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输管道安装监控措施1 总则1.0.1为了提高长输管道线路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特制定本工艺。1.0.2本工艺适用于公司所承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输油、输气及其它介质的长输管道线路工程的施工。不适用于长输管道场站内部的工艺管道、油气田集输管道、城市燃气管网等的施工。1.0.3本工艺是长输管道施工的通用施工工艺和要求,当承担具体的长输管道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工艺文件。1.0.4长输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除符合本工艺的规定外,还应该执行国家、行业及企业的相关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1.0.5长输管道进行施工前,应按照公司压力
2、管道安装质量手册的要求,建立工程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符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检验计划,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1.0.6在施工中必须按照公司HSE管理体系及国家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执行HSE管理的有关规定。1.0.7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本工艺当与设计不符时,应以设计为准。1.0.8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主要工序为:施工准备,线路交接桩,测量放线,施工作业带清理和修筑施工便道,管沟开挖,材料、设备的检验和存放,防腐管运输机保管,布管,坡口加工和管口组对,管道焊接和检验,管道现场防腐补口,管道下沟和回填,管道穿跨越工程,管道的清管、测
3、径、试压、干燥,管道连头、线路截断阀室安装,阴极保护工程及管道线路附属线路附属工程等。1.0.9长输管道线路工程的施工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特征,分为沟下组焊法和沟上组焊法。沟下组焊法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丘陵、黄土塬地形及石方管沟;沟上组焊法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平原、风沙草滩、浅丘地形、沙漠戈壁等地区。在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形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1.0.10沟下组焊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10。1.0.11 沟上组焊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0.11。补口材料验收修图1.0.10 沟下组焊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线路交接桩测量放线管沟检验管沟开挖及细土垫层作业带清理、修筑施工
4、便道管道组对焊接防腐层检漏、管道下沟防腐管验收管道运布管焊接工艺规程焊材验收不合格焊道返修焊道无损检测补伤电火花检漏管道补口补伤管沟回填管段连头管道分段清管、测径、试压地貌恢复和三桩埋设不合格防腐管验收管道运布管施工准备线路交接桩测量放线作业带清理、修筑施工便道管道组对焊接管口清理、坡口加工焊材验收不合格焊道返修焊道无损检测管沟检验管沟开挖及细土垫层补口材料验收修管道补口补伤图1.0.11 沟上组焊法施工工艺流程图管沟回填管段连头管道分段清管、测径、试压地貌恢复和三桩埋设补伤2 施工准备2.1一般规定2.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见图2.1.1。2.1.2施工准备工作程序2.1.2.1建立健全工
5、程项目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分工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2.1.2.2进行现场勘探,了解施工区段的环境条件、自购材料供应渠道、社会依托条件。熟悉沿线施工难点的分部和当地民俗民情、当地经济政策和法规。2.1.2.3根据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交底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1.2.4根据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内容和步骤开展各项准备工作。2.2施工图纸审核2.2.1 工程开工前,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和有关人员熟悉、掌握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对设计图纸文件进行认真审核,并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与设计文
6、件会审。2.2.2施工图纸审核的内容要求2.2.2.1施工图纸是否齐全、清晰,技术说明是否正确,相互之间是否一致。2.2.2.2各专业图纸对管道安装的主要尺寸、位置、标高等有无差错,有无漏项,走向及接口位置是否明确、详细。2.2.2.3管道安装的主要尺寸、位置、标高等有无差错,有无漏项,说明是否清楚。2.2.2.4预埋件或预留洞位置、尺寸、标高是否一致,有无漏项,说明是否清楚。2.2.2.5管件实际安装尺寸与设计安装尺寸是否一致。2.2.2.6设计方提出的工程材料及消耗材料的用量是否满足工程需要。2.2.2.7设计方推荐的有关施工方法对安全施工有无影响,现有施工工艺能否达到实际要求的质量标准。
7、2.2.2.8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意见。2.2.3参加设计交底将在施工图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交,上报建设单位的有关部门,然后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有设计代表参加的实际技术交底会,要求设计人员就提出的问题逐一设计文件、图纸收集、工程招标文件收集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表述合同内容,组织内部审核施工现场调研勘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程序进行审批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进行工程技术交底进行解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索要会议纪要文件。施工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人员及设备现场准备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及资料的准备甲供材料、设备落实、仓储准备自购材料计划编制与审批
8、特殊管件的购置或加工自行生产、加工所需材料、设备的落实、计划与申报物资管理人员培训、内业准备 编制物资供应,物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各工种人员的培训、岗位练兵和考试取证施工设备的检修养护、改装机特殊要求设备的购置或研制工器具制作和制造施工任务分级主要人员、设备的调配编制调迁极化并组织实施申办当地施工许可证,征地许可证申办水、电、路、讯使用许可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签订有关协议合同施工营地建设,施工暂设修建现场平面布置及标识、标志牌的制作现场“四通一平”工作安排实施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及环保措施关联单位和个人的联系及食物处理项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HS
9、E方针、目标质量手册、HSE管理手册、QHSE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程序文件、HSE管理程序文件关键特殊工序质量审核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质检、特殊工种资格证施工标准集验收规范项目各项管理制度项目质量责任制工程创优计划、质量检验计划图2.1.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2.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工程施工前,工程项目部依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的施工方案。2.3.1编制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可参照表2.3.1的规定,实际编写时应符合公司、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2.3.2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2)认真贯
10、彻 执行施工标准和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现行有关法规,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3)拟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措施。(4)积极采用现在科学技术,贯彻工厂预制和现场预制相结合的方针,扩大预制范围,实现机械化、工厂化施工,提高效率。(5)落实风、雨天和冬季施工技术措施,确保连续均衡施工。(6)尽量利用施工区域可利用的设施,减少暂设工程和临时设施,节约施工用地,尽可能不占和少占农田。2.3.3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对工程的各项要求和规定。(2)投标文件的承诺,施工合同的规定。(3)设计图纸、文件。(4)施工现场探勘相关资料。(5)定额文件。(6)国家和地方现行得的法令及安全、消防
11、、环保、文物等规定。(7)施工标准和验收规范。(8)公司质量体系及HSE管理体系。2.3.4审批程序工程项目部技术部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的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项目经理进行审定; 经项目经理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进行审批,经审批后,方可实施。2.4工程技术交底2.4.1工程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技术交底、图纸审核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的内容,组织想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明确施工内容,知晓施工方法,明确技术质量及HSE要求。2.4.2工
12、程技术交底的程序及内容应符合公司压力管道安装程序文件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施工任务(包括工程内容、工作量、工程特点及难点、工期要求及协作关系); 设计意图; 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 HSE管理要求; 施工作业指导书; 工程材料的质量要求; 施工记录和竣工资料的填写要点和规定; 工程施工内容管理规定和办法。2.4.3施工班组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交底的内容,结合具体承担的施工任务组织学习,明确各相关工序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明确岗位责任制和相互配合和要求。2.4.4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人负责记录,汇总后由技术人员填写技术交底记录,汇入技术资料存档。2.5开工申请
13、2.5.1工程开工具备的条件 施工组织机构已组建,各岗位人员已进驻施工现场,并已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考核和安全教育; 施工图纸资料已满足需要 且已通过会审,对会审中的问题已澄清并妥善解决; “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技术交底已进行;现场准备工作达到开工条件,施工许可证已申办完毕;所需工程材料已按计划落实,并已到达现场,能保证相应工序开工的需要;施工机械设施已运抵施工现场;工程项目QHSE体系已建立并通过建设单位和监理的审计认可。2.5.2开工报告上述条件满足以后,向监理或建设单位提出“开工申请报告”并填写“开工报告”,建设单位和监理批准后即可开工。3 材料、管件、设备的验收及
14、管理3.1一般规定3.1.1工程所用材料、管件、设备等的型号、规格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所用的材料、管件、设备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及使用说明书。3.1.2工程项目部自购材料应按合同的规定进行采购,并对所购材料的质量负责。3.1.3工程项目部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管件、设备等依据合同的规定进行验收、搬运和保管。发现所到材料与设计或货单不符,应书面向建设单位采办部门或监理反映,由建设单位采办部门或监理进行处理。在未收到处理意见时,不得动用。3.1.4对验收合格已入库的材料,由于保管、搬运等原因造成质量问题,由工程项目部负责,未经入库验收或验
15、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3.1.5材料的验收以材料管理人员为主,同时工程项目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参加,会同监理人员以及建设单位采办人员共同进行验收并填写材料验收记录。3.1.6材料需要复验时,应征得建设单位的同意,材料的复验应委托有相关资质并经业主或监理同意的单位进行。3.1.7检查验收所需的各种检测计量器具应经过计量检定部门的校准或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3.2防腐管3.2.1防腐管验收的内容 钢管、防腐管出厂检验合格证齐全、清晰,并可追溯到实物; 管道的内、外涂层无损伤; 防腐管端部按照设计要求未防腐; 防腐管未防腐的内外表面无裂纹、结疤、折叠、损伤和划痕。管子两端预开坡口,管段有齐全的
16、管口保护圈; 防腐管(包括钢管、防腐管)标识完整、清晰、可辨认; 防腐管运输数量、规格、等级与随车货单和出厂检验合格证相符。3.2.2验收合格的防腐管拉运至堆管场或指定位置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堆放。3.3焊接材料和防腐材料3.3.1焊接材料3.3.1.1焊接材料到货后,应仔细检查随货物一起的质量保证资料,包括: 每批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合格证; 每批焊接材料的出场检验报告; 焊接材料运输、保管及使用说明书; 进口焊接材料的商检证明。3.3.1.2焊接材料的验收应按照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验收。3.3.1.3焊接材料的外观检查应满足如下要求: 焊条偏心度不允许超过规定的要求,药皮应均
17、匀紧密的包覆在焊芯周围。焊条药皮不应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凸节等缺陷; 焊丝包装应密封完好。焊丝盘绕均匀,无乱扎现象。表面光滑、洁净,无锈蚀、油污及其它污物。药芯焊丝不得有开裂、凸节、空洞等缺陷。3.3.1.4焊接用的保护气体的干燥度和纯度应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3.3.1.5不同批号的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工作,复检内容由建设单位确定并由建设单位委托具体单位统一进行。3.3.1.6焊接材料使用前严禁受潮气、雨水、雪霜及油类等有害物质的侵蚀,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并分类堆放。在保管和搬运时,应避免损害焊接材料及其包装,包装开启后,应保护其不致变质,凡有损坏或变质的焊接材料不得使用。
18、3.3.2防腐补口材料3.3.2.1防腐补口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建设单位指定检测部门的检验报告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3.3.2.2热收缩套(带)的检验热收缩套(带)包装与严密,并清晰标明以下内容:生产厂商、产品名称;材料规格、批号;生产日期。3.3.2.3同意牌号的热收缩套(带),首批到货及以后每5000个,应随机抽样,按规范规定的项目检验,其结果应符合要求。若不合格,应加倍抽查。3.3.2.4热收缩套(带)基材应平直,表面平整、清洁、无气泡、疵点、裂口及分解变色,其基材厚度和胶层厚度应符合要求规范。3.4管件3.4.1管件验收应逐个进行。管件的验收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应符合行
19、业或企业规范的要求。3.4.2管件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应与实物相符。3.4.3热煨弯头、冷弯管、绝缘接头、绝缘法兰等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标注出厂编号、生产厂家、弯曲角度、管径、壁厚、压力等级、曲率半径、绝缘电阻、材质等内容。3.4.4凡标识不明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管件,不得使用。验收合格的管件应有标识并分类存放,采取除锈、防变形措施。3.4.5管件的装卸应轻吊轻放,严禁摔,磕碰,注意保护坡口,避免坡口产生豁口、伤痕。3.5阴保材料3.5.1测试桩应经过检验合格,测试桩的舱门应启闭灵活,密封良好。接线应准确,螺栓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标牌牢固。3.5.2阴极保护站所需的电源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及设备使
20、用的说明书应齐全。整流器及电源内部接线应牢固,无损伤。直流电源的额定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3.5.3辅助阳极尺寸、导线电缆长度、阳极接头以及密封的完整性等符合设计要求。阳极不得有断裂或损伤。3.5.4电缆应绝缘良好,且不得有损伤电缆绝缘的缺陷。3.6土建材料3.6.1所有土建材料均有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化验单或试验报告。3.6.2证件与实物不符合无证材料不得使用。3.6.3所有材料必须经监理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3.6.4当对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可疑材料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3.7阀室设备阀室截断阀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和阀门开启试验与水压试验。3.7.1外观检查内容如下: 壳体:
21、无砂眼,无裂纹; 附属设备齐全完好; 埋地阀门防腐层完好,电火花检漏无漏点。3.7.2启闭试验应灵活,启闭指示器准确无误。3.7.3阀门的水压试验 强度试验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稳压5min,无泄漏; 严密性试验1.1倍的最大工作压力,稳压2min,无泄漏。3.7.4阀门验收合格后,应原包装存放,露天存放时应有防水措施。4 线路桩交接4.1工作程序交桩准备填写交桩记录护桩、移桩交桩工作总结、答疑现场交桩4.2交接装的准备4.2.1参加接桩的技术人员及测量工要充分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4.2.2参加交接桩的人员准备好野外工作所需的车辆、图纸、地图、GPS定位仪、测量仪器、通讯设备、记录表格、红油
22、漆、现场标志物等必要的工具。4.3现场交桩4.3.1参加交接桩的人员有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队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组成,共同参加由建设单位和监理组织的由设计单位进行的香肠交接桩工作。4.3.2现场交桩时,应从所中标段此案路起点开始,逐个交接至线路终点。接受设计单位设置的线路控制桩(包括转交桩、加密桩)和沿线路设计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及与水准点联系的固定水准点。4.3.3线路控制桩应与施工图纸对应交接,仔细核对桩号、历程、高程、转角角度,两者应准确对应,确认无误后在控制桩上注明桩号、里程。4.3.4对交桩前丢、缺的控制桩和水准点有设计单位恢复后进行交桩。4.4交桩记录胶状完成后,技术负责人组织对线路
23、定测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以确保接桩正确无误,然后填写交桩记录、设计代表、建立代表、建设单位代表及工程项目部代表四方签字确认。4.5护桩、移桩4.5.1接桩后,工程项目部对控制桩及个水准点进行保护、并设置必要的参照物。4.5.2为了在测量防线时找桩方便,接桩时使用红油漆在固定参照物上涂以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4.5.3在进行测量防线工作前,采用与管道轴线等距平行移动的方法进行移桩工作,作为原桩的副桩。转角桩按转角平分线方向移动。移桩位置在管道组装焊接一侧,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内0.3m位置。当在山区地段移桩困难时,采用引导法定位,即在原控制桩四周植上四个引导桩
24、,引导桩构成的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原控制装的位置,如图4.5.3所示。图4.5.3 平原地区移桩方法注:a为平移时的等距离4.6交桩工作总结、答疑交桩工作结束后,根据施工经验,就地形地貌的变化可能影响管道运行维护和施工等方面,向设计和建设单位或监理提出局部改线的建议,写出交桩工作总结,并参加建设单位或监理组织的交桩工作总结和答疑。5 测量与放线5.1工作程序准备工作测量仪器检查校定放线协调与变更测量定护桩填写施工记录下道工序5.2施工准备5.2.1办理好征(占)用土地手续。5.2.2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包括平面图、断面图、测量成果表)、交桩记录以及测量放线记录用表。5.2.3精度符合要求并经
25、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GPS定位仪、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仪)、盘尺等。5.2.4准备足够的木桩、花杆、彩旗和白灰、油漆,备齐定桩撒灰的工具和用具(包括铁桶、铁锹、铁锤)。5.2.5防晒、防雨、防风沙用具。5.2.6野外作业的车辆和通讯设备(对讲机、电台、手机等)。5.3测量5.3.1测量放线由参加接桩的施工队技术人员主持,测量工参加。线路测量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5.3.2测量放线人员根据交接桩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和测量成果表,依据由设计提供的控制桩和基准点,复测各桩的位置和高程。5.3.3测量放线人员根据复测合格的控制桩,测定出管道中心线,按照如下要求分别设置以下桩:(1)在线
26、路直线段每100米设置一个百米桩,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加设加密桩和纵向变坡桩。(2)河流、沟渠、公路、铁路、站场、阀室的两端设置标志桩。(3)管线壁厚、防腐层变化分界处两端设置标志桩。(4)对于图纸已标明的地下障碍物(管道、电缆、光缆等)和在施工测量中发现的构筑物,应进行调查、勘测,并在线路与障碍物交叉范围两端设置标志,在标志上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和尺寸。(5)当采用冷弯管、热煨弯头处理水平或竖直转角时,在曲线起点、终点设桩,并在曲线段设置间距不大于10米的加密桩。5.3.4放线桩采用木桩制作,用油漆和记号笔根据不同桩的类型分别注明桩的类别、桩号、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挖深、变坡点位置、角
27、度、曲率半径、外矢距、障碍物名称、尺寸、埋深、管壁厚及防腐层结构变化参数、起至里程等。5.3.5线路水平转角采用弹性敷设的方法处理时,采用“总偏角法”进行测量放线。具体做法是:设计图中已给出弹性敷设管段曲线弯曲半径R(不小于钢管外经的1000倍),中心角度始点H,终点K。5.3.5.1测量放线计算(1)弹性敷设曲线段的分段:做法一:将角用角等分为n份,剩余部分的角度为。做法二:选取放线长度(弦长)L(一般L=520m),由曲线始端H把总弧长HBK等分为n份,各段与曲线交点分别为B1、B2、B3Bn。剩余部分的弧长BnK=HBK-nHB1 。(2)弦长L对应中心角为,弦长BnK对应的中心角为L2
28、R2=2arcsin ( L=2Rsin )=-n(3)曲线上各点对应于H点的中心角及弦长、偏角(弦切角)点中心角偏角弦长B1/2(AHB1)HB1=L(=2Rsin/2)B22(AHB2)HB2=2RsinB333/2(AHB3)HB3=2Rsin3/2Bnnn(AHBn)HBn =2Rsin n/2kn+/2(AHk)H k=2Rsin/25.3.5.2测量放线将经纬仪放在H点上,找出HA方向(HAHO)找B1点:将经纬仪从HA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B1=L长度,找出B1点;找B2点:将经纬仪从HB1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B2长度,找出B2点;找B3点:将经纬仪从H
29、B2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B3长度,找出B2点;找Bn点:将经纬仪从HBn-1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Bn长度,找出Bn点;找Bn点:将经纬仪从HBn-1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Bn长度,找出Bn点;找k点:将经纬仪从HBn方向转过/2度(偏角角度),截取HK长度,找出k点;核对k点是否与K点重合,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允许偏差50mm);将B1、B2、B3、Bn、K点用曲线连接即可完成放线工作。5.4放线5.4.1采用白灰按测量定出的线路控制桩和曲线加密桩放出线路中心线和施工占地边界线。5.4.2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作业带清理前放出,管道组装中心线应在扫线清理后
30、再放,而管沟边界线应在管沟开挖前放出。5.4.3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宽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或执行建设单位的规定和设计给定的尺寸。施工作业带的宽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管道覆土层最小厚度、土壤的可松性系数、土壤的休止角、管沟最陡边坡坡度、沟底加宽余量、管道直径等因素。 一般地段施工作业带断面如图5.4.3所示:5.4.4对于河流、铁路、公路等穿越地段,地下水丰富和管沟挖深超过5米地段,运管车调头处,山区施工地段,应根据实际需要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或监理共同商定。5.5协调与变更5.5.1在放线过程中,当管线经过村庄、农田、林区、经济作物区、地面和地下障碍物地段时,应积极与地方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联
31、系,共同现场看线,确认沿线情况。5.5.2对局部线路走向有争议时,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或监理和设计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如需改线,经设计重新定测线路,出具设计变更单和变更图,然后在重新交桩,重新进行测量放线。5.5.3根据每天的测量防线工作情况,做好测量放线记录。6 施工作业带清理和修筑施工便道6.1工作程序准备工作下道工序填写施工记录施工作业带清整修筑施工便道6.2施工准备6.2.1作业带清理前,参加由建设单位或监理组织的地方政府有关人员参加的作业带清点工作,共同清点作业带内地上、地下各种建(构)筑物、林木、植(作)物等,并造册登记。6.2.2作业带清理前,参加扫线的施工人员应检查测量放线
32、工作状况,主要观察所放出的线是否顺直完整,所有的控制桩是否进行移桩至指定位置。6.2.3扫线人员结合施工图纸,熟悉本区段的地质、地貌情况,地面设施、地下构筑物的情况,并制定处理措施。6.2.4准备扫线用的施工设备(如推土机、单斗挖掘机)和材料(如编织袋、涵管、护桩钢管、修筑护坡用料等)。施工设备应确保性能良好、运转正常。6.3施工作业带清理6.3.1施工作业带清理在放线并办理好征(占)地手续后进行,当通过自然、文物等保护区时,还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施工。6.3.2施工作业带清理及平整由熟悉了解本区段内自然状况、施工技术要求的 人员带队进行。作业带的清理、平整应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
33、及配套设施,减少和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则。6.3.3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应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应立即补桩修复。6.3.4施工作业带清理时,要将影响施工几句通行和作业带范围内的耕植物、杂草树木、石块、构筑物等清理干净,沟、坎、陡坡等予以平整,地势低洼地段应填平。6.3.5特殊地段的作业带清理6.3.5.1山区、丘陵地段(1)对施工作业带内及附近有可能危及施工作业安全的滑坡、崩岩、岩堆等要彻底清除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2)管道延山脊敷设时,采用推土机平整山脊,形成施工作业带,在满足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作业带宽度,局部狭窄地段应采用草袋装土进行砌筑加快宽。(3)当在山坡横向敷设管道
34、时,坡度不大时直接采用不同的方法:当坡度小于20时,直接在斜坡上挖填土修筑;坡度在2030时,应采用挖土修筑;当大于30时,应挖土修筑并在推土侧修筑挡土墙。(4)当在上坡上纵向敷设管道时,坡度不大时直接采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当坡度大于30时,需采用人工修筑施工作业带,同事间隔一定距离修筑焊接设备停放平台。6.3.5.2河床、河谷、冲沟、山前冲击区地段在易受洪水和泥石流影响的区域,修筑施工作业带应与组对焊接工序相结合。6.3.5.3沙漠、盐渍土、失陷性黄土地段应尽量减少破坏地表植被和原状土。在平整新月型沙丘和蜂窝状沙丘时,应将削下的沙土填到施工作业带以外的沙丘之间的凹处,严禁在作业带范围内平衡土方
35、。流动沙丘地带,不得过早开始清整作业带工作。6.3.5.4沼泽地段应尽量选择在冬季地表上冻时施工,或采用垫碎石、编织袋装土以及铺垫竹踏板的方法进行。6.3.5.5沟渠、冲沟、灌区地段,应预先铺设有足够流量的过水管再回填土或搭设便桥。6.3.5.6农田果林地段尽量减少农田、果园、林木低端的占用,并注意保护周围的农田、果园、林木。6.3.5.7石方地段施工作业带的修筑与管沟开挖工序相结合,避免重复作业。6.3.6清理施工作业带应严格控制作业带的宽度(即临时占地宽度),不得随意超宽,多余土方严禁堆放到作业带之外。6.4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包括施工作业带内的便道和连接施工作业带与现有运输道路之间的通道
36、。6.4.1施工作业带与现有倒库连通的施工便道的修筑:6.4.1.1修筑前,要将拟建的施工便道的位置、宽度、长度、建筑方案等报请建设单位或监理批准,并挣得与关主管部门(例如土地、公路、水利等部门)的同意,办理有关手续。6.4.1.2尽可能的利用原有的道路和平坦地段进行拓宽、堆填、垫平、碾压。6.4.1.3与公路相通处,采取堆填土方的方法使施工便道与公路平缓连通,以免损坏原有道路的路肩。如图6.4.1所示:6.4.1.4施工便道(包括施工作业带)与沟渠交叉时,要设涵管如图6.4.1所示6.4.2施工作业带内的施工便道的修筑。6.4.2.1作业带内的施工便道修筑在平行于管沟且靠近现有运输道路的一侧
37、。6.4.2.2在进行作业带清理时对作业带内的施工便道同时进行压实处理。6.4.3施工便道宽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经监理批准。6.4.4施工便道应平坦,并具有足够的承压强度,以保证施工机具的行驶安全。6.4.5施工便道通过埋深较浅的地下障碍物时,应与使用管道方及时联系,确保保护措施。6.4.6施工便道修筑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如洪水等)的影响,在河床、河谷、沟谷山洪冲刷和受泥石流影响区域,修筑施工便道应与后续工作紧密相连,且不得在洪水期施工。6.5根据每天的工作进度,及时填写作业带清理施工记录。7 管沟开挖7.1工作程序准备工作下发管沟开挖通知单验桩和核对正式开挖管沟检查验收填写施工记录下
38、道工序7.2施工准备7.1.1落实管沟开挖劳动组织,准备管沟开挖所需的设备(推土机、挖掘机等)、工具等。7.2.2根据合同工期计划、棺材供应计划、各类地址情况和地貌的管沟开挖最佳施工期、特殊地段管沟开挖与组对焊接、下沟等工序的衔接等情况,制定周密的管沟开挖计划,报建设单位或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7.2.3将编制完成的光耦开挖计划包建设单位和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7.3下发管沟开挖通知单7.3.1根据已批准的管沟开挖计划,工程项目部向管沟开挖方下发管沟开挖通知单,并派专人进行协调和指导,管沟开挖通知单包括以下内容(不仅限于此):施工区间(起、止桩号)进度和设计要求; 管沟深度、沟底宽度和管沟边坡比
39、的要求; 管沟开挖的弃土方位和堆放要求以及暂留不开挖段的位置; 地面沟渠、障碍物、地下构筑物位置及保护处理要求; 管道防腐涂层、管道控制桩及各类标志桩的保护要求; 特殊地段的管沟开挖尺寸的试验步骤和方法。7.3.2管沟开挖在管沟开挖前根据管沟开挖通知单的要求,向施工技术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环保教育工作。7.4验桩和核对管沟开挖前,由监理、施工单位、管沟开挖单位共同依据设计图纸和管沟开挖通知书对开挖段所有控制桩、标志桩、管线中心灰线、地下构筑物等进行现场验收和核对,同时确认所有控制桩均按照要求进行了移桩和设置了引导桩,确认无误后,在管沟开挖通知书上联合签字,然后才能进行管沟开挖。7.5
40、 管沟开挖7.5.1一般规定7.5.1.1管沟开挖的深度、底宽、边坡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在设计无具体规定时,按照以下规定处理:(1) 管沟边坡坡度依据土壤类别、力学性能和管沟深度确定。管沟深度在5米以内(不加支撑)的管沟边坡坡度按表7.5.1-1规定执行 深度在5m内的管沟最陡边坡坡度(不加支撑) 表7.5.1-1土壤类别最陡边坡坡度坡顶无载荷坡顶有静载荷坡顶有动载荷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沙土)1:0.751:1.001:1.25硬塑的粉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粘土)1:0.501:0.671:0.75硬塑
41、的粉质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1:1.00硬质岩1:01:01:0注:1、静载荷指堆土和材料等,动载荷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 2、静载和动载应距挖方边缘1.0m以外,堆土或材料高度不宜超过1.5m。(2)管沟沟底宽度根据管道外经、开挖方式、组焊工艺以及工程地质等因素确定。深度在5米以内的管沟沟底宽度以下公式计算:B=Dm+K式中:B-沟底宽度,m。 Dm钢管的结构外经(包括防腐、保温层厚度),m。 K沟底加宽余量,m。见表7.5.1-2。(3)深度超过5米的管沟应根据土壤结构采取边坡适度放缓、加支撑或采取阶梯式
42、开挖的方法,管沟底宽应酌情处理。(4)侧向斜坡地段的管沟深度,按管沟横截面的低侧深度为准。(5)石方段管沟深度应比设计深度超过0.2米,以补偿回填土的高度。 沟底加宽余量K值表 表7.5.1-2条件因素沟上焊接沟下手工焊接沟下半自动焊接处管沟沟下焊接弯头弯管及碰口处管沟土质管沟岩石爆破管沟弯头弯管处管沟土质管沟岩石爆破管沟沟中有水沟中无水沟中有水沟中无水K值沟深3m以内0.70.50.91.51.00.80.91.62.0沟深35m0.90.71.11.51.21.01.11.62.0注:1、当采用机械开挖管沟时,计算的沟底宽度小于挖斗宽度,则沟底宽度按挖斗宽度计算。 2、沟下焊接弯头、弯管、
43、连头以及半自动焊接处的管沟加宽范围为工作点两侧各1m。7.5.1.2管沟开挖的弃土堆置在施工作业带远离公路侧施工作业的便道设置在靠近公路侧。7.5.1.3直管段管沟应保证顺直畅通,曲线段管沟应保证圆滑过渡,无凸凹和折线,并保证设计要求的曲率半径。7.5.1.4在保证管道埋深前提下,当管道与电力、通讯电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小于0.5mm,管道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小于0.3mm。7.5.1.5有与管沟交叉的沟渠和地下设施(含电力、通讯电缆、管道等)时,应与其管理部门协商议定开挖方案,并应在其监督下。在地下设施前后各3mm范围内,进行人工管沟开挖。7.5.1.6有地下设施或石方段的管沟宜先开挖。7.5.2管沟开挖7.5.2.1开挖管沟前,应向施工人员说明地下设施分布情况。管沟开挖前沿管道中心线放出管沟边线,以便于施工。7.5.2.2管沟开挖堆土距沟边至少1m以上。7.5.2.3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应将表层耕作土与下层土分别堆放,表层耕作土靠近线,下层土靠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