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710488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89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工作方案 66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加载正元软件Applad,地块共面boundary 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 工 作 方 案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六月 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 工 作 方 案 编写单位: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人:        (工 程 师) 审核人:        (高级工程师) 审定人:       (高级工程师)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来源 1 1.3调查目的和任务 2 1.3.1调查目的 2 1.3.2调查任务 2 1.4主要工作内容 2 1.4.1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 2 1.4.2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 3 1.4.3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3 1.4.4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 3 1.5区域界线 4 1.6 作业区范围和主要工作量 4 2 调查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4 2.1调查区地理概况 4 3 作业依据 5 3.1 法律法规 5 3.2 技术规范 5 4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 4.1 数学基础 6 4.2 承包地块测量主要方法 7 4.3 精度要求 7 4.3.1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界址点精度 7 4.3.2数字正射影像(DOM)平面位置精度 9 4.3.3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 9 4.4 主要使用仪器及检验 9 4.5软件选择 9 5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 10 5.1 基本原则 10 5.1.1保持稳定 10 5.1.2依法依规 10 5.1.3因地制宜 10 5.1.4民主协商 10 5.1.5注重实效 10 5.1.6地方负责 10 5.2技术路线 11 5.3工作流程 11 5.4 工作流程图 12 6准备工作 13 6.1组织领导 13 6.2宣传培训 13 6.3制定方案 13 6.4资料准备 13 6.4.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资料 13 6.4.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 14 6.4.3调查区域内的基础测绘资料 14 6.4.4调查所需的其它资料 14 6.5图表准备 14 6.5.1表册准备 14 6.5.2 仪器工具准备 14 6.5.3软硬件准备 15 7编码原则 15 7.1发包方编码规则 15 7.1.1发包方代码结构 15 7.1.2发包方编码方法 15 7.1.3发包方赋码规则 15 7.2承包方编码规则 16 7.2.1 承包方代码结构 16 7.2.2 承包方编码方法 16 7.2.3 承包方赋码规则 16 7.3.1 承包地块代码结构 17 7.3.2承包地块编码方法 17 7.3.3承包地块赋码规则 17 7.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编码规则 17 7.4.1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 17 7.4.2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编码方法 18 7.4.3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赋码规则 18 8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 18 8.1发包方调查 18 8.1.1调查内容 18 8.1.2确定发包方 18 8.1.3发包方调查情况处理 19 8.2承包方调查 19 8.2.1承包方调查内容 19 8.2.2确定承包方代表 19 8.2.3承包方代表调查情况处理 20 8.3承包地块调查 20 8.3.1承包地块调查内容 20 8.3.2工作底图制作 20 8.3.3调查指界 20 8.3.4地块测量 22 8.3.5地块分布图制作 23 8.3.6面积量算 23 8.4调查表格填写 24 9审核公示 24 9.1调查信息公示表 24 9.2审核公示 24 9.3勘误修正 24 9.4结果确认 25 10 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 25 10.1 数据库建设 25 10.1.1数据库内容 25 10.1.2地理信息数据组织与管理 25 10.1.3权属数据组织与管理 28 10.1.4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28 10.1.5元数据 29 10.2建库基本要求 30 10.3 建库主要工作步骤 30 10.3.1 属性数据录入 30 10.3.2 承包地块图形数据的处理 31 10.3.3 数据库集成 31 10.3.4数据库试运行 31 10.4 信息系统建设 32 10.4.1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32 10.4.2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32 10.4.3信息系统组成 32 11.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33 12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证书 33 13检查验收 35 13.1检查 35 13.2验收 35 14 项目组织与实施计划 36 14.1 项目组织机构图 36 14.2 投入人员 36 14.3 项目施工计 36 14.4 项目工作进度安排表 38 15 质量、安全保障及环境保护措施 42 15.1质量保障措施 42 15.1.1 全面贯彻质量保证体系 42 15.1.2 检查工作组织实施 42 15.1.3 检查工作具体实施 42 15.2安全管理 43 15.3 环境保护 43 附录A发包方调查表 45 附录B承包方调查表 47 附录C承包地块调查表 49 附录D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52 附录E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 55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特别是 2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 >充分肯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重要意义,规定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 6月农业部又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特别是其中<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具体规定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技术要求,确定了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具体方法,为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 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 ),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权威、系统、完善的依据,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条件已经成熟。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 <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 〔 〕39号)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完成时间及具体要求。 1.2 项目来源 为了响应农业部、省政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新县农业局决定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受新县农业局委托,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新县第一标段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1.3调查目的和任务 1.3.1调查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或其它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工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提供基础资料,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水平。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在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3.2调查任务 1)查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状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地址、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等信息。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建设土地承包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立集影像、图形、权属为一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1.4主要工作内容 1.4.1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 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组织清理土地承包档案,着重解决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种类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定,实行分级管理、集中保管的原则。建立健全整理立卷、分类归档、安全保管、公开查阅等制度。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要移交到具备条件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者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管。 1.4.2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 准确把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关键环节,着重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在对土地承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进一步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对与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记载的土地承包状况有较大误差且农民群众要求实测的,要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科学简便的方式测量查实。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首要的是群众认可,并尽可能准确。实测结果经乡(镇)、村公示确认后,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1.4.3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充实完善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地类和空间位置。未建立的,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结合经依法确认的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等登记信息,抓紧建立。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有条件的地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有关信息,探索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抓紧研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系统,将登记信息录入到计算机,实行信息化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资料实行有关部门共享。 1.4.4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 要在档案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关负责集中保管,并依法按期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可提前移交。 1.5区域界线 1)乡镇及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全国陆地行政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线。2)村(组)界线采用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 3)县、乡镇和村(组)界线未明确或存在纠纷的,应予以标注。 4)基本农田界线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保护划区定界成果。 1.6 作业区范围和主要工作量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涉及新县15个乡镇、1个管理区、205个行政村,面积约2418000亩。 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田铺、泗店、新集、香山湖、周河、箭河、陈店的作业任务,面积约12万亩。 2 调查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调查区地理概况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4°33′~115°12′,北纬31°28′~31°46′。东与商城县接壤,南与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毗邻,西与罗山县及湖北省大悟县交界,北与光山县相连。东西长61.6公里,南北宽40.7公里,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1个街道,205个行政村。 新县为大别山区,群山环抱,主峰黄毛尖海拔1011米。山间有谷地、盆地。小潢河境内长50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全年无霜期225天。 新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 3 作业依据 3.1 法律法规 l、<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 ]第6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 ]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主席令[ ]第7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第3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6、<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40 号) 7、<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 8、<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 9、<山东省土地登记条例>(省人大常委会 11月22日) 10、<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 17 号) 3.2 技术规范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4、GB/T 28584- 城市坐标系统建设规范 5、GB/T 7930- 1:500 1:1000 1: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6、GB/T 7931- 1:500 1:1000 1: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7、GB/T 13990-92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8、GB/T 13977-92 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17160- 1:500 1:1000 1: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9、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10、TD/T1001- 地籍调查规程 11、TD/T 101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12、CH5002-94 地籍测绘规范 13、CH/T 3007.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1部分:1:500 1:1000 1: 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 14、CH/T 3007.2-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测图规范 第2部分:1:5 000 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 15、CH/T 9008.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 数字线划图 16、CH/T 9008.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 数字高程模型 17、CH/T 9008.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 数字正射影像图 18、CH/T 9009.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 19、CH/T 9009.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20、CH/T 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21、CH/Z 3003-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22、CH/Z 3004-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2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25、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6、经批准的本技术设计书 4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1 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国家大地坐标系,施工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但应与CGCS 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联测或建立转换关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比例尺: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基本采用1: 比例尺。 4)分幅编号 (1)栅格数据分幅与编号 1:500、1:1000、1: 比例尺的工作底图、调查草图、地块分布图及其它栅格数据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50cmX50cm)。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平面坐标公里数编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线连接。 (2)矢量数据分幅与编号 承包地块、地物等矢量数据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进行分幅。 5)投影方式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4°。 6) 计量单位 (1)长度单位采用米(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统计汇总时,面积单位采用公顷(h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将亩(mu)作为辅助面积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2 承包地块测量主要方法 采用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及组合法等方法获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界址点坐标。 4.3 精度要求 4.3.1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界址点精度 实测法界址点精度指标 单位:米 界址点 等级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 中误差 允许误差(限差) 一级 ±0.05 ±0.10 二级 ±0.10 ±0.20 三级 ±0.15 ±0.30 注 1:大中城市郊区选用 1:500 比例尺时界址点等级不低于一级; 注 2:一般地区界址点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 3:特殊困难地区界址点等级不低于三级。 航测法界址点精度指标 单位:米 比例尺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 (单位:米) 平地、丘陵(坡度<6°) 山地、高山地(坡度≥6°) 1:500 ±0.25 ±0.37 1:1000 ±0.50 ±0.75 1: ±1.00 ±1.50 1:5000 ±2.00 ±3.00 图解法界址点精度指标,特殊困难地区放宽 50%。 比例尺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中误差 平地、丘陵(坡度<6°) 山地、高山地(坡度≥6°) 1:500 ±0.30 ±0.40 1:1000 ±0.60 ±0.80 1: ±1.20 ±1.60 1:5000 ±2.50 ±3.75 4.3.2数字正射影像(DOM)平面位置精度 DOM地物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 DOM平面位置精度 单位:米 DOM比例尺 平原、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1∶500 0.15 0.20 1∶1000 0.30 0.40 1∶ 0.60 0.80 1∶5000 1.20 1.80 4.3.3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 地籍图上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和相邻界址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 单位:米 地区分类 比例尺 点位中误差 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 平原、丘陵地 1∶500 0.15 0.12 1∶1000 0.30 0.24 1∶ 0.60 0.48 1∶5000 1.20 0.96 山地、高山地 1∶500 0.23 0.18 1∶1000 0.45 0.36 1∶ 0.90 0.72 1∶5000 1.80 1.44 4.4 主要使用仪器及检验 动态测量卫星定位接收机选用双频接收机,其标称精度不得低于10mm+2×10-6d。全站仪的测角精度应不低于5″,测距标称精度应不低于II级测距仪的精度。 对于所用的测绘仪器、工具,要求做到及时检定、检验和校正,经常维护和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4.5软件选择 按照农业局招标文件要求,全县统一外业采集软件,利用统一的正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外业采集建库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编辑、扫描、属性录入、地块统一代码编制等各项工作,确保数据格式统一。 5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 5.1 基本原则 5.1.1保持稳定 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 5.1.2依法依规 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参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5.1.3因地制宜 按照本地区的土地承包现状,缺什么补什么,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5.1.4民主协商 充分动员农民群众,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5.1.5注重实效 充分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明确承包土地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等,将农户承包地成图、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5.1.6地方负责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工作实行部省统筹安排,县级组织实施,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5.2技术路线 综合分析新县实际情况,采用1: 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时确定的村界作为测区范围,进行调查摸底、填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表,经过外业实地指界或内业判绘结合实地指界的方法,以及必要的调绘或实测方法,绘制调查草图,然后在计算机上制作地块分布图和各类表册,图、表一致且无误后打印,进行一榜公示,审核、勘误修正后进行二榜公示,再修改、完善,确认无问题后输出打印登记簿、合同和承包经营证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整理成果资料,提交验收。 5.3工作流程 (1) 做好准备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书并提交审核; (2)从1: 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收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作为测区界线,收集基本农田保护划区定界资料确定基本农田界线; (3)市经管站牵头,组织对镇、村两级相关人员进行政策和技术培训,由村确权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表,绘制村级承包调查草图; (4)调查人员根据外业实地指界或内业判绘结合实地指界结果以及部分实测成果,绘制调查草图,在计算机上勾绘地块图斑,形成地块分布图并制作出信息公示表; (5) 对图、表进行两榜公示(村民公示、最终公示),对两榜公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地块分布图和信息表; (6)输出打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等; (7)建设数据库; (8)资料整理归档; (9)检查验收。 5.4 工作流程图 资料收集 家庭承包户主及共有人情况调查 农村家庭承包状况调查核实 土地现状调查 对登记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移交档案局 登记资料归档 建立承包经营权信息平台 签订合同和换发新证 公示底图第一榜公示 测绘公司进行矢量化处理,形成工作底图 在地籍图上进行标注,勾画地块 测量地块成图 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同农户签订承包合同 测绘公司修正完善工作地图,第二榜公示 入户权属调查 村干部及相邻户签字确认 实地调查农户承包地四至、面积 测绘公司形成效果图,并进行第二榜公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登记簿 农户在成果图上签字、按手印,形成”鱼鳞图” 工作流程图 6准备工作 6.1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制订工作计划、宣传发动工作。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专门工作队伍,负责具体工作的技术指导以及工作方案、人员培训、成果资料的审核和检查验收工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6.2宣传培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县、镇(乡)、村等各级政府,需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开展调查工作前,应由政府全面动员,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统一编制宣传和培训材料,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前进行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在主要路口、各级政府等外墙张贴土地调查工作通告,积极宣传土地调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家喻户晓,积极争取各单位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严格执行法律政策规定,规范调查程序,明确调查方法和要求,加强保密管理。 6.3制定方案 根据本县实际情况,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制度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由新县农业局与各调查队伍一同编制技术设计书,制定周密工作计划。计划应将登记发证的目的、调查范围、技术方案、经费预算、进度安排、工作步骤、任务分工、质量控制、人员组织等全面统筹安排。 6.4资料准备 6.4.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资料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数据、图件、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划区定界资料。 6.4.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 1) 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台帐、登记簿、农户信息等资料。 2) 已经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依法变更的有关合同、申请和审核材料,以及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会议记录、决议、表决结果等。 6.4.3调查区域内的基础测绘资料 1) 收集整理区域内的有关测绘资料。包括控制点资料(河南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应用服务系统成果、辖区内C、D、E级GPS点成果表、控制网图、点之记、技术总结等)。 2)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 6.4.4调查所需的其它资料 1)身份、户籍、婚姻登记或证明资料。 2)行政区划代码。 3)标准地名资料。 6.5图表准备 6.5.1表册准备 1)发包方调查表。 2)承包方调查表。 3)承包地块调查表。 4)调查信息公示表。 5)公示结果归户表。 6)其它数据表格。 6.5.2 仪器工具准备 1)测绘仪器:GPS接收机、全站仪、钢尺等; 2)绘图设备和材料; 3)交通工具。 6.5.3软硬件准备 调查使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土地承包管理软件、计算机、服务器等。 7编码原则 7.1发包方编码规则 7.1.1发包方代码结构 发包方代码由四层14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其代码结构如图2所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组级段代码 村级段代码 乡级段代码 县级段代码 图2 发包方代码结构 7.1.2发包方编码方法 在发包方代码结构中,县级段代码位数6位,表示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按GB/T2260- 的规定执行。乡级段代码位数3位,表示街道(地区)办事处、镇、乡,按GB/T10114的规定执行。村级段代码位数3位,表示行政村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所属乡镇编订。组级段代码位数2位,表示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代码从01开始,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由所属行政村编订。 7.1.3发包方赋码规则 在发包方代码结构中,当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为发包方时,组级段代码范围为01—99;当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为发包方时,组级段代码用”00”表示;当乡(镇)农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时,村级段代码和组级段代码分别用”000”和”00”表示。 承包期内,发包方编码保持稳定,不随发包方外在属性(例如:名称、承办人等)变化、行政区划调整、村组调整、合并而变化。 7.2承包方编码规则 7.2.1 承包方代码结构 承包方代码由两段1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如图3所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系列顺序码 发包方代码 图3 承包方代码结构 7.2.2 承包方编码方法 在承包方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发包方代码,按照7.1.2节进行编码;第二段为4位系列顺序码,代码从0001开始,在发包方代码后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99. 7.2.3 承包方赋码规则 在承包方代码结构中,第一段采用7.1.3节赋码规则;第二段采用系列顺序码,由4为数字构成,具体划分为:0001—8000表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8001—9000表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个人及其本集体积经济组织以外的个人;9001—9999表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单位及其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 承包期内,承包方的代表人或者单位名称发生变化的,承包方编码保持不变;增加承包方,新增承包方在原承包方代码最大顺序号后续编;承包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灭失后,该承包方代码作废,作废代码不应再赋予其它承包方。7.3承包地块编码规则 7.3.1 承包地块代码结构 承包地块代码由两段1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如图3所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顺序码 发包方代码 图3 承包地块代码结构 7.3.2承包地块编码方法 在承包地块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发包方代码,按照7.1.2节进行编码;第二段为5位顺序码,代码从00001开始,在发包方代码后按升序编码,最多编至99999. 7.3.3承包地块赋码规则 在承包地块代码结构中,第一段采用7.1.3节赋码规则;第二段代码赋码范围为00001—99999。 承包期内,承包地块的名称以及地上作物类型等发生变化的,承包地块编码保持不变;承包地块界址发生变化,承包地块代码在相应的最大承包地块顺序码后续编,该承包地块代码作废,作废代码不应再赋予其它承包地块。 7.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编码规则 7.4.1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 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一致,均有两段19位阿拉伯数字(字母)组成,其代码结构如图4所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承包方式代码 发包方代码 图3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 7.4.2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编码方法 在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中,第一段为承包方代码,按照7.2.2节进行编码;第二段为承包方式代码,用1位英文字母表示。 7.4.3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赋码规则 在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结构中,第一段采用7.2.3节赋码规则;第二段采用”J”表示家庭承包,采用”Q”表示其它方式承包。 承包期内,新增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其编码在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第一段(承包方代码)最大顺序号后续编;承包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灭失后,该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代码作废,作废代码不应再赋予其它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 8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 8.1发包方调查 8.1.1调查内容 发包方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的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地址等。 8.1.2确定发包方 发包方的调查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和其它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 发包方按以下情形确定: 1)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 2)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发包方为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 3)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发包方为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8.1.3发包方调查情况处理 1)承包合同生效后,集体经济组织的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分立或者合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同时在附录A”调查记事”栏注明分立或者合并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 2)发包方名称发生变更的,发包方名称确定为变更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同时在附录A”调查记事”栏注明变更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 3)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的承办人或负责人发生变更的,负责人姓名为变更后的发包方负责人姓名, 同在附录A”调查记事”栏时注明变更前的负责人姓名。 8.2承包方调查 8.2.1承包方调查内容 1)家庭承包的承包方调查内容包括承包方的项姓名、地址以及农户家庭成员等情况。 2)其它方式承包的承包方内容包括承包方的名称(单位)或者姓名(个人)、地址等情况。 3)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信息,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信息。 8.2.2确定承包方代表 承包方的调查以收集到的农村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已经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其它合法权属资料为基础,农户家庭成员信息以户口簿和婚姻、户籍登记或证明资料为基础。 承包方代表按以下情形确定: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上记载的人。 2)未依法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的,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的人; 3)前两项规定的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因其它原因无法确认的,为农户成员推选的人。 8.2.3承包方代表调查情况处理 承包合同生效后,农户内的成员分家析产或合户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无异议后进行调查。 8.3承包地块调查 8.3.1承包地块调查内容 1)承包地块的调查内容包括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