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_黄智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200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_黄智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_黄智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_黄智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期(总第183期)广 西 教 育 学 院 学 报GUANGXI JIAOYU XUEYUAN XUEBAONO.1,2023(Serial NO.183)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海外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留学目的国也趋于多样化。一些非英美国家受到许多中国留学生的青睐。由于较低的入学门槛和消费水平以及友好的社会环境,泰国成了亚洲地区较热门的留学目的国。自 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泰国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在2015年,就读于泰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已超3万人,约占在泰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三1。近年来,赴泰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依然持续攀升,2

2、017年入学泰国高校的中国学生多达8千多名,是2012年的两倍2。英语学习是在泰中国留学生面临的重要学业任务及巨大挑战。中国学生需要在并非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并努力适应海外教育模式及生活环境。A大学是招收中国留学生人数较多的、以全英语授课的一所泰国高校。本研究聚焦于其中三名中国留学生,通过纵向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贯穿于其就读A大学期间数年的语言学习策略,并探讨三个具体问题:三名参与者的学习策略发展轨迹的差异性以及其中所涉及的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英语学习策略和泰语学习策略的相互影响;微小事件和偶然因素的效应。本研究将为多元语言文化语境中的语言学习以及留学生教育研究

3、提供参考。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生态视角转向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有意识以及有目的性地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实施和调整的想法或行动。语言学习策略是外语教育研究当中的重要课题,语言学习者合理应用学习策略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随着当前外语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提倡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黄智广(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江门529020)摘要:本研究针对近年大批中国学生赴非英语国家留学的现象,以在泰国A大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为个案,对其语言学习策略行为进行了历时数年的纵向调查。基于二语习得的生态性视角,对访谈和观察记录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以叙事方式呈现、

4、探讨了中国留学生在多语环境实施语言学习策略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行为是学习情境和学习者个体诸因素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体现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留学生需要权衡英语学习和泰语学习的关系,并适应当地英语口音。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水平对学业发展起着关键影响。与此同时,过往经历中的某些偶发事件对学习策略产生了难以预测的效应。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中国留学生;多语环境;生态;复杂性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23)01-0117-07收稿日期:2022年3月16日-117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对语言学习

5、策略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者主要采用静态的视角,总结出一些成功的、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行为的共同特征,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指导34。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开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索发现以及整理归类影响学习者策略使用的种种因素。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作为因变量的学习策略与作为自变量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静态相关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开始采用动态的视角,考察策略使用的变化过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这类研究以前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斯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

6、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内化知识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社会化、语境化的过程。因此,研究者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着重考察学习环境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策略使用行为的影响,并发现学习情境的变化会引导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发生相应变化,学习策略是特定社会环境及资源所引导的复杂行为56。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逐渐强调应用生态视角理解语言学习过程,并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者在认知层面习得目标语知识、规则和序列,而且是对学习环境及语言使用社群的适应和融入的社会化过程7。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及过程是涉及包括学习者的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宏观及微观社会文化语境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生态景观,

7、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各部分、各层次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复杂动态关系8-10。生态视角为理解和研究学习者策略的动态性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互动关系是伴随着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实施而形成的。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策略的使用,学习者能够不断对学习环境进行适应和改造,使学习者与学习环境构成的生态关系成为有利于实现其目标语发展的条件。学习者与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材料、教学机构内外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等等,构成了多层次的动态复杂开放系统以及系统群。各系统内部的要素及各系统之间持续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发展,并蕴含着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的偶然因素和

8、事件。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者的策略行为,必须结合相应的生态景观以及复杂系统的运作规律来理解其实施的动机、应用的资源及产生的效应。此外,采用定性的、叙事性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学习策略,能以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记录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策略行为和变化,以及学习者对于学习环境的主观认识以及感受,从而对学习者与学习资料、学习情境以及社会文化语境的复杂互动关系提供全面、丰富且细致的描述11。高雪松是较早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中国学生在境外及海外留学语境下的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1213。他对若干名中国大陆学生在英国及香港高校留学时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纵向调查及横向对比,发现中国留学生的

9、过往学习、成长环境,以及留学期间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相互结合影响,不断塑造着学习者对学习情境、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及老师、同学等)及学习过程的认识、理解及处理能力,并催生了策略实施的动态变化过程。此外,针对鲜有研究关注中国留学生在东南亚国家学习英语的状况,笔者应用了访谈、观察、研究日志等工具,对在泰国A大学留学的若干名中国学生入学后为期一年多的定性研究,发现他们在学业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英语的策略行为,与在中国学习时以及在留学期间均发生变化并体现差异性,同时探讨了具体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所引发的学习者能动性的相应变化对学习策略行为变化造成的影响14。鉴于国内鲜有针对语言学习者策略使用长期发展过程

10、的追踪调查,也鲜少涉及非通用语学习策略15,笔者对上述研究中在泰国A大学留学的其中三名参与者进行了后续追踪调查,试图揭示他们从入学A大学伊始直至毕业期间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策略行为及影响因素,并探究其共性和差-118高校管理与教学改革之窗黄智广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异中蕴含的深层规律。三、研究方法(一)参与者本研究的三位参与者(以下称为F、G、J同学)均于2013年8月开始就读于泰国A大学,并分别于 2018、2019及 2020年修满学分毕业。G同学主修会计专业;F同学主修通讯工程专业;J同学起初主修工商管理专业,之后转为主修商务日语专业。根据参与者的陈述、笔者的观察以及平

11、时测验成绩所反映,三位参与者的英语基础在入学A大学时有着明显差异。此前,G同学曾在国内的国际高中就读三年,英语基础最好。F同学和J同学就读于普通公立高中。F同学英语成绩中上,而J同学很落后。此外,三位参与者在入学前的泰语均为零基础。(二)研究工具及研究过程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使用的数据收集工具包括半结构访谈、观察、网络聊天工具以及研究日志。表1呈现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时间节点及重要事件。表1数据收集过程及重要事件时间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4年8月2014年9-10月2015-2016年2017年2月2018年8月2019年1月2019年6月2020年5月重要事件F同学、G同学、J

12、同学入学A大学与F同学、G同学、J同学进行了第1次访谈通过观察、网络聊天、社交、记研究日志搜集数据与F同学、G同学、J同学进行了第2次访谈通过社交、网络聊天搜集数据与F同学、G同学进行了第3次访谈G同学修满学分毕业与F同学进行了第4次访谈,与J同学进行了第3次访谈F同学修满学分毕业J同学修满学分毕业本研究的前期研究数据包括 2013 年 8 月及2014年10月分别对三位参与者的两次访谈录音、观察记录、网络聊天记录以及研究日志。后续研究数据为2017年及2019年进行的访谈录音。上述访谈均为一对一的面对面半结构访谈,访谈问题引导参与者对学业上以及生活中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经验及方法策略进行反思和描

13、述。每次访谈持续大约一个小时。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后进行数据分析。四、结果分析(一)英语学习策略及变化词汇是语言学习核心。在与三位参与者的访谈中,G同学能对她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行为作出明确描述,反映出她对词汇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具备较强的学习策略意识。G 同学总结道:“这些年英语的提高主要在于在对课程材料、讲义的学习中不断查词。我每次遇到不认识的词都会查一下,标注出来。这个方法从大一开始就没有变过。”(第3次访谈)此外,G同学还不断调整学习单词的方法:“进入A大学不久就摒弃了高中时一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词典的习惯。现在会有时候先试试看能不能先不查,猜一个大概意思。渐渐地,我发现猜中单词意思的频率比以

14、前大了。”(第1次访谈)此后,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G同学对于单词具有多重意义的意识逐渐提升,在与笔者的一次交谈中,她表示:“在阅读中有时也会查一些原本认识的单词,因为对于一些多义词,其它的重要意思不一定了解。”(研究日志,2014年8月8日)而后来,G同学表-119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示:“不但会查不认识的单词,还会注重词组及固定搭配的意义。”(第3次访谈)这反映了其进一步形成了对语言构式习得的重要性的认识。很明显,G同学能对英语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这得益于伴随着良好的英语基础以及不断积累的英语学习经验所产生的学习动机和语言知识16。J同学最关键的策

15、略行为体现在他在第一年从工商管理专业转到商务日语专业。薄弱的英语基础使他在入学后即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从而不断损耗着本不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随着学业上的危机不断加剧及至崩溃边缘,J同学利用高中时学习过日语这一经验所带来的一点自信,选择就读对英语能力要求稍低的商务日语专业,从而减轻了英语基础薄弱导致的沉重心理负担。此外,在A大学留学的经验逐渐改变了J同学在国内形成的对语言运用中形式偏误的刻板看法。他开始更加注重意义的表达,从而敢于主动和别人交流。因此,他表示:“面对错误的心理压力变小了,不再那么害怕会说错。”“通过和别人交流而不是自己死记单词对提高英语帮助最大。”(第3次访谈)可见,留学经历使J

16、同学逐渐摆脱国内形成的死记硬背的观念,形成了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英语的学习方法。对F同学的访谈及观察并没有体现他在语言层面上有明确的学习策略变化。原因主要归于两点。一方面,与G同学、J同学主修商科、文科专业所不同,F 同学主修工科专业。他表示:“学习工科专业,一直以来主要以学习理解相关的专业理论以及做练习题、运算为主。”(第3次访谈)体现了专业性质对学习策略的影响17。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性格特点的作用18。F同学个性温和,对事情常抱有随遇而安、不急不躁的态度。并且由于他的英语基础不算太差,不会给学业造成太大的危机,因此他认为通过学校的英语课程学习便能使英语不断保持进步并最终达到毕业要求,无需再通过

17、额外的学习活动来提高英语水平。这种对学习虽然抱有一定的责任心但却没有更为积极钻研进取之心的状态几乎贯穿了他在A大学留学的整个阶段。(二)泰语学习策略及变化对于A大学的留学生而言,泰语并非完成学业以及处理基本日常事务的必需技能。然而身处以英、泰语为主的多语环境中,他们的学习生活难免接触泰语。因此,三位参与者在访谈中均提及了泰语学习行为。同时,由于个人因素差异的影响,三位参与者的泰语学习策略变化经历了不一样的发展轨迹。G同学在刚入学时就明确表示了希望能掌握泰语,然而被问及是否有学习泰语的计划时,她回答:“还没提上计划日程,因为目前首要考虑的是保证良好的学业绩点。”(第1次访谈)而在第二个学期后段,

18、G同学在校外报了泰语培训课程,但随着新学期开始,她又停止了泰语学习。她表示:“因为原来觉得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决定报班认真学习泰语,但新学期的课程难度加大,所修的课程数目也增多了,为了保证学校课程的学习,就放弃了上泰语课。”(第2次访谈)此后,G同学也再没有系统学习泰语,直到毕业前,她的泰语仍然处于“蹦单词”的水平。然而,由于G同学一直考虑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深造,因此对于没有学成泰语这件事情,她表示:“虽然是有些许遗憾,但最重要的是没有耽误学业。”(第3次访谈)F 同学在刚入学时也表露出学习泰语的动机,但在起初两三年并没有系统地学习,他“主要是针对一些平时比较频繁听到的泰语词,会询问、了解一下意

19、思”。(第2次访谈)他还表示:“想先把英语学得比较好的程度,再开始深入学习泰语,得一个一个慢慢来。一起学,怕容易忘记。”(第2次访谈)然而,随着F同学与在校外结识的一位泰国女生交往,他开始采取策略主动积极学习泰语。他不但购买了教材,还在与女友交流时,“尽量不用英语,在能力范围内刻意多用泰语,迫使自己的泰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第3次访谈)此外,F同学表示,之所以主动提高泰语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毕业后能在泰国工作一段时间。”(第4次访谈)J同学由于英语基础薄弱而倍感学业压力,同时对泰国文化也并非很感兴趣,在起初几年里-120高校管理与教学改革之窗黄智广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

20、个案研究并没有明显的学习泰语的策略行为。他表示:“我本身对这门语言就不感兴趣,觉得没必要去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感觉这就是浪费时间。”(第1次访谈)然而,随着J同学在课余时间尝试创业,他逐渐意识到掌握泰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学习泰语的计划,并购买了相关教材学习。他表示:“以前我对泰国不感兴趣,完全不想学泰语。现在想发展事业,不会泰语是很大劣势。”(第3次访谈)由此可见,三位参与者在刚入学时对泰语学习所持的不同态度作为初始条件,与他们其后留学经历中与所处社会环境因素互动而产生的不同境遇,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想法所交织而塑造出不一样的泰语学习经历。与此同时,英语学习和泰语学习作为他们的语言学习策略生

21、态景观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不断产生冲突、相互影响制约。其中,学业(包括英语学习)上的压力是对作为第三语言的泰语学习动机最明显的抑制因素,从而造成泰语学习策略使用远少于英语策略使用19。此外,职业规划的不同(如对于是否打算毕业后留在泰国的考虑),则是另一个影响泰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是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典型特征。三位参与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变化过程体现了确定性因素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数据分析发现,确定性的影响既来自学习环境,也来自个体因素。在学习环境方面,虽然A大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但是拥有大量泰国学生及国际学生,从而形成独特的多语环境,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及泰

22、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身处泰国的他们或多或少意识到学习泰语的重要性,但却必须权衡其与学习英语的优先关系或时间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必须适应许多泰国人(包括泰国老师及学生)的英语口音20。大多数中国学生起初对泰国英语口音感到很陌生,而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会加大理解的困难。例如J同学表示:“上课听不懂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有些单词太难,自己英语不够好,听不懂;第二个是老师的泰式发音有时候听不太懂。如果口音重一点的,那就更难理解。”(第1次访谈)在日常生活交流中,F同学也采取策略适应泰国英语口语。他表示:“有时候担心泰国人听不习惯,为了迎合他们,自己会故意去讲一些泰式英语。比如打出租车时,我会用

23、泰式口音说taxi这个词。”(第 3次访谈)此外,一些老师有时还会在课堂上使用泰语。针对这个困难,G 同学形成了自己的策略。她表示:“有些老师讲解习题或知识点时,会用英语讲一遍,再用泰语重复一遍。后来掌握了这个规律,我就在英语讲解时尽量认真听。当老师用泰语重复时,我就自己回想她的英语讲解。”(第3次访谈)在个人因素方面,三位参与者英语基础的差异对他们在学业上的适应水平起着尤其重大影响。因此,英语基础最好的G同学的学业最为顺利,策略使用意识最强,也最早修满学分毕业。而J同学的薄弱英语基础使他在入学后不久就陷入巨大学业危机,并被迫更换专业,而且在其后多次重修英语科目,因此最晚毕业。不确定性往往体现

24、在学习者随着时间推移所遇见的新事物以及经验积累所形成新观念、新想法,对学习策略造成的事先难以预料的影响。例如,三位参与者的泰语学习经历都体现了其发展轨迹的不可预测性:G同学希望学习泰语而报了培训班,却没料到第三个学期的课业会繁重得使她停止上泰语课;而F同学结识的泰国女朋友以及J同学的校外创业经历却极大推动了他们的泰语学习。上述学业压力的变化、泰国女朋友的出现以及职业规划的形成,皆为生命历程进展中涌现出的新因素。此外,不确定性还体现在过往生活经验或学习经历中的一些看似不相干却又实际影响重大的事件上,它们作为学习者的某种初始条件,对其后续的学习进程所产生的长远效应往往是当事人难以预料的,因而是导致

25、学习者策略行为变化的“隐性诱因”21。例如,J同学之所以决定转到商务日语专业,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中时期学习日语的经历所影响。J同学在刚入学时一心想攻读工商管理,这是 A 大学的优势专业。然而面对英语基础薄弱带来的学习危机,日-12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语专业变成他摆脱危机的一根“救命稻草”。起初,J同学曾表示:“中国人在泰国修读日语专业,这听起来奇怪而难以接受。”(第1次访谈)然而,最终他却不得不选择就读商务日语专业来减轻学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反映了国内高中读书期间的一个事件作为“隐性诱因”对他在外国留学以及人生发展轨迹所产生的非线性的效应。五、结语本研究几乎贯穿三位参与者在A大学

26、的留学生涯,充分展现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动态性。他们在面对种种学习环境因素的变化或因其导致的认知变化基础上,各自实施了相应的策略性调整,以求摆脱学业上遭遇的困境或者实现个人发展上的更进一步。三位参与者的英语学习以及泰语学习策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经历了不一样的发展轨迹,体现出语言学习策略的动态性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反映多语环境对参与者的语言学习和使用带来巨大的挑战以及英语基础水平、职业规划等个体因素的重要影响,也包含着隐藏在参与者生命历程中的细微事件或偶然因素所导致的难以预料的关键作用。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行为及过程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非线性的交互作用中涌现而成,无法从孤立于整体的角度去还原

27、及理解任何单一元素在此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学习策略研究者应继续立足生态性视角,深入探索学习策略的动态特性22,并增加对多语种学习者策略的动态性进行研究。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学习策略所涉及的生态性,将语言学习策略能力培养与生态意识培养、个体发展以及心灵教育相结合,帮助学习者认识学习环境和自身个体因素的特点对其开展学习所造成的复杂影响以及利弊23。尤其对于在多语环境的留学生而言,应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融入当地人文环境,主动探索新的有效学习方法,协调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语言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作及时恰当的策略调整以保证学业和个人发展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王辉耀,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R.北

28、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14.2Panu Wongcha-um.Thai universities tap into rising Chinese demandEB/OL.2019-01-17.https:/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1975(01):41-51.4Stern,H.H.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5(04):304-318.5Donato,

29、R.&McCormick,D.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The role of medi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Journal,1994(04):453-464.6Parks,S.&Raymond,P.M.Strategy use by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students in an MBAprogram:Not business as usual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4(03):374-389

30、.7Kramsch,C.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Language Teaching,2008(03):389-408.8Kramsch,C.Why is everyone so excitedabout complexity theory in applied linguistics?J.Mlanges CRAPEL,2012(01):9-24.9Tudor,I.Learning to live with complexity:towardsanecologicalperspectiveonLanguageTe

31、achingJ.System,2003(01):1-12.10Ushioda,E.A person-in-context relational view of emergent motivation,self,and identityC/In Drnyei,Z.&Ushioda,E.(eds.),Motivation,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Bristol,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9:215-228.11Oxford,R.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Language Learning Strate

32、gies:Self-Regulation inContext(2nd Ed.)M.New York:Routledge,2017:43.12Gao,X.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Chinesestudentsuses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andBritain:A socio-cultural re-interpretationJ.Sys-122高校管理与教学改革之窗黄智广 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纵向个案研究tem,2006(01):55-67.13Gao,X.Strategic Language Learning:Th

33、eRoles of Agency and ContextM.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10:151.14黄智广.中国留学生在泰国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181-184.15顾世民,臧淑梅.国内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回顾、思考和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17(02):84-90.16Griffiths,C.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Studentsand teachersperceptionsJ.ELT Journal,2007(02):91-99.17Oxford,R.L.&Nyikos,M.

34、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03):291-300.18Reiss,M.A.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another look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85(03):511-523.19Pawlak,M.&Kiermasz,Z.The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 sec

35、ond and third language:The case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8(02):427-443.20Kirkpatrick,A.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in ASEAN:A Multilingual Model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1:73.21Finch,A.Critical incidents and languagelearning:sensit

36、ivity to initial conditionsJ.System,2010(03):422-431.22Larsen-Freeman,D.&Cameron,L.Complexity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197.23Oxford,R.L.&Gkonou,C.Interwoven:Culture,language,and learning strategiesJ.Studies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8(02):403-426.作者简介:黄智广(1983),男,广东广州人,博士,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研究语言学习策略以及自主学习。(责任编辑:覃凌波)-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