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_姚功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86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_姚功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_姚功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_姚功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理论建设NO.2.2023新时代 新思想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姚功武1,李雅兴2(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2.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新时代共同富裕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践行和赓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新时代共同富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民与全面的富裕、逐步共富不搞平均主义等方面

2、系统展现了其基本内涵。在实践方面,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共同富裕战略地位;夯实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坚持统筹协调,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发挥制度优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词:新时代;共同富裕;生成逻辑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2-0070-09收稿日期:2022-11-20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21SZJS43010530);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20GG043)作者简介:姚功武(1996),男,江西上饶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雅兴(1966)

3、,女,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21,并对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基本问题做了深刻阐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本质要求,是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宣示和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共同富裕的战略地位,并进一步把共同富裕取

4、得实质性进展作为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小康社DOI 10.19810/j.issn.1007-4767.2023.02.009-70会的全面建成,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一面旗帜。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植根于中华

5、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人类解放高度所创立的重要理论成果。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剩余价值本质,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制度基础、价值目标和发展阶段,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与理论范式。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他们认为,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2,人类要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在未来理想社会当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虽然创造了发达的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却相分离,生产资

6、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其后果便是贫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土壤无法开出共同富裕之花、结出共同富裕之果,而共产党人的所有理论概括起来就是“消灭私有制”。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他们认识到,共同富裕的“物质性”和“价值性”同等重要,共同富裕的实现既需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又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四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们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科学地揭示了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允许存在一定程度上先富与后富的差别,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蕴含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资源,

7、主要体现在各时代先贤的“大同”“均平”思想以及底层农民起义的战斗口号中。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最早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富民利民思想;老子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平思想;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发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治国警示;晏子提出“权有无,均贫富”的财富均衡分配思想;孟子提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道德教化思想;荀子提出“裕民以政”的富民思想;韩非子更是直接把均平思想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帝王之道,建议君主“论其税赋以均贫富”;等等。历史上,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广大底层农民不得不用暴力革命方式追求“均贫富”。如秦朝的陈胜、吴广

8、发动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提出“苟富贵,无相忘”的铮铮誓言;东汉末年,痛斥贫富不均的张角领导了黄巾起义,提出建立“黄天太平”社会的口号;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首次提出“均平”战斗口号;北宋王小波、李顺高举“均贫富”的起义旗帜;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均田免赋”为斗争纲领。中国近代史上,洪秀全在 天朝田亩制度 中确立了“无处不均匀”的纲领,康有为撰写 大同书,孙中山提出“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这些思想和主张闪烁着共同富裕的思想光芒,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1貌和广大贫苦人民的命运。(二)历史逻辑

9、: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践行与赓续“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4追求共同富裕无疑是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创新与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想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向共同富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前提。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打倒列强,除军阀”,与国民党联合革命。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贯彻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

10、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创建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在经济上领导实施了减租减息政策、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领导制定了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大规模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公平合理分配,使千百年来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成为现实。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人民当家作主崭新时代的到来,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悲惨命运、臻于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确立了根本政治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成功领导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明确党在农村中的任务就是把农民联合

11、起来,通过农业的改造使广大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5。在改造生产关系的同时,党中央明确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任务,制定了系列政策,进行了长期探索,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物质基础。正因如此,毛泽东同志自信地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6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方式方法、实现途径,在理论上,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及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12、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在实践上,开辟了“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通过加强执政党建设、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加强社会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实践行动将共同富裕扎实地向前推进。(三)现实逻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突出共同富裕的战略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跃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2012年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 538 580 亿元增长到1 143 670亿元,平均增速为6.6%,人

13、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 771元增加到80 976元,平均增速为6.1%,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高到73%,货物进出口总额、服务进出口总额分别从244 160亿元、30 422亿元增加到391 009亿元、52 983亿元7。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十三个坚持”对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新时代,人民享有的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2民主权利更加广泛,集中地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协商民主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的民主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人民的意见、期盼、诉求能够有效通过民主渠道进行表达;人民民主有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新时代我国已经构建起保障人民当家

14、作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的人民性、公信力充分彰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精神面貌和精神力量显著提升。人民的思想基础持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深入践行,马克思主义旗帜更加鲜明;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民阅读、文化产业、影视出版、文化旅游、全民健身等多样化的优质文化服务不断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传统的医药、茶道、戏曲、舞蹈、武术、节日、人文精神等融入现代生活、逐渐走向世界。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新时代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2012年的16 510元、12 054元增加到2021年的35 128元、24 100元;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8 796万人、53 641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02 871万人、136 29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2年的91.8%上升到2021年的95.4%;城镇就业人员由2012年的37 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 773万人7;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1 1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明显。环境质量方面,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国

16、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比、地表 水 水 质 优 良 率 分 别 为 87.5%、64.3%、84.9%。人居环境方面,2021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为97.9%、99.9%、42.4%、28%8。二、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新时代共同富裕是治国理政、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科学命题,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民与全面的富裕、逐步共富不搞平均主义等方面。(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本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出

17、的科学阐释。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固有思维,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创造性地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 22,从“本质论”到“本质要求论”,深化了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凸显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必由之路”“奋斗目标”等多维度意义上的本质要求。考察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就是看其是否坚持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9。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由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社会无法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

18、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存在。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却凭借自身的经济科技军事霸主地位,只顾一己私利,肆意挥舞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大棒,对他国实行制裁,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混乱。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束手无策,违反科学常识,宁愿救股市也不救人命。受到党派之争的影响,美国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3等西方国家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把疫情政治化,让许多无辜的公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客观事实已经表明,当代资本主义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资本主义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19、。(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 22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历程就是人类文明不断迈向更高阶段的演进过程。现代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文明进步,是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人民的不懈追求,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不可否认,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资本主义成功推动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整体转型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只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重合。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至上的逻辑主导着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市场的内驱动力在于追求资本的积累和增殖,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人只

20、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10,人在社会中的发展陷入异化状态。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确立和发展,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邪路”,也不同于苏联现代化的陈旧“老路”,而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共同富裕之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探索中揭示了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成功开辟出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共同富裕现代化新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强有力的驳斥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陈旧思维定式,其成就令世界瞩目,并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共同富裕是“全民”与“全面”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

2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1 142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明确和回答“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新时代共同富裕在本质上是全体人民、全部地区的整体富裕,是全体人民都过上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少数人、少数地区的部分富裕,更不是极少数权势团体的个体富裕。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即建设越多、贡献越大,享受发展的成果与机会也就越多,绝不能出现养懒汉、等靠要等不良现象,也不能单纯靠政府大包大揽。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决定了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物质充足、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

22、美丽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全面富裕。新时代共同富裕主张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相统一,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人民仓廪实、衣食足,而且通过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引导人民知礼节、明荣辱的“双富裕”。(四)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不搞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向世界宣告:“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12共同富裕是一个阶梯式递进、渐进式发展的过程,是从贫穷到温饱、小康、低层次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新时代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分目标、分步骤完成,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2021年8月

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步走”路线图、时间表,并对“到 十四五 末”“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三个不同时间段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4行了阐释。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个人的能力、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差别客观存在,同等、同步、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最终只会导致共同贫穷。邓小平曾就此批评道:“过去搞平均主义,吃 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13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共同”与“富裕”的目

24、标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共同富裕战略地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共同富裕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1 139新时代,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将共同富裕扎实地向前推进。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全面领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1 171实践证明,我国取得如今的辉煌成就,其中一条极为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百年奋斗证明了共同富

25、裕道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赋予其最鲜活的现实明证。在新时代的崭新征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和政治优势。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探索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成功道路,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第二,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才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代表不同阶级和主体的“富裕”一直存在,但都是少数统治阶级的“富裕”,而社会主义中国“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 116。新时代共同富裕要坚持

2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举措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的统一,尊重人民社会生产的主体地位,捍卫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致富精神,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三,准确把握和尊重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尊重其固有的规律,“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11 143。忘记共同富裕长远目标而只顾眼前发展利益,容易在历史的发展中迷失方向、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离开现实基础而空谈远大理想将会使共同富裕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既要统筹谋划、整体设计,又要鼓励因地制宜、敢闯敢试;既要鼓励部分先富,实现阶段目标,又要坚

27、持先富带后富,实现全民共富的根本目标。(二)夯实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新时代必须把发展作为硬道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一,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前提。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共同富裕才有实现的可能。新时代要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要以创新引领来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尊重劳动成果、尊重知识创造,激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5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第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

28、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1 7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和新矛盾,因而在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需要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其中创新是强大动力,协调是内在要求,绿色是美丽底色,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价值遵循。新时代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国家发展全过程,在全社会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新时代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充裕的物质基础。第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 29“两个毫不动摇”是习近平

29、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两个绝不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由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时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夯实基本经济制度的根基,有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义。(三)坚持统筹协调: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11 139坚持统筹协调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第

30、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起着关键作用。一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破除影响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要素自由、平等的流动;要夯实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提高农民从土地中获得的收益;要营造农村创新创业氛围,以创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针。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破除农民进城的障碍;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东部地区要帮助中西部落后地区农业、农村的发展;要完善社会激励制度,引导城市的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向农村转移。三是实现公共服务和资源均等化。要加大

31、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增强师资力量,保障教育起点的公平;要加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提高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标准。第二,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共同富裕。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体现,解决这一问题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一是统筹实施“四大板块”总体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中国“东西南北中”区域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东部加快实现现代化步伐,西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东北振兴要取得新的突破,中部要抓住机遇实现加快崛起。二是深入推进“三个支撑带”发展战略。新时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发展,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促进区域共同富

32、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支持“四类特殊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特殊重点地区的发展与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区域和突出“短板”。新时代唯有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共同富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6(四)发挥制度优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 46-47第一,改革和完善初次分配机制。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要加快构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

33、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构建起科学长效的工资增长机制;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垄断,完善反垄断的法律法规,确保发展成果共享共有;要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违法成本,对非法收入者形成震慑。第二,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新时代必须加快健全税收调节体系,改革和完善税制结构,减轻中小企业和广大群众的税费负担,完善对存量资产和遗产等财产税的征收,严厉打击少缴、漏缴税款的非法行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加快健全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环境等关系

34、人民切身利益事业方面的投入。第三,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14第三次分配,是弥补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不足的需要。新时代第三次分配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此要营造第三次分配的文化环境,推动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在当代的转化与发展,构建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第三次分配的组织建设,推进慈善组织的现代化、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透明度;要完善第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慈善捐赠、社会救助、税收减免等相关制度。综上所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事关生产力发展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能否长期执政、

35、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体人民持续奋斗。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物质基础、发挥制度优势,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通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4

3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2.6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496.7国家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篇)J.求是:2022(12):79.8国家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绿色发展篇)J.求是,2022(20):79.9方世南.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J.学术探索,2021(11):1-7.10赫伯特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

37、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7文出版社,2008:28.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习近平.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N.人民日报,2022-01-18(02).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1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The Generation Logic,Basic Connotation,a

38、nd Practical Approach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YAO Gongwu1,LI Yaxing2(1.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2.School of Marx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Abstract: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and it is also a major topic of

39、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stems from the inheritance anddevelopment of Marxism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practice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originalaspiration and the mission of the CPC in her centennial struggle,and the

40、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basicnational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which has its inherent theoreticallogic,histor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has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d itsbasic connotation from the essential provi

41、sions of socialism,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e nat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osperity,and the gradual common prosperity without equalitarianism.In practice,in order to solidly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we must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of the Party

42、and highlight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consolidate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and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dhere to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to narrow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gions;give full play to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Key words:new era;common prosperity;generation logic责任编辑:倪大兵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实践途径-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