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716185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前八章加上中编综述共计十部分)上编综述(20)1.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i hu)2.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

2、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近代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因此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但是,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还有一定的主权,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中国的商品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发展,但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占据着显著优势。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3)近代中国的基本

3、特征: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

4、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来分裂中国,使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在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4. 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政治方面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鸦片战争

5、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经济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在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阶级方面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破产或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早期的中国工人阶级由此产生,中国资产阶级也开始登上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从“天朝上国”中惊醒,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促进了教育、军事的近代化。第一章(20)1. 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

6、关税,由双方商定等。2. 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3. 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

7、造成什么影响?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虽然客观上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章(18)1. 对中国国

8、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都包括哪些阶级和阶层?农民阶级(洪仁玕)、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2. 什么是“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具体含义为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3.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宣传维新主张,采取了哪些措施和行动?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他在1895年曾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

9、的天演论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4.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失败原因、教训?(1)历史作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控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和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

10、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一部分人开始模仿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1) 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

11、皮。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官场恶习。(3)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不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谋求通过局部的改革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5. 如何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1)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

12、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宜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亦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维

13、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2) 失败原因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帝实现改良目标。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维新变法,结果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

14、支持。另外,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只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注定了失败的结局。(3)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成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成六君子”的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第三章

15、(20)1.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革命纲要是什么?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1) 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参议员由各省选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有权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2)历史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

16、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革命性、民主性。3. 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1)革命的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2)革命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

17、国的唯一出路。(3)革命的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治疗社会的良药。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18、。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4.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19、,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

20、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6.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其教训?(1)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的勾结(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观原

21、因),他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缺乏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2) 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如此,辛亥革命没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辛亥革命的失败,启示了以后的中国革命: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3)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4)必须

22、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编综述(15)1.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和壮大(苏联)。在世界广大地区(亚非拉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2. 不同的政治力量各自提出了什

23、么样的建国方案?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之外,另找一条道路,即资产阶级共和国。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中国人民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然后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要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

24、而且进一步加深。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使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了中国的民族经济。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躪,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25、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放出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自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是这种封建经济,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与国家政权结合、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官僚

26、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中国的官僚资本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中国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军事独裁统治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必须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4. 如何

27、理解并看待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1)三种建国方案: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是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以民主党派中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28、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2)两个中国之命运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5.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会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2)地主

29、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3)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主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第四章(20)1. 简述五四运动的特点。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

30、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2. 简述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人物类型及其代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为李大钊、陈独秀。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3. 简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工作。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创办刊物、翻译出版著作和组织学习;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展开论战。共有三次,分别是李大钊与胡适的

31、问题与主义之争、李达与张东荪、梁启超的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应当前中国的论战、同黄凌霜、区声白的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主要包括创办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创办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和成立工会组织。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首先制定中国共产党宣言,其次对建党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各地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4. 简述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确定了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

32、、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5. 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当前阶段的纲领。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6.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1)新文化运动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2)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这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

33、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人学习西方一直在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这就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再加上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更是产生了避害意识,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方案。(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希望。中国人民政党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中奋斗,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文明危机发生碰撞的时候,十月革命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左右碰壁的知识分了忽然发现,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第三种文明就是马克

34、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经过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仅从理论上知道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历史地位,而且亲眼看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他们开始在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这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并同工人阶级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7. 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1)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早期的马克思

35、主义思想运动。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开始就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进行新文化运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2)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

36、产党的早期组织进行了各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活动。马克思主义者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了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党的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人阶级革命政党。8. 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历史意义: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

37、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革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2)失败原因: 客观方面:反革命力量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主观方面: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

38、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 共产国际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3)教训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最后的成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五章(15)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39、夺取政权的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2.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设的?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湘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也都得到了发展。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

40、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苏维埃政府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苏维埃政府认真加强廉洁从政的教育,坚决开展反对贪污腐化等的斗争。3.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原因:同第5题(1)(2)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

41、用和发展,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中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坚持按照这条革命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和革命战争,开展各种革命运动,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到1949年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 怎样认识长征的意义?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1)长征的意义: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这支队伍作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

42、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在长征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使自已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坚持下来并推向前进。红军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2)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原因: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

43、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多困难,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发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我们克服这些困难,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终让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达到新的高度。5. 从中国国情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

44、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示。(1) 必要性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45、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2) 可能性: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3) 启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

46、社会主义道路第六章1. “一二九”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意义如何?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召开市民大会,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1) 原因: 蒋介石逼迫张、杨二人剿共致使二人与蒋矛盾激化。张学良、杨虎城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张学良、杨虎城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促使(2) 意义: 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和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3. 简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情况。(1) 三三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