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坝体过流技术的探讨.pdf

上传人:bi****m 文档编号:47084 上传时间:2021-06-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坝体过流技术的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坝体过流技术的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6 内 蒙 古 水 利 2 0 1 1 年第5期( 总第 1 3 5 期) 【 工 程设 计 与施 工 】 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坝体过流技术的探讨 李建青, 马建青 ( 青海省三江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0 ) 摘要 文章以具体的工程案例为指导, 对坝后坡、 坝面及挤压边墙过流处理等加以分析, 能在降 低工程作业成本的同时, 提 高工程作业效率, 保证水电站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水电站; 混凝土面板; 填筑; 过流技术 中图分类号: T V 7 3 2 文章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9 0 0 8 8 ( 2 0 1 1 ) 0 5 0

2、 0 1 60 2 从水电站建设的整体角度看 , 混凝土面板坝施工 导流和度汛 的安排情况对于整个工程质量都有着很大 的影响。在具体施工阶段 , 对于坝体施工的安排则决 定了整体的作业状况 。施工导流度汛设计编排关系着 具体的施工状态 , 也是多个方面施工作业的基础 , 如 : 施工场地分配、 上坝道路布置等。这些都需要施工人 员在技术上把握好操作, 以保证各项施工能顺利完成。 1 实例概况 1 1工 程状况 某大坝坝址地形为对称“ V” 型狭谷 , 河谷宽 1 O 2 5 m, 两岸山坡陡峻 , 左岸坡角 4 2 。 , 右岸坡角 6 5 。 , 相 对高差 1 0 01 5 0 1 T I

3、 , 河床及山坡基岩基本裸露。 大坝坝址出露的地层为志留系龙马溪组( S ,: ) 二 段薄 一中厚层粉砂岩 ; 第四系覆盖层有河流冲积物、 洪 积物、 残坡积物、 崩积物。在左岸发育一节理式 断层 ( F 4 ) , 走 向 N W2 0 。 3 0 。 , 倾 N E 7 0 。 左 右, 该断层 在地 表显现 出来 的长度较大, 在高程 1 0 3 5 m以下宽 3 5 m, 穿过河流到右岸逐渐尖灭, 在左岸坡会由于高程的 上升而出现宽度增大的现象, 到达 1 0 7 0 m高程时断 层破碎带则超过 了 3 0 r l l 。碎块石是断层破碎带 内的 主要充填物, 块径 3 0 5 0

4、e m。工程范围内岸坡岩体 卸荷强度过大 , 对整体荷载承担能力较弱, 这会影响到 后期施工方案的制定。从工程具体状况看, 平均卸荷 水平深度为 3 0 m, 多数岩体的稳定性难以达到最佳组 合 , 最差 的卸荷松动带水平深度在 8 02 0 0 m, 松动 带内卸荷裂隙张开0 1 2 0 c m, 个别达 8 c m。 1 2 坝体尺寸及填筑分区 大坝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坝顶高程达 1 1 0 0 2 0 17 1 , 防浪墙墙顶高程达l 1 0 1 5 0 m。坝顶轴线长度 1 1 1 0 m, 坝顶宽6 8 m 。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 1 0 2 3 0 0 m, 最 大坝高 7 7 2

5、 0 m。大坝上游坝坡比为 1 :1 3 。下游坝 坡设一级马道, 马道高程为 l 0 6 0 0 0 m, 马道宽度为 2 5 m, 综合坝坡比为 1 :1 3 。 溢洪道处在大坝左岸, 溢洪道堰顶高程 1 0 8 9 5 0 m, 共设 1孔, 单孔净宽 8 0 m, 由一扇平板 钢闸门控 制。大坝的平面布置 , 见图 1 。 经过测量得出, 大坝坝体填筑总量达 4 2万 m , 从 上游往下游 , 填筑分 区涉及到 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 包括 了垫层区、 特殊垫层区、 过度料区、 堆石 区、 干砌石护坡 区。填筑料主要运用开采灰岩, 平均干容重在 2 7 5 k N m , 饱和抗压强度

6、 6 4 MP a , 软化系数 0 7 9 , 弹性模 量 6 7 G P a 。其分 区, 见图 2 。 镬 图 1 水电站凝土面板 堆石 坝坝区平面布置 图2 面板堆石坝填筑横断面 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坝体过流技术的探讨李建青等 1 7 2 坝体过流技术的实施 尽管该大坝的整体填筑方量较小, 但受到坝址等 因素的影响, 给施工作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影响了施 工作业的效率。在填筑之前坝后呈现出来的两大通 路, 至坝顶的上坝公路和至基坑的沿河路, 两条道路都 处在左岸 。右岸因坡度过陡, 难以顺利进行施工作业。 左岸坡度较陡, 在修建处理阶段则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而影响操作。专家分

7、析指出, 1 0 5 0 m高程下课结合沿 河路当成填筑道路; 填筑到 1 0 5 0 m后, 毁坏沿河路修 建中线填筑道路, 选择马道填筑到1 0 8 0 m高程; 1 0 8 0 n l 高程以上选择上坝路实施填筑。受到道路结构形式 的影响, 在水电站施工时要估计好不同的参数指标, 这 样才能达到导流洞和坝体同时过流的要求。 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 问题看 , 对于此次施 工积极引进了先进 的技术处理 , 这样 , 可以保证施工质 量达到理想状态。主要选择的过流技术方案重点在于 过流技术方案 , ( 1 ) 边墙。由于此分析 的电站库区位置在暴雨 中 心 , 具备了山区河流陡涨陡落等状况

8、 , 施工时应加强对 上游面的保护, 以此防止受到洪水的影响。施工人员 要严格掌握具体的施工水平, 对整个工程作业采取科 学的处理技术 , 为过流技术的引进创造条件。 ( 2 ) 填筑区。填筑区通常都要设置于过水前加 以 保护, 对电站洪水的控制需结合具体的流量, 这样才能 达到洪水的抵制需要 。由于填筑料系新鲜石灰岩, 因 而在填筑区坝面无需实施具体 的保护 , 只要进行适当 的碾压处理则可完成操作。因坝面在汛期依旧要不断 填筑加高, 针对过流中损坏则可进行适当的修复处理, 然后再持续浇注施工。考虑到维持各个区域之间的有 效性 , 我们应该修实施分区处理 。 ( 3 ) 坝后坡。鱼泉大坝坝后

9、施工 阶段选择 了大石 干砌削坡技术, 同时, 选择反铲配合人工削坡处理。干 砌石在使用过程能发挥 出较强的抗 冲压作用, 这对 于 新阶段的施工作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施工中在大坝 尾部抛填 l 1 m厚的大石 , 这样可以抵制外来的冲刷 。 根据现实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 对操作施工项 目 加以样的调整处理, 这样可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进 行。在施工中设置需要钢筋笼, 这样能为后期的作业 处理带来方便 , 对位于坝后 1 0 3 5 m和 1 0 4 5 m高程加 以调整。详细操作流程为: 在坝后设置长宽高 2 m 1 5 m 1 m的钢筋笼, 使用人工块石加以填充, 但后 再结合钢筋把钢筋笼

10、焊接融合到一起 , 这样才能把钢 筋笼与锚杆连接起来, 满足了不同的施工需要。 3 3 次过流考验实际效果 2 0 0 9年初, 电站大坝开始填筑, 至 2 0 0 9年 1 2月 填筑完成。2 0 0 9年 5月 2 4日遇特大洪水 , 过流后观 察, 坝轴线以上坝体无任何损伤, 坝轴线下游坝体沿借 用的填筑道路被洪水冲刷了一道深槽 , 宽约 1 2 m( 道 路宽9 m ) , 深约6 m 。从过流情况分析, 电站堆石坝虽 然采取的过流保护措施简单, 但比较实用。在超标准 洪水下, 坝体基本安全。冲刷的深槽是因为道路位置 较坝体其他区域低且有坡度, 形成水流主通道, 使水流 流速加大, 进

11、而产生强大的冲刷力, 损坏了部分坝体。 2 0 0 9年7 月 l 6日, 2次过流时, 已经使用中线填 筑道路 , 坝面整体上升。坝面水深 23 m, 流速 约 3 m s , 过流时间6 h 。过流后 观察 , 坝面、 坝后及坡脚无 任何损伤 , 仅在坝后坡遗 留部分漂浮物需要 清理 。此 次过流 , 说明 电站堆石 坝的过流保护措施 是有效 的。 同时 , 也检验了损坏部分修复结果 , 说明对第一次过流 损害修复措施是正确的。 2 0 0 7 年 7月 2 2日, 3次过流时, 坝面水深 1 m, 流 速流速约 1 m s , 过流时间 3 h 。过流后观察 , 坝面、 坝 后及坡脚无任

12、何损伤, 仅在坝面遗留部分漂浮物需要 清理 。 从 3 次过流情况看, 挤压边墙对坝前的保护作用 毋庸置疑。错台填筑对垫层区、 过度区的保护作用明 显 。坝后坡的大石及钢筋笼是过流保护 的重要措施。 过流时 , 尽可能保持大坝填筑堆石区整体上升, 才能确 保过流效果 。 4 结语 综上所言 , 堆石坝施工 中坝面过流是一种可行 的 作业方式 , 这对于维护 电站正常运行状况有很大 的帮 助 。工程人员要制定有效的施工计划 , 以创造更 大的 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P 马奎斯, 王扬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特性 J 水利水 电快报, 2 0 0 5, ( 1 7 ) 2 郦能惠, 孙大伟, 陈铁林 折线型面板堆石坝 改善面 板应力状态 J 岩土工程学报, 2 0 0 6 , ( 0 1 ) 3 郝巨涛, 鲁一晖, 贾金生, 窦铁生, 杜振坤 , 邓正刚 混凝土 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的新进展 J 水力发电, 2 0 0 5 , ( 1 2 ) 4 李轶玉, 张靖平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级配料硐室爆破开采 的设计与施工 J 葛洲坝集团科技, 2 0 0 5 , ( 0 2 ) ( 编校 : 杨亚军) 收稿 日期 : 2 0 1 1 0 6 2 2 作者简介: 李建青( 1 9 7 5 一) , 工程师, 青海省三江水电开发 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