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业强国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_王太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01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业强国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_王太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业强国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_王太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业强国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_王太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从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涉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关键性问题。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农业强国迈进。当前,农业强国建设已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从理论维度来看,学术界侧重从农业强国的内涵特点与类别、建设农业强国的条件与进展、世界农业强国的经验启示三个层

2、面展开研究。例如,有学者从宏观视野强调“农业强是国家强在农业上的映射和侧影”2。从实践维度来看,学术界主要从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思路与路径举措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例如,有学者认为“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道路,采用分阶段稳步推进和分地区、分产业、分主体的分类推进战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3。学术界相关成果为建设农业强国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仍然亟须进一步探讨。本文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视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目标任务,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出发,理清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逻辑,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这对于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

3、快建设农业强国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逻辑必然我国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之一,农业强国必然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王太明王丹(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摘要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发展,迎来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能够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走深走实,也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稳中国饭

4、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强化农业资源要素保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农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需要精准把握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理解清楚其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从而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之路。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3)02-0066-06作者简介王太明(1993),男,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丹(1965),女,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基金项目辽宁省

5、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L21BWT004)。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66DOI:10.13945/ki.jlac.2023.02.003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一)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基础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 4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已然具备由传统的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4。毋庸讳言,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不强,强国目标就无法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历了长

6、时间、动态性的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目标与任务。早在 1949 年,毛泽东就提出“现代化”的概念,并特别强调我国“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5。1954 年,我国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下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系统阐明了我国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方针、思路举措与未来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断拓宽,农业现代化的成效日益明显。党的十九大

7、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虽然极具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但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始终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始终注重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新时代十年,我国粮农产品供给得到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稳步增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跃升,农业科技水平明显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强化,农业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为世界粮农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总之,我国农业

8、现代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能够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6乡村振兴则国家振兴,乡村衰败则国家衰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的全面进步。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通过产业振兴与绿

9、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这也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必须要把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的深刻命题,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工作的深刻认识与高度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相较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建设农业强国内涵更丰富、维度更多元、目标更明确、定位更具体、层次更高端,是农业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发展模式的全面升级、发展机制的全面完善与发展进程的全面加速,标志着我国农业要实现从传统到现

10、代、从落后到先进、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生产力到竞争力、从弱到强的全面跨越、全面调整与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着力提升粮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1954 年 9 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参见 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提出,载于 人民日报 2009 年 9 月 17 日。1979 年 9 月 2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

11、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共四部分:统一全党对我国农业问题的认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力的 25 项政策和措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67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构筑完备先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与管理体系,这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总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能够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走深走实。(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我国实践发展的整体性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学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2、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7从本体论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包含现代化的“本体规定性”、中国场域的“空间规定性”、继往开来的“进程规定性”以及现阶段全新话语、全新目标、全新要求与全新意义的“关系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基于自身国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与实践所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自身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与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拓了现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经济社会形态的全方位革命性转型”8。面对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粮食安全放在

13、首要位置,即要守好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基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享有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的权利。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绿色革命,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力营造农业发展的

14、良好国际环境,提高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活力,加强农业创新合作与发展合作,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粮农领域的话语权。总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现实需要。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路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挑战和机遇并存。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农业强国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15、主义农业强国建设行稳致远。(一)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稳中国饭碗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人民幸福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9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人多地少、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情,粮食安全不可小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粮食安全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粮食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树立底线

16、思维,科学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农业改革措施,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健全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机制。二要强化粮食安全观念,实行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与能力安全并重的粮食安全保障战略,坚持新粮食安全观,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三要守牢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优化“占补平衡”政策,保障耕地动态平衡,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与利用效率。四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与供应,密切关注其价格走向,完善国内粮食储备制度,警惕威胁粮食安全的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健全粮食安全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68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预警体系,牢牢掌握防范化解粮食安全风险的主动权。五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

17、行动,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壮大优质种业企业,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种源自主可控能力,推进现代种业工程建设。六要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让节约粮食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引导形成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促进食物消费均衡发展。七要树立大食物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八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国际粮食合作,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积极推进我国农业“走出去”,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二)

18、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治国理政的优先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10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把加快推动乡村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意志与共同行动,做到思想上、目标上与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在组织配备、要素投入、资金支持等诸多方面优先考虑农村;统筹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要素融合、空间融合、治理融合与制度

19、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11,也迎来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代,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对此,一要从胸怀“两个大局”的高度树牢“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思想理念,全力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确保高质量建设农业强国。二要加大财政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涉农资金落实到位。支农涉农政策必须全面长效,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支农涉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筑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财政基础。

20、三要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导致城乡二元分立的户籍壁垒,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逐渐市民化。切实解决好与农业转移人口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建立健全城市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改善软环境、夯实硬条件。四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优化城乡统筹规划制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农地制度基础。五要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与管护,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有利条件。六要建立健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体制机

21、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稳定持续增长,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总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条件。(三)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题中之义。“统分矛盾 始终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基本矛盾。小农户的分散经营虽然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协同生产以及劳动力持续集约化的优势,但仍需 统 的层次回应小农户的共同需求,实现小农户的组织化。”12农业生产组织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组织、农业企业与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22、的统称。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是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主体力量。对此,要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组织革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一要坚持共同富裕价值导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村集体经济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人才支持政策,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成员利益共享机制,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励与考核力度,赋能加快建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69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设农业强国。二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深入实施小农户发展能力提升行动,改善小农户农业生产设施,促进小农户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支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合作或者联合方式开展农业生

23、产,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打造务实高效的农业生产组织。三要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享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生产主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积极性。四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加强面向小农户的产销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小农户”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小城镇服务小农户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良好的市场化服务机制。五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生产组织变革与农

24、业经营方式创新中的作用,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公共政策的支持方式,努力做到积极有为而又不过度干预。总之,促进农业生产组织革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组织化转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积极意义。(四)强化农业资源要素保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强化农业资源要素保障,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需要。建设农业强国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必须加快补齐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短板”13,同时也“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14。农业资源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一定的粮农产品而

25、必须投入的基本资源要素的统称,包括土地等直接生产资源要素与科技等间接生产资源要素。农业资源要素的投入情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与农业生产结构,也关系着建设农业强国的进展与质量。对此,加大农业资源要素投入力度,尽快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优化农业直接生产资源要素供给。在保证 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前提下,分类分区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多方参与,又要坚持科学布局、分区分步实施。统筹优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合理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与监测监管,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充足数量与较高质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加

26、大农业间接生产资源要素如资金、教育、信息和科技等的供给。资金投入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加大对建设农业强国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对应的运行机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培育机制,精准遴选培育对象,优化扶持政策,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能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农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与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建设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健全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机制。总之,加大农业资源要素投入,提升农业科技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智能

27、化、科技化水平,彻底扭转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五)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当前,农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障碍,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15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保护和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对此,要着力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生态农业。一要充分发挥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建设农业强国应当全面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加强

28、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着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强化水土资源质量安全。既要保护水土资源的数量,又要提升水土资源的质量,实现水土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障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三要保障粮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70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优质安全的粮农产品。强化粮农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评估,实施粮农产品全链条全周期监管,创新粮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机制。四要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着力减少污染物存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五要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的原则,加

29、快构建以安全、绿色、优质、营养为梯度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加强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对农产品质量的保障作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六要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高生态农业科技水平,稳步发展生态有机地理标志粮农产品,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能力。总之,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色,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可以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生态基础。三、结束语我国已经迎来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也迎来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时代。开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学术界需要做好的基本工作。“目前,有关我国农业强国建设

30、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16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重大战略与社会工程,农业强国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表现与评判标准,为什么我国此时提出加快建设强国的重大战略,具有什么重大意义,农业强国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又有什么内在关系,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还面临着哪些挑战难题,世界上发达国家建设农业强国对我们有什么经验借鉴,以及如何更高质量更为具体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些问题需要学术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讨论。参考文献:1 7 1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31、的报告(2022 年 10 月16 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2 姜长云,李俊茹,巩慧臻.全球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和经验启示 J.学术界,2022(8):127-144.3 魏后凯,崔凯.建设农业强国的中国道路:基本逻辑、进程研判与战略支撑 J.中国农村经济,2022(1):2-23.4 霍小光,王骏勇.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N.人民日报,2014-12-15(1).5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0.6 9 习近平.论“三农”工作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

32、68,74.8 高波,吕有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逻辑、现实特征与推进路径 J.河北学刊,2022(6):110-118.11 陈文胜.中国迎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J.红旗文稿,2018(8):19-20.12 叶敬忠,张明皓.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转向、实践探索与路径构建 J.农业经济问题,2020(1):48-58.13 孔祥智,周振.我国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基本经验与深化路径 J.改革,2020(7):27-38.14 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N.人民日报,2015-05-29(1).15 文丰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阐释、问题审视及发展进路 J.经济体制改革,2022(1):82-87.16 姜长云.我国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现实举措 J.社会科学辑刊,2022(6):128-135.责任编辑:赵忠亮专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