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_于翠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79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_于翠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_于翠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_于翠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 09 23基金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 AA20302018-5);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项目(2020YH08);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22)。作者简介:于翠平(1981 年 ),女,农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六堡茶栽培与加工技术。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于翠平1,2*江智艺1陈耀进1范冬梅3莫鹰1陈颖慧1廖珍承1刘嘉颖1吴健华1,2(1 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梧州分院,广西 梧州 543003;2 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广西 梧州 543003;3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摘要结合理论和梧州

2、市六堡茶生产实践,总结低产茶园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措施,改良土壤、改造树冠、改造园相等有效的技术措施,结合改造后茶园培管技术,以期实现茶园高产稳产,提高茶农经济收入,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关键词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改造中图分类号:S57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77-8921(2023)01-037-03Factors leading to low yield of Liupao tea andtheir reformation measuresYU Cuiping1,2*,JIANG Zhiyi1,CHNE Yaojin1,FAN Dongmei3,MO Y

3、ing1,CHEN Yinghui1,LIAO Zhencheng1,LIU Jiaying1,WU Jianhua1,2(1 Agricultural Science esearch Institute of Wuzhou/Wuzhou Branch,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zhou Guangxi 543000;2 Liupao Tea esearch Institute of Wuzhou Wuzhou Guangxi 543000;3 Tea esearch Institude,Zhejiang University,Han

4、gzhou 310058,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ncrease tea farmers income and to promot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efficiencyof Liupao tea industry in Wuzhou Cit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leading to low-yield of Liupao teaproductionEffects of ameliorating tea soil,remoulding tea garden,rejuvenating pl

5、ant canopy andimproving technical content on tea industr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Wuzhou;Liupao tea;transformation of low yield tea garden广西历史名茶六堡茶属于黑茶类,因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同时也因“红、浓、陈、醇”的品质特色位列全国24 名茶之一1。按现有标准,广西梧州市是六堡茶的核心产区。截至 2022 年 6月底,梧州市茶园总面积达 20 43 万亩2,与 2007年相比面积增加了一倍,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当前梧州市正致

6、力于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助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茶园面积迅速扩大的同时,现有的低产茶园改造也不容忽视。梧州市部分茶园建园基础差,管理粗放,茶树长势衰弱。据本课题组调查,六堡茶低产茶园亩产仅有 30 kg/667 m2,远低于国内茶园产量平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低产茶园约占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的 5%左右,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对保证茶园高产稳产,提高茶农经济收入,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六堡茶低产茶园形成原因1 1茶园建设基础差部分茶园选址不当,地形比较复杂,立地条件差,坡度超过了 30,极少数

7、茶园高达 45,坡度比较陡,为道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增加了困难,道路和排蓄茶叶Journal of Tea2023,49(1):37 39水设施不完善。茶园坡度过大不利于修建梯式茶园,所以有些茶农不得已采用了顺坡种植。或者茶园所在地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有机质缺乏,水、肥、气、热不协调。没有按照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进行规划,生态环境恶劣,茶园建成后水土流失严重。园地开垦不符合规范要求,开梯级时表土在下,心土在上,忽略土壤熟化环节,梯面表层土壤肥力差。种植前没有开挖种植沟,底肥不足影响了茶树的长势甚至成活率降低,出现缺行断丛。1 2树龄过长、树势衰退老茶园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种植,茶树树龄过长,栽培管理技术

8、不当茶树出现早衰,代谢水平降低,生命活动减弱,鸡爪枝增多,养分和水分无法正常输送,枝干不断干枯死亡,绿色层减少,以致产量、品质大大降低。1 3品种结构不合理梧州市主要种植的茶树品种为苍梧县群体种,该品种没有进行提纯复壮,性状混杂,表现在发芽期不一致、芽叶大小和颜色不一致,该品种虽然加工六堡茶品质优良,但是群体种生机不旺,产量不高且难以实现机械化管理。1 4茶园重种轻管因企业或者茶农不重视茶园管理,茶园过早出现枝条稀疏、绿叶层薄、对夹叶比较多等未老先衰现象,尤其是农户管理的茶园,更是缺少科学培育管理常识,不施肥或施肥过多,土壤板结,肥力大大降低,茶树花果较多,茶园的产出能力减弱。大部分茶园存在不

9、修剪或者修剪时间不当等现象,尤其是忽视定型期的管理。缺乏科学的定型修剪,投产茶树树型结构不良,没有形成良好的采摘蓬面;另外茶园管理不进行中耕,只有极少部分茶园结合除草进行一次浅耕,久而久之土壤耕作层变得浅薄板结,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不良,土壤养分不足,根系活动减弱。2低产改造关键技术措施2 1改良土壤土壤是茶园生产的基础。高产茶园一般具有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强、水肥气热比较协调的性状。深翻改土可以使根系得到充分的发育,是低产茶园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深翻改土宜选在秋末冬初进行,深耕厚度 30cm 以上,尽量做到表土和底土互换,促进土壤熟化,逐步加厚耕作层。同时增施大量有机肥,配合磷

10、、钾肥使用,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深耕会损伤部分根系,但茶树断根后会很快发出白色嫩根,半年后就可以形成健全的有效吸收根系,利用深耕对根系更新的作用可以促进树势更新。2 2改造树冠合理的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不但是良好园貌园相、高产优质的体现,也是生态环境优化的体现3。通过修剪措施对衰老茶树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其生理机能,重新培养良好的树冠,复壮树势,扩大采摘面。利用茶树的再生特性,视情况进行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以更新树冠、复壮树势。修剪时间选择在春茶结束后夏茶开始前,此时雨水充足,茶芽萌发力强、生长快。修剪前最好施入较多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深修剪适宜“鸡爪枝”丛生,生产枝比较细

11、弱,育芽能力低,新梢中单片叶和对夹叶较多,而茶树骨干枝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修剪时剪去顶部 10 15cm 的新梢。重修剪适宜未老先衰、骨干枝和分枝仍有较强生长能力,采取深修剪已经不能恢复生长势的茶树,剪去离地面 35 40 cm 以上的枝叶,刺激新稍萌发,重新培养树冠(效果见图 1)。台刈适宜严重衰老的茶树。这类茶树通常枝干灰白,大部分枝条育芽能力衰弱,新稍中对夹芽叶占大多数,即使增强肥培措施产量依然不高,改造时离地面 5 10 cm处剪去全部枝干,切口要平滑,不撕裂茎杆。修剪时间务必要避开高温干旱季节,待新稍长出后及时追肥。图 1重修剪对六堡茶低产茶园的改造效果(左侧为改造后茶园,右侧为未产

12、改造茶园)2 3改造园相,改善生态低产茶园表现为茶树种植密度不足,缺株断行多,群体结构不合理。改造园相的主要内容是增加茶树密度,具体措施为茶苗补缺、以新代老、改植良种等,改稀植茶园为合理密植茶园,改零乱散碎茶园83茶叶49 卷为完整茶园。针对梧州的实际以及改造成本,对茶树进行补植是最快捷的方法。将原行距不超过 1.5m 的低产茶园,补植或加密丛间空隙。对于行距达2 3 m 的低产茶园,除补密丛间外,行间可以增补一行。对于低产茶园,也可以有计划引种适制六堡茶的高产优质茶树良种代替苍梧县群体种,逐步实现进行品种更新。通过集团选育或者单株选育,科学合理适度扩繁苍梧县群体种规模。相对改植,嫁接则是投资

13、少、见效快,水土保持完好的品种更新方式,因此也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实现品种更新,逐步优化茶树品种区域布局。3低产茶园改造后的管护3 1肥水管理茶树更新是树体经受不同程度创伤的过程,茶树大量萌发新枝需要提供更多的营养。水肥充足、土壤理化性状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茶树根系发育良好,新梢健壮生长。且低产茶园大部分土壤贫瘠,增施肥料是改善土壤、提高肥力的重要措施。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加磷钾肥的比重,特别要重视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作底肥,速效肥作追肥,促进分枝和新梢生长,可以迅速提高树冠高度和宽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刚修剪完的茶树,土壤裸露面大,土壤板结,杂草容易生长,此时可以采用行间铺

14、草的方式。如果不采取铺草措施,就要结合中耕除草,疏松表层土壤。3 2科学采摘树冠更新后的茶树,以养好茶蓬,扩大树幅为主,采取以养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在茶树高度尚未达到 70 cm,树幅未超过 1 m 时,以培养树冠为主要目标,要采密留稀,采高留低,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产枝数量,塑造丰产树型,当冠幅达到开采标准时,方可正式投产开采。如果提前开采,造成采摘面过小,树势很快会再次衰老,达不到改造目的。茶树台刈后应与幼年茶树一样管理,同样强调以养为主、以采为辅,第一年不采;第二年春末打顶采,夏、秋少采多留;第三年经过二次定型修剪、树高 50 cm 以上后,采取春留 2 叶、夏留 1 叶、秋留鱼叶采;

15、第四年春夏留 1 叶采,秋留鱼叶采;以后即可按成龄茶树正常采茶4 6。3 3加强病虫害防治茶树改造后,代谢旺盛,新生枝叶幼嫩繁茂,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病虫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将各类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3 4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在茶园山顶、茶园中的空缺地、道路、沟渠两旁种植遮阴树或者行道树,如桂花、香樟、樱花树等。可以梯壁留草。在台刈茶园开展“绿肥+”模式,冬季套种紫云英、油菜、黑麦草等绿肥,夏季套种赤小豆、花生、决明等豆科植物,形成茶、林、草、虫等物种多样化生态群落,改善茶园小气候。参 考 文 献1陈云枢,杨伟之 苍梧县志 1997:1792梁乾胜 如何提高一片叶子的“含金量”广西日报,2022 09 013林毅芳 安溪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技术 中国茶叶,2018,40(8):37 394姚静健 六堡茶工厂化生产的起源及其演变 茶叶,2013,39(1):43 445吴平 论六堡茶的选购 基于认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保证作用 茶叶,2015,41(1):19 286吴平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标准与 六堡茶 标准的比较 茶叶,2015,41(2):86 9293第 1 期于翠平等梧州市六堡茶茶园低产成因及改造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