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_陈佳旭.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29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_陈佳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_陈佳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_陈佳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7 卷 第 1 期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Vol.37 No.1 2023 年 02 月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eb.2023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 陈佳旭1,陈 敏1,张 军1,程志军2(1.南通大学 交通与土木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E-mail:;2.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100)摘 要:基于特质-因素理论,梳理关于影响从业者意愿的关键要素,提出影响新生代进入建筑业因素的假设。以 187 份样本数据为基础,从 3 个维度 11 个主要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假设均通过验证

2、,个人、职业、社会 3 个层面的因素对新生代从业意愿均有影响,其中社会因素中的农民工形象、就业政策和职业认可度是影响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最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院校、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加强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正面宣传、建立三方互通机制等提高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的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新生代;建筑业;择业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23)01-053-05 DOI:10.13991/ki.jem.2023.01.010 Research on the Willing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t

3、o Ent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EN Jiaxu1,CHEN Min1,ZHANG Jun1,CHENG Zhijun2(1.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China,E-mail:;2.Longxin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Nantong 2261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it-factor,this research analy

4、zes the key factors of the career preference,and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affects the new generation to ent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Based on 187 samples,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from 3 dimensions and 11 factors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

5、rs of individual,occupation and society all have impacts on the new generations career preference.Among them,the image of migrant workers,employment policy and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Based on the analysis,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willingness o

6、f the new generation to ent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lleges,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ositive public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establishing a tripartite exchange mechanism.Keywords:new generation;construction industry;career

7、preferenc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21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为 293079 亿元,增加值达 80138 亿元,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7%,累计 5437 万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他们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贡献巨大。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后,门槛较低的工作不能使新生代得到个人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他们更偏向“去体力化”职业即向技术型劳动力转变。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截止 2021年,建筑业初中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 74.1%,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从业人员占比仅为 11%;建筑业 4

8、0 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 57.2%,且从业人员平均年龄 42 岁,数据表明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学历较低,高素质劳动力偏少,年龄结构老化,建筑业对于新生代的吸引力不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短工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高流动性使得企业不愿意在技能培训等方面投入资金,收稿日期:2022-09-21 基金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9-K-014);中国建设劳动学会科技计划项目(CCLI2021R0013)054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第 37 卷 他们更愿意招聘有一定经验和技能的熟练工,由此形成了劳动力短缺的恶性循环。目前学者对于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9、社会认可度和身份认同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进入建筑业有很大的影响13,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趋势也从生存性择业转向发展型择业4,5。学者们主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然而建筑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业人员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目前鲜有对于新生代选择进入建筑业意愿的专题研究,相关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以新生代为调查研究对象,基于特质-因素理论构建量表,通过实证分析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理论基础 特质-因素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他在选择一个职业中明确提出择业者要认清所要从事行业当前的现况与发展前景及自身从事该职业的优势,对职业进

10、行完整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职业。简而言之,个人特性要与职业要求相匹配,主要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衡量职业是否合适。特质-因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均有稳定的特质,而职业也有一组稳定的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个人特性与职业之间的协调与匹配。个人特性与工作因素之间配合得愈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对自我爱好的认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对工作环境及其性质的了解。该理论主要用于评价新生代择业过程中个人因素与职业因素对择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进行职业选择时,行业的社会形象、行业影响力6等社会因素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在特质-因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建筑

11、业近年来行业影响力下降、行业形象长期不佳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社会因素。理论模型如图 1 所示。个人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择业意愿 图 1 特质-因素理论模型 1.2 研究假设 1.2.1 个人因素(H1)在特质-因素中,“特质”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性格、爱好、个人习惯、价值观和人格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来加以评量。因此,针对建筑业的特点,可以将个人因素理解为年龄、性别、学历、兴趣等。在择业因素中,学者们将兴趣细分为专业兴趣,以专业兴趣为基础的择业行为可以提升个人就业幸福感,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7。最能体现个体间差异的是个人能力,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是指通

12、过改变自身行为或思想以满足外界需求的能力,新生代的适应能力体现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及自身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适应过程,是综合素质的体现8。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是工作能力的最好体现,新生代的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因此新生代的职业技能现状对其职业选择有显著影响9。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1a:专业兴趣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H1b:对建筑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H1c:自身工作能力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1.2.2 职业因素(H2)在特质-因素中,“因素”是指在工作上要取得成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或资格,可以通过对工作的分析所了解。因此,针对建筑业而言,建筑业属

13、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于其他行业,高流动性、高强度、高危险性是建筑业主要的标签,从而产生如晋升困难、工作环境艰苦等诸多问题10,11。尽管建筑业的薪资水平相比于其他行业较高,但是新生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生活环境较父辈优越,生存压力下降,在求职中,他们更注重工作的安全性、舒适度、自由度,也更关注个人的权益保障和发展12。目前建筑业被普遍认为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建筑行业事故死亡人数长期排在所有工业生产领域的前三位;相比于其他行业,建筑业的晋升机制尚不完善,升职加薪概念比较含糊13,14;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特别是建筑工人普遍没有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15,16。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2

14、a:建筑业工作环境对新生代的选择有负向影响;H2b: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新生代的选择有负向影响;H2c:建筑业的晋升机制对新生代选择有负向影响;H2d:建筑业社会保障现状对新生代的选择有 第 1 期 陈佳旭,等: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 055 负向影响。1.2.3 社会因素(H3)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承接的国外基建项目不断增多,我国建筑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十几年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政策文件,同时建筑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建筑工人也逐渐成为“高薪”职业17,18,社会对于农民工的看

15、法正在逐步改善19。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3a:建筑业职业认可度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H3b:社会对农民工的看法改善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H3c:国家提供针对建筑业的就业政策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H3d:我国建筑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对新生代的选择有正向影响。2 实证模型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在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前文对个人、职业、社会 3 个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问卷。为了保证问卷质量,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研,为了让参与调研的新生代更容易理解问题并获取更准确的数据,采用 7 级选项打分制,影响很大为“7”分,依此递减,没有影响为“1”分。最初的问卷由 15

16、 个问题组成,大约完成需要 6 分钟,这通常是参与调研人员能够接受的时间范围,预调研收集到 50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 48 份。为了检验问卷结构是否符合要求,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进一步修改问卷的内容表达,最终确定了 11个变量作为正式问卷,如表 1 所示。表 1 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变量说明 变量 变量说明 个人 因素 专业兴趣(X1)对土建类专业有兴趣 适应能力(X2)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工作能力(X3)具备应对建筑业复杂工作内容的能力 职业 因素 工作环境(X4)建筑业工作环境比较艰苦 安全保障(X5)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 晋升保障(X6)建筑业晋升机制不完善 社

17、会保障(X7)建筑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社会 因素 职业认可度(X8)社会对建筑业认可度的提升 农民工形象(X9)社会对建筑业农民工印象的改善 就业政策(X10)政府出台建筑业相关的就业政策 世界影响力(X11)我国建筑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为了涉及更多的新生代人群,采用多点式问卷采集,问卷主要以网络形式发放,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苏北地区,包括南通、泰州、盐城等地。共发放 2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8 份。进一步进行人工识别,经整理后最终获得有效样本 187份,问卷有效率为 89.90%。2.2 数据检验 在对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量表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 SPSS24

18、.0 进行数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整体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 0.872 大于 0.8,三组潜变量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 0.69,说明指标信度可以接受。整体 KMO值为 0.859,三组潜变量的 KMO 值均大于 0.6,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指标可做因子分析。表 2 数据信度、效度评价表 信度检验(CronbachAlpha 系数)效度检验(KMO 系数)个人因素 0.695 0.872 0.669 0.859 职业因素 0.833 0.802 社会因素 0.828 0.757 未旋转的因子载荷不能说明各个因子代表的真正意义

19、,因此采用 Kaiser 标准化正交旋转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如表 3 所示,其中空白处表示因子载荷小于 0.5。结果表明,题项较差的负载程度较低,题项归类符合理论预期,量表整体效度较好。表 3 旋转成分矩阵 变量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个人因素 专业兴趣(X1)0.761 适应能力(X2)0.788 工作能力(X3)0.725 职业因素 工作环境(X4)0.676 安全保障(X5)0.866 晋升保障(X6)0.758 社会保障(X7)0.699 社会因素 职业认可度(X8)0.583 农民工形象(X9)0.825 就业政策(X10)0.849 世界影响力(X11)0.656 2.3

20、模型假设检验 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只能通过观测变量间接地反应,因此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利用 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以验证假设与数据的一致性。SEM 模型运行结果如图 2 所示。模型的整体适配度包括绝对适配度指标、增值适配度指标和简约适配度指标。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在绝对适配度指标中,CMIN/df=1.9120.9,AGIF=0.8680.8,RMSEA=0.070,其中RMSEA 是最重要的拟合适配度的评价指标,介于 056 工 程 管 理 学 报 第 37 卷 个人因素职业因素X1X2X3X4X5X6X7社会因素X8X9X10X11.67.62.69.65.76.82

21、.76.74.81.78.71意愿.25-.36.43e2e3e1e4e5e6e7e8e9e10e11Y1Y2.90.73e12e13.27.45.38.47.42.58.68.58.55.65.61.51.54.82.17e14.51.75.54 图 2 SEM 模型运行结果 0.05 和 0.08 之间,说明拟合适配度良好;在增值适配度指标中,CIF=0.9450.9,NFI=0.8940.8,TLI=0.9270.9,IFI=0.9470.9,满足要求;在简约适配度指标中,PGFI=0.5840.5,PNFI=0.6650.5,满足要求。因此,整体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其中,个人因素的标准

22、化回归系数为 0.251,t=2.022,p0.05,假设 H1 得到验证。职业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426,t=2.674,p0.05,假设 H2 得到验证。社会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62,t=-2.341,p0.05,假设 H3 得到验证。3 结果分析 3.1 潜变量与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之间的关系(1)个人因素路径系数为 0.25,表明个人因素对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的影响呈正向作用,但是影响程度不高。尽管新生代在大众印象中的主流特点就是个性鲜明,但是这些鲜明的特点在选择是否进入建筑业时体现不明显。主要是建筑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个人能力、个性特点的差别在建筑业中体现的不是很明

23、显。(2)职业因素是新生代对于建筑业的直观感受,是与新生代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职业因素路径系数为-0.36,表明职业因素对于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的影响呈负向作用。主要是因为建筑业目前诸多的标签对于新生代是否进入建筑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建筑业提供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条件普遍不如其他行业。行业间对比越明显,新生代选择进入建筑业的意愿就越差。建筑业的职业保障和工作环境还有待完善。(3)社会因素路径系数为 0.43,位于 3 个因素中的第一位,表明社会因素是影响新生代进入建筑业影响最大的因素,且呈正向影响。尽管农民工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的社会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形象

24、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国家也针对建筑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很大程度上改观了社会对于建筑业原有不好的印象。同时,从模型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建筑业印象越好,国家对于建筑业越支持,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越高。3.2 观测变量与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之间的关系(1)个人工作能力、专业兴趣、适应能力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69,0.67 和 0.62。说明相比于专业兴趣和适应能力而言,自身的工作能力才是新生代考虑是否进入建筑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表明新生代具有较强的自知自评能力,包括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等都有明确的认知,选择切合自己的比选择自己喜欢的更重要。因此,应加强政校企合作,强化职业

25、能力培训。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政策支持、经费补贴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大型建筑企业、行业职业院校、社会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建筑行业培训供给,为新生代进入建筑行业及后续职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2)职业因素中 4 个观测变量对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为晋升保障(0.82),社会保障(0.76),安全保障(0.76),工作环境(0.65)。由此可见,晋升保障对于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大部分新生代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建筑业本身的晋升机制也不完善,存在选拔机制固化的现象,因此晋升保障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新生代不愿意进入建筑业。社会保障和安全保障的影响程度相

26、同,均为 0.76。建筑业是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纳率最低的行业,企业一般只为自有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缴纳职工保险,大部分一线建筑工人都是自行购买农村合作养老和医疗保险。据统计,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各行业中排名前三。由此可见建筑业的施工环境安全程度不容乐观,社会保障问题还有待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必须注重晋升机制,预留职位的上升空间,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工资分配向技术岗位倾斜,同时吸引没有工作技能的新生代主动参加培训,提升其职业竞争力;合理安排行业人员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提升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意外伤害的

27、预防和处理机制,按照劳动法规定落实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的缴纳。第 1 期 陈佳旭,等: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研究 057 (3)社会因素的观测变量有 4 项,职业认可度(0.74),世界影响力(0.71),农民工形象得到改善(0.81),就业政策(0.78)。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是农民工形象得到改善和就业政策。农民工形象得到改善的路径系数最高,表明新生代对于社会给与农民工的形象评价直接影响其对于进入建筑业的意愿,即新生代对建筑业农民工印象越好,其进入建筑业的意向越强烈。一直以来,农民工是建筑业的产业标签之一,农民工也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新生代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攀比心理,因此,

28、从业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从业的意愿。改善社会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形象对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此外,相关就业政策也是影响新生代进入建筑业意愿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需要对新生代进行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建筑行业的正面宣传。宣传建筑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正面形象,提高新生代对建筑行业及其岗位的正确认知,改变新生代对建筑行业脏乱差的传统刻板标签,引导更多的高素质新生代进入建筑行业。同时完善建筑业用工机制,加大稳岗补贴力度,放宽建筑业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等,以激励更多的新生代进入建筑业。4 结语 本文以特质-因素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个人-职业-社会三维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择

29、业意愿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了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 11 种影响因素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一是个人因素、职业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影响最大;二是个人因素中新生代更看重自身的工作能力是否能胜任建筑业相关工作;三是职业因素中新生代更注重于未来在建筑业中是否能得到晋升;四是社会因素中新生代更在意社会对农民工形象的看法,农民工形象的提升会提高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意愿。未来研究还可以从离职影响因素、行业选择影响因素等视角,进一步探索新生代进入建筑业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1 张淑华,李海莹,刘 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1)

30、:21-27 2 林晓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一个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学术论坛,2016,39(11):99-104 3 赵迎军从身份漂移到市民定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8(4):93-102 4 李 萍“发展型”择业观、工作转换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去体力化”J青年研究,2017(2):19-28 5 杨秀丽返乡农民工转职就业力的改进 Career EDGE 模型构建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J 经济问题,2020(3):92-99 6 张 德,朱杰远企业形象和薪酬水平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力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70-73 7 冯沁雪,曹宇莲,岳昌君专业兴

31、趣会影响就业质量吗?基于 20092019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21,37(4):56-64 8 张 静,王金云“交互决定论”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7-130 9 罗恩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一个分析的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0(3):50-54 10 徐芳玲,王 静,李怀坤,倪国栋新生代建筑工人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J 工程经济,2020,30(10):72-77 11 蒋卫平,陈芯仪,倪炯彬新生代建筑农民工工作意愿激励问题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3):7-11 12 陈 敏,徐

32、鹏飞,张 钱,等包工组织正规化影响因素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37(6):31-37 13 田立博,赵宝柱,付晓娜从就业状况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J成人教育,2016,36(1):36-39 14 黄建荣,李国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自我干预策略:困境与能力培育J学术论坛,2017,40(5):84-89 15 张太宇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辽宁大学,2014 16 许丽英,王跃华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探析J行政论坛,2014,21(2):74-77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 伟,Mulyani Indrawati Sri,等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管理世界,2014(4):5-41 18 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等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 2020 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J 中国农村经济,2019(1):2-16 19 王道勇 社会称谓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形象变迁J 中州学刊,2016(1):74-79 作者简介:陈佳旭(199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提升;陈 敏(1979-),通讯作者,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产业发展;张 军(1973-),男,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工业化;程志军(1973-),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建筑产业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