家新公司拥有员工320名, 2004年前6个月的销售目标是430亿日元。三洋电器空调公司成立于3年前, 业务范围包括房间空调器和组合式空调器, 目的是经过细化业务流程使公司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而这一次的结构调整则是将三洋所有的销售/营销活动分成两大块: 消费品与商用品。这样, 三洋电器空调公司将只从事商用空调的运作。 ( 二) 未来市场展望 日本制冷协会对其国内厂家销售进行统计表明: 房间空调器在上半制冷年度( 2003年10月-2004年3月) 的销量只有215万台, 同比下降了12.5%。而组合式空调半年的销量却达31万台, 同比上升9%。这可能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复苏迹象( 见图6) 。 在组合式空调方面, 2003制冷年度的市场容量为66万台( 指小型商用的单体式组合空调和无管分体机型) 。在这个领域中, 约有90%都是热泵机型。大金占了42%的市场, 名列首位, 其后是三菱电机、 三菱重工、 东芝开利、 三洋、 日立和松下。 1、 全球性竞争 日本空调市场已趋近饱和,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不大; 而且日本厂家还面临来自中国、 韩国、 东南亚等厂家的巨大竞争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所有日本厂家都已加入全球性竞争, 这加速了她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步伐。 中国厂家的迅速崛起迫使日本的房间空调器厂家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中, 日本的空调品牌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 也与国外的一些强势空调工厂进行合作, 或者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以扩大产能。松下与LG电子合作, 加强了在中国的房间空调器和空调压缩机的生产能力, 2002年, 松下与TCL签订了合作协议, 还在苏州成立了一个研究开发中心。 三洋则与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合作。另外, 三洋还与三星合作开发家用空调, 经过这次合作, 两公司都希望能提高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日立在安徽芜湖建立了一家房间空调器生产公司, 日立空调系统公司开始在广州的合资工厂生产风冷式冷水机和商用组合式空调。日立空调系统公司还与海信达成协议, 在青岛成立一家生产和销售商用空调的合资公司, 以满足中国市场对商用空调的需求。 三菱重工扩大了在青岛的空调器工厂规模, 2003年还宣布将房间空调器的生产转到泰国进行。 富士通将军已在2002年将房间空调器的生产转到上海工厂, 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加强在海外市场推广VRF系统的力度。 大金在2001年与专合作, 在捷克建立一家生产空调器和压缩机的工厂。 东芝开利则与美的合作建立一家压缩机工厂并参股了美的的相关空调公司, 两公司希望在更宽的产品范围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三菱电机2002年与马来西亚的OYL公司达成国际性战略联盟, 两大集团公司互相提供组合式空调、 冷水机、 压缩机、 热交换器等产品。 这样, 日本厂家的全球性战略正在取得长足的进展。 2、 向HFC制冷剂转型 2003年日本生产的房间空调器中有90%以上是HFC( 非R22制冷剂) 机型。日本节能中心列出的198个能效比达标的空调器中, 有180个是HFC机型。在房间空调器中使用的HFC全部都是R410A。 在组合式空调方面, 几乎所有的厂家起初都是采用的R407c, 但东芝开利几年前就在10匹以下机型中向R410A转型, 三洋紧跟其后。大金2003年宣布将在VRF系统中使用R410A, 并将所有的组合式空调机转向使用R410A。 大金的上述宣言推动了其它厂家向R410A转型。在VRF系统方面也是如此, 除了以OEM形式向大金采购的松下外, 日立、 三菱电机、 三菱重工都宣布在2003年底前在VRF系统中使用R410A。 从2004年起, 发达国家的HCFC制冷剂( 包括R22) 产量将被减少35%(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 。R410A将成为日本房间空调器和组合式空调厂家的首选制冷剂。 3、 环保问题 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 日本厂家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环保型制冷剂( R410A) 的工作质量, 努力提高效率和实现进一步节能。 在组合式空调方面, 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正在稳步增长, 当前已占了总销量的70%。由于加强了节能法的执法力度, 倡导人们购买绿色产品, 近年来节能机型日益旺销。 厂家们还开发出采用变频控制和R410A的商用机型, 以提高产品的经济优势。在产品设计方面都将环保问题考虑在内。 另一个环保问题是”家电回收法”中规定的产品回收问题。日本制冷协会的每一个成员厂家都在单独或联合研究报废后家用空调的回收或利用技术。 另外, 日本的经济贸易工业部、 美国的环保局、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等机构已达成了”HFC制冷剂使用负责制”的协议, 并已进入准备实施阶段。据此, 厂家必须采取充分和必要的措施来使用并回收HFC。 三、 欧洲 《JARN》杂志估计2003年欧洲房间空调器/组合式空调市场总的销量为400万台上下。但有当地业内人士估计2003年欧洲市场保守销量应该超过500万台, 其中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就有数百万台。 综合当前我们所得到的各种渠道消息看来, 2003年欧洲房间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征: ( 1) 市场的发展十分稳定, 而且还处在后劲充分的发展状态中, 特别是在家用设备领域——定点销售的时代已经结束, 欧洲的各个角落都已接受了空调。意大利是欧洲最大的空调市场, 西班牙紧随其后( 两大市场占了欧洲市场的50%) , 然后是法国、 英国。当前, 希腊在家用中央空调领域十分活跃。东欧各国市场极具发展潜力( 大陆性气候) 。 ( 2) 欧洲市场大部分空调产品都是由远东的厂家供货: 首先是来自日本、 韩国、 中国, 其次还有马来西亚、 泰国、 台湾和印度等。另外日本厂家在欧洲的分公司和办事机构也表现不俗。近三年来, 欧洲从这些国家的进口量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需要指出的是, 有很大一部分从中国的进口没有被统计在厂家数据之内, 原因是这部分产品是由临时进口商或家电连锁店进口, 而她们没有参加市场统计。 ( 3) 2003年, 欧洲空调市场上转换式空调( transferable ACs) 的销售为35万台以上( 1.75亿美元) , 分体机的销售超过380万台, 包括家用及小型商用( 制热量3KW以下) 和商用( 7KW之内) 机型( 总销售额31亿美元, 加上安装费用则要超过40亿美元) 。上述数据中不包括VRF系统的销售, 但它在欧洲的推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 4) 欧洲市场上主要的品牌有: 大金、 东芝、 LG、 松下等。一些意大利的一流厂家处于第二集团, 像Aermcc、 De'Longhi、 Airwell、 Electra( 以莱特) 等。中国厂家在欧洲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她们正以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推销高品质的产品( 经常采用日本技术) ——欧洲的一些相关机构认为中国空调在欧洲的销售价格已经低于欧洲厂家的平均生产费用。 在分析欧洲空调市场的发展趋势时, 欧盟能源部的指导性决定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便是制冷剂问题, 对HFC制冷剂使用的新规定可能在2004年10月份正式实施。当前, 草案正在讨论中, 对现行的房间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技术尚未有影响。可是, 有部分成员国家坚持对HFC制冷剂的国内使用作出限制规定——如丹麦和斯洛文尼亚要求对HFC使用作出限用时间表。总之, 在2004年10月份正式实施之前, 该草案还可能向对空调厂家更为不利的方向修改。事实上, 几乎所有厂家都在小容量分体机上采用R410A, 大机型上则普遍使用R407c。 另一个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空调设备, 包括家用空调即将被淘汰, 这意味着大量的制冷剂需要被回收和分解。这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无论消费者还是厂方都不希望承担。一台小型家用空调中制冷剂回收分解的费用可能占到新机价格的20%。 (一) 意大利 意大利是欧盟最大的分体空调消费国, 有消息认为其2002年的销量为100万台略多, 2003年估计为110万台。同时, 一种液体循环制冷设备正在成为一拖多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2002年的销量接近70万台。这也成为意大利独一无二的模式, 没有其何国家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创造出这么大的液体循环制冷市场。 分体机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共有50个左右的品牌在抢夺有限的市场空间。但在2003年, 在容量为8.83亿美元的市场上, 日本厂家分掉了将近一半, 主要有富士通、 大金、 三菱电机、 东芝和松下等等。韩国的LG和三星也在前十名之列, 主要的意大利厂家有Aermec、 Argo和De'Longhi。 意大利还是欧洲最大的移动式空调市场, 2003年的销售为19.8万台。意大利厂家De'Longhi占领了主要的市场, 接下来Olympiu Splendid、 Saeco和开利/Delchi。可是共一半的销售是用在家用领域, 其余则用在零售网点。 窗机市场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迅速萎缩, 而意大利的销售则相对稳定, 每年都在1万台左右。 大型组合式空调( 包括吸顶式、 立柜式、 闭式控制系统等) 在2003年意大利的市场容量为6000万美元。吸顶式空调是美国品牌的天下, 如开利和专, 但Cliret和Clinmavenetu也在迅速跟进, 使用场所主要在零售商场和工业领域。闭式控制系统的市场在意大利主要依靠电信行业的发展, 但近年来投资正在快速萎缩, 在2600万美元的市场上, 意大利品牌占了主要份额。立柜式空调的需求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 常见品牌是Aermec和开利。 根据意大利暖通空调制造商协会Anima-CoAer公布的2003年度调查报告综合来看, 意大利空调市场表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 1) 新增长点: 可移动空调 这部分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原因有四条: ①连续两年的夏季高温酷热天气。②公众对空调带来的舒适有了很大的认识。③她们准备花钱购买这种类型的家用电器。④家庭和小商店的空调普及率较低, 仅有9%左右, 因此新的空调品种能够打入这部分领域。对于住宅用分体空调来说这些因素也同样存在。 意大利可移动空调的产品数量比2002年增长了47%, 总值增长了49%。可移动空调产量2003年为36万台, 出口14万台( 见表7) 。 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品牌有DeLonghi、 Sanyo/Argo、 开利、 Itelco、 Mariani、 Olimpia Splendid和Aermec等。 ( 2) 价格下滑: 住宅用分体空调系统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的结果能够知道, 住宅用分体空调销售了132.5万台( 包括小型商用空调) 。 但调查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中国的空调制造厂商, 因此从中国进口的空调产品数量没有计算进去。从中国进口的空调价格极具竞争力, 在意大利销售得不错, 特别是去年在意大利南部的销售非常成功。这部分市场的产品数量2003年为200万台, 不过有观点认为这其中只有70%到75%的市场规模是真正有效的。 如表8所示, 住宅用空调市场的数量增长了46%, 总值增长了27%。由于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一拖一的分体空调平均价格下降了15%, 一拖多空调的平均价格下降了不到7%。 热泵型占整个市场的76%, 变频压缩机型占据了22%左右。就室内机而言, 挂在墙上的分体机占据了整个市场的94%。这部分市场的主要厂商有大金、 三菱电机、 Termal/三菱重工、 开利、 LG、 三星、 海尔、 Itecl、 Olimpia Splendid、 三洋/Argo、 Aermec、 Green Air和松下等。这些厂商的产品位居市场份额的前几位, 占据分体空调市场的45%左右。 意大利国内分体空调的产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还不到25万台。意大利空调厂商把研发和市场营销的重点放在了液体循环制冷产品上。 ( 3) 平淡发展: 冷水机组 2003年意大利中央空调市场没什么令人兴奋的消息。由于缺乏公共部门的大规模投资, 这部分空调产品的扩张也变得十分困难, 销售主要依赖私人投资来进行, 在商业中心和电影院里使用的比较多。 这部分市场遭遇”寒流”。如表9所示, 所有的分类都显示下降或停滞的趋势。不过, 从数量上看, 总体还是增长了3%, 总值增长了7%( 价格的反弹程度超过了官方公布的通胀率) 。可是, 功率在50KW到100KW之间机型的平均价格下降了12%。 其中4%的制冷机采用了往复式压缩机, 90%的制冷机采用了涡旋式压缩机, 5%的制冷机采用了螺旋式压缩机, 32%的制冷机是热泵式制冷机。 尽管这部分市场比较分散( 有80家制造商) , 可是主要的市场份额还是被Aermec、 Climaveneta、 Clvet、 Blue Box、 Itelco、 McQuay意大利公司、 RC集团和开利占据着。在离心压缩机产品方面, McQuay、 特灵和约克占据着主要位置。 对于这部分市场而言, 数量不再重要, 关键的是工业研发所带来的创新意义。这部分市场中, 意大利产品为2万多台, 其中密闭式空调系统的产品数量为1万台左右。 ( 4) 空气处理机组和终端盘管风机( 见表10) 冷水机组发展的停滞不前影响了几乎所有中央空调的零配件发展。2003年空气处理机组市场下降了26%, 这部分市场要复苏, 主要靠通风设备的积极发展, 特别是”可置换型”和”定做型”的通风设备。不过主要的意大利空调制造商都把研发投入到液体循环制冷产品上, 甚至推广到住宅空调中, 因此缺乏大规模投资阻碍了产品有大的突破。 然而, 到当前为止, 意大利是世界上生产风机盘管最多的国家之一, 著名的厂商有Aermec、 开利、 Galletti、 Clivet、 Atisa、 Sabiana、 特灵意大利公司、 McQuay意大利公司、 Jucker等, 大约有30余家。 总体而言, 意大利空调市场保持了在欧洲的领先地位, 依然是世界上主要的空调市场之一。保守估计, 意大利空调市场的总值在30亿美元左右, 住宅用空调占整个市场的67%, 柜式和独立式空调占整个市场的5%, 冷却机组和水冷机组占据17%, 空气处理机组占3%, 终端设备占8%。 (二) 英国 2003年英国分体机总销量15.1万套, 其中VRF分体系统是8600套, 成为欧洲最大的VRF分体系统市场。日资品牌大金、 富士通、 东芝开利、 三菱和韩国LG是主要的分体机制造商, 也是这个市场为数不多的VRF分体系统供应商。 英国的无管分体机市场容量和欧洲其它国家相比较小, 2002年销售额900万美元, 但发展潜力很大, 主要由美国制造商提供。 移动空调很受英国消费者欢迎, 2002年销量5.4万套, 2003年在6.2万套左右, 这使得英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欧洲第二大移动空调市场, 其产品主要进口远东制造商的低成本空调以及贴牌生产的空调, De'Longhi在英国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2002年英国窗机销售4300套, 据当地的业内人士分析, 一直到2007年都会保持这个水平, 主要用于办公室、 旅馆、 商店等, 英国制造商Eaton Williams已经代替了富士通成为该市场的龙头( 见表11) 。 嵌入式空调在2002年销售2700套, 2003年达到了3000套左右。主要用于旅馆、 办公室等工程机项目, 预计未来几年销量会有所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