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单元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21470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单元知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单元知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单元: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 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表、图画、计算机图像、计算公式等。 2. 符号的概念:代表事物的标记。如数学符号、物理符号、天气符号、警示标志等。 注意点:(1)“公式”属于模型,如s=vt,而其中的s、v、t都代表一种符号。 (2)模型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第二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一、 分子 1.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之之间有间隙;(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 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比如水的三态变化。 (2)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如电解水实验。 注意点:(1) (2) (3)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物理变化没有。 二、 原子 1. 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相同点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微粒间都有间隔;(4)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5)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分裂)→原子 原子(结合)→分子 注意点:(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如金属、多数固态非金属(碳、硅等)、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2)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但是脱离“化学反应”这一前提,原子仍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三、 不同的分子组成 1. 分子种类繁多的原因:原子种类和原子数量的搭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分子世界。 2. 分子构成的方式: (1)同种原子,不同的原子数量,可以组成不同的分子。 如1个氧分子(O2)由2个氧原子组成,1个臭氧分子(O3)由3个氧原子组成; (2)不同种原子,不同的原子数量,可以组成不同的分子。 如1个水分子(H2O)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1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 3. 同种原子在直接构成物质时,如果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物质结构就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也因此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很坚硬,石墨较柔软,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 4. 物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 注意点: 四、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原子核分子的基本性质相同,体积都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m。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1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kg。 注意点: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