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_张春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78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_张春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_张春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_张春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6 2023年第2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张春旺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在不同阶段会根据当时的中心任务、世界格局变化、对华侨华人定位的认识来决定不同的侨务工作目标、任务导向。党的侨务工作经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以统一战线工作为导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以服务外交为主导,改革开放后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主导的历程。新时代侨务工作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侨务工作导向,妥善应对华侨华人生存风险,注重海外工作的方式方法。关键词:华侨华人;侨务工作;海外侨务;双重国籍中图分类号:D634.1;D6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2、1009-2447(2023)02-0076-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党和国家侨务工作演变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22STA032)作者简介:张春旺,男,北京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侨史、侨情、侨务理论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侨务工作是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关于党的侨务工作历程研究,目前从统一战线的视角、从外交工作视角、从服务国内建设视角的成果很多。总体来看,党的侨务工作在不同阶段会根据当时的中心任务、世界格局变化、对华侨华人定位的认识来决定不同的侨务工作目标、任务导向。从延安时期党的侨务工作逐步探索

3、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健全成熟,从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到新时代开创新局面,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侨务工作面临着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侨务工作导向,妥善应对华侨华人生存风险,注重海外工作的方式方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服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侨务工作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世界各国的华侨纷纷行动起来,为国内捐款捐物、购买国债、开展抗日宣传等,在海外形成了强大的声势,深深鼓舞着国内民众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海外华侨也是开展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中号召“一

4、切关心祖国的侨胞们”参加“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1938年,毛泽东再次表示:“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东南亚地区华侨众多、与当地抗日力量联系紧密,中共把开展海外华侨工作作为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1941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中央关于开展太平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华侨工作的指示,其中强调:“中国人民,中国侨胞及南洋各民族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太平洋各民族广泛的反法西斯民族统一战线。”3正是因为海外华侨在国内抗战、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

5、的作用,中共侨务工作的起步即以建立统一战线为主导。1939年1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周恩来的领导下,77 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依托由廖承志、潘汉年等领导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积极开展对华侨海外聚居地南洋(即东南亚地区)和美洲的统战工作。4为了便于开展对海外侨胞的统战工作,加强对归侨干部战士和群众的领导,1936年党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海外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对华侨的宣传工作,向华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动员华侨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秋,中央有关部门即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等学校挑选20多名华侨共产党员和青

6、年学生组成海外工作团,由朱德亲自担任工作团主任,成仿吾负责具体工作。1940年2月,党中央成立首个侨务工作机构中共中央华侨工作委员会。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党中央于12月9日组建“海外工作委员会”(简称“海委”),仍由朱德同志兼任主任,叶剑英及延安归侨多人任委员(周恩来同志兼任过副主任)。这是党在抗战时期领导侨务工作的最高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南洋局势和海外华侨的抗日武装问题,推动建立更广泛的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的统一战线。同时,为了加强与海外侨胞联系,组织华侨回国参战,参加边区建设,中国共产党还于1940年9月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以“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组织华侨归

7、国参战,参加辖区经济建设和举办各种事业”。这一时期,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海外华侨中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华侨群众抗日运动,接受华侨捐款捐物;组织、输送众多华侨青年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其中不少是八路军、新四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宋庆龄、何香凝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开展募捐活动等。在华南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都有海外华侨,仅东江纵队中就有华侨青年和港澳同胞1000人以上。5据估计,抗战时期南洋侨胞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捐款至少有国币1000万元。6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不仅广泛开展华侨群众工作,在对陈嘉庚、司徒美堂等华侨代表性人物的统战工作方面

8、也卓有成效,促成大量海外华侨转变政治立场,认同中国共产党。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包括海外侨胞的响应。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侨普遍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其形式主要是通电或发表宣言,否认国民党当局包办的“国民大会”,拥护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组织民主联合政府。1948年9月,为做好海外华侨工作,中共中央在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时,明确华侨工作是中央统战部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一时期党的侨务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海外侨胞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把侨务工作放到了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二是成立了侨务工作机构,包括海外工作委员

9、会、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等;三是培养、锻炼、储备了一批侨务工作干部;四是因时因地开展侨务工作,注重侨务工作策略;五是注重做好华侨代表性人物的工作,扩大了党在海外侨胞中的影响。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服务外交为主的侨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认识、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分析以及综合国内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对当时的世界冷战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侨务工作则在恢复国民经济、打开外交局面、支持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革命,以及维护海外华侨权益等综合因素中进行探索和

10、选择。(一)尽力维护海外华侨的权益由于旧中国积贫积弱,海外华侨权益被侵害成为常态,他们从切身感受出发,希望中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生存发展能够得到来自祖国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所当然把维护海外华侨权益作为重要责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将“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写入了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的当天,毛泽东为侨胞题词:78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侨胞们团结起来,拥护祖国的革命,改善自己的地位。”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权益”8。将华侨政策上升为法律,形成国家意志。但是,由于在当时冷战格局下,中共需要加强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华侨人数众多的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历史过程中,华侨经济,尤其是在商业经济方面,较之当地民族商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优势,一些所在国民众中形成了对华侨群体的偏见、误解甚至仇视。在反对殖民主义、推进民族解放运动的话语体系下,民族独立国家的执政者排斥和剥夺垄断经济与外商经济阵地,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具有道义上的天然合理性。因此,这些国家独立后在确立国家政策时,出现了针对华侨的限制措施或极端排华行为,对华侨权益造成损害。尽管我国认为这

12、是“由于当地统治阶级的软弱性,在经济上对帝国主义仍有相当大的依赖关系,不敢大力排斥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而“首先是夺取商业阵地,华侨商业经济也就遭受限制和排斥”,但也要看到,“随着侨居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华侨经济遭受限制排斥,乃必然的趋势”9。在如何处理华侨权益问题上,中国与这些国家难免产生分歧,在如何处理上也很棘手,认为“东南亚各民族主义国家对华侨经济所采取的各种限制、排斥政策,虽然对于华侨来说是不利的,但除那种由于帝国主义的挑拨所酿成的、非法迫害的以外,一般说来,我们是不宜于反对的”10。出于支持东南亚国家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加强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外交关系的考虑,我国对华侨经济倡导两个方面的办

13、法:一是鼓励东南亚华侨将商业资本转营工业或者与当地民族资本合作;二是要求华侨尽量适应当地政府的经济民族化政策。11同时,国内侨务工作围绕同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展开,主要是“对归国华侨和难侨给予适当的安置和指导,便利侨汇,举办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辅导归国华侨参加工农业生产,指导国内的华侨眷属在自愿原则下参加各种劳动生产,并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华侨的出入国条例,以便利华侨。同时,在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中,根据华侨及其国内眷属的实际情况考虑给予一定的照 顾”12。逐步形成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和“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方针,国内和国外侨务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得到解决。(

14、二)服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处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由于旧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1200多万海外华侨在理论上拥有中国国籍。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故意歪曲中国对东南亚华侨的政策,利用华侨问题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陆续制定了多项针对东南亚华侨的方针政策,不断制造华侨是“第五纵队”的舆论。13这引起了相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疑虑。因此,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始担心中国利用华侨对当地施加政治影响,甚至同当地共产党结合,搞“输出革命”,实现向东南亚扩张。因此,人数众多的华侨问题就必然与外交工作交织在一起,中国与东南亚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也必须把华侨问题作为国家关系层面的问题加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

15、国成立后,无论是从地缘关系,还是从自身的半殖民地历史经历出发,对有着同样遭遇的东南亚国家给予同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因此非常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面对支持这些国家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纲领目标与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不干涉内政原则之间的矛盾,中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了东南亚侨情现状、革命运动与侨务工作的关系等,及时调整侨务工作方向,制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海外侨民工作的指示,文件提出,侨民政策“必须明确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华侨工作有所区别”“海外侨民一切活动应严格的遵守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和我国人民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国侨民不应参加以直接推翻当地政府为目的的活动。在已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中

16、侨民的一切活动应严格遵从我国使领馆之指导”“侨民中的工作和侨民团体的工作,应当是公开的合法的,不做秘密活动,不组织秘密团体”“中国共产党决定不在海外华侨中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劝告中国其他民主党派同样的不要建立其海外支部”14。79 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此后,中国积极倡导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动发展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中国把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作为与东南亚各国国家关系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与印度尼西亚的多次沟通协商,双方于1955年4月22日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概括

17、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具有双重国籍的人只能选择一个国籍;第二,国籍选择要坚持自愿原则;第三,选择住在国国籍就是住在国公民,就要效忠所在国家;第四,选择中国国籍的就是华侨,要遵守侨居国法律,不能参加当地政治活动。15针对一些华侨对选择国籍问题的顾虑,中国政府提出了“三好”政策:华侨志愿加入侨居国国籍,很好;华侨志愿保留中国国籍,同样好;华侨愿意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也好。16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东南亚民族主义国家有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更加深信我国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诚意”17“将华侨工作纳入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轨道,基本上缓和我国和东南亚民族主义

18、国家在华侨问题上的矛盾”18,对中国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中国的海外侨务工作已经形成了以服务外交为导向的格局。(三)争取广大华侨的支持,打击和挤压中国国民党的海外支持力量国民党当局非常重视侨务工作。抗日战争中华侨以雄厚的财力支援国内抗战,更使蒋介石对华侨资源高度重视。在败退台湾之后,国民党台湾当局在东南亚地区不惜投入大量金钱,拉拢和控制东南亚华侨。在其资助下,东南亚各地纷纷成立“华侨救国联合会”等团体,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反共宣传及争夺侨社领导权的活动。针对上述活动,我们党积极提倡建立华侨爱国统一战线,要求注重策略和方法,“不能把祖国的一套机械地搬到国外去运用”19。1950年

19、9月,印尼爱国华侨准备在雅加达举行50万人大规模游行,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国民党台湾当局也组织大批华侨准备破坏,流血事件极有可能发生。何香凝、廖承志同志紧急做华侨的工作,要求说服爱国华侨尽可能多团结一些人,有事多商量解决,千万不要在华侨之间发生流血冲突。20在廖承志同志的建议下,中央批准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口号21,提倡对于一时“对新中国可能还有疑问”的华侨,“要热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如果还不了解,欢迎他们回祖国来观光,要以宽大的胸怀接待、欢迎他们”。同时,各地侨务机构邀请不少海外华侨观光团回国参观,亲身感受和了解祖国与家乡的变化,在争取海外侨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总体

20、来讲,这一时期对国外侨务工作的探索、实践和调整,奠定了我国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基础,形成了以服务外交为主导的侨务工作格局。这一时期形成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直至改革开放之初,依然由有关部门重申和坚持。1980年,外交部和国侨办提出:“建国初期,党中央明确指出:国外华侨工作必须服从我国外交路线和政策,划清华侨工作与当地革命的界限,撤销中国共产党在各国华侨中的党组织;我国不赞成双重国籍,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华侨国籍问题,鼓励华侨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居住国国籍,取得居住国国籍后,就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保留我国国籍的就是我国居住国外的侨民;要教育华侨遵守居住国法律,不参与居住国的政治活动,与当

21、地人民和睦相处,为发展居住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我国政府根据上述精神,不断向国外华侨宣传贯彻这一方针政策,并先后同一些国家协商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实践证明,上述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它得到许多国家的理解和广大华侨的拥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侨务工作这一方针、政策基础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结合起来后,即推进形成了改革开放时期新的侨务工作导向。三、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侨务工作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不久,就关注到侨务工作,他在1977年国庆期间强调:“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相信,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80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

22、务工作探析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22廖承志同志有着侨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的经历,对极“左”思潮对侨务工作的损害有着切身感受。在此期间,他连续在相关侨务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判侨务领域的极“左”思想,提出要全面落实党的侨务政策。针对海外绝大多数华侨已加入了住在国国籍,并逐步融入当地社会,海外侨社已逐渐演变为华人社会的现实情况,我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需要,有关部门提出侨务工作必须服从于我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不搞“双重国籍”的原则,要在观念上和实际工作中把华侨华人严格区别开来,对华人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友好、合作、交流。要求开展侨务工作必须

23、坚持“有利于海外侨胞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发展我国同海外侨胞住在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三有利”原则以及“区别国籍界限的原则、公开合法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原则、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23。针对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针,健全完善侨务工作的“五大原则”,使侨务工作适应了新时期国家外交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团结凝聚侨务领域各方面的力量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对侨务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发挥广大华侨华人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平反归侨侨眷中的冤假错案来温暖侨心。1979年4月中央工

24、作会议后,根据时任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习仲勋同志在会上的意见和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工作组赴广东、福建考察,逐步形成了调动爱国华侨、港澳同胞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设备,设立经济特区的决 策。241989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侨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侨务工作在为侨服务的同时,必须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热情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工作思路。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主要做归侨侨眷工作,向全面开展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转变;由主要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落实政策工作,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三大任务服务的工作转变。1992年,国务院侨办制定下发了关

25、于进一步加强侨务工作 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这是侨务部门第一个关于做好侨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专门性指导文件,要求积极拓宽同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大力加强同他们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侨务工作主要任务。251993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与国务院侨务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我们要在90年代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也是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26自恢复工作开始,各级侨务部门、侨联组织全面贯彻落实

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将工作的着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平反归侨、侨眷中的冤假错案,确立“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原则,推进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服务国内经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侨务工作的领域、渠道也在不断拓展。一是随着党和国家确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各级侨务部门逐步把引进海外人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二是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新生代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各级侨务工作机构加大做好华文教育工作的力度。三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联系紧密,

27、始终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的桥梁,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更加需要华侨华人发挥中外友好交往桥梁作用。四是进入21世纪,反“独”促统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局面,海外华侨华人出于民族大义,在世界各地成立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也必然成为侨务工作机构的联谊对象。2008年,胡锦涛同志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致公党、中国侨联界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提出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81 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起来,把他们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汇聚起全民族为实现中华民

28、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的桥梁作用。27这“三个最大限度”“四个作用”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侨务工作的内容和领域。四、新时代侨务工作面临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统一战线工作为导向的侨务工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服务外交为主导的侨务工作、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主导的侨务工作格局,虽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形势等紧密相关,但最终还是华侨华人地位、作用与中国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侨

29、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28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目标任务,不仅需要广大华侨华人继续在国内建设中作出独特贡献,而且需要更加充分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优势。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的趋势,美国除在军事领域加大对中国封锁、施压力度之外,在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对中国进行打压;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经济的恢复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面临又一次严峻的局面,这些都对侨务工作以及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怎样认识华侨华人在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中的优势与作用,中国侨务工作面临哪些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一)如何

30、完善侨务工作主导方向改革开放之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各级侨务机构在招商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9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侨务机构的工作也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改革的进程,各地吸引外资的渠道增多,与改革开放之初主要由侨务机构联系侨商不同,进入21世纪后各地党委、政府部门更多直接与侨商、外商联系沟通,高质量发展对外资投资的选择性增强,侨资的优势也不再突出。加之各地一般只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虑如何用好海外侨胞这个资源,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很少考虑如何发挥华侨华人在对外友好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非经济因素。当经济发展、投资驱动对侨资的需求减弱,而华商又可以与掌握更多行政资源的党政部

31、门直接联系时,一些地区侨务部门、侨联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就被边缘化,致使很多省区市的侨务部门被撤并到外侨办。总体来看,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水平之后,地方政府在工作布局、职能调整、机构设置等方面选择的 结果。30在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改革过程中,国侨办并入统战部,各地机构改革基本参照这个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侨办的工作(各级侨办在改革开放中的贡献不是任何机构、任何人可以抹杀的),而是党和国家侨务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选择,是要在更高层次、更广平台做好新时代的侨务工作,切实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在目前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和华侨华人的优

32、势,科学规划“大侨务”工作格局,十分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华侨华人遍及世界各地,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侨务工作有着重要论述,“明确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侨务工作重点”3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有了极大提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将实现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世界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变化对侨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侨务工作如何定位、职能如何调整、机构如何改革和设置,需要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

33、好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来考量,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新时代侨务工作顶层设计、工作重点、工作布局、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渠道等方面的研究,以大外交、大侨务的思路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以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公共外交、民间渠道的作用。比如,随着时代发展,侨务工作的基础、面临的形势有哪些变82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化?侨务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方向、方式方法要做哪些调整?侨务工作如何在原来主要注重招商引资,发挥海外侨胞在资金、管理、技术上的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在融通中外、构建中外友好桥梁方面的优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应该树立怎样的侨务工

34、作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侨务工作中去,把握怎样的政策界限、工作原则、工作方式与工作渠道?立足6000万华侨华人已经有90%是华人的实际,如何确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外交基本原则、符合住在国法规并为住在国所接受、有利于华人长远生存发展的联谊联系的工作目标与途径?侨务工作机构如何在现有统战格局基础上适应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在政策层面如何调动好、引导好、凝聚好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中国、住在国、华侨华人“三赢”的局面?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推出研究成果。(二)如何在国际移民格局中防范华侨华人生存发展风险从目前来看,尽管华侨华人融入当地

35、社会,还面临文化交流交融、宗教、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隔阂与矛盾,在西方国家甚至存在一定种族意识障碍,如“玻璃天花板”等现象,但总体来讲,华侨在有些住在国整体性被排斥、歧视等现象不复存在,华侨华人比较平稳地融入当地社会。即使欧洲民粹主义者不断制造针对移民的暴力事件,在当前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是否还会发生大规模的排华,值得思考。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触及国家之间的利益调整,从而也引发了逆全球化思潮出现,有些国家甚至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政策措施。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中民粹主义思潮抬头,政府和民间均出现了采取强硬措施和极端行为阻止国际移民流动的现象,欧洲难民危机使

36、移民与当地居民在文化、宗教、社会安全、自身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不断加剧,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针对亚裔的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我国部分海外企业、侨胞在当地投资过程中也存在破坏当地生态与环境,攫取短期利益,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问题,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甚至引发当地民众的排华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国际移民、领事保护等相关国际通行规则、法律及各国相关法规的研究,加强如何在共赢理念的前提下,切实保护海外侨胞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三)如何注重海外侨务工作方式方法海外侨务工作的政策性、复杂性很强,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公开合法、把握分寸、倡导共赢的原则,不授人以柄、不强人所难。但是,国

37、内有些地区和部门及媒体,不注重华侨华人的区别、不注重内外的区别,高调片面宣传华侨华人的贡献,甚至把华人基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交流、正常中外经贸往来的投资、寻根问祖的联谊等都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引起华侨华人住在国媒体和民众的误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的提高,西方敌对势力和一些当地媒体习惯于以一成不变的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所有的对外方针政策,揣测中国侨务工作,在抹黑、诋毁中国海外统战工作与侨务工作方面推波助澜、兴风作浪。32这些又与国外普通民众对我国相关工作不了解、不理解相交织,与历史上误解中国输出革命的恐惧心理尚未消除相交织,与当地民粹主义情绪抬头相交织,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重大风险。这就需要

38、我们加强对侨胞住在国社会环境、人文历史、民众心态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刻把握海外侨胞生存与发展,以及我们开展海外侨务工作的风险点,加强前瞻性、苗头性、警示性研究,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遵循国际移民管理惯例和相关国家法律。注释 参见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对外籍华人工作方针政策的请示报告(1980年11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侨务政策汇编,1981年,第17页。参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法规文件汇编(19951999),1999年,第82页。参考文献1 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83 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胞书M/中央档案馆.中

39、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2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8-59.3 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587.4 王福琨,邓群.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84-300.5 王福琨,邓群.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94.6 王福琨,邓群.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统一战线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300.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

40、七六: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8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政治卷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0.9 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8.10 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8.11 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8-320.12 何香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41、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发言M/尚明轩,余炎光.双清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07-708.13 张焕萍.再论冷战初期美国对东南亚华人的宣传战(19491964)J.南洋问题研究,2016(1):74-85.14 中共中央关于海外侨民工作的指示M/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九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429-430.15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13-317.16 方方.关于华侨工作方针政策问题M/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省档案馆.方方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42、社,1990:520.17 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3.18 廖承志.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12.19 廖承志.促进华侨的爱国大团结M/廖承志文集、传记编辑办公室.廖承志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8.20 王俊彦.廖承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8.21 王俊彦.廖承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2.22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侨 务M.北京:中

43、央文献出版社,2000:6.23 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侨务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28.24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历史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经济卷五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005.25 正言.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这是侨务工作40年的奋进足迹!EB/OL.(2018-12-29).http:/ 江泽民.侨务工作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M/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454.27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参加审议和讨论N.人民日

44、报,2008-03-08(1).2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29 张秀明.改革开放以来侨务政策的演变及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3):1-10.30 张春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移民、华侨华人的几点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1):5-7.31 中共中国侨联党组.新时代侨联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8(16):19-21.32 陈奕平,关亦佳,尹昭伊.新“中国威胁论

45、”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1):78-85.84张春旺: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历程与新时代侨务工作探析A Review of the CPCs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 and Probe into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 in the New EraZHANG ChunwangAbstract:The objectives,missions,and orientations of the CPCs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 are established in

46、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central mission,change in the world pattern,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itioning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with foreign nationalities in different phases.The CPCs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 has gone through the united-front-oriented phase before the founding

47、 of New China,the diplomacy-serving-oriented phase in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s,and the phase centered on and orient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 in the new era is faced with many significant issues.It is necessar

48、y to improve the orient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properly handle the survival risks among 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with foreign nationalities,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working methods overseas.Key words: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with foreign nationalities;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work;overseas Chinese affair;dual nationalit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