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见加固问题解答.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12183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加固问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常见加固问题解答 1、结构胶与普通胶有什么区别?结构胶一般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用于结构构件,传递载荷,承受较大应力的特种粘合剂。同时耐老化、耐介质、耐疲劳性也较好,并具有一定的韧性。而普通胶相对强度较低、耐久性较差,不能用于结构构件。2、结构胶在土木工程中有什么应用?在土木工程中结构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承受较大外力的结构构件的锚固、加固、连接、改造;如粘钢、粘碳纤维、植筋、螺栓锚固、裂缝补强、孔洞修补、道钉固定等。3、土木工程加固一般按什么程序进行?加固施工最好按照:发现、提出问题加固设计专业施工4个步骤进行,加固后应使结构的强度、刚度、抗

2、裂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由于每个步骤都牵涉不同的机构,可能都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所以如果问题简单、易于判断,可直接由加固公司提出处理方案。4、为什么最好选择专业的施工队伍?做工程总是经验越多,越容易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知道怎么施工,又知道为什么需要这样施工的专业队伍能够从细节上一步一步的落实工程质量。5、如何进行加固设计,相关标准有哪些?加固设计应根据原设计图纸、工程现状和当前载荷要求,确定那些构件哪些方面承载能力不足,按照现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最相关的专业规范有: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CECS25:9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146:2003碳纤

3、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887-2001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还有几本与加固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正在制定、修改过程中。6、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适用性有什么不同?A、粘钢加固适用于承受静力为主的梁板柱构件受弯、受剪、受拉,以及柱受压加固。若用于梁板受压以及承受动力较大构件的加固,应增设附加的锚固措施;例如每100mm设置2个植筋螺栓或穿梁、穿板对拉螺栓锚固。B、粘碳纤维加固适用于梁板柱受弯、受剪、受拉加固,适用于承受动力较大构件的加固。C、外包钢加固适用范围同(A),用于需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构件。D、化学植筋适用于受弯、受剪、受压、受拉新老构件连接锚固。E、裂缝化学灌浆加

4、固适用于恢复裂缝混凝土、砌体构件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阻断其他介质的浸蚀。F、孔洞修补加固适用于混凝土、砌体构件孔洞、凹坑、截面不足的补强。G、预应力加固适用于梁板受弯、受拉加固。H、增大截面加固适用于对自重、截面增加及外观变化不敏感的结构。7、加固过程中为什么最好卸荷?如何卸荷?加固一般都存在新加部分应力滞后的问题,为了使新老结构尽可能的共同受力,加固前先卸去原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加固后再重新施加是较好的方法。完全和精确卸荷可采用千斤顶反向加荷;简单卸荷可仅移去活荷载,并避免施工荷载。8、加固设计中为什么容易忽视构造措施?加固设计不属常规设计,设计师一般接触少,相关规范、标准、材料指标熟知程度也

5、较差,有些加固方法目前尚未制订统一标准。设计师能注意到加固设计的主要方面,但构造措施常被遗漏,如应设置的附加锚固措施等,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在复杂、多重的加固设计中,与有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沟通是必要的。9、工程结构胶为什么都是双组分(A、B组)?单组分的施工不更为简便吗?土木工程所用结构胶对强度、耐久性要求较高;但受施工环境、条件、工艺所限,又要求结构胶须常温不加热固化良好,有一定的操作时间(30分钟),贮藏条件不苛刻,有稳定保质期,单价也不能太高,这就将许多胶粘剂排除在外,目前只有双组分的高分子预聚体较为实用。10、随气温不同,该如何使用结构胶?结构胶的性能跟使用温度有较大关系,因为温度影响

6、双组分结构胶的固化速度与最终固化程度。540范围使用较好。超过40,固化加快,操作时间缩短,应注意减少每次的配制量,配好后立刻使用,摊涂开,以防止暴聚。低于5,固化较慢,固化程度也受影响,最好采取适当加温措施,例如可采用碘钨灯、红外线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2040左右。如能对粘贴部位持续加温,并维持24小时左右,效果最好。冬季施工中遇气温骤降,结构胶A组分偶尔有结晶现象,只须加温5080左右,维持30分钟左右,待融解搅匀后即可使用,对固化性能无影响。11、为什么配胶要按推荐比例进行?只有A、B组胶尽可能的精确完全反应,才能实现结构胶的高强度,生产厂家的推荐配比,是以大量试验数

7、据为基础的,施工中应遵循此比例,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12、配制时可否再向结构胶添加其他物质?结构胶重在完全反应,任何溶剂、稀释剂、填料的添加都有可能对结构胶的强度、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每个厂家的原料、反应机理不尽相同,若有需要,一定首先咨询生产厂家再做决定。13、使用结构胶时,工作人员为什么应注意劳动保护?结构胶由系列化学物质构成,部分成分对皮肤有刺激性,产品固化后清除不易,所以施工人员最好穿工作服,戴手套,戴护目镜,尽量避免肌肤、头发、衣物直接与之接触,配制、使用场所宜通风良好。粘在皮肤上用水冲去即可,但溅进眼睛立即大量洁净水清洗,并尽快就医。简单的劳动保护常可起到显著的效果,例如个别

8、人可能有过敏反应,但仅仅戴手套、护目镜和穿工作服就能克服。14、结构胶为什么使用前最好简单搅拌一下?现在,结构胶一般都加入防沉淀的新材料,基本上解决了储存一段时间后,结构胶组分沉淀不匀的现象。但使用前,用细棒将包装桶内搅的胶适当搅拌,总是有益的。但应注意A、B胶不能混用同一细棒。15、结构胶为什么要现配现用?包装桶要随时盖严?结构胶双组分混合后,超过使用期,开始不可逆转的固化,若不能及时用完,就意味着不得不舍弃,这将给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预估每次的配胶量是重要的。环境中一些不引起注意的物质,如水气,灰尘对结构胶都没有任何正面作用,所以取胶后盖上桶盖是良好的习惯。16、搅拌器怎么做?为什

9、么必须保证搅拌时间?少量的配胶,搅拌器可用光滑的细钢筋,手工搅拌。大量的配胶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14钢筋制成。双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对结构胶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结构胶的黏度越大,搅拌时间应越长,但一般510分钟即可。一些结构胶A、B组分颜色反差大,容易判断出搅拌均匀与否,但不应成为减少搅拌时间的理由。17、结构胶如何储存期?过期了还能用吗?结构胶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禁止露天堆放。超过贮存期,可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如结果符合要求,仍可使用。18、碳纤维布导电吗?碳纤维丝导电性能类似石墨,由其纺成的碳纤维布导电,且柔软、轻质,随风而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10、避开电源。19、碳纤维丝和碳纤维布是如何分类的吗?正如钢筋可按强度分为、级一样,碳纤维丝按照强度和弹性模量可以分为很多型号,加固用的碳纤维丝要求抗拉强度大于3500Mpa,目前国内尚无生产,皆为进口产品。碳纤维布是将纤维丝采用经编方式制成单向布,一般按设计厚度(0.111mm、0.167mm)或单位面积的质量分类(200g/m2、300g/m2)。20、碳纤维加固与粘钢加固能否互换?如何互换?粘碳纤维和粘钢粘贴形式、加固机理均较类似,本质上相当于增加构件配筋,在抗剪、抗弯加固中一般可以互相替换。如果碳纤维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为2000Mpa,钢材(Q235)抗拉强度设计值取为200Mpa,可按照

11、0.1mm厚碳纤维布相当于1mm厚钢板的原则代换。但应注意以下几点:A、碳纤维和钢材弹性模量基本一致,但碳纤维的抗拉强度是钢材的10倍左右,所以要充分发挥加固材料的强度,粘碳纤维需要加固构件产生更大的形变。也就是说,在小变形情况下,粘碳纤维加固应力滞后显著,所以当构件承载力相差较多时,应优先选用粘钢加固;B、碳纤维和钢材弹性模量基本一致,达到同样的力值,钢材截面要大的多,所以粘钢加固提高构件刚度的幅度要超过碳纤维加固。也就是说,若补充同样的抗弯能力,构件粘钢加固的挠度、裂缝宽度小于碳纤维加固的;C、钢板上可以焊接锚筋,也可钻孔设植筋锚固,所以锚固方式较粘碳纤维灵活;D、碳纤维轻、薄,施工简便,

12、效率是粘钢的一倍左右。E、碳纤维和钢材相比,属惰性材料,不易被有害介质腐蚀。21、使用枪式(注射式)植筋胶应注意什么?枪式植筋胶以自动搅拌、使用方便赢得了使用者的青睐。但是应注意到:a、由于枪式植筋胶有效双螺旋搅拌段一般仅10厘米左右,事实上难以将A、B组分充分搅拌均匀,虽然锚固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因单纯的锚固力对胶性能要求并不高),但局部未完全反应的A、B组分对结构胶的耐久性构成潜在危害。b、枪式植筋胶一般为速固型,局部未充分混合的A、B组分难以通过相互浸渗调整不均匀性。c、胶枪挡板的行进速度应均匀、平顺。d、每次换混合管或胶袋,初始的约15厘米胶段应予以弃去。 22、减轻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施工

13、措施有那些?1.施工单位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施工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响应的资格。在设计图纸会审阶段,认真分析抗裂构造设计,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时,有减少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具体技术措施。2.宜对水泥的安定性、骨性的碱活性、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检测。宜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抗裂性能的优化选择;对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抗裂性能优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及泵送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抗裂性能最佳的设计。3.支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摸板必须通过模板设计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如支撑于天然地基上,应保证基础均匀受力并防止下沉。

14、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模板拆除的顺序及拆除后的支顶加固措施,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4.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若施工时的荷载效应比正常使用的荷载效应更为不利时,应对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可能出现的裂缝宽度进行核算,必要时应在该构件下方设置临时支撑。当上一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其下层的模板或支撑不得拆除。5.混凝土结构的各类钢筋保护层必须有可靠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板、墙中的预留孔、预留洞周边应配有足够的加强钢筋并保证足够的锚固长度。6.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的上人、上料时间。必须根据结构设计、混凝土强度增长、支撑情况确定楼板堆载及施工荷载,且均匀堆放或沿周边堆放。7.需要隐蔽的混凝

15、土结构,验收和附项内容完成后及时隐蔽。中途停工时混凝土构件应采取防风、防冻、防雨等措施。23、受力裂缝如何分类、命名?1.正、负弯矩弯曲裂缝;2.横向裂缝;3.板边裂缝;4.剪切斜裂缝;5.正、负弯矩引起的弯剪斜裂缝;6.斜压裂缝;7.斜拉裂缝;8.边缘构件的约束扭转裂缝;9.扭转引起的螺旋状斜裂缝;10局部拉力引起的受拉裂缝;11.销栓剪切引起粘接撕裂裂缝;12.柱混凝土承载力不是引起的竖向裂缝;13.竖向裂缝引起的混凝土剥落及钢筋弯曲;14.大偏心的柱受拉裂缝;15.边柱、角柱的受拉裂缝;16.斜裂缝及销栓剪切作用引起的撕裂裂缝;17.水平荷载(位移)引起的柱中斜裂缝;18.地震荷载引起的

16、柱头交叉斜裂缝及混凝土破碎;19.变截面柱钢筋弯折角过大;20.钢筋弯折角过大引起的裂缝;21.梁下墙体因局部承压引起的裂缝;22.预应力锚固区的局压裂缝、劈裂裂缝;23.预应力引起的局部裂缝;24.预应力钢筋间的受拉裂缝;25.预应力作用引起的对面受拉裂缝;26.锚固钢筋引起的混凝土劈裂;27.钢筋搭接区域的横向裂缝及纵向裂缝;28.楼梯休息平台的受力裂缝;29.支垫不平造成的角裂;30.挑瞻板钢筋移位引起的根部裂缝;31.支座约束造成的负弯矩裂缝;32.预应力构件留孔处的挤压裂缝;33.筏板上的独立柱基引起的冲切裂缝;34.预应力反拱引起的裂缝;35.先张法构件的局压裂缝。54、沉降裂缝如

17、何分类、命名?1.结构中部沉降引起的八字斜裂缝;2.结构两侧沉降引起的倒八字斜裂缝;3.结构一侧沉降引起的斜裂缝;4.支座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5.结构沉降引起的板面裂缝。55、施工裂缝界面裂缝如何分类、命名?1.施工接搓不良引起的裂缝;2.钢筋移位引起的板底正弯矩裂缝;3.施工缝斜搓处受力引起的裂缝;4.钢筋移位造成的板面弯矩裂缝;5.非受力工况引起的裂缝;6.以预制板作模板支撑,弯矩扭转引起的裂缝;7.墙体施工缝处未清理和处理引起的夹渣及接搓裂缝;8.墙体混凝土沉降离析引起的水平裂缝;9.后浇带支撑不足引起的负弯矩裂缝;10.混凝土沉降离析引起的沿管道或钢筋的裂缝;11.模板刚度不足沉降引

18、起的板底裂缝;12.保护层中预埋管道引起的裂缝;13.抹面层龟裂及剥落;14.支座不平或构件翘曲造成的角裂;15.偶然超载引起的板底正弯距裂缝;16.撞击引起的裂缝;17.预制柱节点的拼接裂缝;18.预制板的拼接裂缝;19.与填充隔墙间的界面裂缝;20.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的界面裂缝;21.门洞口角部钢筋缺少锚固引起的裂缝。56、收缩-温差裂缝构造裂缝锈蚀裂缝如何分类、命名?1.约束构件的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横向裂缝;2.无配筋板面收缩引起的裂缝;3.屋盖温差张缩引起的尽端墙体斜裂缝;4.温差胀缩引起的板间裂缝;5.温差胀缩引起的圈梁裂缝;6.两向收缩或钢筋移位引起的板角斜裂缝;7.混凝土收缩引起

19、梁侧垂直裂缝;8.温差胀缩引起的板边斜裂缝;9.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横向裂缝;10.刚度不均匀,瓶颈薄弱处的裂缝;11.温差胀缩变形在山墙上引起的横向裂缝;12.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收缩裂缝;13.檐口板因温差-收缩引起的裂缝;14.条形基础板的横向收缩裂缝;15.条形基础的横向收缩裂缝;16.表面失水引起的干缩裂缝;17.凹角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缝;18.钢筋锈胀裂缝及混凝土层剥落。57、结构胶的触变性是指什么?结构胶的触变性是指在扰动力和静置情况下,溶胶和凝胶反复可逆转变的现象。也就是说,结构胶静置情况下状似凝胶,但施加扰动力(如搅拌),胶液变为液体状溶胶,去除扰动力,又逐渐恢复为凝胶。触变性使结构

20、胶在贮存过程中不易沉淀;侧面、仰面涂敷时不易流淌、坠落;并使胶液在混合过程中易于搅匀;固化后能增加胶体的韧性。目前,一般采用添加纳米材料使结构胶产生触变性。58、粘碳纤维布施工为什么应保证用胶量?加固用碳布每束丝由12000根极细的单丝组成,像混凝土配置的钢筋一样,单丝之间充满胶体才能保证应力的有效传递、分布均匀,最终让碳纤维高强特性得以发挥。显然一定的用胶量是胶液浸渗、充盈的基本要求。200g/m2碳布单层粘贴每平方米胶用量不宜小于0.9公斤,300g/m2碳布单层粘贴每平方米胶用量不宜小于1.3公斤,多层粘贴时从第二层起胶用量可适当减小(每平方米胶用量可酌减0.10.2公斤)。59、粘碳纤

21、维布施工可否不用底胶,只用面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胶种底胶和面胶的差别一般仅在于黏度不同,底胶黏度相对更低。由于面胶要保证对碳丝的浸渗,它的黏度实际上也是很低的,完全可以代替底胶使用。60、可否取消刷底胶工序,直接刷面胶粘碳布?根据粘接试验数据是完全可以的,但要注意以下2点:1.混凝土表面必须修补平整,除灰洁净处理完毕。2.混凝土属多孔型材料,每平方米碳布用胶量应增大0.2公斤左右,且混凝土、碳布粘贴面均应事先涂胶。61、碳布面胶如何分配使用?假设每平方米碳布面胶用量为G,那么宜将70%左右胶涂刷在混凝土和碳布粘接面,靠辊碾、刮压和自重实现基本浸润,剩下的30%胶量涂刷在碳布的外表面,实现相向

22、浸渗。42、混凝土、砌体强度检测方法有什么局限性?如何校准?a、以混凝土强度检测为例:在土木工程界,混凝土设计、施工指标的基准是立方体(圆柱体)抗压强度。检测标准、规范的编制者也都将实测数据回溯、推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显然,依据回归离散性数据建立的间接测试方法存在一个安全系数的问题,考虑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这个系数无疑是大于1的。也就是说,检测数据较实际值一般是偏低的;再考虑到建筑环境的多样性,例如灰尘、浮浆、有害气体、平整度不佳都将使检测值偏低。所以有经验的检测人员都知道,检测值较设计值低2、3MPa是常有的事。b、检测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核,有估计干扰因素影响程度的能力。检测设备应定期维修、

23、标定。不规范的操作将造成较大的误差(一般偏低)。c、采用钻芯法取样,复核、修正检测数据是可行的方法。43、碳纤维布一般采用何种规格碳丝织成?不像一般的纺丝,碳丝纺织单元不是单丝,而是束丝。工业上批量生产的束丝可包含1000(1K)、3000(3K)、6000(6K)、12000(12K)、24000(24K)、48000(48K)根单丝。土木工程用单向碳布一般采用6K、12K束丝编织。44、高强碳丝的生产原料有哪几种?目前,比较成熟、投入工业化生产的碳丝用原料有:聚丙烯腈纤维(PAN)、黏胶纤维、沥青纤维。碳纤维工业化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除去杂质元素(主要为H、N、CL、O),净化、重整碳链的过程

24、。45、碳丝强度高的机理是什么?除金刚石外,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物质在人们的印象中强度是较低的。但在理论上,不含任何其他元素的有序碳链拉伸强度可达180000MPa,约是目前常用碳丝强度的60倍。高纯化、致密化、细晶化、均质化、细旦化的技术进步仍将不断提高碳丝强度。46、结构胶的使用温度有什么限制,随温度变化,结构胶正拉、剪切粘接强度如何变化?a、加固规范上规定的加固构件长期使用温度不应高于60,是按一般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温度均低于此温度,也是因常温固化结构胶力学指标高于60时逐渐降低。b、结构胶力学指标对温度降低(-50内)敏感性低于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胶正拉粘接强度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剪切粘

25、接强度一般随温度升高先期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降低。c、下面以25常温固化的LYJGNR-G型粘钢胶(正拉强度37MPa,剪切粘接强度21MPa)为例进行说明从25降到-4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7MPa逐渐升至42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逐渐降至16MPa。从25升至6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7MPa逐渐降至30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逐渐升值29MPa。从60升至8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0MPa逐渐降至20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9MPa逐渐降至17MPa。可见,在长期使用温度60以内,是满足规范要求的。47、结构胶短期的高温使用,对胶性能有什么影响?结构胶短期在高温环境下

26、使用,例如80,然后再降至常温,一般由于后固化的有利影响,正拉、剪切粘接强度会有所提高。下面仍以粘钢胶为例,(25常温固化,正拉强度36MPa,剪切粘接强度21MPa)将试件在80恒温箱内130天,然后在25测试,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6MPa升至51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升至24MPa。48、如何提高结构胶的耐高温性能?a、后期高温固化,例如结构胶常温固化1天后,再在80环境下固化1天。注意,直接在高温下固化可能造成暴聚,反而不利。b、采用需加热高温固化的固化剂。c、添加耐高温的材料。49、使用枪式(注射式)植筋胶应注意什么?枪式植筋胶以自动搅拌、使用方便赢得了使用者的青睐。但是应注意到:a、由于枪式植筋胶有效双螺旋搅拌段一般仅10厘米左右,事实上难以将A、B组分充分搅拌均匀,虽然锚固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因单纯的锚固力对胶性能要求并不高),但局部未完全反应的A、B组分对结构胶的耐久性构成潜在危害。b、枪式植筋胶一般为速固型,局部未充分混合的A、B组分难以通过相互浸渗调整不均匀性。c、胶枪挡板的行进速度应均匀、平顺。d、每次换混合管或胶袋,初始的约15厘米胶段应予以弃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加固修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