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_崔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84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_崔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_崔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_崔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o.12023年1月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 Edition)Jan.2023doi:10.3969/j.issn.2096-2991.2023.01.011主持人语: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如何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规律,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学者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本期推出的版权贸易专栏,是国家社会

2、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 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成员对这个时代之问的阶段性回答。第一篇崔波等 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 一文是对中国版权贸易所作的回顾性概述,回望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进程,梳理了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的历史逻辑,为后四篇论文论证埋下伏笔;包韫慧等 “双循环”背景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的内涵与发展转向探析、姚凯波 多元视角下智能出版概念研究 两篇论文则是站在数字经济和版权产业的交叉点上,对版权产业中的关键范畴展开论证;赵礼寿等 粉丝营销视角下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策略研究以 诡秘之主 为例 是以中国数字版权贸易领域中的网络文学为对象的个案研究;黄晓琴等

3、“一带一路”中亚五国现代名人传记出版的主体间性探析 是关于海外版权产业的个案分析,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五篇论文构成一个共性与个性、推演与阐释、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整体。(主持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崔波)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崔波肖谦(浙江传媒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摘要1979 年中美签订两个与版权贸易相关的协议 中美高能物理协定 和 中美贸易协定,开启了中国制定 著作权法 的序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进一步融入世界轨道打好基础。1

4、992年7月30日中国正式加入 世界版权公约,同年10月15日加入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这两大重要行动为中国融入国际版权贸易框架铺平了道路。对中国出版产业而言,其重要意义在于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和贸易环境,为中国出版产业国际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至2022年,中国加入两个公约30年,版权贸易发展经历了启动阶段、摸索阶段、整合阶段和当前正在发生的数字赋能阶段,清晰认识、把握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可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版权贸易中的角色定位。关键词版权贸易;社会效益;传播效果;图书市场中图分类号G239.26;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991(2023)01-0089-08收稿日期

5、2022-11-05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322)作者简介 崔波(1968-),女,山西太原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版权贸易;肖谦(1998-),男,安徽六安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版权贸易。-89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相对迟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国内缺少成熟的著作权保护法律,无论是民众个体还是单位集体,均缺乏明确的版权意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几乎是在一种没有法律保护的混沌状态下开始的。1899年,张元济以2 000两银子的价格向当时著名的翻译

6、家严复购买 原富 译稿达成的协议,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有据可查的、完整意义上的图书版权贸易合同113。1953年5月,中国国际书店与英国劳伦斯出版公司,就 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在英出版签订委托协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国际合作出版。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快,中国出版业迎来新契机,中国出版界开始与国际出版界进行广泛的接触合作,版权贸易市场化运作逐渐生发。版权市场繁荣呼唤法律的保护,但直到1979 年中美签订两个与版权贸易相关的协议中美高能物理协定 和 中美贸易协定,才拉开我国制定 著作权法 的序幕。法律保护对图书版权贸易具有显著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过程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时期

7、:一是法律制度介入之前,借助国际合作出版的图书版权贸易;二是国内著作权法颁布后,接入国际法律轨道的图书版权贸易。1992年以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主要以对外输出为主,在国际合作出版中,国内出版社承担着内容生产者的角色,由国外出版单位在海外进行出版和发行,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始终大于引进。1978年7月,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与日本讲谈社达成合作,所发行的 中国之旅 画册是中国图书贸易的首次对外版权合作。引进方面的开山之作则是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出版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自此,中国与世界进行图书版权贸易交流逐渐频繁。但在当时,信息交流受限颇多,导致图书版权进出口流程

8、复杂,图书版权贸易对象主要是我国港台地区。随着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在政策和法律方面为图书版权贸易提供保障2。1988年4月,国内首家版权代理机构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的成立,促进了中国版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年10月,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会在上海举行,标志着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出版合作正式启动,版权贸易逐渐繁荣。然而,从贸易的角度来看,合作出版在法律特征上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版权贸易3598。199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颁布,结束了版权贸易无法可依的局面,为中国图书版权走出去奠定基础,与后续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出版管理条例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共同构成版权保护

9、的法律体系。1992年,中国加入 世界版权公约 和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版权贸易开始在国际版权公约的保护下进行,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正式接入国际轨道。研究者们普遍认为1992年加入两个公约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新起点,之后中国图书版权国际贸易经历了从初创到繁荣的不同阶段。齐峰(2008)认为1992年至1996年是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的起步阶段4;李丹丹(2010)分析了1978年至2008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认为1992年是版权贸易在我国生发的重要节点5;曾妍妍(2019)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从1978年至2018年的40年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且认为1992

10、年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国际化的新起点6。他们都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生发和发展分为起止时间不同的多个阶段,且将1992年视为重要节点。2022年是中国加入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和 世界版权公约 30周年。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出版大国到出版强国迈进的进程中,2022年全球出版50强中,中国共有4家出版企业上榜,其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入前10,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进入前20。尽管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总结我国版权贸易发展特征,揭示政府和市场在版权贸易中的作用与规律,能够帮助我们回顾版权贸易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以此展望未来。本文以1992年为起点,整理相关政策和贸易数据,将1992年

11、至2022年分为启动阶段(1992-2000年)、摸索阶段(2001-2010年)和整合阶段 由中国百道网、英国The Bookseller、德国Buchreport、法国Livres Hebdo以及美国Publishers Weekly联合发布,指年收入都在1.5亿欧元以上的全球前50家出版社。-90(2011-2020年),并将2021年及以后划定为新的历史阶段,即数字赋能阶段,进一步分析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市场在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向。一、启动阶段(1992-2000年):逐步纳入法律轨道,贸易逆差严重(一)市场先行:接入国际版权制度的内在要求跨国版权贸易既存在贸易双方利益的博弈,

12、又涉及全球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宏观利益分配,中国选择融入世界版权贸易框架,就需要遵守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的内在逻辑。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等一系列法律条文的颁布和1992年两个国际版权公约的加入,法律环境明显变化,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逐步纳入法律轨道,国内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国际版权产品在国内享有法律保障,国外图书开始不断涌入国内市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进入快车道。由于国内图书市场长期缺乏域外图书,读者了解国外文化热情高涨,英美主流出版社出版的畅销书和常销书被国内出版社争相引进,版权贸易市场化倾向明显,图书引进数量逐渐增长。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数量大幅提高,但对外合作

13、出版数量有所减少;国内图书发行量稳步提升,但贸易逆差逐步增大。从出版社层面来看,快速发展的国际化版权贸易市场带来了许多利好。(二)政策补位:作为保护与激励的国内版权政策跟进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确立了新的改革目标,新闻出版业开始逐渐形成新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加强,新闻出版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倾向明显。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版权贸易的发展,优化了社会制度对新闻出版业的约束,国家初步开放了民营和外资企业进入出版领域,出版主体逐渐多元化3,如1993年在北京成立的商务印书馆与亚洲其他地区分馆合资创办了商务印书国际有限公司,业务所涉

14、区域包括我国港台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又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十五大召开以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大市场”的体制构想深入人心,图书出版业开展了更为深入的转企改制和集团化试点工作。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准备工作也逐渐加快。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从经济体制和政策层面对出版业给予高度重视,驱动出版企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宏观政策推动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努力开拓两个市场”成为行业共识,版权引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增,引进和发行策略逐步调优,

15、一本书改变一个出版社的命运也成为可能。(三)市场调节为主的现实:居高不下的图书版权贸易逆差启动阶段以1996年为分界线进一步划分,1992年至1996年为中国版权贸易接入国际轨道的适应阶段。1992年国内200家出版社版权引进数量为1 057种,1993年为906种,1994年引进864种,1995年引进1 185种,4年间版权输出数量在200到700种之间,引进输出比不超过4:1(见下页图1)7。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的颁布和两个国际公约的加入,一时间对中国图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刚性约束力,图书版权的引进量和贸易总量均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经过市场自身调节和适应,图书版权引进数量陡然增加,199

16、6年之后到21世纪之前,中国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比大约维持在10:1左右。1997年中国图书版权引进数量同比增长10.6%,而1998年同比增长超过69%,企业参与程度和涉及图书的品种类型均呈现跳跃增长的势头。1999年,中国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为6 461种,而输出量仅为418种,引进输出比高达15.46:1,2000年为11.51:1,尽管版权输出量每年都在增加,但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市场化倾向和国际竞争观念的日渐增强,市场的无序扩张带来的弊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崔波等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91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来。高抬版税、盲目跟风引进、过度营销

17、和侵权盗版3599,以及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逐渐引起政府重视。启动阶段,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正式接入国际轨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现出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将出版社推向世界市场,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民营出版单位开始崭露头角,出版领域中外合资企业逐渐增多。同时,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版权贸易理论研究不断跟进。二、摸索阶段(2001-2010年):体制转型提质增效,民营繁荣(一)战略整合:自上而下的版权贸易提质增效版权贸易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版权输出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版权产品的流向反映了国家间文化的流向,是国际区域综合实力流动的风向标。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接轨世界

18、市场,逐渐加剧的贸易逆差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产业在世界上的真实地位。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工作进入最终阶段,为了应对与世界经济市场框架整合带来的冲击,国家从文化战略层面做出重大部署,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并将其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人才战略并称“四大战略”。自此,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方针,文化产业“走出去”被提上议事日程,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导向。2006年1月,“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

19、出版总署联合启动,该计划通过直接给予翻译费用资助的形式,吸引优秀译者和国外出版社主动翻译中文图书。截至2018年底,“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同全球82个国家的700余家出版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合作项目3 200余项,涉及图书4 600余种,50多个文版。2006年底,新闻出版总署印发 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明确了新闻出版业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数字出版等“走出去”的手段和目标。2007年3月,针对出版业“走出去”困境,新闻出版总署又出台“扶持新闻出版走出去八项政策”,推出了一系列优惠“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措施。有了政策层面的推动,

20、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外向型转变势头良好,版权贸易整体水平有了新的跃升。(二)国内改革:图书版权贸易的国内市场活力激活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订,为中国加入WTO做好充足准备。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正式通过,自2001年12月11日起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成员,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由体量堆砌向优质高效转型的步伐加快。但启动阶段对版权输出的忽视积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 1992-2000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数量-92难返,国内市场原创能力孱弱,输出后劲明显不足,出版单位主动性不强。新闻出版业在注重自身产业发展的同

21、时,承担着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规避企业内原生惰性,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新闻出版业整体实力为目标的集团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经中宣部原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第一家出版集团,世纪交汇时期,包括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内的四家出版单位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国出版业改制的序幕就此拉开。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9个地区和35个宣传单位纳入试点。同时,新闻出版总署对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实行放开书号数量、放开出书范围限制的“两个放开”配套政策,全力推动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工作。2009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印

22、发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重塑市场主体,且将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的目标完成时间点设定为2010年底前,促使我国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民营书业的参与程度也是反映版权贸易市场化机制的一项指标。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浪潮中,民营图书出版单位迎来机遇。进入21世纪以前,民营书业普遍存在能力不足、操作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在出版“走出去”过程中明显缺位8。2000年以后,部分民营出版公司走出国门,在国际图书市场中风生水起,并在资本“走出去”领域实现突破,逐渐在中国图书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份额。2003年

23、7月,新闻出版总署取消了从事出版物总发行的资本性质限制,图书发行领域向非公有资本、国际资本等非国家公有制资本开放,民营书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三)双重优化并进的结果:版权贸易逆差局面有所缓解进入21世纪,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开始逐渐缩小,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有所反弹,但总体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10年已下降至3.54:1(见图2)。原因在于,尽管出版业始终热衷于通过版权引进来创造业绩,但盲目引进给出版社和出版业带来的不良影响逐渐被重视,量大不等于质优,出版社引进图书的结构和层次逐步优化,版权引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局面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图书出版业转型步伐逐渐加快,版权引进要

24、切实符合国情需要,且与出版业实际相吻合,成为当时众多出版社进行图书版权贸易的重要战略思想。图2 2001-2010年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数量这一阶段,图书公司逐步发展繁荣并在图书版权贸易和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有更高的比重。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发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指出: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外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2009年图书公司国有出版机构的合作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图书公司与国有出版单位之间可以 整理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数据,http:/。崔波等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93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实现资本层面的融合,国有出版单位可

25、以收购、参股和控股民营企业;图书公司和国有出版单位之间选题合作的种类和范围更加广泛,频次更高。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新闻出版业在自身发展需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优化中,跃升到了新的层级。版权贸易经营模式创新,对内、对外两种资源模式有效整合;版权贸易的专业化能力和品牌意识增强,新闻出版企业外向型转变;图书内容重视原创,重视输出,在该阶段的后期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劣势局面有所缓解。三、整合阶段(2011-2020年):民营收紧,鼓励国有,政府主动(一)主动作为:版权输出的自觉性与主体性“走出去”战略制定初期,由于长期封闭于国内市场,出版社国际市场意识薄弱,相较于助推自身发展,“走出去”的任务感更为强烈

26、。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逐步推进,中国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崭露头角,版权输出由被动逐渐转为自觉。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政府能从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中抽身。对于出版业“走出去”的实施主体分析,研究者们形成了统一共识,即政府宏观推动,企业实际运作,将政府扶持、整体规划与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有机结合,并建立版权贸易代理机构体系9。“走出去”战略初期,为了加快版权贸易发展的进程,政府多措并举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鼓励各种能够推动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贸易活动。转企改制完成后,中国图书出版总量上升,国际版权贸易逆差缩小,出版业实现了量的发展,但质的突破还未发生,“走出去”的实施路径仍有待提升。中国图书版

27、权贸易的目标是更高质量的版权输出,文化体制改革纵深发展,政府层面逐渐在出版业“走出去”进程中施加强制力,并从宏观层面对版权贸易进行规划,2020 年引进输出比逐渐降低至1.08:1。(二)持续推进:政策支持的长期性与系统性2011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引导和逐步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新闻出版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开拓境外新闻出版市场,从国家层面对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谋篇布局。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文化强国”长远战略。201

28、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针对已出台的“走出去”战略相关文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全方位布局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这是我国出台的首个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专门文件,对版权输出内容提出了新的原创性要求。进入新的规划时期,进一步打造全球化的文化产业,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宏观角度的顶层设计。2014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要求打破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壁垒,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纵深发展。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启动“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我国境内的出版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版权

29、代理公司和作者均可申报,奖励将倾向于深入阐释当代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主题图书,以及展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改革开放成就的图书。(三)国家力量强势引导的影响:版权贸易国际化、规范化局面形成2012年中国成功推动WIPO主导下的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的缔结,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版权贸易的知识产权保护环节已经变被动为主动。2008年开始,中国图书展销会暨版权贸易洽谈会在东南亚地区多个国家举办,中国出版业正在逐步加快版权贸易版图的扩展步伐;2012年举行的伦敦国际书展和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中国均作为主宾国参展,“中国风”让人印象深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成果;2013年9月“中国阿

30、拉伯国家出版合作论坛暨版权贸易洽谈会”和2015年7月“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同样也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走出去”的标志。2014年11月,国家版权贸易基地-94在上海揭牌成立;2015年10月,“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在北京成立;2015年12月,第十四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颁奖典礼暨“一带一路”下的版权贸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市场逐步开拓,国内市场逐渐规范,在推动国内图书带动中国文化走进海外市场的同时,国内图书市场也逐渐收紧对图书品质的把控。书号总量控制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0,从源头阻止劣质图书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形成向优质内容、优秀出版社倾斜的良好业态11。

31、整合阶段,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中国图书版权贸易格局基本形成,国家开始从宏观层面对版权贸易进行顶层设计,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在进一步接入国际轨道的同时,自身力量不断增强,中国出版业在国际版权贸易市场中逐渐活跃起来。贸易流程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贸易平台多样化、集约化、智能化;贸易伙伴多元化、全球化。四、数字赋能阶段(2021年之后):数字版权贸易成为国际竞争焦点主流经济决定主流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经济比重的提升能直接提高中国文化的市场价值12。尽管图书版权贸易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但图书产品具有商品流通和文化传播双重属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

32、大经济体,文化输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强烈。在新的发展时期,版权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12月24日,国家版权局印发 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从六方面提出26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版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版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版权涉外工作深入推进,在国际版权体系中的话语权、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提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出版业版权工作的新目标、新格局和新趋势。新目标即推动出版高水平走出去,“十四五”期间,中国图书出版应当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谋划发展,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科技与出版的深度融合。新格局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

33、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着眼于国内外出版产业形势,调整版权贸易思路,实现内外需市场的深度融合,形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良性互动。新趋势即融合发展趋势,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走出去。虚拟出版稳步发展,智能出版初见端倪,出版传播逐渐进化为万物皆媒,万物互联,人机合一。数字赋能阶段,中国出版“走出去”需要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数字版权贸易则是未来图书市场最重要的贸易形态。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十四五”图书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主体部分,也是提升图书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与拓展意识形态阵地的关键性问题。2022年4月18日,中宣部印发 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出版深度融合的六

34、个主要方面提出20项措施,提出推动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整个世界都面临着数字化版权贸易的转型,版权贸易市场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市场结构快速转变。当前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运作方式日渐完善,运作主体逐渐丰富多元,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图书出版业走进世界经济、文化深处的弯道。五、结语本文回顾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三十年的发展变化进程,将其划分为启动、摸索、相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数字赋能阶段。启动阶段,受制于历史因素,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缓慢,为了加快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该阶段主要以完善法律体系为主。摸索阶段,文化逆差造成的贸易逆差加剧并逐渐引起政府重视。加入WTO之后,中国将文化输出提升到重要地位,

35、新闻出版业提质增效转型逐渐明确,版权贸易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中国图书出版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相持阶段,中国在世界图书版权市场站稳脚跟之后,政府正确加以引导,向外优化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丰富贸易伙伴,并从崔波等政府与市场的交织整合:中国版权贸易三十年鸟瞰-95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国家层面对图书版权贸易发展进行规划,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逐渐缩小。展望数字赋能阶段,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先发展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将逐渐由版权大国迈向版权强国,融合出版时代,只有在版权信息渠道建设、数字化选题意识、国际谈判能力、数字版权监管等全流程形成数字融合优势,才

36、能以版权贸易立身强体。参考文献1辛广伟.版权贸易与华文出版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2赖名芳.开拓国际版贸市场 扩大“一带一路”影响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8-29(2).3洪九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版权贸易总体进程及基本规律的整合分析N/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99.4齐峰.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轨迹及发展取向J.编辑之友,2008(6):128-134.5李丹丹.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三十年研究(1978-2008)D.郑州:河南大学,2010.6曾妍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40年:回顾与分析

37、J.出版发行研究,2019(8):75-80.7辛广伟.19902000年十年来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状况分析(1)J.出版经济,2001(1):9-11.8万安伦,刘浩冰.新中国70年出版“走出去”的路径、特征及前景J.出版发行研究,2019(12):21-25.9姚永春,马清燕.“走出去”战略视域下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10(5):6.10高海涛.我国书号管理制度:功能、效果及反思J.编辑之友,2021(7):13-17.11尚跃平.合理配置书号资源 推动出版高质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01-13(1).12罗立彬.抓住数字机遇 提升文化影响力N.广州日报,

38、2021-07-26(A9).【特约编辑莫华】The Interwoven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General Survey of a Subject of China s Copyright Trade in the Past 30YearsCUI Bo,XIAO Qian(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Abstract In 1979,China and

39、the United States signed two agreements related to copyright tradeThe Sino-US Agreement on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The Sino-US Trade Agreement,which opened the prelude to China s formulation of The Copyright Law.The first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was adopted at the 15th meetin

40、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Seventh National People s Congresson September 7,1990,and was formally implemented on June 1,1991,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book copyright trade to further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track.China formally acceded to The World Copyright Convention on July 30

41、,1992 and The 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on October 15,1992.These two important actions paved the way for China to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ationalcopyright trade framework.For China s publishing industry,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bringing a new businessphilosop

42、hy and trade environment,and providing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 s publishing industry.By 2022,after China s accession to the two conventions for 30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copyright trade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rt-up stage,the groping stage,the integrationstage and the current digital empowerment stage.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i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aw can clarify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n copyright trade.Key words copyright trade;social benefit;communication effect;book market-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