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新教材会考知识体系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08084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新教材会考知识体系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新教材会考知识体系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上) 第1课: 金属工具 1、 人类早期历史的划分: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2、 两河流域约于公元前40 代初期最先使用青铜器。 3、 赫梯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和使用冶炼术的国家, 它约于公元前13 进入铁器时代。 4、 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 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 第2课: 文字 1、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 2、 早期的象形文字有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 的楔形文字、 埃及的圣书字、 印度的印章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洲的玛雅文。象形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 3、 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 斯拉夫字母 第3课: 国家 1、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 2、 军事民主制: ( 1) 、 产生背景: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 ( 2) 、 管理机构: 军事首领、 联盟议事会、 民众大会 ( 3) 、 特征: 既保留氏族民主制的某些因素, 又产生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 3、 国家产生的途径: a、 部落联盟( 夏朝) ; b、 城邦( 雅典、 罗马) 4、 国家的主要职能: a、 阶级压迫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第4课: 大河文明 1、 东方村社的特征: ( 1) 、 小农的聚居地; ( 2) 、 有较多原始公有制的遗风; ( 3) 、 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 ( 4) 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2、 中央集权: (1) 产生原因: a、 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 b、 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 c、 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2) 特点: 全国听命于国君, 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结构, 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 3、 大河文明的特点: 小农经济、 东方村社、 中央集权制度 第5课: 海洋文明 1、 海外殖民: 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 2、 城邦政治的三种形式: 僭主政治、 寡头政治、 民主政治 3、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梭伦改革( 奠定基础) →伯里克利时代( 鼎盛阶段) 4、 雅典民主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P23 5、 海洋文明的特点: 开放、 多元、 进取 第6课: 草原文明 1、 游牧民族: 匈奴、 突厥、 蒙古 2、 北匈奴的西迁引发亚欧民族大迁徙 3、 13世纪初,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 被尊为”成吉思汗”。 4、 古对外征服战争的影响: a、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b、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5、 草原文明的特点: 畜牧经济、 迁徙性和侵略性、 军政合一 第7课: 婚姻与家族 1、 婚姻制度的演变线索: 群婚——辈分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族外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氏族生活 2、 姓氏: ( 1) 、 姓: 根据母亲所在的族姓而取。 ( 2) 、 氏: a、 以所在地方的地名命氏; b、 以封邑命氏 ( 3) 、 秦汉以后, 姓氏逐渐合一。 3、 大家族: 由父系祖先繁衍而成的聚居血缘团体。 4、 大家庭: 由多个家庭构成的, 共同生活的血缘团体。 5、 现代家庭演变趋势: 以爱情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 第8课: 种族与人口 1、 三大人种及其分布: 黄种( 蒙古人种) 、 白种( 高加索人种) 、 黑种( 尼格罗人种) 2、 生产力的发展, 是推动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 世界人口已增长到50亿。 3、 人群迁移的类型: ( 1) 、 古代游牧民族的迁移 ( 2) 、 近代殖民活动 ( 3) 、 20世纪战争中的难民潮 ( 4) 、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个体移民 4、 人群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笔记) 第9课: 等级与阶级 1、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贵族和平民成为最初的基本社会等级。而广大的妇女、 被征服者以及奴隶列于等级之外, 没有公民权。 2、 不同历史时期中产阶级的构成: ( 1) 、 中世纪: 市民阶层 ( 2) 、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 3)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知识型人才 第10课 服饰 1、 服饰的基本构成: 头衣、 体衣、 足衣、 佩饰 2、 服饰的功能: ( 1) 实用功能: 护体、 御寒 ( 2) 装饰功能 ( 3) 标识功能: 等级标识、 职业标识 3、 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 ( 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2) 不同经济生活的影响。 ( 3) 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11课 饮食 火的使用 ①陶器的创造并被用作炊具 1、 人类饮食经历三个阶段: 生食 熟食 烹饪 ②调味品的发现和使用 2、 人类的饮食结构是由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农耕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 从事畜牧业的民族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 3、 饮食方式不但能反映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 中国: 聚餐制, 使用筷子 西方: 分餐制, 使用刀叉 4、 东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 西方比较”理性”; 东方比较”感性”。 第12课: 居住 1、 居室类型: 帐篷型、 干栏型、 洞穴型、 上栋下宇型 2、 居室格局和人们的家庭制度联系在一起。 3、 人们对居室最基本的要求: 安全与舒适 第13课: 交通 1、 交通设施: 陆路( 道路) 、 水路( 桥梁) 2、 交通工具: ⑴车: 人力、 畜力 机械动力( 火车、 汽车) ⑵舟: 人力、 自然力 机械动力( 轮船) ⑶飞机: 莱特兄弟( 19 ) 第14课: 节日 1、 岁时农事节日: 插秧节、 玫瑰节 2、 宗教祭祀节日: 端午节、 浴佛节、 圣诞节、 祭敖包 3、 纪念庆贺节日: ( 1) 、 纪念节日: 西迁节、 登城节、 劳动节、 妇女节 ( 2) 、 庆贺节日; 各国的年节 第15课: 人生仪礼 1、 诞生礼: 未孕时的祈子、 怀孕后的禁忌、 临产期的惯制、 报喜、 新生儿沐浴、 剃发、 取名、 抓周、 过生日 2、 成年礼: ( 1) 、 共同目的: 让青年人获取生活知识, 明确社会责任, 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 2) 、 基本内容: 接受生活知识、 生产技能的传授, 经受体质、 勇气、 毅力的考验。 3、 结婚礼: 基本程序: 择偶( 封闭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 、 定亲、 娶亲 4、 丧葬礼: 土葬、 火葬、 水葬、 天葬、 复合葬 第16课: 社会交往 1、 见面礼: 跪拜礼、 鞠躬礼、 亲吻礼、 拥抱礼、 握手礼 2、 名片: 名刺 名帖 名片 3、 称谓: ( 1) 、 基本类别: 姓名称谓、 职事称谓 ( 2) 、 基本原则: 谦己以敬人 4、 聚会: ( 1) 功能: 切磋学问、 沟通信息、 交流情感、 广交朋友、 启迪心智、 增长见识 ( 2) 、 场所: 家庭客厅、 公共俱乐部、 小酒馆、 咖啡厅、 茶馆 ( 3) 、 形式: 沙龙、 曲水流觞、 文人结社 第17课: 法律的起源 1、 国家产生之前, 人们常见神明裁决的方法来解决纠纷。 2、 国家诞生以后, 习惯→法律。 3、 早期成文法典: 古埃及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的《汉穆拉比法典》、 印度的《摩奴法典》、 中国的《法经》。 4、 早期成文法典的特征: ( 1) 、 由统治者以神的名义颁布; ( 2) 、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 3) 、 严刑峻法 第18课: 法系 1、 中华法系: ( 1) 、 发展历程: 战国、 秦汉( 形成) →隋唐( 成熟标志: 《唐律》、 《唐律疏议》) ( 2) 、 特点: 以礼入法、 礼刑结合 2、 罗马法系: ( 1) 、 重要法典: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2) 、 基本诉讼原则: 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 公开审判 ( 3) 特点: 私法 3、 英国法系的特征: ( 1) 、 注重法典的历史延续性 ( 2) 、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形式 第19课: 审判制度 1、 近代西方国家法院的设置: ( 1) 、 大陆法系: 初审法院、 上诉法院、 最高法院 ( 2) 、 英美法系: a、 英国: 郡法院、 治安法院、 上诉法院、 最高法院b、 美国: 联邦法院、 州法院 2、 刑罚: ( 1) 、 早期阶段: 同态复仇原则 ( 2) 、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 罪刑法定主义 ( 3) 、 二战后: 注重刑罚的教育和感化功能 3、 陪审团制度的历史作用: 它经过把裁决权全部或部分地交给陪审团,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的作用。 第20课: 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家——屈原: 《离骚》( 楚辞) 2、 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 英) 3、 现实主义文学家——巴尔扎克( 法) : 《人间喜剧》 第21课: 史学 1、 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 希罗多德《历史》 2、 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传记体( 纪传体) : 司马迁《史记》 3、 以年代为中心的历史编年体: 孔子《春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年鉴学派: 布罗代尔”历史时段论” 第22课: 哲学 1、 柏拉图《理想国》: 核心思想——理念论 2、 孟子的”仁政”思想: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3、 阿奎那( 基督教哲学家) 的神学思想 4、 朱熹的”理学”思想: 存天理, 灭人欲 第23课: 艺术 1、 秦俑的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的雕塑手法和宏伟场景融为一体。 2、 敦煌艺术受到印度佛教及其雕塑艺术的影响, 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对和平、 幸福的祈求。 3、 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 成为人性在艺术造型中觉醒的代表作之一。 4、 罗丹往往能在那些有缺陷的体格或性格造型中, 注入生命的力量和鲜明的人性, 使艺术真正由神殿走向了世俗。代表作: 《思想者》 第24课: 宗教起源 1、 原始宗教的三种形式: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2、 维护古代国家统治的祭司集团, 其社会地位一般高于世俗贵族。 3、 信仰唯一主神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第25课: 宗教传播 1、 宗教分布: ( 1) 、 佛教: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 2) 基督教: 全世界 ( 3) 、 伊斯兰教( 回教) : 亚洲、 非洲、 东南欧 2、 教派纷争: ( 1) 、 佛教: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禅宗、 净土宗、 藏传佛教) ( 2) 基督教: 东正教、 天主教、 新教( 路德教、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 ( 3) 、 伊斯兰教: 逊尼派和什叶派 3、 基督教的两次分裂 第26课: 宗教特征 1、 宗教典籍: ( 1) 、 佛教: 《大藏经》( 经、 律、 论三藏) ( 2) 基督教: 《圣经》( 《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 3) 、 伊斯兰教: 《古兰经》 2、 宗教组织: ( 1) 、 核心人物——神职人员( 2) 组织制度: 佛教——僧团制度、 基督教——教阶制、 伊斯兰教——穆斯林公社 3、 宗教礼仪: ( 1) 、 佛教: 五戒、 十善 ( 2) 基督教: 七件圣事和主日礼拜 ( 3) 、 伊斯兰教: 五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